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以水1.2升,煮令干,焙燥,搗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溫胃健脾。治脾胃虛冷,年久不思飲食,或發(fā)虛腫,或日漸羸瘦,四肢衰倦,吐利無節(jié)。
用法用量 : 每次30~40丸,空腹時用米飲或鹽湯送下。病深者,每日三次。
摘錄 : 《蘇沈良方》卷四
制法 : 上以水10碗,于銀石器內,以慢火熬,候水盡為度,焙干,同研為末,煉蜜并糯米粉同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胃虛乏,伏積冷氣,飲食不消,多因羸瘦,面黃口淡,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如大便滑泄,生姜米飲送下。
摘錄 : 《博濟》卷二
制法 : 上用水1斗2升,同入銀石器內煮,大沸后用慢火煮令水盡,取出焙干,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四肢倦怠,泄瀉無時。
用法用量 : 每服40-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五
制法 : 上藥于銀石器內,以水浸平藥,用慢火煮干,焙燥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壯脾暖胃。主五更溏泄由寒積所致。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心、食前用鹽湯、溫酒送下。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五
制法 :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婦人血海虛冷,臍腹(疒丂)痛,崩漏,赤白帶下;男子腎虛,下元久弱。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引《施圓端效方》
制法 : 上(口父)咀,于砂鍋內用水浸藥過一指高,文武火煮干,日曬干,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偏墜,木腎囊腫。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引《經驗秘方》
制法 : 上為末,酒糊丸。
功能主治 : 溫中散冷。主傷冷腹痛,泄瀉,脈緊者。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 : 胃傷生冷,寒結于中,不能敷化精微四達,故泄瀉腹痛不止焉。川椒補火溫中以散冷,厚樸散滿除濕以寬中,干姜暖胃止痛,茯苓滲濕止瀉,小茴溫經絡化氣,益智攝寒涎厚腸。酒丸以行藥力,米飲以和胃氣也。使生冷消化,則脾胃調和而敷化有權,腹痛泄瀉有不止者乎?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85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椒術酒
下一篇: 椒樸健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