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瘧痢兼作,因胎前濕熱未化,致產(chǎn)后下陷脾經(jīng),寒熱滯下不已者。
摘錄 : 《顧氏醫(yī)徑》卷四
功能主治 : 發(fā)斑,往來寒熱,或潮熱,口苦咽干而渴,耳聾脅痛,胸滿心煩而嘔,喘嗽等。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口干,去半夏,加天花粉;咽痛,加桔梗、荊芥;若嘔,加陳皮、干姜,去甘草;斑毒,加犀角、大青;胸中滿悶不利,加瓜蔞、枳殼;痰火上喘,加知母、瓜蔞、桑皮;喘渴脈數(shù)大,加石膏;胸脅滿痛,加枳殼、桔梗;心下痞硬,加枳實、黃連。
摘錄 : 《傷寒全生集》卷三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寒熱往來。
摘錄 :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功能主治 : 少陽證,耳聾脅痛,干嘔,潮熱。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會約》卷十
處方 : 柴胡1錢5分,人參5分,黃芩7分,半夏5分,甘草(炒)3分,山梔,牡丹皮。
功能主治 : 肝膽風熱,發(fā)為瘡瘍,耳前后腫,或結(jié)核焮痛,發(fā)熱惡寒,或寒熱往來,或潮熱晡熱,口苦耳聾,或胸脅作痛,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 柴胡梔子散(《景岳全書》卷五十六)。
摘錄 : 《保嬰撮要》卷十三
功能主治 : 肝膽風熱,耳邊腫痛,結(jié)核寒熱。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 《誠書》卷十五
功能主治 : 肝膽二經(jīng)部位,熱毒瘰疬,及一切瘡瘍,發(fā)熱潮熱,并小腹脅股結(jié)核,囊癰便毒,或耳內(nèi)耳下生瘡。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2鐘,煎8分,食遠溫服。
摘錄 : 《外科大成》卷二
功能主治 : 恐懼內(nèi)傷,心膽虛弱,感冒風邪,畏寒作顫。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各家論述 : 此方用柴胡以和解膽中之邪實,佐白芍、茯神、麥冬補膽氣之弱,而即補心氣之虛也。二經(jīng)得補而氣旺,恐懼且不畏,又何懼于外邪哉。
摘錄 : 《辨證錄》卷九
功能主治 : 婦人中風,邪熱未盡,適值經(jīng)來,邪熱乘虛入于血室,經(jīng)水斷而續(xù)來寒熱,發(fā)作有時,如瘧狀者。
各家論述 : 血室肝主之,肝與膽為表里,膽因肝受邪而病寒熱,故用小柴胡湯主之也。加當歸、生地、丹皮者,所以清血分之熱也。
摘錄 : 《金鑒》卷四十九
功能主治 : 久瘧不愈,脈象弦而無力。
用法用量 : 瘧初起者,減潞參、鱉甲;熱甚者,加生石膏5-6錢或至1兩;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錢。
各家論述 : 瘧邪不專在少陽,而實以少陽為主,故其六脈恒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陽之邪外與太陽并也;其后熱者,少陽之邪內(nèi)與陽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陽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陽之寒,黃芩、知母以清陽明之熱。又瘧之成也,多挾痰挾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參,因其瘧久氣虛,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鱉甲者,因瘧久則脅下結(jié)有痞積,消其痞積,然后能斷瘧根株。用甘草、大棗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摘錄 : 《衷中參西》上冊
制法 : 上作1劑。
功能主治 : 囊癰腐爛,或飲食少思,日晡發(fā)熱。
用法用量 : 水2鐘,煎8分,食前服。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木通。
摘錄 : 《外科經(jīng)驗方》
功能主治 : 表里不分,發(fā)為瘧疾。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水2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同煎,去滓,午后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候。夏月,加香薷1錢。
摘錄 :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德生堂方》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潮熱往來。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生姜5片,大棗3枚,水煎,食遠服。
摘錄 : 《女科萬金方》
制法 : 上作一劑。
功能主治 : 婦女熱入血室,致寒熱如瘧,晝則安靜,夜則發(fā)熱妄語,血虛大勞大怒,火動熱入血室,或婦女經(jīng)行,感冒發(fā)熱,寒熱如瘧,夜間熱甚或譫語。
用法用量 : 水1鐘半,加生姜3片,煎8分,食遠服。
摘錄 : 《外科發(fā)揮》卷二
功能主治 : 疹后瘧疾。
用法用量 : 水煎服。無汗惡寒,加蒼術、獨活;發(fā)熱過期不退,加葛根;胸腹飽滿,加枳殼、桔梗;停食,加厚樸、山查;煩躁譫語,大便閉結(jié),加知母、石膏;汗多身冷,加芍藥、桂枝;3月久瘧,加人參、杏仁,又加生姜1片,大棗1枚,再加桃枝7條,未發(fā)時溫服。
摘錄 : 《治疹全書》卷下
功能主治 : 傷寒脅痛,少陽、厥陰熱瘧。
用法用量 : 上作1服。水2鐘,加生姜3片,紅棗2枚,煎1鐘,食遠服。
摘錄 : 《奇效良方》卷二十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2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小柴胡合四物湯
下一篇: 加味小續(xù)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