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將砂子研細(xì),余藥末研勻入碾,自朝至暮,以黑光色為度,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陰干,布袋內(nèi)挾令光瑩。
功能主治 : 調(diào)治榮衛(wèi),升降陰陽,安和五臟,灑陳六腑,補損益虛,回陽返陰。主丈夫元臟虛冷,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熱下冷,夜夢交合,覺來盜汗,面無精光,肌體燥澀,耳內(nèi)虛鳴,腰背疼痛,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飲食無味,日漸瘦悴,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婦人月事愆期,血海久冷,惡露不止,赤白帶下;及陰毒傷寒,面青舌卷,陰縮難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 急用棗湯吞100-200丸,但是一切冷疾,鹽酒、鹽湯空心吞下30-40丸;婦人艾醋湯下。
各家論述 : 《本事方釋義》:黑鉛氣味甘寒入足少陰,硫黃氣味辛熱入右腎命門,舶上茴香氣味辛溫入肝腎,附子氣味辛咸大熱入心腎,葫蘆巴氣味辛溫入腎,破故紙氣味辛溫入脾腎,川楝子性味苦微寒入手足厥陰,肉豆蔻氣味辛溫入脾,巴戟氣味甘溫入肝腎,木香氣味辛溫入手足太陰,沉香氣味辛溫入腎。此方主治元陽虛脫,痰逆厥冷,非重鎮(zhèn)之藥,佐以辛熱之劑不能直達(dá)下焦,挽回真陽于無何有之鄉(xiāng),乃水火既濟(jì)神妙之方也。
摘錄 : 《本事》卷二
制法 :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陰陽不升降,上熱下冷,頭目眩暈,病至危篤,或服暖藥,僭上愈甚者。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至100丸,食前濃煎人參、茯苓、姜、棗湯送下。
摘錄 : 《三因》卷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黑鉛酒
下一篇: 黑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