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石蓮肉、金箔、郁金、麥冬、丹皮、赤苓、赤芍、石菖蒲、生地、甘草、木通、半夏、神曲、枳殼。
功能主治 : 清心神,涼血清熱,豁痰消食。主婦人氣血兩虛,多怒而動肝火,今經(jīng)行去血過多,風(fēng)熱乘之,客熱與內(nèi)火而相搏,心神昏悶,登高而歌,去衣而走,妄言譫語,如風(fēng)鬼神。
各家論述 : 婦人血分向有伏血,相火時發(fā)多怒,本體虛弱,氣血素虧,今經(jīng)血正行,未免去多血虛,必生內(nèi)熱,加以外受寒邪,引動肝火,血分伏火,一時昏悶不省人事,或痰涎上涌,或卒仆口噤,或妄言見鬼,此素血虛火旺,不可汗下。宜涼血清熱則狂妄自止。是方石蓮、金箔、麥冬、地黃、丹皮清心鎮(zhèn)志;赤苓、赤芍、木通、甘草引火下行;郁金祛心竅惡血,半夏去膈上痰熱,枳殼利氣,神曲消滯,石菖蒲能引諸藥入心為使也。
摘錄 :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藥膳養(yǎng)心去心火
1、竹葉粥 鮮竹葉30克,生石膏2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先將竹葉洗凈,與石膏一同入水煎1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熬粥,俟粥成后調(diào)入白糖,不拘時食之。清心瀉火。適用于心火熾盛,高熱心煩,口舌生瘡,小便短赤,以及小便時尿道灼熱澀痛等。
2、竹葉蒲公英綠豆粥 淡竹葉10克,蒲公英10克,綠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先將蒲公英、淡竹葉水煎取汁。再將綠豆、粳米共煮糜粥,調(diào)入藥汁、冰糖即成。食粥,每日3次,視嬰幼兒食量而定。清胃熱,瀉心火,利濕健脾。
3、導(dǎo)赤清心飲 鮮奶10毫升,生地10克,燈芯草l克,淡竹葉7克,生甘草2克。先將生地、燈芯草、淡竹葉、甘草共放鍋內(nèi),加清水200毫升,煮取20~30毫升,與鮮奶調(diào)和,涼后可用。1次飲完。每日1-2劑,連服3~5天。新生兒酌減。此為中醫(yī)成方“導(dǎo)赤散”去木通而成,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
夏季心火旺怎么調(diào)理?臨床可用黃連、蓮子芯等藥物清心瀉火。降心火食療方有冰糖蓮子湯、百合銀耳玉竹湯。心火旺者還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
1、保持良好的情緒 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通應(yīng)。夏與心相通,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夏季的高溫容易引起情緒焦躁,導(dǎo)致心火過旺,引發(fā)各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受情緒起伏及氣候外感因素的影響,發(fā)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 因此,夏季養(yǎng)心是第一要務(wù)。養(yǎng)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靜養(yǎng)身心,保持內(nèi)心安靜、情志開懷,以降心火。
2、適當(dāng)“吃苦”能去火 夏季少量食苦,苦味入心,可瀉心火,就是說夏季易引起心火過盛,可通過吃苦瓜、芥藍、蕎麥、奶油生菜等來進行防治。如果心有虛火,每周可以吃2~3次性寒味苦的食物。 夏季常見的清熱降暑食物有冬瓜、綠豆、海帶、苦瓜、豬血、菌類、胡蘿卜、馬蹄、西瓜等。此外,多食用苦味的食物、綠色蔬菜、含水分多的水果等,也有助于人體清熱解暑。同時用一些常見的中藥煮水當(dāng)茶喝,例如菊花、金銀花、蓮葉等,特別適合這個季節(jié)。
3、大便干結(jié)喝點蓮子心茶 蓮子心性味苦、寒,能夠清心、去熱、止血、澀精,治心煩,口渴,吐血,遺精等。在中醫(yī)各家論述中,對于蓮子心的描述都是清心火的首選,對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的失眠患者最有好處。 市場上賣的蓮子心是工藝處理后的干蓮子心,一般用來泡茶飲用,江西民間認為常喝蓮子心茶有清熱去火、安神強心之功效。新鮮的蓮子心茶功效也一樣。新鮮的蓮子心泡茶,氣味幽香,入口時的苦味若游絲,不如干蓮子心茶那般猛烈,大可不必再加糖調(diào)味。新鮮的蓮子心茶泡法和普通泡茶法無異,只取適量蓮子心加以開水浸泡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09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石散
下一篇: 金砂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