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白術(泔浸,土炒)2兩,枳實(去瓤,麩炒)1兩,神曲(炒)1兩,麥芽(炒,研取粉)1兩,陳皮(去白)1兩,山楂肉1兩,香附(炒)1兩,砂仁(炒)5錢。
制法 : 上為細末,荷葉燒陳老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寬中進食,和暢脾胃。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胸膈膨悶,酒傷食積,氣滯腹?jié)M。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醫(yī)統(tǒng)》引作“加味枳術丸”。脾胃虛弱者,加人參5錢。
摘錄 : 《直指》卷六
【中藥名稱】枳殼(《雷公炮炙論》)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圓或玳玳花等將近成熟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枸橘"、"枳實"、"香櫞"、"玳玳花"條。
【采集】7~8月間采收,從中部橫切成兩半,陰干、風干或微火烘干。
【藥材】①綠衣枳殼
為植物枸橘的近成熟果實,呈半圓球形,直徑約2~3.5厘米。外皮橙褐色或綠黃色,散有眾多小油點及網(wǎng)狀隆起的皺紋,密被細柔毛。果實頂端的一面有明顯的花柱殘基,基部的一面有果柄痕或殘留短果柄。橫切面果皮厚4~6毫米,黃白色,沿外緣有1~2列棕黃色油點;瓤囊6~8瓣,干縮呈棕褐色;中心柱寬4~6毫米。氣香,汁胞味微酸苦。
產(chǎn)福建、陜西等地。
②酸橙枳殼
又名:川枳殼、江枳殼。為植物酸橙的近成熟果實,多橫切成半圓球形,直徑4.5~5.5厘米。表面綠褐色或綠棕色,略粗糙,散生多數(shù)油點。頂端一面有花柱殘基,基部一面有果柄痕。橫切面果皮厚約6~12毫米,中果皮黃白色,邊緣有1~2列棕黃色油點;瓤囊10~13瓣,棕褐色,每瓤囊中常有種子數(shù)粒;中心柱寬7~11毫米。氣香,汁胞味苦而后酸。
產(chǎn)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③香圓枳殼
又名:江枳殼、川枳殼。為植物香圓的近成熟果實,外形與酸橙枳殼相似。表面褐色或棕褐色,花柱殘基的周圍通常有一圈金錢環(huán)。橫斷面果皮厚7~13毫米,中果皮呈灰白色或白色;瓤囊10~12瓣;中心柱寬4~7毫米。氣香,汁胞味酸而后苦。
產(chǎn)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④玳玳花枳殼
又名:蘇枳殼。為植物玳玳花的近成熟果實,通常橫切為二,呈半圓球形,直徑3~4厘米。表面青黃色或橙黃色,有眾多細小的油點及網(wǎng)狀皺紋。頂端一面有微小凸起的花柱殘基,基部的一面有殘存的宿萼及果柄痕。橫斷面果皮厚5~10毫米,棕黃色;瓤囊9~12瓣;中心柱寬4~8毫米。氣香,汁胞味苦而后酸。
產(chǎn)江蘇。
商品枳殼,除上述四種外,尚有以甜橙(福建、貴州、云南),枸櫞(云南)等的近成熟果實作枳殼使用。參見"甜橙"、"香櫞"條。
【化學成分】各種枳殼均含揮發(fā)油和黃酮甙等物質(zhì)。玳玳花未熟果實的果皮中,含新橙皮甙;果實成熟時,新橙皮甙消失而柚皮甙增多。接近成熟的酸橙果實中,含維生素C-36.6~82.1毫克/100克。
從香圓枳殼和枸橘中分離到同一種生物堿樣物質(zhì),其鹽酸鹽為白色棱柱晶,易溶于水,熔點215~216℃,在螢光燈下顯紫色螢光。
【藥理作用】參見"枳實"條。
【炮制】枳殼:除去瓤、核,洗凈,稍浸,撈出,潤軟,以手能捏對折為度,切片,晾干。炒枳殼:取麩皮撒于熱鍋內(nèi),俟色黃冒煙時,加入枳殼片,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枳殼片100斤,用麩皮10斤)
【性味】苦辛,涼。
①《雷公炮炙論》:"辛苦。"
②《開寶本草》:"味苦酸,微寒,無毒。"
③《醫(yī)學啟源》:"氣寒,味苦。"
【歸經(jīng)】入肺、脾、大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胃、大腸四經(jīng)。"
②《藥品化義》:"入肺、脾、胃、大腸四經(jīng)。"
【功用主治】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①《藥性論》:"治遍身風疹,肌中如麻豆惡癢,主腸風痔疾,心腹結(jié)氣,兩脅脹虛,關膈擁塞。"
②《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調(diào)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癥結(jié)痃癖,五膈氣,除風明目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皮膚癢。痔腫可炙熨。"
③《開寶本草》:"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jié),勞氣咳嗽,背膊悶倦,散留結(jié)、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大腸風,安胃,止風痛。"
④《珍珠囊》:"破氣,泄肺中不利之氣。"
⑤《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破心下堅痞,利胸中氣,化痰,消食。"
⑥《綱目》:"治里急后重。"
⑦《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咳嗽,水腫,便秘,子宮下垂,脫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大劑0.5~2兩);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炒熱熨。
【宜忌】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
①李杲:"氣血弱者不可服。"
②《本草經(jīng)琬》:"肺氣虛弱者忌之;脾胃虛,中氣不運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風寒入肺氣壅者,服之反能作??;咳嗽陰虛火炎者,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產(chǎn)后,咸不宜服。"
③《本草匯言》:"如肝腎陰虧,血損營虛,脅肋隱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氣虛陷,愈下愈墜、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
④《本草備要》:"孕婦及氣虛人忌用。"
【選方】①治五積六聚,不拘男婦老幼,但是氣積,并皆治之:枳殼三斤,去穰,每個入巴豆仁一個。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湯減再加熱湯,勿用冷水,待時足汁盡去巴豆,切片曬干,勿炒,為末,醋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隨病湯使。(《秘傳經(jīng)偏方》)
②治傷寒呃噫:枳殼半兩(去穰,麩炒黃),木香一錢。上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diào)下。未知,再與。(《本事方》)
③順氣止痢:甘草(炙)六錢,枳殼(炒)二兩四錢。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沸湯點服。(《嬰童百問》寬腸枳殼散)
④治遠年近日腸風下血不止:枳殼(燒成黑灰存性,為細末)五錢,羊脛炭(為細末)三錢。和令勻,用米飲一中盞,調(diào)下,空心腹,再服見效。(《博濟方》烏金散)
⑤治大便下血:枳殼二錢,烏梅肉三錢,川黃連五分。共研細末,飯前開水沖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醫(yī)偏方匯編》)
⑥治直腸脫垂:十歲以下小兒,每日用枳殼一兩,甘草一至三錢。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殼一至二兩,升麻三錢,炙甘草二至四錢,臺參、生黃芪,據(jù)身體強弱,適當增減,水煎分二次服。(《山東醫(yī)刊》(11):9,1962)
⑦治產(chǎn)后生腸不收:枳殼二兩。去穰煎湯,溫浸良久即入。(《經(jīng)偏方》)
⑧治子宮脫垂:一枳殼五錢,蓖麻根五錢。水煎兌雞湯服,每日二次。二枳殼五錢,升麻一錢。水煎服。(《草醫(yī)草藥簡便偏方匯編》)
⑨治小兒因驚氣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視:枳殼(去穰,麩炒)、淡豆豉等分。為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錢,急驚,薄荷自然汁下,慢驚,荊芥湯入酒三、五點下;日三服。(《小兒痘疹方論》不驚丸)
⑩治小兒秘澀:枳殼(煨,去穰)、甘草各一錢。以水煎服。(《全幼心鑒》)
⑾治風疹癢不止:枳殼三兩,麩炒微黃,去瓤為末。每服二錢,非時,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服。(《經(jīng)驗后方》)
⑿治牙齒疼痛:枳殼浸酒含漱。(《圣惠方》)
⒀治小兒軟癤:次枳殼一個,去白,磨口平,以面糊抹邊,合癤上,自出膿血盡,更無疤痕也。(《世醫(yī)得效方》)
【臨床應用】治療子宮脫垂
取枳殼1斤,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入砂糖適量(年老體弱者加升麻、白術各2.5兩同煎,共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每日2次,每次飯后服25毫升,10天為一療程?;蛎咳沼描讱?.2兩,加水濃煎成100毫升,分3次食后服。據(jù)臨床觀察,服藥后大部分病例均有一定的近期療效。
此外,臨床上采用大劑量枳殼治療脫肛、腸胃無力性消化不良、疝氣、胃擴張等,亦有一定療效。
【名家論述】①張元素:"凡氣刺痛用枳殼,看何經(jīng)分以引經(jīng)藥導之。破滯氣亦用枳殼,高者用之,然能損胸中至高之氣,止可二、三服而已。"
②王好古:"枳殼主高,枳實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故殼主胸膈皮毛之病,實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異。朱肱《活人書》言治痞,宜先用桔梗枳殼湯,非用此治心下痞也,果知誤下,氣將陷而成痞,故先用此,使不致于痞也,若已成痞而用此,則失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反損胸中之氣,先之一字有謂也。"
③《綱目》:"枳實、枳殼,氣味功用俱同,上世亦無分別,魏、晉以來,始分實、殼之用。潔古張氏,東垣李氏,又分治高治下之說。大抵其功皆能利氣.氣下則痰喘止,氣行則痞脹消,氣通則痛刺止,氣利則后重除,故以枳實利胸膈,枳殼利腸胃,然張仲景治胸痹痞滿,以枳實為要藥,諸方治下血痔痢,大腸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殼為通用,則枳實不獨治下,而枳殼不獨治高也。蓋自飛門至魄門,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氣而巳,則二物分之可也,不分亦無傷。《杜壬方》載瘦胎飲,張沽古《活法機要》改以枳術丸日服,令胎瘦易生,謂之束胎丸。而寇宗爽《衍義》言,胎壯則子有力易生,令服枳殼藥,反致無力,兼子亦氣弱難養(yǎng),所謂縮胎易產(chǎn)者,大不然也。以理思之,寇氏之說,似覺為優(yōu),或胎前氣盛壅滯者宜用之,所謂八、九月胎必用枳殼、蘇梗以順氣,胎前無滯,則產(chǎn)后無虛也。若氣稟弱者,即大非所宜矣。"
④《本草經(jīng)疏》:"枳殼,氣味所主,與枳實大略相同。但枳實形小,其氣全,其性烈,故善下達;枳殼形大,其氣散,其性緩,故其行稍遲,是以能人胸膈肺胃之分及入大腸也。其主風癢麻痹,通利關節(jié),止風痛者,蓋肺主皮毛,胃主肌肉,風寒濕入于二經(jīng),則皮膚瘙癢,或作痛,或麻木,此藥有苦泄辛散之功,兼能引諸風藥入于二臟,故為治風所需,風邪既散,則關節(jié)自然通利矣。其療勞氣咳嗽,背膊悶倦者,蓋亦指風寒郁于上焦,則肺氣滯而為悶倦咳嗽?!督?jīng)》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殼味苦,能泄至高之氣,故主之也。又肺與大腸為表里,風邪入肺,則并入大腸,風熱相搏而為腸風下血,苦寒下泄之氣,則血熱清而風自除矣。其主散留結(jié)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安胃諸證,悉與枳實相同,第其氣稍緩耳。""今世多用以治婦人胎氣不安,或至八、九月為易產(chǎn)之劑,動輒資用,殊不知婦人懷孕,全賴氣血以養(yǎng)胎,氣血充足則胎自易產(chǎn),且娠婦至八、九月精神困倦,四肢軟弱,飲食減少,動息喘促,何莫非虛弱之癥,而更用此耗散之藥耶?"
⑤《本草思辨錄》:"枳殼,乃枳實之老而殼薄者。既名枳殼,須去穰核用之,殼、實古原不分,性用亦無少異。若治胸膈痞塞,枳殼較枳實少勝。然何如以枳實協(xié)辛溫輕揚之橘皮、桂枝,為奏功尤大乎。惟《本經(jīng)》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jié),則惟去穰核之枳殼為宜。蓋癢為風,寒熱結(jié)為痹,于皮膚中除風馀痹,用枳實則易走里,難與枳殼爭能。此《證類本草》枳殼所以主風癢麻痹也。"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提醒您:枳殼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枳實白術湯功效與作用
枳實白術湯功效與作用,任何食物都有其特別的功效和作用,很多食材都是可以入藥的,對于調(diào)理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特別適合養(yǎng)胃、養(yǎng)肺的人食用,枳實白術湯功效與作用,養(yǎng)生必備。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枳實白術湯功效與作用1 【藥物介紹】
枳實來源于蕓香科小喬木植物酸橙及栽培變種或甜橙的幼果、味苦、辛、酸,性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破氣除痞,化痰消積。胃腸積滯,濕熱瀉痢,胸痹,結(jié)胸,胸脅脹痛,產(chǎn)后腹痛。煎服,3~9克。孕婦慎用,白術見前。
【配伍功用】
健脾消積,行氣除痞。脾虛食滯,脘腹痞滿,不思飲食,消化不良,內(nèi)臟下垂等。
【配伍意義】
枳實辛散苦瀉,破氣除痞,化痰消積。白術甘溫苦燥,補氣燥濕健脾,二藥配伍,補而不滯,消不傷正,以達健脾消積除滿之效,用于食積不消而脾虛者,內(nèi)臟下垂等。
【臨床應用】
1、脘腹脹滿
白術、枳實配伍,為消補兼施的常用藥對。脾虛氣滯,水氣結(jié)于脘腹的脘腹脹滿,枳實、白術配伍同用,行氣散結(jié),健脾利水,如枳術湯《金匱要略》。臨床根據(jù)氣滯與脾虛的偏重不同,調(diào)整兩藥的比例。如脾虛重于氣滯,癥見脘腹痞滿,食少不化,白術量倍于枳實,健脾消食,行氣化濕,如枳術丸《中國藥典》;或白術倍枳實,荷葉燒飯為丸,如枳術丸《脾胃論》,以補為主。如氣滯甚者,癥見脘腹脹滿明顯,不思飲食,枳實、白術配伍木香、砂仁行氣健脾消脹,如香砂枳術丸《內(nèi)外傷辨惑論》。飲食過飽,心胸滿悶泄瀉者,枳實、白術配伍神曲、麥芽,消食化積,健脾止瀉,如曲麥枳術丸《景岳全書》。食積痰飲,癥見胸滿脘痞,飲食不消,舌苔白膩者,枳實、白術配伍陳皮、半夏,健脾消食,燥濕和胃,如橘半枳術丸《醫(yī)學入門》。受寒后脘腹脹滿,食滯不消者,枳實、白術配伍木香、干姜同用,溫中行氣消積,如木香干姜枳術丸《蘭室秘藏》。胃腸積滯化熱,癥見脘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膩者,枳實、白術配伍黃芩、黃連、大黃、神曲、陳皮同用,消食化積,清熱燥濕,如三黃枳術湯《蘭室秘藏》。脾虛氣滯,寒熱互結(jié),癥見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枳實、白術配伍干姜、炙甘草、麥芽、白茯苓、半夏曲、人參、厚樸、黃連同用,行氣消痞,健脾和胃,如枳實消痞丸《蘭室秘藏》。
2、大便不調(diào)
濕熱食積,腹脹,下痢泄瀉,或便秘,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枳實、白術配伍大黃、神曲、黃芩、黃連、澤瀉同用,消食導滯,清熱祛濕,如枳實導滯丸《內(nèi)外傷辨惑論》。
3、內(nèi)臟下垂中氣不足, 內(nèi)臟下垂,枳實、白術配伍升陷湯(黃芪、知母、柴胡、橘梗、升麻《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治胃下垂,枳實、白術、升陷湯配伍砂仁、丹參同用。治子宮下垂,枳實、白術、升陷湯配伍益母草、當歸同用。治脫肛,枳實、白術、升陷湯配伍荷葉、石榴皮同用。
【現(xiàn)代研究】
枳實有緩解小腸痙攣,促膽囊收縮,抑制血栓形成,抗?jié)?,興奮子宮,強心,升高血壓等作用。
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胃擴張、肝炎、肝硬化等可參考治療。
枳實白術湯功效與作用2 枳實的功效是治療積滯內(nèi)停,調(diào)節(jié)胃腸。既有著加快胃腸蠕動的功能,也有著抑制腸道平滑肌體收縮的好處。對治療慢性胃腸疾病、腹部脹痛、小兒食欲不振和便秘有著極明顯的效果。枳實中的提取物,還有著鎮(zhèn)靜的功效,可以緩解人的焦躁情緒,達到幫助人快速入眠的目的。枳實還有著升壓強心的作用,試驗證明枳實的注射液,可以收縮血管,增強心肌的收縮能力,從而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心臟供血功能。而白術也有著健胃腸、助消化的.能力。同時,服用白術的藥煎劑可以加速體內(nèi)葡萄糖的同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現(xiàn)象,所以白術還有著可以降血糖和抗凝血的功效。并且臨床試驗表明,白術揮發(fā)油中的中性油可以明顯的抑制食道癌的細胞,由此可見,白術還有著一定的抗腫瘤的作用。
雖然枳實和白術藥性溫和,治療疾病上也很全面。但是,在使用這兩種中藥的時候,也有著一定的禁忌。枳實用藥不可讓脾胃虛弱者、氣虛者和孕婦兒童使用,而白術用藥則不可以讓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服用,如果違規(guī)使用這兩種藥材,副作用會極其明顯。
我國中醫(yī)學歷史悠久,孕育出無數(shù)可以治病救人的中藥材。這些中藥材從發(fā)掘、藥性和治療表現(xiàn),無不是我們前人無數(shù)試驗得來的智慧。我們在使用中藥材的時候,一方面,要根據(jù)中藥的功效和作用,針對病情下藥。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根據(jù)自身的身體狀況,明確中藥的使用禁忌,聽從醫(yī)囑,科學用藥。
調(diào)理脾胃的中藥分類
生活中我們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導致人們存在脾胃不舒服的癥狀。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著想,我們一定要重視調(diào)理身體的脾胃,那么適合我們的.身體健康的中藥有哪些呢?我都給大家整理出來了,一起看看吧。
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yǎng)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tǒng)一。
調(diào)理脾胃的中藥分類: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脹,大便溏薄,其病變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雜易饑,其病變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為主要治法。可選枳術丸、健脾丸等方劑。
腹脹選用香砂和胃丸
現(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節(jié)。季節(jié)交替之際,脾胃病更易多發(fā)。對大多數(shù)脾胃不和的患者來說,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大便不調(diào)等可用香砂和胃丸來調(diào)治。該方以香砂六君子湯為基礎,加理氣、消食、祛濕中藥組合而成,功效健脾開胃,行氣化滯,適用范圍較廣。但是,同時伴有口臭、惡心、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等明顯實熱證患者及有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等陰虛患者不適用該藥。
如果患者胃部不適、經(jīng)揉按或保暖后減輕、乏力、手足不溫,可選用溫胃舒,顧名思義,其有溫胃暖中作用,適于胃脘寒涼,飲食生冷、受寒更痛。虛寒胃痛沖劑、胃氣止痛丸、附子理中丸也屬此類藥品。但如查看舌象發(fā)現(xiàn)有舌紅、苔黃或膩等濕熱癥狀及急性胃痛就不適用。
萎縮性胃炎選用摩羅丹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愛喝冷飲、大便干、小便黃等熱象的胃熱癥狀,治療可瀉火清胃,可使用牛黃清胃丸、黃連上清片、一清膠囊、新清寧片等。但此類藥不可多用或長期應用,大量使用易傷脾胃陽氣,使人體虛。如服用后未見明顯好轉(zhuǎn),應去醫(yī)院??圃\治。
病史較長、上腹部隱痛灼痛、口燥咽干、飲水不解渴、手足心熱、消瘦乏力,舌紅少苔等胃陰不足型脾胃病,適用養(yǎng)胃舒治療,此類藥還有陰虛胃痛顆粒等。
如見胃脹作痛、惡心、口中黏膩、口苦、口干、口臭、大便不爽等癥,都屬于濕熱所致,可選用腸胃康。若同時還出現(xiàn)腹瀉,可服用葛根芩連微丸。
萎縮性胃炎患者適用摩羅丹,它藥物組成較多,只要對證,其他胃病同樣可以服用。主要起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止痛作用,凡有陰虛、濕阻、氣滯、血淤均可使用,但有氣虛無力、面色無華、手足不溫等表現(xiàn)的陽虛患者不宜服用。
積食選用保和丸
脾胃患病一般表現(xiàn)為胃痛、總有飽脹感、食欲減退,甚至出現(xiàn)呃逆、燒心等癥狀,老百姓多稱之為“脾胃不和。
節(jié)日之后的脾胃不適多為食滯胃脘證,發(fā)病前患者常有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史,表現(xiàn)為飲食停滯、打嗝出酸腐之氣等消化不良的癥狀,治療可用消食導滯的法則,用(加味)保和丸、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檳榔四消丸等中成藥較為合適。其中保和丸側(cè)重于消食化熱;加味保和丸側(cè)重于平素脾虛濕阻合并食滯;枳實導滯丸則側(cè)重食滯兼有濕熱中阻。
中國人脾胃多不和,家中可常備些中成藥,但要對癥用藥,如自己無法分辨,應去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
結(jié)語: 通過上文我寫的使用中藥調(diào)理脾胃,中藥使用簡單,方便實惠,物美價廉,雖然使用中藥養(yǎng)生幾乎沒有副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根據(jù)自己的健康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若果你身邊的小伙伴還不知道,抓緊告訴他們吧。
喝中藥祛斑具有哪些危害呢?1、加劇色素的堆積:
快速祛斑法,盡管能具有快速祛斑的實際效果,可是在毀滅性的狀況下出現(xiàn)的醫(yī)治結(jié)果,因此 我們還要留意皮膚的修復工作能力。因為表皮細胞層大規(guī)模損傷,其本身修補和遮擋紫外線的作用受到影響,因而可能使病況加劇。
2、皮膚干、開裂:
這類方法由于是對皮膚的表皮做的解決,這時候需要把角質(zhì)層薄脫落,那樣做的話,非常容易導致當皮膚碰到冷自然環(huán)境時,皮膚水分外流,血管收縮,血液遲緩或瘀紫。皮膚喪失通調(diào),導致皮膚繃緊發(fā)皺乃至開裂感染破潰。另外加快了皮膚的衰退過程。
3、皮膚變軟出現(xiàn)有紅血絲:
剛剛早已提及這類方式 是先將皮膚的表皮細胞脫落。那樣皮膚自然能變的薄脆,那么毛細管便會顯示信息突顯。當受熱和健身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加快,故使面部發(fā)紅。這就是我們普遍的有紅血絲。
4、皮膚越來越比較敏感:
由于皮膚越來越薄脆,因此 本并不是敏感度皮膚,也是有可能越來越比較敏感起來。這是由于當表皮細胞層被剝落后,使毛細血管擴張或裂開。從而造成了皮膚紅疹發(fā)癢和起屑,病菌感染者非常容易破潰,乃至能致皮膚癌。
一般是建議選擇安全的方式去去除黃褐斑的。
祛斑護膚品主要是去減少還原肌膚已生成的黑色素和黑色素活躍的情況,比如黃褐斑,妊娠斑,曬斑,雀斑,老年斑等這類斑可以選購含有曲酸,傳明酸,維生素C,VC酸磷鎂酯,煙酰胺,光果甘草精華等成分的產(chǎn)品
市面上產(chǎn)品眾多,只要你是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有消費者保障權益的平臺或者專柜購買的,效果和安全性都是可以保障的,不用擔心重金屬和激素的添加,都是能夠起到去除臉上色斑的作用的。
在選擇化妝品的使用上,應該慎重選擇,可以使用帶有國妝特證的化妝品,效果和質(zhì)量都可以有保障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76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家秘加減理中湯
下一篇: 家秘和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