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五味,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治癭氣
,胸膈滿塞用法用量 : 細(xì)細(xì)含咽汁
。注意 : 服藥期間
,忌食生菜、熱面、炙肉,蒜、筍。摘錄 : 《外臺(tái)秘要》卷二十三引《廣濟(jì)方》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膈氣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不拘時(shí)候,以溫酒送下。摘錄 : 《圣惠》卷五十
處方 : 昆布2兩(洗去咸汁)
,通草1兩,羊靨2具(炙),海蛤1兩(研),馬尾海藻1兩(洗去咸汁)。制法 : 上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氣癭
,胸膈滿塞,咽喉項(xiàng)頸漸粗。用法用量 : 通氣丸(《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五)
。方中通草,《圣濟(jì)總錄》作“木通”。注意 : 忌生菜
,熱面,炙肉,蒜,筍。摘錄 : 《外臺(tái)》卷二十三引《廣濟(jì)方》
處方 : 昆布1兩(洗去咸味)
,海藻1兩(洗去咸味),龍膽草(去蘆)1兩,檳榔半兩,甜葶藶1兩(隔紙炒紫色,研細(xì)),牽牛子半兩(炒)。制法 : 上為細(xì)末
,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 小兒項(xiàng)癭
。用法用量 : 昆布丹(《普濟(jì)方》卷四○五)。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十九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陰疝腫大偏墜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
制法 : 上用老牛涎1合
,生百合汁1合,2味慢火煎,入蜜攪成膏,搜前藥和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 : 膈氣噎塞
用法用量 : 含化咽津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二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五噎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癭氣初結(jié)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五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一切癭瘤,不問(wèn)久新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摘錄 : 《濟(jì)生》卷八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冷氣筑咽喉
用法用量 : 空腹以飲服
注意 : 忌生冷
摘錄 : 《外臺(tái)》卷二十三引《廣濟(jì)方》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胸痹氣悶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不拘時(shí)候,以溫酒送下。摘錄 : 《圣惠》卷四十二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婦人胸中伏氣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酒送下
摘錄 : 《千金》卷三
處方 : 吳茱萸4兩
制法 : 上為末,蜜和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腳氣夏盛秋歇,毒氣既謝
,風(fēng)緩猶在,若諸病皆退,但苦食腹脹不安,為氣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悶痰滿,食已吐酢水者。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1日2次
。利多減之,不利加之,常令微利,覺(jué)病退則止,發(fā)便服之。注意 : 不可常服
摘錄 : 《外臺(tái)》卷十九引蘇恭方
制法 : 上為末
,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下氣消脹
。主諸腳氣,定時(shí)候間滿腹脹,不能食者。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
,利多服7丸,以意消息。氣發(fā)服已前丸得定,如不定,作檳榔皮湯壓之。不能食者,加白術(shù)6分,曲末10分注意 : 忌酢物
摘錄 : 方出《外臺(tái)》卷十九引蘇恭方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胸滿上氣。
用法用量 : 先食服3丸
摘錄 : 《外臺(tái)》卷十引《古今錄驗(yàn)》
制法 : 上為末,白蜜為丸
,如李子大。功能主治 : 癭病。
用法用量 : 含咀嚼
,咽其汁,日3次,夜1次。摘錄 : 《醫(yī)心方》卷十六引《陶氏效驗(yàn)方》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功能主治 : 頸下卒結(jié)
用法用量 : 含,稍稍咽汁
摘錄 : 方出《外臺(tái)》卷二十三引《肘后方》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骨疳攻注,連腎外囊腫脹
用法用量 : 1-2歲兒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二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癭瘤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
摘錄 : 《醫(yī)心方》卷十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25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