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惱怒傷肝,木火刑金,內(nèi)傷腋痛。
摘錄 : 《癥因脈治》卷一
功能主治 : 麻疹,眼現(xiàn)紅赤不開。
摘錄 : 《麻癥集成》卷四
功能主治 : 外感風邪,傷肺腋痛。
用法用量 : 口渴加石膏、花粉、竹葉。
摘錄 : 《癥因脈治》卷一
功能主治 : 鼻痔。生鼻孔內(nèi),如肉贅下垂,色紫微硬,撐塞鼻孔,氣息不通,香臭莫辨,或臭不可近,痛不可搖。
用法用量 : 水煎,食遠服。
摘錄 : 《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功能主治 : 小兒麻癥,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 : 原書治上癥,以本方去人參、甘草。
摘錄 : 《麻科活人》卷三
功能主治 : 雞胸,氣粗身熱。
摘錄 : 《馬培之醫(yī)案》
功能主治 : 傷風咳嗽,脈浮數(shù),自汗身熱。
摘錄 : 《癥因脈治》卷二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肺熱咳,手足心熱。
用法用量 : 方中橘紅、桔梗用量原缺。有熱,更加知母、黃芩。
注意 : 如有客邪禁用。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功能主治 : 火嗽,面赤咽干燥,痰黃氣穢帶粘稠,便軟。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金鑒》卷五十三
功能主治 : 感熱喘嗽,口干煩熱,胸滿有痰。
用法用量 : 用水2鐘,煎8分,食后溫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化痰藥物分類 1、溫化寒(濕)痰藥:辛苦溫燥—寒痰、濕痰 濕痰、寒痰證——咳嗽氣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為特征,還可見眩暈、肢體麻木等; (1)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外用消腫止痛。用于濕痰、寒痰證。本品具溫燥之性,能燥濕而化痰濁,且有止咳作用,為治濕痰之要藥。 ?。?)天南星—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外用消腫止痛。用于濕痰、寒痰證。本品燥濕化痰功似半夏而溫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較強。
2、清化熱(燥)痰藥:甘苦咸涼—熱痰、燥痰 熱痰證——咳嗽氣喘,痰黃粘稠為主癥,并伴熱象; 燥痰證——痰干粘稠,難咯,干咳等,并兼見其他燥象。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進咽部及支氣管粘膜分泌,使?jié)馓迪♂屢子诳瘸觯? (2)瓜蔞—甘、微苦、寒。歸肺、大腸經(jīng)。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用于痰熱及燥熱咳喘。本品有清熱化痰之功。治療痰熱阻肺、肺氣上逆、胸悶、咳痰黃稠,可配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4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瀉心湯
下一篇: 加味瀉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