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治妊娠寒熱頭痛,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產(chǎn)后傷風(fēng),熱人胞宮,寒熱如瘧;經(jīng)水適來適斷,病后勞復(fù),余熱不解。
用法用量 : 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 《類證·活人書》卷十九
功能主治 : 清熱瀉下,益氣養(yǎng)血。治腸胃燥熱,氣血兩虛。下利清水,神昏譫語,腹痛拒按,身熱而渴,神疲少氣,舌苔焦黃或焦黑,脈沉細(xì)數(shù)者。
用法用量 : 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2枚,煎之,后再加桔梗,煎一沸,熱服。年老氣血虛者,去芒消。
備注 : 方中以大承氣湯之大黃、芒消、枳實、厚樸蕩滌胃腸實熱,急下存陰;人參、當(dāng)歸雙補氣血,扶正以助祛邪;桔梗宣肺而通大腸;生姜、大棗、甘草和胃氣而兼調(diào)諸藥,共奏抉正攻下之功。
摘錄 : 《傷寒六書》卷三
功能主治 : 治婦人先由勞役,脾胃虛損,以致漏下不止,其色鮮紅,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體發(fā)熱,大便泄瀉,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竹林女科證治》卷一
處方 : 柴胡1兩,黃芩1分半,人參1分半,甘草(炙)1分半。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妊婦寒熱頭痛,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及產(chǎn)后傷風(fēng),熱入胞宮,寒熱如瘧;并經(jīng)水適來適斷,病后勞復(fù),余熱不解。
用法用量 : 小柴胡湯(《普濟方》卷三三九)。
摘錄 : 《活人書》卷十九
功能主治 : 婦人勞役,脾胃虛損,漏下不止,其色鮮紅,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體發(fā)熱,大便泄瀉,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竹林女科》卷一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因食中毒。
用法用量 : 每服不拘多少,以冷水調(diào)下;或犀角水磨取汁飲。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四六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嬰兒出胎,血肉未斂,面目俱黃,不啼,鼻干撮口,四肢不能伸縮。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溫水點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嬰方》
功能主治 : 經(jīng)水適斷,寒熱如瘧,頭疼咳嗽,惡心欲吐,噦逆不已。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加生姜5片,大棗1枚,水煎,食遠(yuǎn)服。不嘔,去竹茹。
摘錄 : 《杏苑》卷八
功能主治 : 傷寒已6-7日,熱極,心下煩悶,狂言見鬼,欲起走;食菌遇毒死。瘟病垂死。
用法用量 : 飲數(shù)合至1-2升。
摘錄 : 《肘后方》卷二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去五臟熱氣。主熱病鼻衄。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 《圣惠》卷十八
功能主治 : 產(chǎn)前寒熱。
摘錄 : 《保命集》卷下
用法 : 水二盅,姜三片,棗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煎一沸,熱服為度?,F(xiàn)代用法:上藥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效 : 瀉熱通便,益氣養(yǎng)血。
主治 : 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自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秘結(jié),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譫語,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方解 : 本方證為邪熱與燥屎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氣血不足所致。邪熱人里,化燥傷陰,邪熱與燥屎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jié),脘腹脹滿,腹痛拒按,或自利清水,色純青之“熱結(jié)旁流”;熱結(jié)于里,上擾神明,可見神昏譫語,肢厥,撮空等危候;熱盛傷津,則身熱,口舌干燥而渴,舌苔焦黃或焦黑;氣血不足,則神倦少氣,脈虛。證屬邪實正虛,邪實宜攻、正虛宜補,治宜瀉熱通便、補氣養(yǎng)血。方中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即大承氣湯),攻下熱結(jié),蕩滌胃腸實熱積滯,急下以顧正氣;人參、甘草、當(dāng)歸益氣補血,扶正祛邪,使攻不傷正。又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之開宣有利大腸之傳導(dǎo),故用法中加桔梗,開肺氣而通腸胃,上宣下通,以降為主;生姜、大棗養(yǎng)胃和中。諸藥合用,既攻下又扶正,體現(xiàn)了攻補兼施之法。
臨床應(yīng)用 : 1.用方要點:本方為攻補兼施的代表方,以大便秘結(jié),脘腹脹滿,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舌苔焦黃,脈虛為辨證要點。2.現(xiàn)代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治療傷寒、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老年性腸梗阻等屬于陽明腑實兼氣血不足者。
方歌 : 黃龍湯用樸硝黃,參歸甘桔枳棗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摘錄 : 《傷寒六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38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龍散
下一篇: 黃龍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