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 : 清胃涼血。治婦人胃火傷血,唇裂內(nèi)熱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備注 : 方中犀角、連翹、甘草,原書未載用量。
摘錄 :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處方 : 《脾胃論》清胃散加柴胡、山梔。
功能主治 : 小兒脾胃實火作渴,口舌生瘡,或唇口腫痛,齒齦潰爛,焮連頭面,或惡寒發(fā)熱,或重舌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欲厚味,積熱傳兒,致小兒膏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 加味清胃湯(《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摘錄 : 《保嬰撮要》卷一
功能主治 : 脾胃肝膽經(jīng)熱。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口齒類要》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膏粱積熱,產(chǎn)后便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濟陰綱目》卷十四
功能主治 : 麻癥熱留胃中,余毒上沖,致患牙疳。
摘錄 : 《麻癥集成》卷四
功能主治 : 脾熱口臭。
摘錄 : 《證治匯補》卷四
功能主治 : 發(fā)散。主癘風熱毒在表。
用法用量 : 每次5-7錢,水煎服。
摘錄 : 《準繩·類方》卷五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胃經(jīng)火盛,致牙齒腫痛,上下牙痛,牽引頭腦而熱,其齒喜冷惡熱者;胃中蘊熱,中脘作痛,痛后火氣發(fā)泄,必作寒熱乃止;及齒齦腫痛出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若牙顴額半邊痛者,加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若牙齦脫出而出血者,加扁柏葉、黃芩、荊芥、梔子;若虛損人牙痛者,加黃柏、知母、人參、甘草;若滿口浮而痛,不能力嚼者,加連翹、元參、芍藥;小兒牙疳者,乳母服,加天花粉、元參、白芷;醇酒厚味,唇齒作痛,或牙齦潰爛,連頭面頸項作痛者,并加犀角、連翹、甘草;胃氣齒痛,加草豆蔻、細辛、防風、羊脛骨灰,去牡丹皮。
摘錄 : 《壽世保元》卷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5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清肺飲
下一篇: 加味清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