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銼散。
功能主治 : 治三陽經腳氣流注,腳踝上焮熱赤腫,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少許,煎至160毫升,去滓熱服。不過二服愈。皮膚瘙癢赤疹,加蟬蛻。
摘錄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
制法 : 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 : 疏風祛濕,涼血解毒。治風熱客于肌膚,氣滯血凝,發(fā)為癮疹;感冒風濕,以致發(fā)斑者。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水煎,溫服。
摘錄 : 《壽世保元》卷四
制法 : 上銼散。
功能主治 : 三陽經腳氣流注,腳踝上焮熱赤腫,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
用法用量 : 《外科理例》本方用法:分二劑,水一鐘,加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皮膚瘙癢赤疹,加蟬蛻。
摘錄 : 《三因》卷三
功能主治 : 肺癰初起,口燥咽干,胸脅隱痛,咳唾膿血,氣息腥臭。
摘錄 : 《外科百效》卷三
功能主治 : 陽瘧,發(fā)自上晝。
用法用量 : 初用芎蘇五苓飲,二用清脾湯,三用本方。
摘錄 : 《窮鄉(xiāng)便方》
功能主治 : 足三陽經濕熱毒氣流注,腳踝焮赤腫痛,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或惡聞飲食。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便秘,加炒大黃。
摘錄 : 《外科正宗》卷三
功能主治 : 小兒急驚風,初起發(fā)熱,手足搐搦,眼上視;并一切感冒風寒,咳嗽鼻塞聲重,頭疼發(fā)熱,及痘疹欲搐發(fā)搐,并時行瘟疫。
用法用量 : 上作1劑。加生姜3片,水煎,熱服。
摘錄 : 《壽世保元》卷八
功能主治 : 風熱上壅,頸痛,或因怒氣,憎寒壯熱。
用法用量 : 如服四五劑不退,宜服益氣養(yǎng)榮湯。
摘錄 : 《準繩·瘍科》卷三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風氣上攻頭目,咽燥舌澀,心胸煩滿,痰涎不利,頭旋目眩;兼解傷寒陽證,腳氣,踝上赤腫疼痛,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風。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入生姜、薄荷,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如覺著風,即并熱進2-3服。微汗出立愈。熱甚者,加大黃。
摘錄 : 《普濟方》卷一○五引《余居士選奇方》
功能主治 : 小兒痘瘡,初起發(fā)熱。
用法用量 : 水煎,熱服。出汗為佳。上古方,除參、苓,恐補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蟬退、蘇葉、麻黃、僵蠶、蔥白(帶根)解熱:泄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
摘錄 : 《回春》卷七
功能主治 : 飲酒過度,面黑肚飽。
用法用量 : 上后2味同炒黃色,去斑蝥,將枇杷葉入敗毒散,水1碗,煎至7分,臨睡通口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五三引《海上方》
制法 : 上切細,作1服。
功能主治 : 瘟疫及癮疹等證或因虛而感冒風濕以致發(fā)斑者。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摘錄 : 《醫(yī)學正傳》卷二
功能主治 : 咽喉風燥,干枯如毛刺,吞咽有礙。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煎服。痰甚,加石膏。
摘錄 : 《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八
加味敗毒散2
【來源】《壽世保元》卷四。
【組成】羌活獨活前胡柴胡當歸川芎枳殼(去瓤)桔梗茯苓人參各15克薄荷甘草白術防風荊芥蒼術(米泔水浸)赤芍生地黃各1.5克
【用法】上銼一劑。加生姜、大棗,水煎,溫服。
【功用】疏風祛濕,涼血解毒。
【主治】風熱客于肌膚,氣滯血凝,發(fā)為癮疹;感冒風濕,以致發(fā)斑者。
提醒您:加味敗毒散2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6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貞元飲
下一篇: 加味貴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