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厚樸湯
處方 : 厚樸2兩,芎藭2兩,桂心2兩,干地黃2兩,芍藥2兩,當(dāng)歸2兩,人參2兩,黃耆3兩,甘草3兩,吳茱萸2升,半夏7兩,生姜1斤。
功能主治 : 惡風(fēng)毒氣,腳弱無力,頑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能言,毒氣沖心;并治清氣咳嗽,逆氣嘔吐。
用法用量 : 厚樸湯(《普濟(jì)方》卷二四三)。原書治上癥,經(jīng)用麻黃湯、獨(dú)活湯后,繼用本方。
摘錄 : 《千金》卷七
1、組成:半夏一升(12g)厚樸三兩(9g)茯苓四兩(12g)紫蘇葉二兩(6g)生姜五兩(15g)。
2、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3、功能: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
?八兩或一尺厚樸主消中焦腹?jié)M;五兩厚樸主除胸滿,化痰降氣;四兩厚樸主消上焦胸中氣結(jié)脹滿;三兩厚樸主降氣化痰;二兩厚樸主降肺氣以平喘或降氣以助通便。
?即便按古之一兩,今為一錢,那么,八兩厚樸應(yīng)為24克,也遠(yuǎn)遠(yuǎn)大于《中藥學(xué)》教材中3~9克的規(guī)定,可見,若按《中藥學(xué)》規(guī)定藥量來用厚樸,是不能達(dá)到預(yù)期效果的。
厚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其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在《中藥學(xué)》教材中,厚樸被放在化濕藥中,其性味辛苦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功效燥濕行氣,平喘,臨床主要用于濕濁中阻證、胃腸氣滯證及肺氣壅逆喘咳證,用量為3~9克。
在《傷寒論》中,厚樸入6方次;《金匱要略》中,入11方次;整部《傷寒雜病論》中,有厚樸組方的方劑合計(jì)12方,而其用量又有半斤(八兩)、五兩、四兩、三兩、二兩、一尺之別??梢姡駱阌昧坎煌?,其功效亦異。茲簡述如下。
八兩厚樸組方用量分析
在整部《傷寒雜病論》中,厚樸量用半斤(八兩)的方劑包括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大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和厚樸七物湯4方。
《傷寒論》第66條:「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厚樸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兩,人參一兩,生姜半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是治療脾虛腹脹的高效方。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郝萬山教授在講《傷寒論》時,舉了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無效的案例,其存在失敗的原因有二:一是厚樸貨源緊張,二是老藥工對年青醫(yī)生不信任,后請本院老中醫(yī)任應(yīng)秋治療,調(diào)整厚樸用量后,便取得佳效。任應(yīng)秋先生說:厚樸半斤姜半斤,一參二草須當(dāng)分。半夏半斤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由此看出,藥物用量在組方中起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方劑在臨床實(shí)踐中取得良好療效的關(guān)健。
大承氣湯出自《傷寒論》第208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jié)M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氣湯主之?!勾蟪袣鉁剑捍簏S四兩,厚樸半斤,枳實(shí)五枚,芒硝三合,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反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從原文看,使用大承氣湯的主證為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jié)M,氣喘,潮熱,手足濈然汗出等。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十》第8條:「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购駱闫呶餃珊駱惆虢铮什萑齼?,大黃三兩,大棗十枚,枳實(shí)五枚,桂枝二兩,生姜五兩七味藥組成,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厚樸三物湯出自同篇第10條:「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褂珊駱惆藘?,大黃四兩,枳實(shí)五枚組成,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以上4方,都用厚樸八兩,重用厚樸除腹?jié)M脹痛,但因病機(jī)不同,配伍藥物不同。其中,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病機(jī)為脾虛腹脹;大承湯病機(jī)為陽明腑實(shí),以脈遲,汗出不惡寒,腹?jié)M而喘,潮熱,大便秘為主癥;厚樸七物湯是太陽陽明合病,用桂枝湯去芍藥解表,厚樸、大黃、枳實(shí)理氣通便,消滿;厚樸三物湯則以腹?jié)M、腹痛為主癥,用厚樸、枳實(shí)理氣助大黃通便瀉實(shí)??梢姡倬坝么罅亢駱阒饕窍?jié)M,其藥理作用主要在中焦腹部。
一尺厚樸組方用量分析
在《傷寒雜病論》中,厚樸用量一尺的方劑有麻子仁丸和厚樸大黃湯2方。
《傷寒論》第247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qiáng),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博,大便則鞭,其為脾約,麻子仁丸主之?!孤樽尤释璺剑郝樽尤识炙幇虢?,枳實(shí)半斤,大黃一斤,厚樸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本方側(cè)重通便,從組方中其它藥物用量來看,一尺厚樸,不會少于芍藥、枳實(shí)、大黃的用量,當(dāng)在半斤和四兩之間。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癥并治》第17條:「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购駱愦簏S湯方:厚樸一尺,大黃六兩,枳實(shí)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從用量來看,本方厚樸、大黃、枳實(shí)都大于小承氣湯中的藥量,故本方證除「支飲胸滿」外,當(dāng)有大便秘之癥,重劑厚樸消滿,與大黃、枳實(shí)合用,并有瀉下作用。因此,漢代一尺厚樸之量,應(yīng)不大于八兩,才能體現(xiàn)方中的治療作用,但絕對不會少于小承氣湯的厚樸量。
二至五兩厚樸組方用量分析
《傷寒雜病論》中,厚樸用二兩、三兩、四兩及五兩的共有6個方劑。其中,厚樸用二兩的分別是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和小承氣湯;用三兩的是半夏厚樸湯;用四兩的是梔子厚樸湯和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用五兩的是厚樸麻黃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出自《傷寒論》第18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傷寒論》第43條:「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從原文來看,厚樸用二兩,主要作用是降肺氣助杏仁平喘。
小承氣湯由大黃四兩,厚樸二兩,枳實(shí)三枚組成?!秱摗返?08條:「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埂督饏T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并治第十七》第18條:「下利譫語,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箍梢?,小承氣湯重在通便,厚樸用二兩,與枳實(shí)配伍,降氣助大黃通便。
半夏厚樸湯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并治第二十二》第5條:「婦人咽中如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菇M方為:半夏一升,厚樸三兩,茯苓四兩,生姜五兩,干蘇葉二兩??梢?,厚樸用三兩作用是降氣化痰。
梔子厚樸湯出自《傷寒論》第79條:「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褂盟膬珊駱阄殍讓?shí)除脹滿,并用梔子除煩?!督饏T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第5條:「胸痹心中痞,留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shí)薤白湯主之。」用四兩厚樸治胸中氣結(jié)之脹滿。可見,仲景用4兩厚樸主要作用于胸部上焦以消脹除滿。
厚樸麻黃湯出自《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第七》第10條:「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菇M方為:厚樸五兩,麻黃四兩,石膏雞子大,杏仁半斤,半夏半升,干姜二兩,細(xì)辛二兩,小麥一升,五味子半升。此癥以咳嗽喘逆明顯,風(fēng)寒水飲兼肺胃熱,當(dāng)是哮喘重癥。另據(jù)《千金方》卷十有「咳而大逆上氣,胸滿喉中不利如水雞聲」等句,可知用五兩厚樸主要作用是除胸滿化痰降氣。
牢記方劑藥物間比例
療效是中醫(yī)能否生存與發(fā)展的關(guān)鍵。古人云:「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乖诒孀C、選方正確的前提下,制約療效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藥量。對中藥劑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醫(yī)生臨床水平的重要尺度。
中醫(yī)治病,有辨證、選方、用藥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辨證準(zhǔn)確,選方正確,若藥物用量比例錯誤,同樣影響藥效,所以,更應(yīng)遵從各方藥物配伍的比例關(guān)系,方能效如桴鼓。
從《傷寒雜病論》厚樸組方用量分析,厚樸主要作用于上中二焦,主要用于脾胃氣滯證和肺氣壅逆喘、咳證,并以降濁氣為主。特別是小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和厚樸大黃湯,三方藥物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藥物用量不同,故所治的病證亦異宜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重視。
在學(xué)習(xí)《傷寒雜病論》辨證論治方法、方劑、用藥配伍規(guī)律的同時,更應(yīng)將方劑藥物間比例用量牢記于心,溯本求源,原汁原味繼承先哲之經(jīng)驗(yàn),才能在臨床中才能運(yùn)用自如,提高療效。
此外,關(guān)于漢代用藥度、量、衡,國家權(quán)威部門已研究證實(shí),有提出漢代一兩為今15.625克者,有提出為13.8克者,兩者相差不大,但在臨床中很少這樣用。即便按古之一兩,今為一錢,那么,八兩厚樸應(yīng)為24克,也遠(yuǎn)遠(yuǎn)大于《中藥學(xué)》教材中3~9克的規(guī)定,可見,若按《中藥學(xué)》規(guī)定藥量來用厚樸,是不能達(dá)到預(yù)期效果的。
白術(shù)厚樸湯--《雞峰》卷二
【處方】厚樸3兩,橘皮2兩,人參2兩,茯苓3兩,生姜5兩。
【功能主治】不能食,腹內(nèi)冷氣。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
【注意】忌桃、李、雀肉、酢物。
【摘錄】《雞峰》卷二
白術(shù)厚樸湯--《宣明論》卷九
【處方】白術(shù)1兩,甘草(炙)1兩,葛根1兩,厚樸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利胸膈,除寒熱,美飲食。主治痰嘔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2錢,水1大盞,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宣明論》卷九
白術(shù)厚樸湯--《三因》卷五
【處方】白術(shù)3兩,厚樸(姜炒)3兩,半夏(湯洗)3兩,桂心3兩,藿香3兩,青皮3兩,干姜(炮)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脾虛風(fēng)冷所傷,心腹脹滿疼痛,四肢筋骨重弱,肌肉瞬動酸(疒斯),善怒,霍亂吐瀉;或胸脅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食少失味。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五
病情分析: 〖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樸三兩(9g) 茯苓四兩(12g) 生姜五兩(15g) 蘇葉二兩(6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主治〗 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或咳或嘔,舌苔白潤或白膩,脈弦緩或弦滑.〖功用〗 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7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兼攻湯
下一篇: 兼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