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婦人氣滯兩脅痛,小腹疼至胸背。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不拘時候。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八引《仙傳濟(jì)陰方》
功能主治 : 破滯氣。主氣刺痛。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四
制法 : 上銼散。
功能主治 : 氣郁嘔吐。
用法用量 : 每3錢半,加生姜7片,大棗1枚,水煎服。加本香亦得。
摘錄 : 《直指》卷七
功能主治 :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為病,發(fā)則心腹刺痛不可忍,或外感風(fēng)寒濕氣作痛。
用法用量 : 上作1服。加生姜5片,大棗2枚,水煎,食遠(yuǎn)服。
摘錄 : 《濟(jì)陽綱目》卷七十二
目錄1拼音2拼音名3來源4原形態(tài)5生境分布6性狀7化學(xué)成份8肉桂葉的藥理作用9炮制10性味11功能主治12肉桂葉的用法用量13摘錄附:1用到中藥肉桂葉的方劑2用到中藥肉桂葉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肉桂葉 1拼音 ròu guì yè
2拼音名Ròu Guì Yè
3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肉桂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innamomum cassia Presl[Laurus cinnamomum Andr.;L.cassia C.G.et Th.Nees]2.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制肉桂時采摘,陰干;也可隨用隨采,洗凈鮮用。
4原形態(tài)1.肉桂,常綠喬木,高1217m。樹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葉互生,革質(zhì);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長817cm,寬3.56cm,先端尖,基部鈍,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被細(xì)柔毛;具離基3出脈,于下面明顯隆起,細(xì)脈橫向平行;葉柄粗壯,長12cm。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長1019cm,被短柔毛;花小,直徑約3cm;花梗長約5mm;花被管長約2mm,裂片6,黃綠色,橢圓形,長約3mm,內(nèi)外密生短柔毛;發(fā)育雄蕊9,3輪,花藥矩圓形,4室,瓣裂,外面2輪花絲上無腺體,花藥內(nèi)向,第3輪雄蕊外向,花絲基部有2腺體,最內(nèi)尚有1輪退化雄蕊,花藥心臟形;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橢圓形,1室,胚珠1,花柱細(xì),與子房幾等長,柱頭略呈盤狀。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長約1213mm,外有宿存花被。種子長卵形,紫色?;ㄆ?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5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6性狀性狀鑒別 葉呈矩圓形至近披針形,長820cm,寬45.5cm,先端尖,基部鈍,全緣,上表面棕黃色或暗棕色,有光澤,中脈及側(cè)脈明顯凹下,下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有疏柔毛,具離基三出脈且明顯隆起,細(xì)脈橫向平行。葉柄粗壯,長12cm,革質(zhì),易折斷。具特異香氣、味微辛、辣,葉柄味較濃。
7化學(xué)成份葉含揮發(fā)油0.37%,主要成分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占50.04%,還有丁香烯(caryophellene),β欖香烯(βelemene),苯甲醛(benzaldehyde),菖蒲烯(calamenene),β蓽澄茄烯(βcadinene)等。
8藥理作用參見"肉桂"條。
9炮制揀凈雜質(zhì)。貯存干燥處,防霉變。
10性味辛;溫
11功能主治溫中散寒;解表發(fā)汗。主外感風(fēng)寒;頭痛惡寒;咳嗽;胃寒胸悶;脘痛嘔吐;腹痛泄瀉;凍瘡
12肉桂葉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4.59g,鮮品1030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
13摘錄《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肉桂葉的方劑 桂龍藥膏 ao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159993處方:肉桂葉300g土茯苓30g紅藥100g過崗龍100g...
桂龍藥酒 iu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276497處方:肉桂葉300g土茯苓30g紅藥100g過崗龍100g...
芩芍湯 二:組成:黃芩1錢,白芍1錢,白術(shù)(蜜炙)1錢,肉桂5分。主治:妊娠腹痛,熱痛脈數(shù)。胎動因熱者。用法...
益氣補(bǔ)元湯 氣短。用法用量:水煎服。加減:口干咽燥,去肉桂,加阿膠3錢;艾葉1錢半;血久不止者,加廣三七5分。...
肉桂粉 拼音:ròuguìfěn英文:概述: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葉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肉桂常綠喬木,生于常...
更多用到中藥肉桂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肉桂葉的中成藥 桂龍藥膏 ao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159993處方:肉桂葉300g土茯苓30g紅藥100g過崗龍100g...
桂龍藥酒 iu標(biāo)準(zhǔn)編號:WS3B276497處方:肉桂葉300g土茯苓30g紅藥100g過崗龍100g...
傷痛酊 砂根20g雪上一枝蒿20g薄荷腦15g樟腦25g肉桂油10g制法:以上八味,芙蓉葉、徐長卿、兩面針、...
筋骨止痛膏 肉桂62.5g丁香62.5g徐長卿125g生草烏125g冰片31.25g樟腦31.25g鮮松枝(帶葉...
陽和解凝膏 芥、五靈脂、木香、香櫞、陳皮各一兩。鮮大力子(根葉梗)3斤,活白鳳仙(梗)4兩,上2味,入香油10...
更多用到中藥肉桂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肉桂葉 《婦科心法要訣》:[卷二瘕癖諸證門]瘕證治 莪術(shù),甘桔青陳肉桂香?!咀ⅰ繈D人一切瘕,隨氣上下攻筑疼痛者,宜大七氣湯。其方即藿香葉、益智仁、京三...
《驗方新編》:[卷二十三跌打損傷經(jīng)驗各良方]腫痛圍藥方 ∶鉛粉、鍛石、黃柏、半夏、肉桂、白芷、赤芍、芙蓉葉、枇杷葉(去毛)、天南星布又方∶白玉簪花根搗敷,...
《醫(yī)宗金鑒》:[卷四癥瘕□癖諸證門]癥瘕證治 莪術(shù),甘桔青陳肉桂香.【注】婦人一切癥瘕,隨氣上下攻筑疼痛者,宜大七氣湯.其方即藿香葉,益智仁,京三...
《本草求真》:[下編卷九主治下]六淫病癥主藥 離乎麻黃細(xì)辛附子干姜良姜蓽茇吳茱萸大茴小茴川椒肉桂艾葉。但須分其在表在里寒癥以治。濕痛之癥。多見腫脹...
《奇效良方》:[卷之四十二積聚門(附論)]積聚通治方
目錄1拼音2《直指小兒》卷五 2.1組成2.2主治 3《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3.1組成3.2主治3.3木香理中湯的用法用量3.4各家論述 4《傷寒全生集》卷三 4.1組成4.2功效4.3主治4.4木香理中湯的用法用量4.5加減 附:1古籍中的木香理中湯 1拼音 mù xiāng lǐ zhōng tāng
2《直指小兒》卷五
3《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4《傷寒全生集》卷三
古籍中的木香理中湯 《證治準(zhǔn)繩·雜病》:[第三冊諸血門]諸見血證 ,宜烏金丸、散止之,法宜上用散,下用丸,次以木香理中湯和大七氣湯,入川芎煎,調(diào)蘇合香丸溫之?!度数S...
《丹溪心法》:[卷五]痘瘡九十五 枳殼湯;煩渴者,甘草散、烏梅湯;下利嘔逆者,木香理中湯、甘草干姜湯。陷入者,加味四圣散,更以胡荽酒...
《雜病廣要》:[諸血病]大便血 ,固當(dāng)然爾。其或陽虛陰走,正氣不得歸元,則用木香理中湯、附子理中湯、震靈丹、黑錫丹輩,如之何而廢之...
《醫(yī)宗金鑒》:[卷五痘中雜證]厥逆 爪自便清厥屬寒,木香理中湯可痊,爪紫便赤為熱厥,金花承氣乃良煎。[注]痘中厥逆之證,有因氣血虛寒發(fā)...
《醫(yī)學(xué)正傳》:[卷之八小兒科]痘疹
反流性食管炎癥狀 反流性食管炎這樣治療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炎的一種,也是里面最常見的,那么請問反流性食管炎癥狀是什么?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療?治療食管炎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反流性食管炎癥狀
1、胃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及口腔
胸骨下燒灼感和胃內(nèi)容的反流是本病最多見的癥狀,常在屈曲、彎腰、咳嗽、腹水、用力排便、頭低位、仰臥等姿勢而誘發(fā)或加重。也可因飽餐或飲酒、咖啡、果汁、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服用而誘發(fā),反流有時引起口酸或口苦感。
2、吞咽時異物感或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咽下困難
3、胸骨后上腹部燒灼、隱痛等不適感
胸骨后或心窩部痛一般為隱痛,重者可劇烈刺痛,放射到后背、胸、肩部,類似心絞痛。有報道,在非心源性胸痛受檢者中16.9%為反流性食管炎引起。也有患者把燒灼感描述為灼痛。
4、少數(shù)咳嗽、喘氣等呼吸道癥狀。
5、并發(fā)癥: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療
(一)、注意少量多餐,低脂飲食,可減少進(jìn)食后返流發(fā)生的頻率。相反,高脂肪飲食可促進(jìn)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dǎo)致胃腸內(nèi)容物返流。
(二)、體重超重者宜減肥。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可促進(jìn)胃液返流,特別是平臥位尤甚,故應(yīng)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返流癥狀。
(三)、晚上睡眠時可將頭側(cè)的床腿墊高15~20厘米,對減輕夜間返流情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四)、盡量避免使腹內(nèi)壓增高的活動,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扎緊腰帶等,以防導(dǎo)致反流情況發(fā)生。
(五)、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忌酒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可加重返流。乙醇能刺激胃酸分泌,使返流癥狀加重。
(六)、改變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于頭下,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內(nèi)壓力隨之增加,使胃液返流加重。
治療食管炎的偏方
偏方一:六郁湯
(組成)取出三克的陳皮、半夏、蒼術(shù)、川芎,然后把陳皮去白,半夏湯泡10次,赤茯苓、梔子(炒)各fl克,香附6克,甘草(炙)、砂仁(研細(xì))各1.5克。
(用法)上藥細(xì)切,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
(功效)行氣活血,消積和胃。
(主治)氣、濕、熱、痰、血、食郁滯中焦。
(加減)氣郁者,加烏藥、木香、檳榔、紫蘇、干姜、倍香附、砂仁;濕郁者,加白術(shù)、倍蒼術(shù);熱郁者,加黃連、倍梔子;痰郁者,加南星、枳殼、皂角;血郁者,加桃仁、紅花、牡丹皮;食郁者,加山楂、神曲、麥芽。
偏方二:半夏厚樸湯
(別名)厚樸湯(《圣濟(jì)總錄》)、大七氣湯(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四七湯、厚樸半夏湯(《易簡方》)、七氣湯(《仁齋直指方論》)。
(組成)半夏、茯苓各12克,厚樸、生姜各9克,蘇葉6克。
(用法)上藥用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4次,日3次,夜1次,溫服。
(功效)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
(主治]咽中似有異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脘痞悶,嘔惡食少,精神憂郁,煩躁易怒,苔白膩,脈弦滑。
(加減)本方原為梅核氣而立,用治食管炎之痰郁患者,可選加清熱藥物,如黃連、山梔等,解郁類藥物,如柴胡、郁金等,化痰類藥物,如陳皮、膽南星等。
偏方三:參香散
(組成)人參、官桂、甘草各9克,半夏、桔梗、枳實、陳皮、桑白皮、青皮、麥門冬、大腹皮各15克,紫蘇子、香附子、茯苓各18克,木香12克。
(用法)上藥為散。每次24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大棗5枚,燈心20根,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功效}溫中健脾,行氣燥濕。
(主治)脾虛作脹,痞氣。
偏方四:枳術(shù)二陳湯
(組成)枳實(炒)15克,白術(shù)(炒)、半夏(制)、茯苓、陳皮各3克,甘草(炙)2克。
(用法)上藥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棗,水煎,溫服。
(功效)燥濕除飲,行氣和胃。
(主治)脾胃痰飲,胸膈不利。
結(jié)語: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反流性食管炎要及時治療,上文詳細(xì)的講訴了反流性食管炎癥狀,反流性食管炎怎么治療以及治療食管炎的偏方,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往
期
精
彩
什么是陰道癌 陰道癌的常見癥狀
輸液時若空氣進(jìn)入了血管中,會有什么后果?
不論男女,黃芪加玫瑰花泡水喝,功效如何?這3大好處全都屬于你
乳頭內(nèi)陷怎么哺乳 6招輕松喂養(yǎng)寶寶
【免責(zé)聲明】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4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減七寶飲
下一篇: 加減三五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