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生姜(切片)5兩,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兩。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補虛助陽,消陰。主傷寒陰證,癰疽發(fā)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fā)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nèi)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和滓服。
摘錄 : 《扁鵲心書·神方》
姜附丹--《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生姜(切片)5兩,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補虛助陽,消陰。主治傷寒陰證,癰疽發(fā)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fā)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nèi)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和滓服。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目錄1拼音2處方3制法4功能主治5姜附丹的用法用量6摘錄7《扁鵲心書·神方》 7.1方名7.2組成7.3功效7.4主治7.5姜附丹的用法用量7.6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姜附丹 1拼音 jiāng fù dān
2處方生姜(切片)5兩,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兩。
3制法上為末。
4功能主治補虛助陽,消陰。主傷寒陰證,癰疽發(fā)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fā)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nèi)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5姜附丹的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和滓服。
6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7《扁鵲心書·神方》
古籍中的姜附丹 《本草簡要方》:[卷之四菜部]干姜 姜三片。紅棗二枚。煎至六分服。治虛人停飲怔忡。姜附丹。干姜飛)一兩五錢。研末。酒糊丸綠豆大。每服十...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瀉痢(嘔吐附)瘧 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米飲下忌油膩雞魚豬肉等物正元丹治脾胃虛冷寒濕久滯心腹脹滿脅肋牽疼吞酸氣逆嘔吐清...
《雜病廣要》:[臟腑類]霍亂 亂吐瀉者,有冷熱二證∶寒多不渴者,可與理中丸、姜附湯、來復丹;霍亂吐瀉有熱煩躁而渴者,可服香薷散、...
《雜病廣要》:[臟腑類]泄瀉 而緊,宜理中丸、平胃散、調(diào)中湯以溫補之,盛則金液丹、朝真丹主之。或藥入則吐出者,內(nèi)陰盛也,用湯者當...
《醫(yī)學入門》:[外集·卷三(病機)外感]傷寒用藥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7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姜附丸
下一篇: 姜附四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