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黃柏面1兩,紅棗(燒炭)1兩,銅灰1兩,松香1兩,梅片4分,枯礬5錢。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消炎解毒除濕。主黃水瘡。
用法用量 : 用香油調(diào)和,擦抹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龍嶺迷窟》里胡八一、胖子和大金牙三人被李春來所騙,跟著他來到陜西收古董。結(jié)果沒有大撈一筆也就算了,還差點著了馬大膽等人的道,小命不保。三人在逃亡的時候一招不慎又被一個神秘的瞎子所坑,無意間掉進了西周的一座古墓里。
就是在這座古墓里,胡八一和胖子循著香味找到了一塊香氣四溢,價值連城的戰(zhàn)國時期龍形玉佩,學(xué)名就叫聞香玉。
胡八一說聞香玉始見于戰(zhàn)國時期,是貴族才能夠使用的貴重物品,民間并不多見,環(huán)境越干燥,則香氣越濃郁。
其實聞香玉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漢中香石,之所以罕見稀有,是因為它只在一個地方出現(xiàn)。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币馑季褪敲烙袷谴罄颂陨车脕淼摹D敲绰勏阌裼质菑哪睦锾詠淼哪??米倉山。
在秦嶺山系綿延的群峰之間,有一座海拔高1500至2000米的山系,自西向北延伸至四川和陜西的邊界中。它地處南北地理、生態(tài)和氣候的過度帶,受西南季風(fēng)和東南季風(fēng)的雙重影響,一年四季分明,降水量高,氣候濕潤。它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非常分明,多為石質(zhì)山地,它就是米倉山。
在米倉山的腹地之中,有一種非常珍貴的玉石-漢中玉。漢中玉與中國四大名玉(藍田玉、和田玉、岫玉和獨山玉)齊名,深藏于米倉山上億萬年。品種非常豐富,顏色可多達十余種,大概可以分為花玉、云母玉、蛇紋石玉和透輝石玉四大類。因為收藏和觀賞價值較高,一直受到普遍的喜愛。
聞香玉就是漢中玉里品質(zhì)很高的一種,它還有另一個學(xué)名,叫金香玉。屬于漢中玉四大類里的蛇紋石玉,質(zhì)地松軟,溫潤,透明,大多呈紅褐色,也有棕褐、黃棕和黃綠等顏色,并帶走天然的咖啡香味,非常奇特。北京恭王府中就有一塊非常大的聞香玉,呈金黃色,香氣十分濃郁。
聞香玉的香氣從何而來?事實上,蛇紋石玉本身就有較強的吸附功能,這些蛇紋石礦物不斷的吸收著周圍植物的香料物質(zhì),經(jīng)年累月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香石。
聞香玉的香味是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的,遇水遇汗都會影響它的香味,所以需要少用手去直接觸碰,并妥善保存在密封環(huán)境里。
夸父追日其中還有一個傳說,就是夸父的妻子為了使他保持精力的充沛,化作了一塊美玉系于夸父的胸前,每當他疲憊時,美玉就會散發(fā)芳香,為夸父提神醒腦,好叫他能夠不停的追逐太陽,這里的美玉就是聞香玉。
《射雕英雄傳》中有一段描述:“乾隆的詩還少兩句呢,這叫‘有眼不識金香玉,錯把尿壺當茶壺’?!?br>
聞香玉因其芳香四溢和數(shù)量稀有的特性,雖然在歷史中常有出現(xiàn),卻總是被貴族階級秘而不宣,所以很多文學(xué)上的描述大都帶有不確定的傳說色彩,古人也往往難識其真面目。漢代的一個墓葬中曾發(fā)現(xiàn)過一塊聞香玉,歷時上千年而香氣不減分豪,也可謂是相當神奇了。
關(guān)于聞香玉效用的傳說很多,但聽來就知道并不怎么靠譜。比如有傳說聞香玉的粉末可以治黃水潰散,使肌膚增香,美白祛斑;口含聞香玉能夠生津止渴;老人佩戴可以預(yù)防生病,消減孤獨寂寞。甚至還有說發(fā)怒的人聞一聞就馬上可以平息怒氣的。
自古至今,美玉在我國都非常受歡迎,其歷史更是源遠流長,聞香玉如此獨特稀奇,也難怪占有一席之地了。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就收藏了一塊“金香玉”標本,來自于收藏者的捐獻,也一度傳為佳話。
目錄1拼音2藏藥部頒標準 2.1拼音名2.2英文名2.3標準編號2.4處方2.5制法2.6性狀2.7檢查2.8功能與主治2.9用法與用量2.10規(guī)格2.11貯藏 附:1古籍中的二十九味能消散 1拼音 èr shí jiǔ wèi néng xiāo sǎn
2藏藥部頒標準
青海省藥品檢驗所起草
古籍中的二十九味能消散 《醫(yī)學(xué)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茶葉各等分,新水煎服。蓋姜助陽,茶助陰,二者皆能消散,又且調(diào)平陰陽,況于暑毒,酒食毒皆能解之乎!不問...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四書集·古方八陣]和陣 蟲自軟困而下。榧子煎治寸白蟲,化為水。細榧子(四十九枚,去殼)以砂糖水半盞,用砂鍋煮干,熟食之,每月...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二十]錦囊治療方論 之具,成實收功之用哉!寶抵中堂杜老先生六公郎,年十九,夏月病篤,來請余治,按其脈有時洪弦而尺弱,有時...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陣]熱陣 十丸。凡小腸氣頻發(fā)及三十年者,或大如栲栳者,皆可消散,神效。奪命丹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搐痛,臍下...
《普濟方》:[卷三百十三膏藥門]總論
你好。二十九味能消散:功能與主治:祛寒化痞,消食,調(diào)肝益腎。用于食積不化,胃腸肝區(qū)疼痛,腎病,腸病,中毒,肝病,子宮病,黃水散入脈道,胃腸痞病,膽痞病,風(fēng)寒引起的痞瘤等。有一定作用,但只靠這一種難以取得理想效果。建議醫(yī)生診斷后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29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氣膏
下一篇: 黃水瘡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