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桂枝尖3錢,生杭芍3錢,甘草錢半,生姜3錢,大棗3枚(掰開),生黃耆3錢,知母3錢,防風2錢。
功能主治 : 傷寒有汗。
用法用量 : 煎湯1茶鐘,溫服。覆被1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注意 : 藥后覆被取汗,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惡等物。
各家論述 : 桂枝湯為治傷風有汗之方。凡桂枝湯證,皆因大氣虛損,其汗先有外越之機,而外邪之來,又乘衛(wèi)氣之虛,直透營分,擾其營中津液,外泄而為汗也。服桂枝湯后,即啜熱粥,助胸中大氣以勝邪,本方加黃耆升補大氣,以代粥補益之力;防風宣通營衛(wèi),以代粥發(fā)表之力。又恐黃耆服后溫補生熱,故又加知母以預(yù)防之。
摘錄 : 《衷中參西》上冊
一、桂枝湯
1。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而脈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時發(fā)熱汗出者。
3。發(fā)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陽明病,脈遲,雖汗出多。而微惡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脈浮弱者。
6?;魜y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二、桂枝加桂湯方
【辨證要點】治桂枝湯證而氣上沖劇甚者。
三、桂枝加芍藥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見腹拘急而滿痛者。
四、桂枝加大黃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加大黃湯證,即桂枝加芍藥湯證又見里實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五、桂枝加葛根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又見項背肌肉強急。
六、栝蔞桂枝湯方
【辨證要點】病見桂枝湯證,又見痙攣拘急癥狀,口渴、脈沉者,可辨為本方證。
七、桂枝加黃芪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更汗出惡風、不渴者,即表虛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八、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汗出惡風、汗色黃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九、桂枝加附子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更見汗出惡風明顯,小便難,脈沉細、四肢微急者。
十、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更見身疼明顯,納差、脈沉遲者可選用本方。
十一、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咳喘病人不論新久,見汗出惡風脈緩者宜用本方。
十二、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兼見失精夢交、脈見虛象者多可與本方。
十三、小建中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兼見腹中急痛,或見心悸而不嘔者。
十四、當歸建中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又見血虛明顯者。
十五、黃芪建中湯方 小建中湯證而有黃芪證者。
【辨證要點】里急腹痛,汗出惡風甚者宜本方主之。
十六、黃芪桂枝五物湯方
【辨證要點】肢體麻木不仁,脈虛弱,無實象者可選用本方。
十七、桂枝去芍藥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楊證又見寸脈浮關(guān)尺脈沉,癥見胸滿,或心悸頭暈,或氣上沖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去芍藥湯證又見脈沉細,癥有惡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湯方
【辨證要點】表虛寒,關(guān)節(jié)痛疼,脈浮虛而澀者;可用本方治之。
二十、去桂加白術(shù)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附子湯證無氣上沖,而見小便自利、大便偏干者。
二十一、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shù)湯方
【辨證要點】身痛、關(guān)節(jié)痛、小便不利者可選用本方。
二十二、甘草附子湯方
【辨證要點】表虛寒證見關(guān)節(jié)痛劇,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者。
二十三、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去芍藥湯證而痰涎多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去芍藥湯證有痰飲驚狂者。
二十五、桂枝甘草湯方
【辨證要點】心下悸欲得按而無里實證者。
二十六、半夏散及湯方
【辨證要點】咽痛,有表證而口不渴者。
二十七、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煩躁驚悸者。
二十八、防己茯苓湯方
【辨證要點】表虛伴見四肢腫者。
二十九、防己黃芪湯方
【辨證要點】四肢浮腫、汗出惡風明顯者。
三十、桂枝人參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理中湯證者。
三十一、白虎加桂枝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白虎湯證者。
三十二、苓桂術(shù)甘湯方
【辨證要點】頭暈?zāi)垦!⒒蚨虤庑”悴焕姎馍蠜_者。
三十三、苓桂棗甘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見臍下悸動、氣上沖者。
三十四、茯苓甘草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心下悸者。
三十五、茯苓澤瀉湯方
【辨證要點】茯苓甘草湯證又見口渴思飲而嘔吐明顯者。
三十六、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咳逆上氣有痰飲者。
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辨證要點】咳而胸滿,吐白痰,口不渴者。
三十八、苓甘五味姜辛夏湯方
【辨證要點】咳而胸滿,吐稀白痰,頭暈嘔逆者。
三十九、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方
【辨證要點】苓甘五味姜辛夏湯證兼見頭面或四肢浮腫者。
四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黃湯方
【辨證要點】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證兼見上熱而大便難者。
四十一、五苓散方
【辨證要點】表虛證兼見心下停飲、小便不利者。
桂枝湯的組成: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姜。
桂枝湯具有辛溫解表,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的功效。
其主治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chǎn)后或病后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于營衛(wèi)不和者。
擴展資料:
桂枝湯的發(fā)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屬辛溫發(fā)汗藥,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棗、甘草純甘之品,益胃氣而滋津液,增強榮衛(wèi)之氣。
桂枝降氣沖,生姜治嘔逆,可見二藥都有下達的性能,升發(fā)之力不強,雖合起來用,不致大汗。芍藥微寒而斂,既用以制桂枝、生姜的辛散,又用以助大棗、甘草的滋津。
既是發(fā)汗解熱藥,又是安中健胃滋液,對于精氣虛,不足以祛邪,雖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當,使邪不復(fù)留于肌表。
桂枝湯的主要作用是甘溫健胃,通過調(diào)和營衛(wèi)使精氣勝而表固,邪氣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熱除,也即發(fā)汗止汗、甘溫除熱的道理。
-桂枝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4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桂烏湯
下一篇: 加味桂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