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 : 溫補肺氣,化痰止嗽。治肺虛咳嗽。
用法用量 : 每次服1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 : 《傳信適用方》卷一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5丸。
功能主治 : 肺氣虛寒,咳嗽不止,痰唾并多,或吐血、咯血、勞嗽。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款冬花丸”。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八
制法 : 上前4藥為粗末,與烏梅肉和勻,曬干,再為細末,煉蜜調(diào)成膏。
功能主治 : 嗽。
用法用量 : 噙化。
摘錄 : 《萬氏家抄方》卷五
可以服用的,對老人的病有好處的,老人得了肺氣腫,肺氣是虛的,冬蟲夏草適合老人的病情 冬蟲夏草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平。歸肺、腎經(jīng)?!竟δ芘c主治】 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蟲夏草的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guān)的藥理作用 (l)性激素樣作用 (2)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 (3)平喘 (4)保護腎臟功能 (5)增強造血功能 (6)延緩衰老 2.其他藥理作用 (l)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2)對器官移植排斥反應(yīng)的抑制作用 (3)對紅斑狼瘡的抑制作用 (4)降血糖 (5)抗腫瘤作用。 綜上所述,與冬蟲夏草補肺益腎功效相關(guān)的藥理作用為性激素樣作用、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平喘、保護腎臟功能、增強造血功能、延緩衰老等作用。冬蟲夏草還具有保肝、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應(yīng)、抑制紅斑狼瘡、降血糖、抗腫瘤等作用。
清肺化痰有中藥和西藥,選哪一種效果更好?
清肺化痰的藥很多種,有中藥和西藥,中藥副作用比較少,適用人群廣泛,其中要屬川貝枇杷膏效果最好,川貝枇杷膏由川貝母、枇杷葉、南沙參、茯苓、化橘紅、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簍子、款冬花、苦杏仁、生姜、甘草等藥物成分組成,組方精妙,效果顯著,能夠潤肺化痰、止咳平喘、護喉利咽、生津補氣、調(diào)心降火。適用于傷風咳嗽、痰稠、痰多氣喘等癥。
引起咳嗽的原因較多,常見有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結(jié)核,肺氣腫,肺部腫瘤均可引起咳嗽,常用的清肺止咳化痰的藥有白蕊膠囊,蘇黃止咳膠囊,祛痰止咳膠囊,化痰較好的有氨溴索口服液,鮮竹瀝口服液,中藥有止咳散等效果不錯。
出現(xiàn)了咳嗽,咳痰,有可能是肺熱咳嗽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肺炎支氣管炎,細菌性炎癥引起的。清肺化痰的藥物,大多數(shù)屬于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可以通過口服肺熱口服液,也可以口服肺力咳口服液。
這些藥物都可以起到清肺化痰的作用,同時注意是否有細菌性炎癥,出現(xiàn)了細菌性炎癥必須要抗菌治療,選擇敏感抗生素,才是治療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的最重要手段,配合口服清肺化痰的中成藥,效果更好一些??诜幬锲陂g,需要注意補充水分,也可以多吃梨子,多喝白開水,可以更好的促進痰液排泄。
清肺的中藥,首先推薦胖大海。胖大海偏寒,因此它具有清熱的效果。胖大海歸肺經(jīng),所以它具有潤肺利咽的功效。此外,胖大海還歸大腸經(jīng),所以它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中醫(yī)里有“肺與大腸相表里”之說,所以胖大海是一味不錯的中藥。除此之外,清肺的中藥還有很多種,例如清熱潤肺的川貝母、清肺止咳的枇杷葉。
枇杷葉,在臨床中使用廣泛,比如川貝枇杷露。清熱藥中包括有清熱瀉火的生石膏,對應(yīng)的中成藥包括羚羊清肺丸,具有清肺利咽,清溫止咳的功效。
百花膏--《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款冬花 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帶血。(咳嗽、痰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臨臥細嚼,姜汁咽下或噙化。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百花膏--《普濟方》卷三二二
【處方】熟干地黃4兩,生干地黃4兩,川芎4兩,白茯苓4兩,馬鞭草4兩,荊芥4兩,官桂2兩,白芍藥2兩,當歸2兩,枳殼2兩,牡丹皮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因失血后氣弱,或產(chǎn)后虛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百花散」。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二
百花膏--《普濟方》卷四○四
【處方】白蜜不拘多少。
【制法】涂于瘡上?;蛴醚蛲补撬?兩,煉入蜜滾2-3沸,入輕粉少許,研成膏,瓷盒內(nèi)盛之。
【功能主治】痘痂易落,且無疤痕,亦不臭穢。主痘瘡癢甚,誤搔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者。
【用法用量】涂于瘡上。
【摘錄】《普濟方》卷四○四
百花膏--《百一》卷十八
【處方】熟干地黃1兩,生干地黃1兩,川當歸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蜜各1盞,同煎數(shù)沸,令香熟,入藥調(diào)成膏,用砂器盛貯。
【功能主治】婦人因失血后氣弱,或產(chǎn)后虛羸。
【用法用量】每服1匙,用燈心、棗湯化下。
【摘錄】《百一》卷十八
百花膏--《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透骨草、忍冬籐、蒲公英、鶴虱草、九龍籐、野天麻、旱蓮草、半枝蓮、地楊梅、豨薟草、蒼耳草、紫地丁、地錦草、旱辣蓼、大小青、薄荷葉、靈芝草、魚腥草、見腫消、血見愁、淡竹葉、南天竹、枸杞、頭橘樹頭、枳(木具)葉、五加葉、接骨木、石楠頭、地蜈蚣、篇蓄草、馬齒莧、野芥菜、蛇床葉、長青草、慎火草、太湖蔥各等分。
【制法】搗汁,煎加蜜,煉成膏;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為末入內(nèi),收貯于瓷瓶,勿泄氣。
【功能主治】癘風。
【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日3次。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25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款冬花熏方
下一篇: 款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