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熟地8兩,棗皮4兩(去核,酒蒸),淮藥4兩(微炒),丹皮2兩5錢,茯苓4兩,澤瀉1兩半,枸杞3兩(酒蒸),上肉桂2-3兩。
功能主治 : 陰虛勞熱,骨蒸喉痛,尿赤夜躁。
用法用量 : 加真龜版膠3-4兩,水、酒蒸化合,煉蜜為丸。如精滑自遺者,加杜仲(鹽燒)3兩,補骨脂(酒炒)2兩,胡桃肉3兩;如火炎肺咳,加麥冬3兩,款冬花3兩;如火灼肺而痰臭者,加白及3兩。
注意 : 遠房室,調(diào)飲食,一切損神耗力之事務(wù)宜切戒。
摘錄 : 《會約》卷二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注解附:1治療肺咳的方劑2治療肺咳的穴位3治療肺咳的中成藥4肺咳相關(guān)藥物5古籍中的肺咳 1拼音 fèi ké
2英文參考 pulmonary cough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3注解
肺咳為病證名。
①因肺經(jīng)病變,咳喘有聲,甚則唾血之證?!?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咳論》:“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币蚝抡撸寐辄S湯;肺虛有火者,用瀉白一物湯、人參補肺湯。參見肺經(jīng)咳嗽條。
②十咳之一。《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候》:“七日肺咳??榷i項而唾涎沫是也?!眳⒁娛取⒖人詶l。
治療肺咳的方劑 九仙散 益氣養(yǎng)陰之功效。主治久咳肺虛證。本方是治療久咳傷肺,氣陰兩虛的常用方。現(xiàn)代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屬氣...
貝母瓜蔞散 g,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燥熱傷肺,咳嗽氣喘,咳痰不利,咽喉干燥疼痛。本方為潤燥化痰之...
加味小青龍湯 分,白茯苓8分,陳皮8分。功能主治:春初寒邪,傷肺咳嗽。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少時稍熱服。...
桑菊飲 管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結(jié)膜炎、角膜炎等屬風熱犯肺或肝經(jīng)風熱者。桑菊飲有強大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尤...
濟陰浚泉丸 燒)3兩,補骨脂(酒炒)2兩,胡桃肉3兩;如火炎肺咳,加麥冬3兩,款冬花3兩;如火灼肺而痰臭者,加白...
更多治療肺咳的方劑
治療肺咳的穴位 肺俞 輸注,本穴是肺氣轉(zhuǎn)輸?shù)牟课唬拭斡?。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潮熱,盜汗,骨蒸,吐血,鼻...
肩中外俞 輸注,本穴是肺氣轉(zhuǎn)輸?shù)牟课?,故名肺俞。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潮熱,盜汗,骨蒸,吐血,鼻...
輸府 腎之經(jīng)氣由此穴入胸,故名俞府。俞府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咳嗽,氣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滿...
俞府 腎之經(jīng)氣由此穴入胸,故名俞府。俞府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咳嗽,氣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滿...
腧府 腎之經(jīng)氣由此穴入胸,故名俞府。俞府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咳嗽,氣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滿...
更多治療肺咳的穴位
治療肺咳的中成藥 小兒肺咳顆粒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脾不足,痰濕內(nèi)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黃,咳吐不爽,氣短,喘促,動...
肺力咳合劑 。肺力咳合劑的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用于咳喘痰多,呼吸不暢,以及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
清肺止咳丸 規(guī)定(附錄2頁)。功能與主治:清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痰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清肺抑火膏 IF)。功能與主治:清肺止咳,降火生津。用于肺熱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腫痛,口鼻生瘡,牙齒疼痛,牙根...
二母清肺丸 ⅠA)。功能與主治: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痰涎壅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大便秘結(jié),小便...
更多治療肺咳的中成藥
肺咳相關(guān)藥物 止嗽口服液 狀】【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疏風理肺。用于風邪犯肺咳嗽咽癢,痰不易咳出者?!疽?guī)格】每支10毫升【用法...
止嗽合劑 狀】【功能主治】止嗽祛痰,疏風理肺。用于風邪犯肺咳嗽咽癢,痰不易咳出者。【規(guī)格】每瓶裝120毫升【...
止嗽合劑 處方藥藥品?!竟δ苤髦巍恐顾造钐担栾L理肺。用于風邪犯肺咳嗽咽癢,痰不易咳出者?!居梅ㄅc用量】口服...
止嗽丸 狀】【功能主治】止嗽祛痰、疏風理肺。用于風邪犯肺咳嗽咽癢,痰不易咳出者?!疽?guī)格】每7粒重1克【用法...
止嗽丸 處方藥藥品?!竟δ苤髦巍恐顾造钐?、疏風理肺。用于風邪犯肺咳嗽咽癢,痰不易咳出者?!居梅ㄅc用量】口服...
更多肺咳相關(guān)藥物
古籍中的肺咳 《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卷第二十九(卷首缺)·氣論]咳論 令人咳,非獨肺也。(五臟六腑皆以肺傳與之,稱咳為肺咳,然臟腑皆有咳也。)黃帝曰∶愿聞其狀。岐伯曰∶皮...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四]咳論第三十八篇 咳,肺病也。形寒飲冷,則為肺咳,而五臟六腑,皆能為咳。五臟則關(guān)于肺,六腑則聚于胃,而治各有法。黃帝問...
《醫(yī)述》:[卷十·雜證匯參]咳嗽 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nèi)合邪,因而容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鸱慰戎?..
《神灸經(jīng)綸》:[卷之三]中身證略 乘肺皆足致咳其濕咳即分屬于風火熱燥寒五氣中也風乘肺咳汗出頭痛痰涎不利火乘肺咳喘急壅逆涕唾見血熱乘肺咳...
《醫(yī)門法律》:[卷五咳嗽門]咳嗽續(xù)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9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濟陰湯
下一篇: 濟陰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