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人參、白術(shù)、茯苓、白芍、陳皮、木瓜、紫蘇、蒼術(shù)、厚樸、大腹皮。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水腫。
摘錄 : 《靈驗良方匯編》卷下
身體濕氣重,喝湯是一種很好治療濕氣的方法!冬季經(jīng)常喝湯,還能預(yù)防身體濕氣重的現(xiàn)象。不少人困惑,冬天濕氣重吃什么好呢?關(guān)于,冬天濕氣重喝什么湯?適宜冬季的5款祛濕湯。我來為您一一解答!
冬天濕氣重喝什么湯★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zhuǎn)文火煲約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適應(yīng)癥:豬橫利性平味澀,補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功效;綿茵陳則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故該湯可以清熱去濕,去肝熱,尤其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luò)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適應(yīng)癥: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癥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白術(shù)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術(shù)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先將豬肚洗凈飛水。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加水約2500ml,煲滾后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nèi),再煲30分鐘,調(diào)味即可。
適應(yīng)癥:白術(shù)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對于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項:本湯性溫,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
適宜冬季的5款祛濕湯一、魚尾祛濕湯
材料:鯇魚尾(又稱草魚)一條,扁豆30克,眉豆30克,薏米30克,陳皮一瓣,生姜幾片。
制法:材料洗凈備用。先在鍋內(nèi)加油爆香姜片,加入魚尾香煎,至魚尾轉(zhuǎn)金黃色時再加入適量沸水,煮至湯變奶白色,再將扁豆、眉豆、薏米、陳皮一同加入鍋內(nèi),煮30-40分鐘,下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草魚味甘、性溫、無毒,且肉嫩而不膩,營養(yǎng)豐富,具有暖胃和中、開胃滋補的功效;陳皮健脾和胃,芳香燥濕,薏米淡滲利濕,扁豆健脾化濕,眉豆益氣健脾,生姜溫中散寒,且可去魚腥味,六物合用,不僅可以健脾補中,適合脾胃虛弱,容易胃脹、胃口不好、營養(yǎng)不良的人群,又可以散寒化濕,適合日常保健祛濕。此湯也適合平素大便偏爛、咳嗽痰多、身體浮腫、體重偏胖、舌苔厚膩之人。
二、淮山扁豆煲雞腳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制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癥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三、薏仁豬腳湯
材料:薏仁30g,干凈豬腳一只約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四、蘿卜蓮子豬舌湯
材料:蘿卜750克,蓮子50克,蜜棗3顆、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制法:蘿卜連皮洗凈,斜向切成中塊;蓮子和蜜棗去核洗凈,用清水浸泡。豬舌反復(fù)刮洗干凈,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燒煮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后則用刀背敲裂。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內(nèi)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鹽、少量油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蘿卜性涼味甘,能健脾胃、養(yǎng)心神;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則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祛濕困。
五、絲瓜咸蛋麥片粥
材料:絲瓜、咸蛋、麥片、粳米、麻油、料酒、食鹽、味精以及蔥末。
制法:將絲瓜去皮之后清洗干凈,然后切丁備用;將咸蛋清洗干凈住了之后去殼,切丁備用;粳米淘洗干凈之后浸泡二十分鐘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以及粳米,大火燒開之后小火慢燉直到開花;隨后放入準(zhǔn)備好的麥片、絲瓜以及咸蛋;熬煮成粥起鍋之前加入準(zhǔn)備好的食鹽、料酒、麻油、蔥末以及味精,然后就可以直接起鍋服用了。
功效:這倒食譜具有很好的滋陰清肺以及生津止渴的作用。身體濕氣重要吃哪些食物,這道食譜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祛濕吃什么食物好1、燕麥:燕麥?zhǔn)欠浅:玫氖澄?,尤其對女性朋友來說,常吃燕麥能滑腸通便,美容排毒,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fā)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dāng)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yǎng)又能促進排便!2、地瓜:地瓜所含的纖維質(zhì)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3、薏仁大家都知道薏仁能祛濕、排毒吧!薏仁可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促進體內(nèi)的水分代謝,發(fā)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后,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yǎng)品。
4、胡蘿卜:常吃胡蘿卜具有祛濕養(yǎng)生功效的食物,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并且除了祛濕,胡蘿卜還能改善視力,也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5、山藥: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tǒng),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6、小米:小米不含麩質(zhì),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于比較溫和的纖維質(zhì),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yǎng)豐富,也有助于美白。7、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稍谒皩⒓t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dāng)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濕是萬病之源,夏季又容易濕邪侵體,所以夏季祛濕非常重要,但是怎么判斷自己濕氣重,除了泡腳還能祛濕?才能避免濕邪對身體侵犯人體。
中醫(yī)認(rèn)為“長夏主濕,脾主長夏”。所以在農(nóng)歷六、七月的日子里以脾胃病居多。而脾喜燥惡濕,若濕邪留滯,最易困脾。濕為陰邪,而陰遏氣機,損傷陽氣,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quán),則水濕停聚,引發(fā)為水腫或腹瀉;
何況長夏天氣炎熱,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冰凍飲料,更助濕邪,損傷脾陽,所以這長夏易見腹?jié)M、腹瀉之癥。濕性重著,外濕之邪,侵犯經(jīng)絡(luò)筋骨,使經(jīng)筋阻痹,可出現(xiàn)“濕痹”、“著痹”。 因此,6、7月,需特別注意健脾祛濕。
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舌頭邊緣有鋸齒狀;口干,口苦,口臭;
睡覺流口水、打呼嚕;
感覺身體沉重不輕松,關(guān)節(jié)疼痛;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頭發(fā)油膩,脫發(fā);
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眼袋下垂;
胸口悶,頭暈沒精神,特別容易疲勞。
對照上面的表現(xiàn), 如果你有3-4種以上都中招了,那你可能就是體內(nèi)有濕氣了。
1、食療
黨參、黃芪、五指毛桃、白術(shù)、茯苓、薏米、扁豆、赤小豆、芡實、蓮子都是不錯祛濕食材,以上食材可自行選擇2-3種,搭配豬肉、豬骨熬成湯,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
推薦藥膳——黨參鷓鴣湯
材料: 鷓鴣,黨參,茯苓,生姜。
做法:
①鷓鴣宰殺干凈,去內(nèi)臟,飛水去血污;
②將所有材料倒進燉盅,加水適量,蓋上盅蓋,隔水燉之;
③待鍋內(nèi)的水燒開后,用中火燉至40-60分鐘即可;
④燉好后,隔除藥渣;用鹽調(diào)味,喝湯吃肉。
功效: 健脾益氣,化痰祛濕。
適合人群: 脾虛夾濕的人群服用。
禁忌人群: 濕熱內(nèi)蘊和陰虛內(nèi)熱者。
2、 艾灸
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散寒的作用,特別適合寒濕的人群。濕氣重的人可以側(cè)重以下幾個 祛濕穴位:
①豐隆穴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功效:通調(diào)脾胃氣機、祛濕化痰。
②足三里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 調(diào)理脾胃、疏風(fēng)化濕 功能,還能 補中益氣、扶正祛邪,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③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功效:有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的功效,適用于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④曲池穴
位置:完全屈肘時,位于肘橫紋外側(cè)端處。
功效:可 調(diào)和氣血,祛風(fēng)除濕, 中醫(yī)認(rèn)為大腸經(jīng)的濕濁之氣聚集于曲池穴。因此可用于慢性腹瀉或大便溏爛者,亦可治療濕疹、網(wǎng)球肘、高血壓等病癥。
以上穴位可用艾條灸 10~15 分鐘,對于日常保健來說,1周灸1~2次即可,對于寒濕重的朋友可適當(dāng)增加頻率,以灸后不上火為度。
另外,艾草是純陽之物,是補充人體陽氣的,可以調(diào)動人體的陽氣,壯陽。因此, 艾灸的時間不宜太晚,盡量選擇白天艾灸。
3、泡腳
熱水泡腳、泡到微微出汗,有助于濕氣隨著汗液排出,從皮膚排出,并且泡腳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臟器的功能,有助于抵抗和排泄?jié)駳狻?/p>
一般利水消腫的中藥都是歸脾經(jīng)的,中醫(yī)講:脾能運化水濕。
能利水消腫的方子很多,比如五苓散、豬苓湯類,
常用中藥有:
薏苡仁:本品淡滲甘補,既利水消腫,又健脾補中。虛濕盛之水腫腹脹,小便不利,可用薏苡仁、茯苓、白術(shù)、黃芪等藥。
茯苓:水腫。本品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捎弥魏疅崽搶嵏鞣N水腫。治療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豬苓、白術(shù)、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傷寒論》);治脾腎陽虛水腫,可與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湯(《傷寒論》);用于水熱互結(jié),陰虛小便不利水腫,與滑石、阿膠、澤瀉合用,如豬苓湯(《傷寒論》)。
薏苡仁與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消腫,滲濕,健脾。然薏苡仁性涼而清熱,排膿消癰,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補益心脾,寧心安神。
豬苓:水腫,小便不利,泄瀉。本品甘淡滲泄,利水作用較強,用于水濕停滯的各種水腫,單味應(yīng)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錄》)治妊娠從腳至腹腫,小便不利,及(《楊氏產(chǎn)乳方》)治通身腫滿,小便不利,皆單用一味豬苓為未,熱水調(diào)服以治;治療水濕內(nèi)停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澤瀉、茯苓、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苓散(《明醫(yī)指掌》);治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常與肉豆蔻、黃柏同用,如豬苓丸(《圣濟總錄》)。 豬苓藥性沉降,入腎、膀胱經(jīng),善通利水道, 配生地、滑石、木通等,治熱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如十味導(dǎo)赤湯(《醫(yī)宗金鑒》)。
能利水消腫的中藥還很多,比如車前子,冬瓜皮、澤瀉、澤膝、滑石、通草、茵陳、金錢草...象車前草、金錢草等之類的也可以泡水喝。
中醫(yī)講究辨證適治,中藥也必須是”對癥”的才有效啊,所以你應(yīng)該找個好點的中醫(yī)大夫看看,然后決定用什么藥,用什么方,選藥亂用,可能會沒效果。
趕緊去看看吧,有病了別拖著!祝你健康快樂!
想要使身體健康的話,學(xué)會養(yǎng)生的知識是特別重要的,只是在吃中藥滋補的時候,也要選擇正確的中藥。
如果沒有分清楚自己屬于哪一種體質(zhì),就隨意的用滋補中藥,可能還容易上火,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
另外就是也有一些人身體特別虛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虛不受補的狀態(tài),所以在吃進補的藥物以后,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這個時候可以用這四味中藥來緩解,都是比較常見的,在一起服用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
1、芡實
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來說,平時可以在煲湯或者喝茶的時候放一點,能夠祛濕補脾止瀉,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
2、茯苓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中藥,可以利水滲濕健脾。中醫(yī)在去除濕氣的時候就善于用茯苓能夠使身體對滋補的食物更好的吸收。
3、蓮子
蓮子也屬于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的中藥,它也是藥食同源的食物,如果有脾胃虛弱,對補品難以銷售的情況下就可以用蓮子。
4、山藥
山藥也是藥食同源的食材,這可以作為食物來食用,也可以作為藥物來使用,同樣有著健脾祛濕等作用。
如果身體有濕氣或者是身體虛弱時,吃滋補的食物容易上火,可以通過以上這幾種中藥合用在一起,都能夠排除濕氣。
還能夠起到一個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平時一定要多了解中藥知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6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健脾利水生化湯
下一篇: 健脾利濕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