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風(fēng)化消1錢,煨甘遂8分,葶藶子1錢半,蘇薄荷1錢半,生錦紋1錢(酒洗),白芥子8分,片黃芩1錢半,焦山梔3錢,青連翹1錢半,小枳實1錢半,鮮竹瀝2瓢,生姜汁2滴(同沖)。
功能主治 : 下痰通便。主溫熱挾痰火壅肺,痰多咳嗽,喉有水雞聲,鼻孔煽張,氣出入多熱,胸膈痞脹,腹?jié)M便秘,甚則喘脹悶亂,胸腹堅如鐵石,脹悶欲死。
各家論述 : 本方?jīng)鲭跎榫?,以去其火;臣以枳、葶、芥、遂,逐其痰而降其氣;佐以竹瀝、姜汁辛潤通絡(luò),庶可轉(zhuǎn)危為安。若畏其峻險而不用,仍以疲藥塞責,則百不救一矣。
摘錄 : 《重訂通俗傷寒論》
三黃涼膈散--《喉科紫珍集》卷下
【處方】上川連、梔子、黃柏、黃芩、川芎、赤芍、甘草、蘇薄荷、青皮、陳皮、金銀花、花粉、當歸、射干、元參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膈利咽。治熱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繼則紅腫疼痛,惡寒發(fā)熱,心煩口渴者。
【用法用量】上藥加燈心O.3克,淡竹葉24片為引,水煎服。
【摘錄】《喉科紫珍集》卷下
目錄1拼音2中藥部頒標準 2.1拼音名2.2標準編號2.3處方2.4制法2.5性狀2.6檢查2.7功能與主治2.8用法與用量2.9注意2.10規(guī)格2.11貯藏 3涼膈丸說明書 3.1藥品類型3.2藥品名稱3.3藥品漢語拼音3.4藥品英文名稱3.5成份3.6性狀3.7作用類別3.8適應(yīng)癥/功能主治3.9規(guī)格3.10涼膈丸的用法用量3.11禁忌3.12涼膈丸的不良反應(yīng)3.13注意事項3.14涼膈丸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3.15涼膈丸的藥理作用3.16備注 4《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4.1方名4.2組成4.3主治4.4涼膈丸的用法用量4.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涼膈丸*涼膈丸相關(guān)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liáng gé wán
2中藥部頒標準
3涼膈丸說明書
2.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3.服藥后大便次數(shù)每日2到3次者,應(yīng)減量;每日3次以上者,應(yīng)停用并向醫(yī)師咨詢。
4.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yīng)立即停藥并去醫(yī)院就診。
5.小兒、年老體弱及脾胃虛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須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4《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古籍中的涼膈丸 《嬰童百問》:[卷之二]急慢脾風(fēng)下痰輕重第十八問 柴胡湯輩;重下則用青金丸、天麻丸、蘆薈散、牛黃涼膈丸、青金丹、王監(jiān)京墨丸輩;稍重下則用揭風(fēng)湯、朱砂...
《奇癥匯》:[卷之三]面 麝香冰片(各五分)寒水石(,五錢)上為末,甘草膏丸,綠豆大,每一丸,陳皮湯下。《奇癥匯》清沈源公元...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卷下]論積熱證候 腮頷結(jié)核者,可與玉屑無憂散、牛黃涼膈丸、消毒犀角飲、四順飲、解毒丸、積熱三黃丸??谏嗌?,可與碧雪...
《普濟方》:[卷六十四咽喉門]咽喉不利(附論) )赤茯苓(三分)射干(三分)麥門冬(水一中盞龍腦丸(出圣惠方)治脾肺壅熱。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
《小兒推拿廣意》:[卷下附方]諸熱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0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涼膈散
下一篇: 加味涼血利濕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