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調(diào)補脾腎,清利濕熱。主脾腎兩虛,下焦?jié)駸帷?/p>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摘錄 : 萬文謨方
功能主治 : 腎水之衰,手足盡脹,腹腫如臌,面目亦浮,皮膚流水,手按之不如泥,但陷下成孔,手起而脹滿如故,飲食知味,大便不溏瀉,小便閉澀,氣喘不能臥倒。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辨證錄》卷五
八珍湯《正體類要》(補益劑:補氣)
[組成]
當(dāng)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術(shù)(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補益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xì)虛。
[方解]
本方在原書用治于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
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
脈細(xì)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開竅于目肝血虧,故頭暈?zāi)垦!?br>方用參、術(shù)、苓、草補脾益氣;
歸、芍、地滋養(yǎng)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
加姜、棗助參、術(shù)入氣分以調(diào)和脾胃。
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十全大補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補益劑:補氣)
[組成]
本方系將八珍湯加黃芪、肉桂配成。
人參、肉桂(去粗皮,不見火)8克、川芎5克、地黃(酒洗,蒸焙)15克、茯苓(焙)8克、白術(shù)(焙)10克、炙甘草5克、黃芪(去蘆)15克、川當(dāng)歸(洗,去蘆)10克、白芍藥8克各等分。
[用法]
為粗末,每服6克。水一盞,生姜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不足,虛勞咳嗽,食少遺精,腳膝無力,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
[方論]
八珍湯及十全大補湯俱有氣血雙補之功,用治于氣血俱虛之證。
八珍湯是以平補氣血為主;
十全大補湯是偏于溫補氣血;
腎病綜合征,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臨床證候群。本征最基本的根據(jù)是大量蛋白尿(≥3.5/日)、低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30/L)、水腫、高脂血癥,故又將此四項簡稱為“三高一低”,并作為腎病綜合征的主要臨床特征。
腎病綜合征根據(jù)病因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原因常見的有糖尿病腎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腎炎、感染、藥物及新生物引起的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的病理類型常見的有微小病變性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系膜毛細(xì)血管性腎炎及腎小球局灶節(jié)段性硬化5種類型。腎病綜合征屬于中醫(yī)學(xué)“水腫”范疇。
【方一】三草湯【來源】民間【組成】益母草、鹿銜草、金錢草各30克,黃芪、黨參、茯苓、沙苑子各15克,熟附子、大黃各10克【功用】利水滲濕,補益脾腎。
【主治】用于腎病綜合征。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用2~3個月。
【按】黃芪、黨參健脾益氣,沙苑子、熟附子溫補腎陽,茯苓、金錢草、鹿銜草利水消腫,益母草活血化瘀,大黃瀉熱排毒。
【方二】黃芪二金湯【來源】民間【組成】生黃芪、苡仁、金錢草、金銀花各30克,白茯苓15~30克,麻黃3~8克,防風(fēng)5~10克,生甘草5克【加減】腎陽虛加仙靈脾、川續(xù)斷、桑寄生;腎陰虛者去麻黃,加鱉甲、黃柏;水腫明顯者,加茯苓皮、車前子。
【功用】健脾補腎宣肺,活血解毒利濕。
【主治】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按】方中黃芪、苡仁、茯苓健脾利濕;金錢草、金銀花清熱解毒利濕;防風(fēng)、麻黃宣肺利水。諸藥相伍,扶正祛邪,標(biāo)本兼顧,對腎病綜合征有明顯的效果。
【方三】益腎湯【來源】蒙木榮等.廣西中醫(yī)藥,1997,(2):14.【組成】冬蟲夏草0.5克(研末沖服),黃芪、澤瀉、益母草各15克,山茱萸、川芎各10克,蜈蚣1條【功用】益腎化瘀利水。
【主治】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方解】冬蟲夏草重在補益精氣;黃芪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藥理試驗表明:黃芪有利尿降壓,消除腎炎性蛋白尿、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山茱萸補肝腎,澀精氣,固滑脫,減少尿蛋白流失。蜈蚣善通絡(luò),攻毒去惡血,配合益母草行血消水。川芎活血行氣,有利于改善腎病綜合征血液高凝狀態(tài)。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方四】安腎湯【來源】孫繼銘.新中醫(yī),1994,(12):19.【組成】生黃芪、苡仁、金錢草、金銀花各30克,菟絲子、蟬蛻、雞血藤各10~15克,枸杞子15~20克,茯苓15克,麻黃3~8克,防風(fēng)5~10克,生甘草5克【功用】健脾補腎宣肺,活血解毒利濕。
【主治】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方解】方中生黃芪、白術(shù)、苡仁、茯苓、菟絲子、枸杞子健脾補腎利濕;金錢草、金銀花清熱解毒利濕;防風(fēng)、麻黃、蟬蛻祛風(fēng)宣肺利水;雞血藤活血通絡(luò)。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方五】健腎湯【來源】民間【組成】黃芪、黨參各30克,白術(shù)、茯苓、丹參、益母草、車前子、熟地、枸杞子各15克,仙茅、仙靈脾各10克,甘草6克【功用】益氣補腎,健脾利水。
【主治】腎病綜合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按】本方健脾益氣補腎來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通過利尿來消腫。從而達(dá)到對抗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引起的白細(xì)胞下降、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水鈉潴留等副作用。
【方六】腎綜湯【來源】薛立森.山東中醫(yī)雜志,1996,(5):209.【組成】黃芪、車前子各24克,當(dāng)歸、白芍、淫羊藿、枸杞子、桃仁、紅花、懷牛膝各12克,益母草15克,西洋參、甘草各8克【功用】益氣健脾,溫陽利水,活血化瘀。
【主治】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方解】本方健脾益腎、活血化瘀,配小劑量地塞米松,一方面可使病情迅速緩解,一方面可減少后者的用量,有利于激素的順利撤減,防止反跳現(xiàn)象。
【用法】水煎,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6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健肺丸
下一篇: 健胃丁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