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薇人參丸
處方 : 白薇30銖,人參18銖,牡蠣18銖,牡蒙18銖,牛膝半兩,細辛30銖,厚樸18銖,半夏18銖,沙參半兩,干姜半兩,白僵蠶10銖,秦艽半兩,蜀椒1兩半,當歸18銖,附子1兩半,防風1兩半,紫菀18銖。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月水不利,閉塞絕產。
用法用量 : 白薇人參丸(《圣濟總錄》卷一五三)。方中牡蠣,《千金》作“杜衡”;又,原書注:《崔氏》有桔梗、丹參各十八銖。
注意 : 忌餳、豬、羊肉。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方中參、附、椒、姜以溫血氣;白薇、沙參以化辛熱;辛、防、秦艽以祛血室之風;牛膝、當歸以和沖脈之血;僵蠶以滌子戶風痰;加杜衡者,師甄權之破留血也;牡蒙、紫菀者,法《本經》之下逆氣及胸中寒熱結氣也。逆氣下,結氣散,而血行無滯;風氣去,痰氣除而子臟安和,故用半夏、厚樸、僵蠶專行清理風痰濕滯。搜剔脂膩,此方為最,所以服之匝月便能有子。
摘錄 : 《千金》卷二注文引《古今錄驗》
加味白薇丸--《衛(wèi)生鴻寶》卷五
【處方】白薇3兩,赤芍3兩,沙參3兩,歸身4兩,川芎1兩,甘草(炙)1兩,黃耆(蜜炙)2兩,丹皮2兩。
【制法】上為末,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婦人崩漏之疾,忽爾厥逆,移時方醒,名曰血厥。
【用法用量】每服2-3錢,早、晚沸湯送下。
【注意】忌食萊菔、蔥、蒜、豬、羊、糟酒。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五
……
治療血.管性暈厥。
【 配伍應用 】
配白僵蠶:白薇苦咸性寒,入血分,涼血退熱,透邪外出,并能涼肝安神;白僵蠶祛風解痙,清熱止痛。二藥合用,清熱平肝、涼血安神、祛風止痛效強。
配地骨皮:地骨皮涼血除蒸,白薇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二藥合用,益陰除熱、涼血除蒸,治骨蒸潮熱、血虛發(fā)熱。
配竹葉竹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薇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二藥合用,滋陰清熱、利尿除淋,治陰虛血熱、小便淋漓。
(三)白薇的性味歸經
【性味】 苦咸,寒。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咸,大寒,無毒。"
③《本草匯言》:"味苦咸,氣溫,無毒。"
④《本草備要》:"苦咸,寒。"
【歸經】 入肺、胃、腎經。
①《綱目》:"陽明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腎二經。"
③《本草新編》:"入心、脾二經。"
白薇附方
治體虛低燒,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四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治肺結核潮熱:白薇三錢,葎草果實三錢,地骨皮四錢,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治尿道感染:白薇五錢,車前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金匱要略》竹皮大丸)
治郁冒血厥,居常無苦,忽然如死,身不動,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語,又或似有知,而惡聞人聲,或但如眩冒,移時乃寤:白薇一兩,當歸一兩,人參半兩。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全生指迷方》白薇湯)
治婦人遺尿,不知出時:白薇、芍藥各一兩。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治火眼:白薇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肺實鼻塞,不知香臭:百部二兩,款冬花、貝母(去心)、白薇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一錢,米飲調下。(《普濟方》)
治金瘡血不止:白薇末貼之。(《儒門事親》)
治瘰疬:鮮白薇、鮮天冬各等分,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治風濕關節(jié)痛:白薇、臭山羊、大鵝兒腸根各五錢,泡酒服。(《貴州草藥》)
治傷寒二日不解者方:白薇十二銖,苦杏仁、川貝母各十八銖,麻黃一兩八銖。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自覆臥,汗出即愈。(《千金要方》白薇散)
治風驚恐,四肢牽掣,神志不寧,或發(fā)邪狂叫妄走,見鬼若癲癇狀 白薇(焙干)、細辛(去苗葉)各一兩半,龍齒(搗末)三兩,苦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八十枚。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二盞,煮取八分,去滓溫服, 空心午時夜臥各一。風熱盛實,即入竹瀝少許,攪勻服。(《圣濟總錄》)
治小便不禁 白薇一兩,白蘞一兩,白芍藥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圣惠方》白薇散)
治婦人白帶不止 白薇(揀)一兩,赤芍藥、海螵蛸(去甲)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醋一盞,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熱水下,日再。(《圣濟總錄》白薇丸)
治漏睛膿出 白薇五錢,防風、蒺藜、石榴皮、羌活各三錢。上末,米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證治準繩·類方》)
治熱淋,血淋:白薇、白芍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立效?;蚣訖壚?。(《世醫(yī)得效方》白薇散)
治虛熱盜汗 白薇、地骨皮各12g,銀柴胡、鱉甲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本藥常用于以下傳統(tǒng)方劑
白薇湯(《本事方》):白薇、人參、當歸、甘草,治療產后血虛發(fā)熱暈厥,亦治一般虛熱。②竹皮大丸(《金匱要略》):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治療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有熱者,倍白薇。
驗方(《普濟方》):白薇、貝母、款冬花,治療肺實鼻塞,不知香臭。
白薇的副作用
【 副作用 】
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毒理試驗
(1)LD50:直立和蔓生白薇的醇提物小鼠灌服的LD50分別為7.5g/kg和12.3g/kg;水提物腹腔注射的LD50分別為26.7g/kg和8.5g/kg。
(2)毒性反應:水提物小鼠灌服均無明顯毒性,l20g/kg仍未引起小鼠毒性反應。
以上說明毒性很小,安全范圍很大。
臨床觀察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不良反應
白薇素有較強的強心作用,內服過量,已引起強心苷樣中毒反應,中毒量為30—45g,可出現心悸、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腹瀉、流涎等中毒癥狀,臨床用藥應予以注意。
【 劑量與用法 】
藥典用量:4.5—9g。
臨床常用劑量:6—12g。
大劑量:l5—30g。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注意】
《本草經集注》:"惡黃芪、大黃、大戟、干姜、干漆、大棗、山茱萸。"
《本草經疏》:"凡傷寒及天行熱病,或汗多亡陽過甚,或內虛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內虛,腹中覺冷,或因下過甚,泄瀉不止,皆不可服。"
《本草從新》:"血熱相宜,血虛則忌。"
識別真假白薇
在藥材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竹靈消的干燥根冒充白薇。使用時要注意鑒別。
真品白薇 干燥根莖呈圓柱形,略橫向彎曲,呈結節(jié)狀,長約1.5—5厘米,直徑0.5—2厘米,表面顏色為灰棕色或棕色;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類白色。根呈細長圓柱形,有時彎曲或卷曲,叢生于根莖上,形如馬尾,長約10—20厘米,直徑約1—2.5毫米,表面黃棕色,有細縱皺;質脆,易折斷,折斷時有粉飛出,斷面略平坦,類白色呈淺黃棕色,皮部發(fā)達,木質部很小,僅占直徑的1/3;聞之氣微,口嘗味苦。
偽品竹靈消的干燥根 根雖也呈圓柱形,但根細長,表面為灰黃色或棕褐色;雖也質脆易斷,斷面木質部細小,但呈淡黃色,折斷時無飛粉現象;聞之氣微臭,口嘗味淡略具辛辣味。
《本草綱目》云:“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按張仲景治婦人產中虛煩嘔逆,安中益氣……乃陽明經藥也?!倍鴤纹分耢`消雖為同科植物,且可入藥,但與白薇功效不同,能補腎、健脾、化毒,而且《中國植物圖譜》中將其收錄為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的毒性較強。經動物試驗,對小鼠腹腔注射氯仿提取物600—1000毫克/公斤,出現行動遲緩、眼瞼下垂、耳廓反射消失、癱瘓,4—24小時內相繼死亡。故有毒的竹靈消根不能代替白薇藥用,使用時要慎之又慎。
上一頁全文完(共 15937 字) 展開全部內容
目錄1拼音2處方3制法4功能主治5承澤丸的用法用量6各家論述7摘錄附:1古籍中的承澤丸 1拼音 chéng zé wán
2處方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長7枚,澤蘭子5合,溲疏2兩,藁本1兩。
3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4功能主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
5承澤丸的用法用量食前服如大豆2丸,1日3次,不知稍增。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納少蜜和為丸。
若腹中無堅癖積聚者,去亭長,加通草1兩。
6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承澤丸專破子臟積血。子臟屬沖脈,緊附厥陰而主風木。故取梅仁之酸平以泄厥陰風熱,則亭長方得振破血之威;辛夷、藁本、溲(巟)三味,《本經》一治寒熱風頭腦痛,一主婦人陰中寒腫痛,一止遺溺利水道;更用澤蘭子統(tǒng)理婦人三十六病,一舉而內外風氣悉除,胞戶積血盡掃。
7摘錄《千金》卷二
古籍中的承澤丸 《幼幼新書》:[卷第一]求子方論 見本門中)《千金》論曰∶古者求子,多用慶云散、承澤丸。今代人絕不用此,雖未試驗,其法可重,故述之。...
《本經逢原》:[卷三果部]梅 益氣,除煩熱,能治婦人子臟中風氣積滯,《千金》承澤丸用之。梅葉煮汁治休息痢及干霍亂效。以之漬水洗葛...
《醫(yī)心方》:[卷第二十四]治無子法第一 食日三。陽氣少而無子者,去石斛,加檳榔十五枚。承澤丸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育及絕產方∶梅核(一升)...
《雞峰普濟方》:[卷第十二]婦人 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未效加至五十丸承澤丸治婦人三十六疾不孕絕產梅核仁辛夷仁(各一升)葛...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婦人方上求子第一]金城太守白薇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06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圣散
下一篇: 金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