處方 : 平胃散加生姜(入老鴉爪1半,或入虎脂、虎肉及肚內屎尤妙)。
制法 : 棗肉為丸。
功能主治 : 利膈平胃。主噎膈翻胃。
摘錄 : 《醫(yī)學入門》卷七
1、 蜂蜜的好處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可見它集合了治病強身兩大功用。歸納其作用為:
清熱。《良療本草》說“若覺熱,四肢不和,即服蜜漿一碗,甚良”,由于蜜有養(yǎng)陰作用,故用于虛熱者為宜。近有用于鼻炎,鼻竇炎及角膜潰瘍及臉緣炎等。
補中。蜜能補養(yǎng)脾氣,古代謂其長服能明耳目、面如花色、強志、輕身、不饑不老、適宜手虛弱之體及病后調養(yǎng)。故《藥品化義》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補,滋養(yǎng)五臟之說。
解毒??芍胃鞣N皮炎及陰道滴蟲,及解烏頭毒,解酒毒,現(xiàn)代科研認為其〈含咖啡酸〉有抗癌作用。據(jù)俄羅斯報道蜜是一種良好的口腔消毒劑。由于蜜既能解毒又能補益,古人常用其制成各種膏方。美國已用蜂蜜兌各種果汁作澄清劑,效果理想,并能保持全部的營養(yǎng)價值。
潤燥??芍畏卧锟人?。配生姜更佳。張錫純認為其性“其涼滑潤,為清肺潤肺、利痰寧嗽之要品也”;老人津虧便結,可用此開水沖服潤下。
止痛。蜜具緩急止痛作用,魏長春醫(yī)師常用此配合烏梅安胃丸等沖服以治痛膽道蛔蟲癥、膽囊炎、膽石癥等。蜜外涂還可療燒傷,凍傷及各種外傷。
但須注意,凡痰濕較盛,脘腹脹滿或腸弱泄瀉者,蜂蜜則當慎用。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潤、防腐、保護創(chuàng)面、促進細胞再生和滲液吸收的諸多功能。
蜂蜜的食用方法
1、不可以用開水沖或高溫蒸煮蜂蜜,因為不合理的加熱,會使蜂蜜中的營養(yǎng)物質嚴重破壞,蜂蜜中的酶失活,顏色變深,香味揮發(fā),滋味改變,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溫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壞而揮發(fā),抑菌作用下降,營養(yǎng)物質被破壞,因此,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后食用,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用冷開水沖蜂蜜飲食,能消暑解熱,是很好的清涼保健飲料。
2、蜂蜜的食用時間大有講究,一般均在飯前1-1.5小時或飯后2-3小時食用比較適宜。但對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則應根據(jù)病情確定食用時間,以利于發(fā)揮其醫(yī)療作用。如在飯前一個半小時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進食,它又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溫熱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釋而降低胃液酸變,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卻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刺激腸道的運動,有輕瀉使用。因此,胃酸過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別是胃和十二脂腸潰湯的患者,宜在飯前1小時半食用溫蜂蜜水,不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從而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潰瘍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進食。神經(jīng)衰弱者在每天睡覺前食用蜂蜜,可以促進睡眠,因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項
1、不宜與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熱散血。與蜂蜜同食易導致腹瀉。同時蜂蜜中的多種酶類,豆腐中的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有機酸等,二者同食 不利于人體的生化反應。
2、不宜與韭菜同食。韭菜含維生素C豐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礦物質銅、鐵等離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纖維素而導瀉,容易引起腹瀉。
3、 蜂蜜的好處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可見它集合了治病強身兩大功用。歸納其作用為:
清熱?!读集煴静荨氛f“若覺熱,四肢不和,即服蜜漿一碗,甚良”,由于蜜有養(yǎng)陰作用,故用于虛熱者為宜。近有用于鼻炎,鼻竇炎及角膜潰瘍及臉緣炎等。
補中。蜜能補養(yǎng)脾氣,古代謂其長服能明耳目、面如花色、強志、輕身、不饑不老、適宜手虛弱之體及病后調養(yǎng)。故《藥品化義》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補,滋養(yǎng)五臟之說。
解毒??芍胃鞣N皮炎及陰道滴蟲,及解烏頭毒,解酒毒,現(xiàn)代科研認為其〈含咖啡酸〉有抗癌作用。據(jù)俄羅斯報道蜜是一種良好的口腔消毒劑。由于蜜既能解毒又能補益,古人常用其制成各種膏方。美國已用蜂蜜兌各種果汁作澄清劑,效果理想,并能保持全部的營養(yǎng)價值。
潤燥??芍畏卧锟人浴E渖?。張錫純認為其性“其涼滑潤,為清肺潤肺、利痰寧嗽之要品也”;老人津虧便結,可用此開水沖服潤下。
止痛。蜜具緩急止痛作用,魏長春醫(yī)師常用此配合烏梅安胃丸等沖服以治痛膽道蛔蟲癥、膽囊炎、膽石癥等。蜜外涂還可療燒傷,凍傷及各種外傷。
但須注意,凡痰濕較盛,脘腹脹滿或腸弱泄瀉者,蜂蜜則當慎用。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潤、防腐、保護創(chuàng)面、促進細胞再生和滲液吸收的諸多功能。
一、治療凍傷、凍瘡 對有炎癥及有分泌物的凍傷,用熟蜂蜜與黃凡士林等量調成軟膏,薄薄地涂于無菌紗布上,敷蓋于創(chuàng)面,每次2~3層,一般用藥3次后疼痛及炎癥漸趨消失,再敷數(shù)次可望痊愈。對于凍瘡,先用溫水洗滌患處,然后涂蜜包扎,間日換一次,若未破潰,可不用包扎、僅涂蜂蜜即可。
二、治療燒燙傷 用蜂蜜涂于燒燙傷創(chuàng)面,能減少滲出液,減輕疼痛,控制感染,促進愈合,早期每日2~3次或4~5次,成痂后改為每日1~2次。
三、治療潰瘍與外傷 慢性潰瘍可試用10%蜜汁洗瘡口,再用純蜜浸漬的紗布條敷于創(chuàng)面,間日換藥一次。皮膚、肌肉外傷亦用此法。
四、治療乳頭皸裂、手腳皸裂哺乳期婦女易患乳頭皸裂,在嬰兒吮吸時疼痛異常,涂蜜少許于乳頭可減輕皸裂和痛苦。手指皸裂可先用熱水浸洗患處后,每天涂蜜1~2次,晚間睡覺可取塑料袋套于患處,可滋潤皮膚、促進裂口愈合。
五、治療皮炎 對過敏性皮炎及濕疹等,用蜂蜜100毫升,加氧化鋅10克、淀粉20克制成軟膏外抹、用藥后可使紅疹消退、滲出物減少,癢感減輕。治療尿布皮炎,先用溫水洗凈患部,再用蜂蜜涂抹,每日1~2次。
六、口腔外用 治口腔粘膜潰瘍、牙齦病、口腔炎、咽喉炎,可用10%蜜汁含漱,可消炎止痛去臭,小兒口腔炎效果尤佳。
七、眼科外用 用蜂蜜配制成5~10%滴眼液滴眼,可治急性或慢性角膜炎或潰瘍,可用細膩的無毒植物油作基質,配成30%的蜂蜜眼膏,涂于結膜囊內有療效。
八、婦科外用 配制10%蜜液洗陰道,可消炎去臭,使白帶減少。對外陰道炎、陰道損傷、白帶多、宮頸糜爛等都頗為有效。治陰道滴蟲可用50%蜜液洗。
九、美容外用 蜂蜜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能刺激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營養(yǎng)狀況,提高新陳代謝水平,促進細胞生長,延緩衰老,使皮膚的彈性和韌性增強,表面更加光滑潤澤。蜂蜜還可消滅表皮的細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對面部的干澀、起皺、癤子、痱子、痤瘡等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方法是將蜂蜜用四倍的冷開水稀釋均勻,搓在臉上并按摩五分鐘??扇》涿?0克與一只雞蛋的蛋清攪勻,密封于瓶中分次使用(夏天冰箱保存)。
可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如果蜂蜜和姜汁合在一起竟然能治療慢性胃炎呢~~~~~~~
將姜放入開水中煮一下然后再將姜搗爛配入蜂蜜中,每日早晚各一次,對慢性胃炎有一定的療效!
4、 你好;
1、桂花蜜
該蜜清亮透明,馥郁芳香、甜潤可口,被譽為“蜜中之王”。它能清熱解毒,加醋可以減肥,拌奶可以潤膚。
2、益母草蜜
婦科良藥,是蜜蜂采自益母草花而來,含有多種維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及天然果糖,常飲有活血祛風,滋潤養(yǎng)顏的功效。喉痛、聲沙可直接含服,每天兩次效果佳??捎门虮疀_飲,或加入其它飲料中飲用。毋須冷藏,存放于室溫及陰涼干爽位置。(如凝結亦可食用)
3、銀杏蜜
銀杏又稱白果,為我國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稱。銀杏蜜是以天然蜂蜜為主要原料,輔以銀杏提取液精制而成。該蜜含有銀杏酮、銀杏苦內酯等特有銀杏藥物成分。銀杏酮是血管擴張劑,能治療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腦缺血等疾??;銀杏內酯是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劑,可以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其蜜味微甘苦,回味涼而清甜,是中老年人營養(yǎng)健身之佳品??芍箍绕酱?潤腸通便。
4、黃連蜜
西蜀深山老林中有野生植物名為“雅蓮”,俗稱“三角葉”、“三顆針”。該蜜晶瑩透亮,入口清香含苦味,余味甘甜而不膩,老幼服之皆宜。古為皇家貢品,今有民間珍饈。藥書記載:黃連性苦寒,清熱燥濕,爽心除煩,瀉火解毒,其蜜與之同功,治療痢疾、毒瘡皆有良效,老少皆宜。
5、野菊蜜
該蜜能止渴生津,清熱降火,祛風解毒,平肝明目,尤其對疥瘡、暗瘡等有療效是防暑降溫的好飲料。
6、枸杞蜜
該蜜深琥珀色,清香馥郁,含枸杞之精華,具補氣、滋腎、潤肺、壯陽之功效。
7、黃連蜜
該蜜晶瑩透亮,清香宜人,甜中帶苦,食而不膩。古為皇家貢品,今有民間珍饈。藥書記載:黃連性苦寒,清熱燥濕,爽心除煩,瀉火解毒,其蜜與之同功,治療痢疾、毒瘡皆有良效,老少皆宜。
8、枸杞蜜
該蜜深琥珀色,清香馥郁,含枸杞之精華,具補氣、滋腎、潤肺、壯陽之功效。
9、黨參蜜
淺琥珀色,稠而且粘,此乃蜜中上品。具補脾胃,益氣血之功效,老年人用來滋補,中年人用來強身。
10、龍眼蜜
質地細膩,氣味濃郁,具濃烈的龍眼肉味,在我國單花蜜中其蛋白質含量最高,達1.699%。它有健脾補血、清神益智的作用。
11、枇杷蜜
主要產(chǎn)于江南一帶,是稀有蜜種,營養(yǎng)豐富、芳香甜美,自古至今備受推崇。它有化痰止咳、清肺解熱、利尿降水等功效。
12、玄參蜜
內含揮發(fā)性生物堿、甾醇、脂肪酸、亞麻仁酸、硬脂酸等多種有機酸。臨床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口干、目赤、耳腫、腸痛等。
13、山楂蜜
內含山楂酸、鞣質,內酯,主要用于治療內積不化、飽脹腹痛。
14、蕎麥蜜
該蜜色深味濃,富刺激性氣味,蛋白質和鐵的含量高,且含有蕓香甙,能軟化血管,是防治貧血、腎臟病的特效藥。
15、五味子蜜
五味子蜜,百妙紛呈,居家常備,定能起到意外之功。該蜜內含五味子素、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A和C,故能治神經(jīng)官能癥、干眼病與口腔疾病,并可清肝火,補五臟之氣。
16、雪脂蓮蜜
雪脂蓮生于云貴高原,開花時,值百花蕭殺,唯其獨芳,吸日月之精華,沐四季之雨露,故其蜜晶瑩剔透,清涼皎潔,結晶細膩如脂,令人望而生津。本品早為少數(shù)民族年輕婦女所青睞。拌同王漿、花粉合用服之、抹之、搽之皆宜,養(yǎng)顏更佳。有健美肌膚、滋容養(yǎng)顏之功效。
17、野玫瑰蜜
野玫瑰花形爛漫,其蜜深植內中,故人們僅慕其花之艷麗而無緣品其蜜之幽香。本品系我園蜂場采自山西晉中地區(qū),香味撲鼻,在芳香蜜種中堪稱一絕,其味薄而醇,細品之,可譽為“蜜中貴婦”。有提神醒腦、調理內分泌之功效。
18、荊花蜜
立秋前后,秋高氣爽,荊花叢中,蜜蜂穿梭其間,采花露釀制成荊花蜜,淺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因其質優(yōu)被稱為“一等蜜”,本品采自華北地區(qū),南方少見。有清熱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19、桔梗蜜
桔梗又名鈴鐺花,花開夏季,呈藍紫色,產(chǎn)于東北長白山區(qū)。養(yǎng)蜂人運蜂群艱辛中跋涉,至其深山老林,放蜂采蜜。桔梗蜜香氣濃郁,味甜而不膩,色淡黃,晶瑩剔透,乃蜜中之佳品。有潤肺理氣、健胃祛風之功效。
20、荔枝蜜
有爽心爽目,解渴生津之功效。
21、紅棗花蜜
有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改善系統(tǒng)功能之功效。
22、槐花蜜
有清熱解毒、養(yǎng)顏正氣之功效。
23、紫云英蜜
紫云英又名紅花草,蜜為淺琥珀色,氣味芳香,鮮潔清淡,甜而不膩,為國家上等蜜。有清熱利尿、清肝明目之功效。
24、蒲公英蜜
蒲公英屬菊科,原名蒲公草?!缎滦薇静荨吩疲骸叭~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逼涿巯銡怵ビ?、味美鮮潔、回味無窮。
25、天麻汁蜜
此清神蜜是汪氏蜜蜂園采用高新技術從天麻中提取有效活性成份,添加于優(yōu)質蜂蜜中精制而成。其強化了蜂蜜的營養(yǎng)健身作用,是中老年人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有補血益氣、強身健體之功效。
以上所列蜂蜜包括了一些特種蜂蜜。所謂特種蜂蜜,即指蜜蜂從特別稀有的蜜源植物上采集釀造的天然蜂蜜。這類蜂蜜多出自于深山老林,采集難,產(chǎn)量低,品質優(yōu),無污染,常為單一藥用的植物花蜜,具有獨特的芳香味和特別的藥用價值。
5、 增加免疫力,減肥,美容
青蒿,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a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特殊香氣。本藥物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書中將其列為下品,謂其“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蚤,留熱在骨節(jié)間,明目 〔1〕 ”。青蒿素是從青蒿中提取的含倍半萜內酯類的新一代抗瘧藥,其自問世以來即以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瘧活性得到世界公認,并廣泛運用于現(xiàn)場瘧疾的治療。根據(jù)歷代醫(yī)家對青蒿臨床運用的記載,隨著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不斷深入,現(xiàn)代研究揭示青蒿素還有抗腫瘤、紅斑狼瘡、其它寄生蟲病、抗內毒素和治療皮膚病等作用。本文探討青蒿的古今傳統(tǒng)應用與青蒿素現(xiàn)代研究方向之間的承先啟后關系。
1 治療瘧疾
瘧疾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自古以來其一直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我國早在《內經(jīng)》中就有相關記載。從用常山、蜀漆等治療瘧疾開始,歷代醫(yī)家在臨床治療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了青蒿的抗瘧作用。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最早有用青蒿治療瘧疾的記載:“以青蒿一握,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以治寒熱諸瘧”。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則明確指出青蒿可治“瘧疾寒熱”。宋代《圣濟總錄》有用“青蒿湯”、元代《丹溪心法》有“截瘧青蒿丸”、明《普濟方》有“青蒿散”、“祛瘧神應丸”等,皆以青蒿復方配伍治療瘧疾 〔2〕 。歷代醫(yī)家的治療經(jīng)驗為現(xiàn)代青蒿素的抗瘧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臨床依據(jù),而直接引致了上世紀70年代青蒿素抗瘧這一重大發(fā)明,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臨床研究證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對腦型瘧和抗氯喹惡性瘧的療效尤為顯著,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其24h清除原蟲達95%以上,現(xiàn)場使用7天療程的青蒿素衍生物治愈率達95%以上,且對惡性瘧配子體有抑制作用?,F(xiàn)已開發(fā)出多種衍生物及各種不同的劑型。由于多重抗藥性瘧疾在全球蔓延,而青蒿素類藥具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等其它抗瘧藥所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各瘧疾流行區(qū),成為抗瘧治療的一線藥物。但是同時由于青蒿素類藥半衰期短,who和專家們主張將青蒿素與其它抗瘧藥聯(lián)合使用,以延緩抗性的產(chǎn)生。
2 治療發(fā)熱性疾病
青蒿作為傳統(tǒng)的清熱藥,歷代醫(yī)家對其退熱作用甚為推崇。如《本草新編》云其“退暑熱。”《醫(yī)林纂要》稱其可“清血中濕熱,治黃疸及郁火不舒之證?!薄秷D經(jīng)本草》:“青蒿,治骨蒸潮熱,古方多單用之?!薄端幮再x歌括白話解》中講得較為全面“青蒿,用治溫病后期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之癥,或陰虛發(fā)熱,如骨蒸潮熱,日晡潮熱,或原因不明的持續(xù)低熱,配合辨證用藥,常收意外之效。 〔3〕 ”如用于治療伏邪傷陰,邪留陰分的青蒿鱉甲湯;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的清骨散;邪伏少陽、肝經(jīng)濕熱的蒿芩清膽湯等方劑,就是以青蒿為主藥治療各種發(fā)熱性疾病的常用方劑。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在發(fā)熱性疾病中,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外,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等也占一大部分。發(fā)熱是這些疾病的常見癥狀,一般熱勢不高,但反復發(fā)作。臨床除對癥及使用激素治療外,目前尚未有較好的治療方法。運用青蒿治療各種發(fā)熱性疾病取得了一定進展。
2.1癌性發(fā)熱 癌性發(fā)熱是中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祖國醫(yī)學認為其多因久病耗傷氣陰,以致氣陰兩虛,使機體陰陽失調而致的虛熱。臨床治療多以養(yǎng)陰清熱為大法。以青蒿為主藥的青蒿鱉甲湯具養(yǎng)陰清熱之功效,方中青蒿養(yǎng)陰清熱透絡可引邪外出。邊榮華運用此方辨證治療癌性發(fā)熱19例,總有效率達75%,且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 〔4〕 。woerdenbag h.j等實驗證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對艾氏腹水癌細胞顯示較強的細胞毒活性 〔5〕 。楊小平等用青蒿酯鈉進行體內抗腫瘤實驗亦證明其對人hela人宮頸癌細胞和人sune-1、cne-1均有體外殺傷作用 〔6〕 。陳征途等用青蒿素介導肝癌細胞株hepg2的凋亡,結果可使hepg2細胞破壞率達51.67%,細胞凋亡率為19.19% 〔7〕 。posner gh等新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c-10-carba trioxane dimmer3)對人腫瘤細胞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不具有細胞毒作用 〔8〕 。學者們認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有望成為簡便、有效且經(jīng)濟的抗腫瘤藥。
2.2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引起的發(fā)熱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免疫性疾病,發(fā)熱是其主要癥狀之一,其辨證多以陰虛為主。莊國康等于上世紀80年代初報道了運用青蒿治療盤形紅斑狼瘡 〔9〕 。由此,不少學者對青蒿素與免疫功能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些學者認為其有免疫抑制作用,有些則認為其可增強免疫功能 〔10〕 。高春芳等認為這可能與給藥劑量密切相關,小劑量時有免疫增強作用,大劑量時有免疫抑制作用,實驗證明,青蒿琥酯作用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樣小鼠,其可明顯抑制疾病發(fā)展 〔11〕 。余其斌 〔12〕 、鐘嘉熙 〔13〕 分別用青蒿琥酯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均取得一定療效。
2.3 抗內毒素 內毒素是引起人體發(fā)熱的主要致熱原,主要由病毒或細菌入侵引起的內毒素血癥引起?!吨貞c堂隨筆》云“青蒿,專解濕熱,而氣芳香,故為濕溫病要藥?!鼻噍镒鳛橹委煾鞣N溫熱性疾病的傳統(tǒng)藥物能否用現(xiàn)代醫(yī)學相關理論來解釋,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譚余慶 〔14〕 、劉云海 〔15〕 等通過相關動物實驗表明,青蒿能降低內毒素小鼠的死亡率,延長小鼠的平均生存時間,同時對肝、肺組織形態(tài)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王巨存 〔16〕 等的實驗表明青蒿對內毒素血癥小鼠血清no濃度升高有明顯抑制作用,對于防治由內毒素血癥引起的多器官功能綜合征、多臟器衰竭具有一定意義。
2.4 治療血吸蟲病 上世紀80年代初發(fā)現(xiàn)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蟲作用 〔17〕 。此后,我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證實青蒿素及其各種衍生物都具有抗血吸蟲的作用,其主要是通過殺滅宿主體內的童蟲而起作用。較之吡喹酮,青蒿素類藥具有可靠、穩(wěn)定、方便及副作用少等特點 〔18〕 。近幾年在各地抗洪區(qū)的實驗也證實了青蒿素類藥的抗血吸蟲作用。如胡水銀等 〔19〕 用青蒿琥酯預防性治療接觸疫水的人群感染血吸蟲的效果,共17031人,用藥后全組無急性血吸蟲病發(fā)生。認為其用于預防和治療血吸蟲病,具有高效、安全及方便等優(yōu)點。張紹基等 〔20〕 分別在江西、安徽和湖北血吸蟲病流行區(qū)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患者,結果顯示,青蒿琥酯的副作用輕且治療效果顯著。
3 治療皮膚病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最早記載青蒿“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蚤”。唐《食療本草》稱“青蒿......燒灰淋汁,各石灰煎,治惡瘡瘢靨?!爆F(xiàn)代實驗研究表明青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揮發(fā)油在0.25%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抑菌作用,在1%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殺菌作用 〔21〕 。徐紅偉等 〔22〕 在臨床用青蒿治療手足癬,療效滿意,認為其對多種致病菌有良好的殺滅抑制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江海燕 〔23〕 、陳華 〔24〕 用青蒿素及其提取物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濕疹-皮炎及光敏性皮膚病等,亦收到滿意療效。
4 展望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中藥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入。中藥青蒿作為傳統(tǒng)清熱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代醫(yī)家用其治療包括瘧疾在內的各種發(fā)熱性疾病。我國醫(yī)學科學家在前人的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研究,發(fā)明了青蒿素,用于治療各型瘧疾尤其是腦型瘧及重癥瘧疾,并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同時對青蒿素的抗腫瘤、抗紅斑狼瘡、抗內毒素、治療其它寄生蟲病等與發(fā)熱相關的疾病和病理方面也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其治療這些疾病的具體機制又有待于做進一步的研究。
此外,尚有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療創(chuàng)傷、實驗性矽肺、促毛發(fā)生長及抗心律失常等許多方面的報道。2003年在治療非典型肺炎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中,青蒿作為中藥治療“非典”處方的常用藥,在提高“非典”的療效和降低病死率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青蒿素的這些現(xiàn)代研究與應用都可以從青蒿的傳統(tǒng)應用的歷史記載和臨床經(jīng)驗中找到根據(jù),進一步發(fā)掘和研究青蒿的古今傳統(tǒng)應用,對于拓寬青蒿及青蒿素研究的思路有重要意義,如對青蒿其它有效成分的研究以及擴大青蒿素的治療應用研究范圍等均有重要啟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25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虎脛骨酒
下一篇: 虎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