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陽虛自汗。
用法用量 : 加大棗2枚,水煎,溫服。虛極者,加附子2片。
摘錄 : 《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
功能主治 : 平素不足,兼以勞役內(nèi)傷,挾感寒暑,致患瘧疾,寒熱交作,肢體倦軟,乏力少氣。
用法用量 : 上作1服。水2鐘,加生姜3片,煎8分,空心服。有汗及寒重,加桂枝5分,倍黃耆;熱盛,倍柴胡、黃芩;渴,加麥門冬、天花粉。
摘錄 : 《萬氏家抄方》卷二
功能主治 : 動作勞倦。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用水2鐘,煎至1鐘,去滓溫服。
摘錄 : 《直指附遺》卷九
功能主治 : 一切中氣不足,脾胃弱,下元虛,腰膝軟弱,夜有房勞。
用法用量 : 水煎,空心服。如夢遺,加知母、牡蠣各1錢;腹脹,加半夏、厚樸;咳嗽,加知母、麥冬各8分;泄瀉,加肉豆蔻、干姜各7分;嘔逆惡心,加藿香、半夏。
摘錄 : 《便覽》卷二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虛憊,脾胃傷損,腫脹尤甚。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 : 《壽世保元》卷三
功能主治 : 脾肺虛,小便黃赤。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煨姜3片,大棗2枚,水煎8分服。
摘錄 : 《醫(yī)宗必讀》卷八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弱體倦,發(fā)熱作渴,飲食減少,而不生血者。
用法用量 : 作1服。水煎服。
摘錄 : 《濟陰綱目》卷二
功能主治 : 膿疥而無完膚者。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生姜3片,紅棗2枚,煎8分,食遠溫服。
摘錄 : 《外科大成》卷四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脾腎虛寒,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濟陰綱目》卷十四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胃氣虛弱顫振。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四十五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勞倦飲食損傷元氣,或過服寒涼消導(dǎo)之藥,致清氣下陷,肚腹大痛。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七十三
功能主治 : 勞役太過,脾肺氣虛,色白倦怠,氣口脈大無力。
用法用量 : 煎湯下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有熱加黃柏、生地。
摘錄 : 《證治寶鑒》卷七
功能主治 : 高風(fēng)障癥。二目不赤,不疼,不腫,常覺眩暈,每至日落星出,而無所見。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眼科臨癥筆記》
功能主治 : 墮胎。
用法用量 : 胎至七月,肺經(jīng)養(yǎng)之,前此或墮,肺經(jīng)受傷,后孕宜預(yù)于六月調(diào)補之,必須大劑,不可間斷,保過七月,則無虞也。如肺虛有熱,或口渴溺赤,或咳嗽喉燥,加麥冬1-2錢;如脾寒泄瀉,加炮干姜1錢;如氣滯而脹,加腹皮8分,或加枳殼7分。
摘錄 : 《會約》卷十四
功能主治 : 中氣不足,衛(wèi)氣不舒,致患搔癢。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五十五
功能主治 : 內(nèi)痔下血不收。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制法 :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 渾身麻,屬氣虛者。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八十二
功能主治 : 臍漏瘡。
用法用量 : 水煎服??v色者,加熟地1兩,山萸肉4錢;動怒者,加白芍藥1兩,當(dāng)歸2錢,丹皮3錢,熟地5錢。
摘錄 : 《洞天奧旨》卷十二
功能主治 : 元氣虛損,不時漏血,歷年不止者。
用法用量 : 方中人參用量原缺。
摘錄 : 《會約》卷十四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傷冷,惡露凝塊,日久不散,虛證百出;或身熱骨蒸,食少羸瘦;或五心煩熱,月水不行,其塊在兩脅,動則雷鳴,嘈雜暈眩,發(fā)熱似瘧,時作時止。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水煎,送下三消丸。
摘錄 : 《傅青主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下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元氣虛極,脅或刺痛。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七十四
功能主治 : 補氣攝血。主崩中或漏下不止,色淡紅,精神疲憊,氣短自汗。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功能主治 : 泄瀉,元陽虛陷,大孔不收。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醫(yī)鈔類編》卷十
由黃芪、人參、炙甘草、升麻、柴胡、陳皮、當(dāng)量身、白術(shù)組成。主治:脾胃氣虛、身熱有汗、渴喜熱飲、頭痛惡寒、少氣懶言;或飲食無味、四肢無力、舌淡苔薄白、脈虛軟無力;或氣虛下陷、肛脫、子宮脫垂、久瀉久痢、久疾等癥。本方為補氣助陽的代表方。以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脈虛或氣虛下陷癥為辯證要點。
補中益氣湯,中醫(y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床常用于治療內(nèi)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脫肛、重癥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chǎn)后癃閉、胎動不安、月經(jīng)過多;眼科之眼臉下垂、麻痹性斜視等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9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補中湯
下一篇: 加味補養(yǎng)心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