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善化痰涎。主諸般咳嗽,不問老少遠(yuǎn)年近日。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冷嗽,臨睡淡姜湯送下;熱嗽,睡時(shí)茶清送下。
摘錄 : 《急救仙方》卷六
制法 : 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腹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陳皮湯送下。
摘錄 : 《醫(yī)部全錄》卷四三九引《幼幼近編》
制法 : 上為末,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婦人痔疾下血,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枳殼湯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二
制法 : 自木香以下為末,次用前件藥一處攪拌令勻,用糯米粥為丸,如皂角大。
功能主治 : 中風(fēng)癱瘓,手足不遂,筋脈搐急,一切諸風(fēng)。
用法用量 : 如中風(fēng),每服1丸,嚼爛,豆淋酒送下;一切諸風(fēng),煎豆豉湯投之;如癱瘓風(fēng),1日3服,酒送下,嚼下服之。
摘錄 : 《傳家秘寶》卷中
處方 : 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4兩,烏蛇(酒浸1宿,去皮骨,炙)2兩,干蝎(炒)1兩半,蒼術(shù)(銼碎,豉炒)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2兩,麻黃(去根節(jié))3兩,赤芍藥(銼)1兩,白芷(銼)2兩,芎(銼)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天南星(生用)半兩,吳茱萸(凈揀,用水淘7遍,微炒)1兩,白術(shù)(銼碎)1兩,自然銅1斤(杵碎,用生鐵銚子內(nèi),以炭火一秤,漸以2-3斤,逼藥銚子,令通赤,徐添火,可半日以來,其藥有微焰起,聞腥氣,又似硫黃香,藥乃成,放冷取出;如藥有五色者,甚妙,然后安向凈黃濕土,上著紙,先襯藥,用盆合之,令密不得通風(fēng),1宿出火毒,乳缽內(nèi)細(xì)研,以水凈淘黑汁,濃者收取,次更細(xì)淘,又收濃者,3-5次淘,澄定,去清水,用新瓦盆,內(nèi)將紙封之,令泣干,如黑粉,稱6-7兩用)。
制法 : 將自然銅粉,入諸末相和勻,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于臘月內(nèi)合甚妙。
功能主治 : 中風(fēng),由氣血俱虛,腠理疏弱,風(fēng)邪外中,真氣失守,邪正相干,故半身不隨,口眼斜,手足拘攣,或生亸曳,語言謇澀,心多悸驚。
用法用量 : 資壽黑龍丸(《普濟(jì)方》卷一一五引《簡(jiǎn)易》)。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一切中風(fēng)頭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薄荷、茶湯嚼下。
各家論述 : 《本事方釋義》:天南星氣味苦辛溫,入手足太陰;川烏氣味苦辛大熱,入足太陽、少陰;石膏氣味辛寒,入手足陽明;麻黃氣味辛溫,入足太陽;薄荷氣味辛涼,入手太陰、少陰;藁本氣味辛溫,入足太陽、陽明;白芷氣味辛溫,入手足陽明;京墨氣味辛溫,能解諸藥之毒。大凡中風(fēng)頭疼,而用丸劑攻病者,必非暴病也,辛熱、寒涼表散之藥,恐傷正氣而病仍不去,故作丸藥攻之,性緩而行至病所矣。
摘錄 : 《本事》卷二
處方 : 牛膽南星1兩,青礞石(焰消等分,煅)1兩,天竺黃半兩,青黛半兩,蘆薈2錢半,辰砂3錢,僵蠶半錢,蜈蚣1錢半(燒存性)。
制法 : 上為末,甘草煎膏為丸,如芡實(shí)大。
功能主治 : 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 大黑龍丸(《準(zhǔn)繩·幼科》卷二)。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五
制法 : 上為末,用醋及黑豆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食氣,遍身黃腫,喘不得食,心胸滿悶。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橘皮湯送下。1日添1丸,以知為度。
注意 : 忌油膩、菜子。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一九二
制法 : 上為末,用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 : 婦人血崩,及經(jīng)水過多不止者。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空心黃酒送下。
摘錄 : 《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 風(fēng)毒上攻,頭面多生赤(疒畾)。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細(xì)嚼,食后茶、酒任下。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二
制法 : 上藥除研外,為末,先將水銀、膩粉、乳香同研,入諸藥研細(xì)勻,水浸炊餅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諸惡瘡腫。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嚼破,茶酒送下。此藥一半作丸子,一半作散子,每服酒調(diào)散子1字,送下丸子。若婦人吹乳,用散子半錢,蝸牛7枚,熱瓦上煿煞,令去殼黃色,入龍腦、麝香各少許同研,酒調(diào)下,合面臥;若治頭面腋下赤瘤子,以2藥相間服之,半月軟爛自破,出盡惡毒后,以膏藥貼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1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黑鶴散
下一篇: 黑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