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寒水石(研極細末)、凈皮消(研極細末)、川大黃(研極細末)各等分,蝦蟆子(初夏時,河內蝌蚪成群,大頭長尾者,撈來收壇內,泥封口,埋至秋天,化成水)。
制法 : 上用蝌蚪水1大碗,入前藥末各2兩,陰干再研勻,收瓷罐內。
功能主治 : 一切火毒,瘟毒,無名大毒。
用法用量 : 用時以水調涂患處。
摘錄 : 《金鑒》卷六十二
本品在臨床應用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偶有過敏體質者會感覺輕微發(fā)癢,但不影響治療。 生肌拔毒散能提膿祛腐、拔毒生肌、活血消腫、消瘀止痛、斂瘡生新?,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
①生肌拔毒散可抑菌、抗感染: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殺(抑)菌作用。
②生肌拔毒散能透皮吸收,可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營養(yǎng),使大量的壞死腐朽組織脫落排除,新生肉芽隨著微循環(huán)的改善而迅速生長,促進新陳代謝和組織再生。
③生肌拔毒散能軟化結痂:臨床觀察表明,生肌拔毒散有很好的軟化死痂的功能,它能在14天之內軟化脫除三度褥瘡死痂,在14至18天左右溶軟脫除褥瘡死痂,本品具有良好的溶痂脫痂作用。注意:結痂不等于愈合,例如褥瘡如果結痂,很容易形成假性愈合,痂下潰爛嚴重。因此,先去痂,再生肌。
④本藥能自內向外拔毒生肌,清除壞死組織,在脫除死痂的同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能改善周圍組織營養(yǎng),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脫痂后創(chuàng)面新生肉芽生長和組織再生,加快修復潰瘍組織而達到治愈目的。對久治不愈的傷口及各種皮膚感染潰爛、褥瘡,都有明顯的療效。
生肌拔毒散,具有提膿祛腐、拔毒生肌、活血消腫、消瘀止痛、斂瘡生新之功。適用于:下肢慢性潰瘍(臁瘡)、脈管炎潰爛、骨髓炎潰爛、老爛腿、糖尿病足、糖尿病壞疽、褥瘡、瘡毒癰疽潰后、癤腫膿腫潰瘍、乳癰潰瘍、淋巴結核潰爛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潰爛等疾病。
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生肌拔毒散可抑菌、抗感染,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殺(抑)菌作用。對久治不愈的傷口及各種皮膚感染潰爛、褥瘡,都有明顯的療效。
【名稱】生肌拔毒散
【組成】象皮、穿山甲、龍血竭、守宮、三七、乳香、沒藥、七葉一枝花、兒茶、麝香等。
【性狀】本品為中藥粉末;氣香、味苦澀。
【功效】提膿祛腐、拔毒生肌、活血消腫、消瘀止痛、斂瘡生新。
【主治】治療下肢慢性潰瘍(臁瘡)、褥瘡、靜脈炎潰瘍(脈管炎潰爛)、骨髓炎潰爛、老爛腿、糖尿病足、糖尿病壞疽、瘡毒癰疽潰后、癤腫膿腫潰瘍、乳癰潰瘍、淋巴結核與骨結核潰爛、竇道、瘺管、手術后感染、傷口不愈合頑固癥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潰爛等外科潰瘍感染疾病。凡創(chuàng)面潰瘍,膿腐未清,瘡口下陷,常流毒水,久不生肌者,皆為適應癥。
拔毒的解釋[purge;draw out poison]
通常是敷藥膏或貼 膏藥 于患部以促進化膿或排膿 詳細解釋 吸出患者身中的毒氣。中藥有“拔毒膏”、“拔毒散”等。
詞語分解
拔的解釋拔 á 抽,拉出,連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長。 奪取軍事上的據點:連拔數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兒。 選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 挺拔 。拔地(山、樹、建筑物等高聳在地面上)。 毒的解釋毒 ú 有害的 性質 或有害的 東西 :毒氣。毒性。毒餌。毒藥。毒蛇。吸毒。販毒。 害,傷害:毒害。毒化。 * 。莫予毒也(沒有誰能危害我,即誰也不能把我怎么樣)。 兇狠, 猛烈 :毒辣。毒計。毒刑。狠毒。惡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28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蚵蚾黃連丸
下一篇: 跨癰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