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治小兒慢驚風。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菖蒲湯調(diào)下。
摘錄 : 《直指小兒方》卷二
制法 : 上為末。入鍋子內(nèi),將白礬蓋四味藥上,2斤火煅無煙為度,乳細,酒糊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諸虛,男子遺精白濁,淋病;婦人赤白帶下,血崩。
用法用量 : 每服1粒,空心鹽棗子湯送下;婦人赤白帶下血崩,淡竹葉蔥湯送下;血海冷,艾醋湯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 : 人參1錢,茯神1錢,琥珀1錢,天麻1錢,直僵蠶(炒)1錢,防風1錢,南星(炮)1錢,白附子(生)1錢,全蝎(炙)1錢,烏蛇肉(酒浸,焙)1錢,朱砂5分,麝香少許。
制法 :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慢驚風。
用法用量 : 聚寶丸(《嬰童百問》卷三)。
摘錄 : 《直指小兒》卷二
制法 : 上為末,水泛為丸,如小圓眼大。
功能主治 : 婦人血海虛冷,外乘風寒,搏結(jié)不散,積聚成塊,血氣攻痛;及經(jīng)候不調(diào),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摘錄 : 《活人心統(tǒng)》卷三
制法 :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溫中正氣,祛風活血,逐寒除濕,填精益髓,強陰壯陽,聰耳明目,開心益智,暖胃化食,消痰寬中,殺九蟲,通九竅,補五臟,秘精氣,止夢遺,除咳嗽,養(yǎng)肌膚。主五勞七傷,諸虛不足,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以朱砂為衣??招臏鼐苹螓}湯送下;如有氣滯不順,用木香調(diào)氣散,入鹽少許,湯調(diào)送下。
摘錄 : 《瑞竹堂方》卷一
制法 : 上為細末,冷沸湯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心疾。
用法用量 : 食后、臨睡溫酒磨下1粒;棗湯亦得。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八十九引《吳氏集驗方》
含金櫻子的中成藥
含金櫻子的中成藥。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干燥成熟果實,以前山上、田野到處都是,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含金櫻子的中成藥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含金櫻子的中成藥1 方1、龜鹿補腎丸
處方菟絲子(炒)51g 淫羊藿(蒸)43g 續(xù)斷(蒸)43g 鎖陽(蒸)51g 狗脊(蒸)64g 酸棗仁(炒)43g 制何首烏64g 炙甘草21g 陳皮(蒸)21g 鹿角膠(炒)9g 熟地黃64g 龜甲膠(炒)13g 金櫻子(蒸)51g 炙黃芪43g 山藥(炒)43g 覆盆子(蒸)85g
性狀為棕黑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甘、甜。
炮制上十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壯筋骨,益氣血,補腎壯陽。用于身體虛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軟,頭暈目眩,腎虧精冷,性欲減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9g,大蜜丸一次6~12g,一日2次。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1)6g(2)12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2、斑龍二至百補丸
別名斑龍二至丸、斑龍百補丸
處方鹿角50兩(新取連腦骨者佳,鋸作2寸長段,長流水洗,米泔浸1宿,刷洗凈,吹曬干,同后藥和入瓷壇煮膠),黃精8兩,枸杞子4兩(甘州者),懷熟地黃4兩,菟絲子4兩(熱水淘凈),金櫻子4兩(去毛子凈),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2兩,川牛膝2兩(酒洗),龍眼肉1兩,楮實子2兩(熱水洗)以上10味同角和勻,入凈好金華壇內(nèi),層層放實,用新汲淡水注壇中平肩,以密棱布4層封口,以新磚壓之,置大鍋中井字架上,以木甑蓋好,重湯煮3日夜,毋得間斷火候。旁用小鍋燒滾水,不時添注壇內(nèi)并鍋內(nèi),勿使干涸。日足,取起,濾去滓,將汁用羅底絹絞出,入凈砂鍋內(nèi),文火熬成膏,約1斤半。再煉蜜2斤(滴水成珠)摻入,調(diào)和后項藥,杵爛為丸。鹿角霜10兩,人參5兩,黃耆(蜜炒)4兩,雞頭粉4兩,白茯苓(去皮)4兩,懷山藥4兩(炒),山茱萸肉(連核者1斤,鹽水洗過,取肉)4兩,懷生地黃4兩(酒洗,掐斷,絹包,飯上蒸過),知母4兩(鹽水炒),五味子1兩(去梗),夏月加川黃柏4兩(炒褐色)。
制法上為細末,用前膏和勻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本保元,生精養(yǎng)血;培復天真,大補虛損。益五內(nèi)而除骨蒸,壯元陽而多子嗣。充血脈,強健筋??;美顏色,增延齡算。聰明耳目,玄潤髭須。主老年精血虧損,元陽虛憊,腰膝酸軟,畏寒足冷,夜溺頻多。腎虛腰痛,陽痿夢泄,精神衰弱,元氣虧虛。
用法用量斑龍二至丸(《中藥成方配本》)、斑龍百補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青島方)。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四十八
處方3、葆精丸
處方人參5兩,白術1斤,黃耆1斤,山藥1斤,熟地1斤,芡實1斤,北五味3兩,遠志4兩,炒棗仁8兩,山萸肉8兩,巴戟天8兩,菟絲子8兩,麥冬8兩,龍骨3兩(醋淬),金櫻子4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心中水火虛極而動,腎中水火隨心君之動而外泄,聞婦女之聲,淫精即出。
用法用量每次6錢,早晚白滾水吞服。1料痊愈。
摘錄《辨證錄》卷八
含金櫻子的中成藥2 處方1、聚寶丹
處方白茯苓(去皮)1兩,山茱萸(去核)1兩,五味子1兩,干山藥1兩,石蓮肉1兩,雞頭肉1兩,金櫻子1兩,巴戟(去心)1兩,破故紙(炒)1兩,杜仲(去粗皮,炒斷絲)1兩,牛膝(酒浸)1兩,熟地黃(酒浸,焙)1兩,石菖蒲1兩,遠志(去心)1兩,枸杞子(酒浸,焙)1兩,龍骨1兩,楮實1兩,茴香(炒)1兩,仙茅1兩,肉蓯蓉(酒浸,焙干)1兩,沉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正氣,祛風活血,逐寒除濕,填精益髓,強陰壯陽,聰耳明目,開心益智,暖胃化食,消痰寬中,殺九蟲,通九竅,補五臟,秘精氣,止夢遺,除咳嗽,養(yǎng)肌膚。主五勞七傷,諸虛不足,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朱砂為衣??招臏鼐苹螓}湯送下;如有氣滯不順,用木香調(diào)氣散,入鹽少許,湯調(diào)送下。
摘錄《瑞竹堂方》卷一
處方2、鰻鯉丸
處方當歸(酒洗)、杜仲(鹽水炒)、生地(酒洗)、熟地(酒蒸)、枸杞(人乳浸)、菟絲(酒蒸)、女貞(人乳浸,蒸)、紅棗肉、蓮子(去心)、山藥(炒)、丹皮(炒)、藕節(jié)、川貝(去心)、百合、龜膠(酒化)、蒼術(米泔浸,炒)、豆仁(炒)、石菖蒲(炒)、訶子(面裹煨,去核,取肉)、金櫻子(去毛刺,炒)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入鰻灰加倍,共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
用法用量煅鰻灰法:覓年遠瓦夜壺一個,須擇其人中白最多而厚,不能多容小便者,用大鰻一條,重一斤外,放入夜壺內(nèi),瓦片蓋口,鐵絲扎之,外用鹽水黃泥加羊毛涂一指厚,以糠炭火煅之二日,以臭氣過為度,冷定開出,其鰻成灰,連人中白研勻用。
摘錄《惠直堂方》卷一
處方3、黑豆神方
處方何首烏(用黑豆9制)8錢,當歸(酒洗)、五加皮、骨碎補(刮去毛,蜜水拌蒸)、生地、青皮(去瓤)、杜仲(姜汁炒斷絲)、遠志(去骨)、甘草(水浸1宿,炒)、附子(童便制,姜制,甘草制)、巴戟(酒洗,去骨)、棗仁(炒)、瑣陽(酥油涂,炙)、紫梢花(去骨)5錢,枸杞子1兩,槐角1兩,蒺藜(酒拌蒸,去刺)、肉蓯蓉(酒洗,去膜)、蛇床子(酒拌蒸)、牛膝(酒蒸)、青鹽2兩,金櫻子(去毛)6錢,破故紙(微炒)6錢。
功能主治延年種子。
用法用量上藥入水20碗,煎至10碗,滓再煎10碗,共藥汁20碗,用黑豆15碗拌浸蒸曬,以藥汁完為干。年少者去巴戟、附子、瑣陽、紫梢花。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三三三引《身經(jīng)通考》
含金櫻子的中成藥3 處方1、聚仙丸
處方沙苑蒺藜1斤(先去刺,為末,取凈末4兩,余滓用水泡3-5日,取他汁漿,入鍋內(nèi)熬膏聽用),蓮蕊須4兩(黃色者),芡實4兩,枸杞2兩,菟絲子餅2兩,山萸肉(新者)4兩,覆盆子(去蒂,酒拌蒸)2兩,川續(xù)斷(酒泡1宿,焙干)2兩,金櫻子(去外刺內(nèi)瓤)3兩,真龍骨(五色者,火煅,童便浸7次)5錢。
制法上為細末,合一處,同前蒺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遺 精。
用法用量每服3錢,鹽湯、黃酒任下;求速效者,日進2服。求種子者,龍骨倍量,加金櫻子熬2兩。
摘錄《良朋匯集》卷五
處方2、保嬰五疳膏
處方青皮(麩炒)2錢,橘紅5錢,白術(去蘆,蜜水炒)1兩半,白茯苓7錢半,麥門冬(去心)1兩,使君子肉(銼,炒)7錢5分,山楂肉5錢,麥芽(炒)5錢,金櫻子5錢,金櫻子肉(炒)5錢,芡實仁2錢半,蓮心肉(隔紙炒)5錢,甘草2錢。
制法上為末,和勻,重7兩,每次用藥末1兩,煉蜜4兩,調(diào)和成膏。
功能主治無疾預服此藥,則諸病不生。元氣虛者,服半月身體健壯。主小兒五疳潮熱,面黃肌瘦,煩渴,肚大青筋,手足如柴,精神困倦。
用法用量每日中晌、晚間各服1-2茶匙,溫水漱口。身熱咳嗽,加地骨皮、百部;肚腹飽脹,大便為稀水,腹鳴作聲,或因蟲出不知,加檳榔2錢,木香1錢;稟受氣弱,加人參2錢半。
摘錄《壽世保元》卷八
處方3、金櫻子丸
處方絲餅5錢,茯苓(酒拌,蒸,曬)3錢,牡蠣(煅)1錢5分,金櫻子(去毛,去核,蒸熟)2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補澀。主遺泄精滑。
用法用量每服3錢,酒送下,或淡鹽湯送下。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三
目錄1拼音2拼音名3英文名4海南砂仁的別名5來源6原形態(tài)7生境分布8性狀9化學成份10性味11功能主治12摘錄附:1古籍中的海南砂仁 1拼音 hǎi nán shā rén
2拼音名Hǎi Nán Shā Rén
3英文名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4海南砂仁的別名海南殼砂仁、殼砂
5來源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果實。夏、秋果實成熟時摘收,曬干或低溫干燥。取用種子。
6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1.5m;具匍匐根莖。葉片線狀披針形,長20~30cm,寬2.5~5cm,先端長尾尖,基部漸狹,兩面無毛;葉舌披針形,長2~4.5cm,膜質(zhì),無毛??偦üiL1~3cm;苞片披針形,褐色;小苞片包卷住萼管;花萼白色,頂端3齒裂;花冠管較萼管略長;唇瓣圓匙形,白色,頂端具突出、2裂的黃色小尖頭,中脈隆起,紫色;雄蕊長約1cm,藥隔附屬體3裂。蒴果卵圓形,長1.5~2.2cm,寬0.8~1.2cm,被片狀、分裂的短柔刺;種子紫褐色,被淡棕色膜質(zhì)假種皮?;ㄆ?~6月,果期6~9月。
7生境分布生于山谷密林中。主產(chǎn)海南。
8性狀果實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有明顯珠三棱,長1.5~2cm,直徑0.8~12.cm;表面棕褐色,被片狀、分枝的短柔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種子團較小,每瓣有種子5~17粒;種子多面形,直徑1.5~2mm。氣芳香,味淡。
9化學成份含揮發(fā)油,其中有a蒎烯、莰烯、B蒎烯、蒈烯3、檸檬烯、桉油素及傘花烴等。
10性味性溫,味辛。
11功能主治理氣開胃,消食。用于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嘔吐。
12摘錄《*辭典》
古籍中的海南砂仁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草之草 廣南及海南【苗】草果形如橄欖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縮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差小耳【用】仁【質(zhì)】...
《本草綱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益智子 粉舐之。(《經(jīng)驗良方》)漏胎下血∶益智仁半兩,縮砂仁一兩。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日二服。(胡氏...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七節(jié)·夾痞傷寒 五分、清炙草四分、煩熱、加姜炒川連七分、便閉、加海南子、炒黑丑各錢半。)調(diào)和中氣以除根。若但誤下成痞...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妙用]消化法 沈樾亭驗方傳信)、局方聚寶丹(廣木香、上沉香、春砂仁各三錢,麝香八分,炒延胡、明乳香、凈沒藥各三錢,...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494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聚功丸
下一篇: 聚寶養(yǎng)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