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 : 溫中燥濕。治寒濕泄瀉
,老人臟泄尤效。用法用量 : 每服3克
,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200毫升,熱服,一日二次摘錄 : 《蘇沈良方》卷四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通中健胃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橘皮湯調(diào)下
,不拘時候。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胃氣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加生姜
、大棗,同煎服。摘錄 : 《準(zhǔn)繩·幼科》卷七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瘡瘍潰后,痞滿不食
用法用量 : 分作6服服之
摘錄 :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四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脾胃虛冷,水谷遲化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入鹽沸湯點(diǎn)服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十三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肝受勞氣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半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消食化氣
用法用量 : 點(diǎn)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十五引《澹寮》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脾胃虛弱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
摘錄 : 《圣惠》卷十三
制法 : 共享筲箕飯面蒸熟,曬干
,為末。功能主治 : 健脾
。主癆癥。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早晨桂圓肉煎水開調(diào)服
;或燉飯食,候飯起蝦眼摘錄 : 《醫(yī)方易簡》卷六
目錄1拼音2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2.1別名/通用名2.2拼音名2.3標(biāo)準(zhǔn)編號2.4處方2.5制法2.6性狀2.7鑒別2.8檢查2.9功能與主治2.10用法與用量2.11規(guī)格2.12貯藏 附:1古籍中的小兒健脾散*小兒健脾散藥品說明書 1拼音 xiǎo ér jiàn pí sǎn
2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
(8)細(xì)胞
,平直或彎曲,壁厚 有疣狀突起,多數(shù)胞腔含黃棕色油狀物。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tuán)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 帚狀或較平 截。淀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1~26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 晶纖維。(2) 取本品1. 5g,加石油醚15ml
,振搖10分鐘,濾過,取濾液 5ml,揮去石油醚, 殘?jiān)?1%香草酸硫酸溶液 2~3 滴,顯紫紅色。(3) 取本品1. 5g,加乙醇20ml
,振搖10分鐘,濾過,取濾液 5ml,置水浴上除盡乙 醇,殘?jiān)尤然R飽和的氯仿液數(shù)滴,再蒸干,顯紫色。
古籍中的小兒健脾散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二]積聚第一 下奶積后,下勻氣散補(bǔ)(方見胃氣不和門中
。)常服健脾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即愈。茅先生∶小兒有食積候...《普濟(jì)方》:[卷二十五脾臟門]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二錢。棗二枚
。水一盞煎至七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普濟(jì)方》:[卷十五肝臟門]肝勞(附論) 。一攪便瀉出
。食后臨臥時。和滓吃。一方。去滓溫健脾散治肝受勞氣。吃肝藥了。恐肝之病氣相移于脾《普濟(jì)方》:[卷一百四十六傷寒門]傷寒后宿食不消(附論) 。水一中盞
《普濟(jì)方》:[卷二百九泄痢門]濡瀉
健脾上聽起來似乎只能治療脾方面的疾病
嬰兒健脾散適用于便秘的寶寶嗎 孩子便秘最好不要隨便吃藥,通過飲食上改變
,多給他喝水。嬰兒健脾散屬于治療脾虛導(dǎo)致的腹瀉,消化不良藥物,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止瀉。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進(jìn),腹脹,大便次數(shù)增多。寶寶出現(xiàn)便秘,不能使用嬰兒健脾散,以免導(dǎo)致癥狀加重兒健脾散的主要成分是黨參
有便秘情況下可以使用一些腸道益生菌,媽咪愛來改善一下
胃腸功能紊亂
嬰兒健脾散的作用 嬰兒健脾散以中醫(yī)理論為依據(jù),以調(diào)理脾胃為基礎(chǔ)
1
2、 一般來說
3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6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健脾增力丹
下一篇:
健脾止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