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 : 發(fā)汗解表。治四時感冒,頭痛項強,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fā)熱惡寒或惡風,無汗,舌苔薄白,脈浮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溫服,微覆似汗。前證若頭腦痛甚者,加羌活2.4克、蔥白2根,自汗惡風者,加桂枝、白芍各3克;若在春夏之交,唯恐夾雜溫暑之邪,不便用桂,加白術4.5克;若兼停食,胸膈痞悶,加山楂、麥芽、蘿卜子各4.5克。若太陽本證未罷,更兼口渴溺澀者,此為膀胱腑證,加茯苓、木通各4.5克;喘嗽,加桔梗、前胡各4.5克、杏仁7枚;鼻衄或吐血,本方去生姜,加生地、赤芍、丹參、丹皮各4.5克;咽喉腫痛,加桔梗、牛蒡子各4.5克、薄荷1.5克;便秘,加蘿卜子、枳殼;若兼四肢厥冷,口鼻氣冷,是兼中寒也,加干姜、肉桂之類,雖有表證,其散藥只用一二味,不必盡方;若挾暑氣,加入知母、黃芩之類;干嘔發(fā)熱而咳,為表有水氣,加半夏、茯苓;時行疫癘,加蒼術1.2克;梅核氣證,喉中如有物,吞不入,吐不出者,加桔梗、蘇梗各2.4克;婦人經水適來,加當歸、丹參;產后受風寒,加黑姜,當歸,其散劑減去大半;若稟質極虛,不任發(fā)散者,更用補中兼散之法。
備注 : 方中蘇葉、荊芥辛溫芳香,發(fā)汗解表為君;防風,秦艽、蔓荊子祛風濕,除身痛、頭痛為臣;香附、陳皮、川芎理氣和血為佐;甘草和中,生姜辛散為使。配合成方,可使外感風寒得散,氣血自和,其病自愈。
摘錄 : 《醫(yī)學心悟》卷二
制法 : 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 : 治孕婦傷暑感冒,吐瀉脈浮者。
用法用量 : 每次用9克,水煎,去滓溫服。轉筋,加木瓜,胎動,加白術;挾熱,加黃連、白術;挾寒,加白術、炮姜。
備注 : 妊娠先傷于暑,復感于風,風暑合邪,肝胃受病,故吐瀉不已,胎動不安。香附調氣解郁,蘇葉理血疏風,藿香快胃祛暑,陳皮利氣和中,砂仁醒脾安胎氣,甘草緩中和胃氣。為散水煎,使風暑并解,則肝胃調和,吐瀉自止,胎孕自安。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制法 : 上銼散。
功能主治 : 解表。主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1盞半,煎1盞,加生姜3片,連根蔥白2莖,同煎熱服。頭痛,加川芎、白芷;頭痛如斧劈,加石膏、連須蔥頭;偏正頭風;加細辛、石膏、薄荷;太陽穴痛,加荊芥穗、石膏;傷風自汗,加桂枝;傷寒無汗,加麻黃(去節(jié))、干姜;傷風惡寒,加蒼術;傷風咳嗽不止,加半夏、杏仁(去皮尖);傷風胸膈痞塞,加制枳殼;傷風發(fā)熱不退,加柴胡、黃芩;傷風鼻塞聲重,咽膈不和,加苦梗、旋覆花;傷風痰涎壅盛,加白附子、天南星;傷風鼻內出血,加茅花;傷風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傷風鼻塞不通、頭昏,加羌活、荊芥;傷風不散,吐血不時,加生地黃;傷風不解,耳內出膿疼痛,加羌活、荊芥;傷風不解,咽喉腫痛,加苦梗;傷風中脘寒,不思飲食,加去白青皮、枳殼;傷風嘔吐,惡心不止,加丁香、半夏;傷風頭暈眼花顛倒,支持不住,加熟附子;傷風時作寒栗,加桂枝;傷風痰壅,嘔惡不止。加白附子、旋覆花、半夏;傷風后,時時作虛熱不退,加人參;傷風飲食不能消化,加縮砂仁、青皮;傷風1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日中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人參、庵(艸閭);初感風頭痛作熱,鼻塞聲重,加羌活、川芎;感風腰疼,不能伸屈,加官桂、桃仁;感風渾身痛不止,加赤芍藥、紫金皮;感風頸項強急,不能轉頭,加羌活、官桂;腹肚疼痛,加木香;腹肚疼刺不可忍,加姜黃。茱萸7粒;小腹疼痛無時,不可忍,加木香、姜、棗;婦人忽然大便痛腫。不能下地,加木香,木瓜、茱萸;婦人被氣所苦,胸膈痞疼,脅肋刺痛,小便急疼,加木香、枳殼;婦女被氣疼所苦,加木香、縮砂仁;脾胃不和,中脘不快,加谷芽、神曲;傷食吐嘔,泄瀉腹痛,加干姜、木香;心卒痛者,加延胡索酒1盞;飲酒太過,忽遍身發(fā)疸,或兩目昏黃,加山茵陳、山梔子;中酒吐惡,加烏梅、丁香;婦人經水將行,先作寒熱,加蘇木、紅花;婦人產后作虛熱不退,煩渴,加人參、地黃;產后發(fā)熱不退,加人參、黃耆,產后腰疼不已,加當歸、官桂;冷嗽不已,加干姜、五味子、杏仁;脾寒,加良姜、青皮、草果;腳氣,加木香、木瓜、牛膝、紫金皮、茱萸、川楝子;感風寒發(fā)熱頭疼,加不換金正氣散;感寒頭痛,壯熱惡寒,身痛不能轉動,加生料五積散;飲食不下,欲吐不吐,加丁香、蘿卜子;感寒頭痛,發(fā)熱身疼,分陰陽,加敗毒、石膏;婦人產后風,腳手疼痛,生料五積散、人參敗毒散加木瓜、不換金正氣散加生地黃、川芎。
摘錄 : 《準繩·傷寒》卷二引《拔粹》
功能主治 : 小腸氣,腎核脹痛。
用法用量 : 上作1服。酒、水各1盞,加連須蔥白5根,煎服。
摘錄 : 《保命歌括》卷十六
功能主治 : 傷風,頭疼身熱,鼻塞氣粗,噴嚏呵欠,呻吟不絕,見風便怕,灑淅微寒。
用法用量 : 加蔥頭10個,生姜3片,水煎服。以被覆取汗為度。
摘錄 : 《玉案》卷六
功能主治 : 腿腳疼,足面赤腫,步履艱辛。
摘錄 : 《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功能主治 : 時行赤眼,暴發(fā)赤腫,怕日羞明,疼痛難忍。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鐘半,燈草20莖,同煎8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 《普濟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7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加味香肥皂方
下一篇: 加味香蘇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