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功效與作用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知母也可稱為連母、赤母、穿地龍,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去火,滋陰潤肺的常見中草藥材,在臨床上廣泛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熱病,以下來詳細了解知母的功效與作用。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1
知母
別名:蚳母、連母、野蓼、地參、水參、水浚、貨母、蝭母、芪母、提母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知母的基本介紹
知母,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習稱“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曬干。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
知母味苦,性寒;肺、胃、腎經(jīng)。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主溫熱??;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1、治熱病煩渴
用于熱病煩渴。本品甘寒質(zhì)潤,善清肺胃氣分實熱,而除煩止渴。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2、清瀉肺火
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本品功能清瀉肺火,滋陰潤肺。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常配瓜蔞、大貝母、膽南星同用;或陰虛燥咳、干咳少痰者,多與貝母同用,如二母散。
3、滋腎陰
用于骨蒸潮熱。本品又能滋腎陰、潤腎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陰降火之功。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癥,常與黃柏同用,配入養(yǎng)陰藥中,以加強滋陰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黃丸。
4、滋陰潤燥
用于陰虛消渴,腸燥便秘。本品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內(nèi)熱傷津,口渴引飲之消渴病,常與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湯。用于腸燥便秘,常與生首烏、當歸、麻仁同用,又有潤腸通便之效。
知母的存儲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2
知母,寒,味微苦,甘,屬清熱利濕之品,知母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去火,滋陰潤肺的中藥,也可稱為連母、赤母、穿地龍等,下邊詳述知母的藥效及作用,具體用法如下:1.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燥渴不欲食,盜汗方的用法及禁忌。
知母的功效和功用
一知母治肺虛咳喘咳血。
知母具有治療肺痹咳咳咳咳血的功效,可將知母與酒60克,炒黃柏混和,互研為粉,煉蜜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50粒,空腹服下。
知母熱瘧。
知母具有治熱瘧的功效,可與知母15克,白芍6克,熟石膏15克三味藥混合煎服。
三知母治燥渴,不欲食。
知母對燥渴不欲食者有滋補作用,可與知母20克,熟石膏40克,山參15克,甘草12克等四味中藥材調(diào)配,互相研為粗末,每次以水煎20克,趁熱服食。
知母治盜汗。
盜汗者用知母3.3g炒黃柏3.3g,炙甘草1.5g,這三味中藥材均可研成粗粉,放入開水200ml煎至100ml,分3次服。
知母的忌諱
當使用知母時,可單獨使用知母,也可與熟石膏、黃柏、沙參、川貝、麥冬、天花粉、粉葛根、柴胡、地黃、五味子等中藥搭配使用,也可將知母與脾胃虛弱人群搭配使用;便秘者禁服知母;肺中寒咳者、腎氣不固者禁用。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3
1、清熱解毒
知母味道很苦然后性寒,質(zhì)地潤澤??嗪犊梢詭椭藗兦鍩崛セ?,而質(zhì)潤能夠幫助人體潤燥生津。經(jīng)常患外感風熱的患者人群,可以服用定量的知母,輔助石膏一并使用,效果更佳。
2、潤肺瀉火
知母主要是治肺經(jīng)的,能夠滋潤肺部,常用于治療熱咳,也就是喉嚨里有黃痰的類型。搭配川貝一同煎制藥汁,效果更佳。假如是配上杏仁,則可以治療咳喘氣急。
3、滋陰
知母還入腎經(jīng),幫助陰虛經(jīng)常盜汗心煩的患者人群,經(jīng)常配上黃柏與生地黃等藥材食用,比如知柏地黃丸。知母的功效是幫助滋陰潤燥,經(jīng)常搭配生地黃,玄參等。
4、抗菌效用
經(jīng)過醫(yī)學上的一些實驗證明,知母煎劑對葡萄球菌等一些常見的細菌菌群,有較強的抑郁作用,而且知母中有一種水溶性皂甙,可以對結(jié)核桿菌,特別是對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5、降血糖
在實驗室給小兔子注射知母干浸膏后,發(fā)現(xiàn)對實驗的兔子血糖毫無影響。在臨床上醇提取物會引起短暫性的高血糖,然而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指數(shù)。因此知母對降血糖有著輔助作用,血糖高的患者可以適量服用知母進行降血糖。
服用禁忌:
一、不宜多食
知母不可以過量攝入,服用過度就容易對消化系統(tǒng)造成困擾,有很大概率會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也就是中醫(yī)所說的`,腸胃受涼出現(xiàn)的拉肚子情況,這就得不償失了。
二、腎虛寒底的人群不宜食用
兩種病患人群盡量不服用知母:一是患者出現(xiàn)的咳嗽是干咳為主,沒有痰液的困擾;二是腎虛的病患。中醫(yī)在把脈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的脈象較弱,則也不宜給他開帶有知母的藥方。
三、脾胃虛寒的患者不能食用
脾胃虛熱的患者人群如果誤用了知母,則會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還會出現(xiàn)食欲降低,對飯食沒有興趣的情況。這樣反而會對病患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不能讓脾胃虛寒的患者食用知母。
功效與作用:
(一)知母有較弱的解熱作用,能增強生石膏的退熱效果、有效成分為硭果苷。
(二)對陰虛模型的影響
知母水煎液和菝葜皂苷元能調(diào)節(jié)陰虛動物模型向正常轉(zhuǎn)化。菝葜電苗元是Na、K-ATP酶的抑制劑。在用甲狀腺素所致大鼠甲狀腺功能亢進和Na、K-ATP酶顯著升高時,菝葜皂苷元使甲亢癥狀改善,使Na、KATP酶恢復(fù)至正常水平,并使大便于結(jié)、小便短黃等類似陰虛內(nèi)熱的癥狀改善。
(三)對皮質(zhì)激素的影響
家兔灌服地塞米松的同時,服用單味或復(fù)方知母、生地、甘草,都可使血漿皮質(zhì)酮含量明顯上升,尤以知母和知母總皂苷作用為強。但如無皮質(zhì)激素存在,則知母就無此作用。知母的作用與抑制皮質(zhì)激素在肝中的分解代謝有關(guān),是減緩了皮質(zhì)激素在肝中的破壞失活。
知母還可減輕腎病患:者服用地塞米松所致的滿月臉和興奮失眠等不良作用。
(四)對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知母和知柏復(fù)方能抑制大鼠交感神經(jīng)-腎上腺系統(tǒng),使心率減慢,腎上腺重量減輕,使血清、腎上腺內(nèi)和腦內(nèi)多巴胺一β-羥化酶的活性降低,出現(xiàn)與寒證相似的表現(xiàn)。
(五)降糖
知母對家兔糖尿病有降糖作用,可使小鼠血中酮體減少。在白虎湯中能使整方降糖作用增
強。
擴展資料:
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質(zhì)潤,有滑腸作用,故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炮制方法:除去須及泥沙或外皮,曬干。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置通風干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
生理特性:適應(yīng)性很強,野生于向陽山坡地邊。草原和雜草叢中。土壤多為黃土及腐殖質(zhì)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間越冬,喜溫暖,耐干旱,陳幼苗期須適當澆水外,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特別在高溫期間,如土壤水分過多,生長不良,且根狀莖容易腐爛。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質(zhì)壤上為宜,低洼積水和過勁的土壤均不宜栽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知母
知母也叫作蚳母、連母、野蓼、地參、水參、水浚、貨母、蝭母、芪母、提母,知母是知母的干燥根莖,在春秋兩季的時候人們采挖知母的根莖,去除根須和雜質(zhì)泥沙,曬干就可以作為藥材使用了。知母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知母的藥用價值和藥方介紹
知母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知母屬于寒性的藥物,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的功效。知母用于治療煩熱消渴、骨蒸癆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jié)、小便不利。知母還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
治熱病煩渴
經(jīng)常因為熱病導致的口干口渴,可以服用知母去除熱病煩渴。知母甘寒質(zhì)潤,善清肺胃氣分實熱,而除煩止渴。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清瀉肺火
肺熱咳嗽、上火的人們用知母可以清楚肺火止咳,知母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本品功能清瀉肺火,滋陰潤肺。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常配瓜蔞、大貝母、膽南星同用或陰虛燥咳、干咳少痰者,多與貝母同用,如二母散。
滋腎陰
知母有非常好的滋陰補腎的功效,用于骨蒸潮熱。本品又能滋腎陰、潤腎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陰降火之功。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癥,常與黃柏同用,配入養(yǎng)陰藥中,以加強滋陰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黃丸。
滋陰潤燥
秋季食用知母可以滋陰潤燥,用于陰虛消渴,腸燥便秘。知母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內(nèi)熱傷津,口渴引飲之消渴病,常與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湯。用于腸燥便秘,常與生首烏、當歸、麻仁同用,又有潤腸通便之效。
知母的藥方
1、知母治傷寒邪熱內(nèi)盛,齒牙干燥,煩渴引飲,目昧唇焦:知母五錢,石膏三錢,麥門冬二錢,甘草一錢,人參八錢。水煎服。(《傷寒蘊要》)
2、知母治溫瘧壯熱,不能食:知母、鱉甲(炙),地骨皮各三兩,常山二兩,竹葉(切)一升,石膏四兩(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豬肉、莧菜、生蔥、生菜。(《延年方》知母鱉甲湯)
3、知母治消渴:生山藥一兩,生黃芪五錢,知母六錢,生雞內(nèi)金(搗細)二錢,葛根錢半,五味子三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
4、知母治氣虛勞傷,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動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煩熱,下午身涼氣爽,脈數(shù)有熱者:知母三錢,黃柏三錢,人參二錢,麥冬五錢,廣皮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癥因脈治》知柏參冬飲)
桂枝芍藥知母湯
組成: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12克、生姜15克、白術(shù)15克、知母12克、防風12克、附子10克(炮)。
用法: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溫服70毫升,日三服。
主治: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
功效:祛風除濕,通陽散寒,佐以清熱。
知母有非常高的藥效,經(jīng)常上火、肺熱咳嗽、內(nèi)熱消渴、干燥口渴等人群是非常適合服用知母的。知母有滋陰潤燥的功效,但是知母也有很多的副作用。比如知母不適合多吃,不然會導致腹瀉,知母還不適合陽痿人群食用,對于外干風寒沒有消除、腹瀉痢疾等人群更是不適合的沒打架一定要牢記這樣的注意事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2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真正的金錢草圖的功效與作用,金錢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