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加減七寶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6 17:52:03

      加減七寶散

      處方 : 火消3錢

      ,硼砂1錢,礞石1錢
      ,明雄1錢
      ,全蝎1錢,枯礬1分
      ,冰片1分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喉證

      ,紅腫痰盛
      ,屬陽證者。

      用法用量 : 吹喉

      摘錄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三七是治什么病的?

      三七
      別名:山漆

      、金不換
      、血參、人參三七
      、佛手山漆山漆
      、參三七、田七
      、滇三七
      、盤龍七
      采收時間: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后
      功能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主治
      1
      、出血證:本品味甘微苦性溫,入肝經(jīng)血分
      ,功善止血
      ,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
      ,化瘀不傷正的特點(diǎn)
      ,對人體內(nèi)外各種出血,無論有無瘀滯
      ,均可應(yīng)用
      ,尤以有瘀滯者為宜。
      2
      、跌打損傷
      ,瘀血腫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治瘀血諸證之佳品

      3
      、本品具有補(bǔ)虛強(qiáng)壯的作用,民間用治虛損勞傷
      ,常與豬肉燉服。
      入藥部位

      用法用量
      多研末吞服
      ,1-1.5g;煎服
      ,3-10g
      ,亦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diào)敷

      相關(guān)配伍
      1
      、治咳血、吐血
      、衄血及二便下血,可與花蕊石
      、血余炭合用
      ,如化血丹(《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治各種外傷出血
      ,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摻,或配龍骨
      、血竭
      、象皮等同用,如七寶散(《本草綱目拾遺》)

      2、治無名癰腫
      ,疼痛不已
      ,以本品研末
      ,米醋調(diào)涂
      ;治癰疽破爛,常與乳香、沒藥
      、兒茶等同用,如腐盡生肌散(《醫(yī)宗金鑒》)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后采挖
      ,去盡泥土,洗凈
      ,曬干
      。生用或研細(xì)粉用

      炮制方法
      1、三七: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zhì)洗凈,大小分開
      ,淋水
      、潤軟,切極薄片
      ,干燥。
      2
      、三七粉:取凈三七
      ,打碎,分開大小塊
      ,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黃色,取出
      ,研細(xì)粉

      貯藏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
      ,置陰涼干燥處
      ,防霉蛀。
      藥材性狀
      根呈類圓錐形
      、紡錘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
      ,長1-6cm,直徑1-4cm
      。表面灰黃至棕黑色
      ,具蠟樣光澤,頂部有根莖痕
      ,周圍有瘤狀突起
      ,側(cè)面有斷續(xù)的縱皺及支根斷痕。體重
      ,質(zhì)堅實(shí),擊碎后皮部與木部常分離
      ;橫斷面灰綠
      、黃綠或灰白色,皮部有細(xì)小棕色脂道斑點(diǎn)
      ,中心微顯放射狀紋理。氣微
      ,味苦
      ,微涼而后回甜。以體重
      ,質(zhì)堅,表面光滑
      、斷面色灰綠或綠者為佳

      荷蒂有什么作用

      ①治血痢:荷葉蒂水煮服之

      。(《普濟(jì)方》)
      ②治小便出血:荷葉蒂七枚
      ,燒存性,酒調(diào)服
      。(《貴州省中醫(yī)驗(yàn)方秘方》)
      ③治妊娠胎動,已見黃水者:干荷蒂一枚
      。炙
      ,研為末,糯米淘汁一盞調(diào)服
      。(《唐瑤經(jīng)驗(yàn)方》)
      ④治小兒百日咳,咳時吐血
      ,頭面浮腫:荷葉蒂(去莖)數(shù)枚
      。煮湯,調(diào)百草霜(吹去煤
      ,研末)
      ,空心服,連服數(shù)次
      。(《幸福雜志》11~12:58,1944)
      ⑤治癰疽
      ,止痛:干荷葉心當(dāng)中如錢片大
      ,不計多少。為粗末
      。每用三匙,水二碗
      ,慢火煎至一碗半,放溫
      ,淋洗
      ,揩干
      ,以太白膏敷
      。(《本事方》拔毒七寶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9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
      ,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 補(bǔ)肝腎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陳皮8分
      ,甘草3分
      ,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有似陽微者
      ;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
      。用法用量 : 方中生姜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fēng)9g,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fēng)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桂心
      、天麻
      、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dāng)歸
      、云母粉、白術(shù)
      、茵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