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將小油煎熱,下烏頭、杏仁熬焦黃色為度,取出,以綿濾去滓極凈,再用銀石器內(nèi)慢火熔,松脂化開,然后下良姜、乳香、木鱉子末,不住手?jǐn)噭?,旋入烏頭、杏仁油,看硬軟得所,再用綿濾在瓷盒內(nèi)貯放。
功能主治 : 筋骨傷損,時發(fā)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 : 如用,攤紙上貼患處。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
制法 : 上藥以油煎轉(zhuǎn)色,去滓,下松香、蠟、乳香,用槐條攪,一順手五百遍,入丹熬,滴水成珠,水盆內(nèi)拔千遍,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 : 痢疾。
用法用量 : 用油紙攤貼臍下,加草烏、木鱉子大妙。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
制法 : 上將油、蠟、白膠、瀝青用柳枝攪化盡,后用乳、沒入藥內(nèi),再攪勻,綿濾過,傾水內(nèi),持拔三二十遍。
功能主治 : 諸般惡瘡疼痛。
用法用量 : 任意攤用。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三
制法 : 和勻,深甌盛,甑內(nèi)蒸黑為度。
功能主治 : 小兒口瘡。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許,刷口內(nèi)。
摘錄 :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制法 : 將絹包搗過,葉汁滴入各縫中,以盤盛,飯上蒸熟,令病人盡量食下(不可使知有藥)。如一次不能服盡,用新瓦炙干為末,老米糊丸。
功能主治 : 癆蟲。
用法用量 : 服完1料,蟲雜糞中出。
摘錄 : 《衛(wèi)生鴻寶》卷一
制法 : 上藥入桐油煎令黃色,去滓,絹子重濾凈,下白膠香再煎勻,下乳、沒攪勻,用新汲井水1盆,將藥傾入水中,扯拔千余遍,如銀絲為度。
功能主治 : 閃肭,并寒濕疼痛,一切腫毒。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
制法 : 前8味同香油熬,去滓,瀝青、松香熬,看軟硬,冬軟些,夏硬些,乳香、沒藥攤膏藥時用之。
功能主治 : 打撲傷閃肭,疼痛濕氣。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
制法 : 上銼碎,溫湯急浴過,控干,仍不得犯銅鐵器,納井華水1升,銀石器或砂銚子內(nèi)慢火熬,勿可緊,候熬至1盞,以生絹濾去滓,放冷入蜜,再入銀石器或銚子內(nèi),熬至7分,再濾去滓,入于干凈瓷器中,密封,勿令泄氣,于檐下滴漏處掘深1尺埋之,用水1桶,照滴漏檐于埋處坑子上猛傾下,次日取出,隨入生龍腦、好麝香各半錢,南硼砂、馬牙消各1皂子大,同研極細(xì),入膏中。
功能主治 : 內(nèi)外障眼,赤筋,瘀肉,瘀血,翳膜遮障,昏澀多淚。
用法用量 : 每用1粟米大,點眼。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七十八
制法 : 上用銀瓷器內(nèi),熬十余沸,用生絹上細(xì)紙數(shù)重濾過。
功能主治 : 一切目疾昏暗,如紗羅所遮,或疼或痛。
用法用量 : 用時常點。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八十一引《直指》
制法 : 上先用小油半斤,和蠟一處,看硬軟,次入余藥末。
功能主治 : 諸般瘡。
用法用量 : 攤貼。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三
制法 : 將松脂先溶2兩,傾入水中,候冷取出,將已入水者再溶成汁,謂之兩熟,卻以2兩生者,一處溶成汁,入麻油半兩,冬月多些,用油紙攤。
功能主治 : 止痛散血。主打撲傷。
用法用量 : 隨所用大小貼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一○
制法 : 上為細(xì)末,入黃連膏內(nèi)攪勻。
功能主治 : 翳膜昏澀,睛痛,發(fā)赤生瘡,浮暈遮障,多見黑花,冷淚羞明。
用法用量 : 每日點之。
摘錄 : 《永樂大典》卷—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普濟(jì)加減方》
制法 : 先將諸品藥放于瓷器內(nèi)浸,春5,夏3,秋7,冬10日,然后用柴火煎,候諸藥焦黑為度,然后將白膠香煎至溶成清汁,濾過,次入前藥油,熬至三五沸,入乳香、沒藥、血竭等,再熬一二沸,滴膏藥于水中,冬天用嫩些,夏天用老些,拔成金絲為度。
功能主治 : 諸般寒濕疼痛,及上高上墜,挫其骨節(jié),及挫氣疼痛,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 : 貼患處,貼時須用熱手熨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三引《修月魯般經(jīng)》
處方 : 當(dāng)歸尾3錢,川白芷3錢,杏仁(去皮尖)3錢,玄參3錢,豬牙皂角(去皮弦)3錢,草烏(生,銼用)3錢,連須葉蔥(肥者)10根,滴青(明者)半斤,白膠香(明者)8兩,乳香半兩,沒藥(別研為末)半兩,黃蠟(明者)1兩,男子亂發(fā)(洗凈,挼)如雞子大。
制法 : 上用清油半斤,將8味依法煎熬,濾卻入膠香、滴青,攪勻,下黃蠟,又?jǐn)嚐o煙,方下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 : 傷筋動骨,損痛閃肭,風(fēng)毒惡瘡,風(fēng)濕筋寒諸病。
用法用量 : 立應(yīng)金絲膏(《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七引《經(jīng)驗良方》。)
摘錄 : 《得效》卷十九
制法 : 上除硼砂、腦子外,同為細(xì)末,以河水1升,白砂蜜3兩,同熬三五沸,然后入藥末,再熬至半茶盞,用綿子濾過,去滓,次入硼砂、腦末,攪勻定,瓷器內(nèi)放。
功能主治 : 目翳。
用法用量 : 徐徐點眼。
摘錄 : 《儒門事親》卷十二
制法 : 先煎黃連水,后入姜汁,次入蜜同煎,去沫凈,次入下項藥末:腦子4錢,麝香3錢,硇砂4兩,硼砂3錢,輕粉5錢,熊膽4錢,青鹽3錢,為極細(xì)末,攪勻,熬令稀膏。
功能主治 : 眼目病。
用法用量 : 點眼用。
摘錄 : 《保命集》卷下
制法 : 上除蜜外,并搗碎,湯浴洗凈,不須鐵器,用井花水1升,砂石器中熬,切勿令火緊,候至十?dāng)?shù)沸,用生絹袋濾過放冷,至5-7分,再熬令成膏。
功能主治 : 一切年深日近,風(fēng)毒眼目,內(nèi)外翳障攀睛,瘀血貫瞳人,或癢或疼。
用法用量 : 每日以綿纏箸頭,點眥上。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八十六引《衛(wèi)生家寶》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用孩兒乳汁并乳香少許,沙糖少許,3味先研勻細(xì),次入余藥,調(diào)和。
功能主治 : 眼目熱癢。
用法用量 : 當(dāng)以金銀竹柱點。
摘錄 : 《雞峰》卷二十一
制法 : 上為末,以水蜜2盞,用文武火煎至半盞,去滓再研,入飛過樸消2錢,乳香1錢,和勻,以水瓶頓,再用水煮半日,后入腦子半錢,研勻,油紙封固,候5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 : 眼赤腫痛,及一切翳障。
用法用量 : 點用。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
目錄1拼音2《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1方名2.2燙火藥的別名2.3組成2.4功效2.5主治2.6燙火藥的用法用量2.7制備方法2.8附注 附:1古籍中的燙火藥 1拼音 tàng huǒ yào
2《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古籍中的燙火藥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六正骨兼金鏃門(附論)]正骨通治方 敷藥在瘡上,外以白紙貼之,止血定疼,且無瘢痕。湯燙火燒,不須水洗,治凍瘡尤妙?!镀嫘Я挤健访鳌こ苫?..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石之土 解人中大熱(日華子云)煎汁服之止小便(陳藏器云)燙火傷當(dāng)取土底深者既古且潤三角瓦子灸牙痛法令三姓童子...
《幼科證治準(zhǔn)繩》:[集之三·心臟部一瘡瘍]腳凍瘡 能營運(yùn),若用湯燙火烘,其肉即死而不仁,至春必潰腐脫落。元氣無虧,雖患無害,如外敷寒藥,內(nèi)服消毒之劑...
《是齋百一選方》:[卷之二十第二十九門]神驗金絲膏 不散為度。如湯燙火燒并金瘡,以雞翎掃之;如久患惡瘡,用口含漿水洗凈,或以面圈瘡口,傾藥在內(nèi),痛立止;...
《證治準(zhǔn)繩·幼科》:[集之三·心臟部一瘡瘍]腳凍瘡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古籍中的赤筋 1拼音 chì jīn
2注解
赤筋 推拿穴位名。 ?、儆置〗?。位于腕部掌側(cè)橫紋,近橈動脈處?!侗3嗤颇梅āて嘟罘ā罚骸罢齐沤唤缰畽M紋上,靠大指邊,第一赤筋,屬火,以應(yīng)心與小腸,掐之,治內(nèi)熱外寒,霍亂?!? ?、诔嗟S筋,參見該條。
古籍中的赤筋 《普濟(jì)方》:[卷七十八眼目門]內(nèi)外障眼 米泔下?;蚴牌褱?。食后常服。金絲膏治內(nèi)外障眼赤筋。瘀肉瘀血。翳膜遮障?;铦鄿I。宣黃連川黃連(并...
《明目至寶》:[卷一太玄真人論眼病五輪所屬]薏苡仁散 霜冒雪,或受饑寒,肌體稍虛,邪毒內(nèi)攻,或腫或昏,赤筋隱澀,視太陽如隔霧;睹人物似疑煙。日久不治,變成...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掐赤筋法 夏英白曰∶掌肱交界之橫紋,上靠大指邊第一赤筋,屬火,以應(yīng)心與小腸。掐之,治內(nèi)熱外寒霍亂。涂蔚生曰∶掐...
《本草蒙筌》:[卷之四木部]茯苓 ,初收采須仗陰干。咀片水煎,黑皮凈削。研末丸服,赤筋盡淘。(茯苓中有赤筋,最損目,為丸散久服者,研細(xì)...
《本草乘雅半偈》:[第九帙]木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05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絲點眼膏
下一篇: 金絲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