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滋陰清熱。治腎水不足,虛熱內(nèi)熾,月經(jīng)先期,量少色紅,質(zhì)稠粘,伴有潮熱、盜汗,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無力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備注 : 方中生地、玄參、麥冬養(yǎng)陰滋液,涼血清熱,地骨皮瀉腎火,除骨蒸;阿膠、白芍養(yǎng)血益陰。配合成方,共奏滋陰補血,涼血清熱之功。
摘錄 : 《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能主治 : 喉痹。喉忽腫大而作痛,吐痰如涌,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而又熱,呼水,咽喉長成雙蛾,既大且赤,其形宛如雞冠。
用法用量 : 水煎服。下喉即愈,不必2劑。
摘錄 : 《辨證錄》卷三
病情分析:
我建議你還是到醫(yī)院,讓中醫(yī)辨證論治后再喝為好。
指導(dǎo)意見:
因為從你的描述中感覺,血淤較重,所以不要輕易喝“兩地湯”,還有就是月經(jīng)期吃冷食是最不好的,時間長了會有痛經(jīng)出現(xiàn),或者會加重血淤。
生地肉桂湯是涼性的
功效
一、涼血滋陰
生地具有滋陰退陽,生血涼血的功效。很適合女性服用生地,能夠起到?jīng)鲅剃幍淖饔谩?br>
二、生津止渴
進入冬季,天氣比較干燥,難免會出現(xiàn)唇燥口干的現(xiàn)象。生地能治療這種現(xiàn)象,在冬季里,煲一些關(guān)于生地的靚湯,能夠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讓你在冬天里,很溫暖。
生地是種中藥材。清熱、生津、潤燥、調(diào)經(jīng)、涼血、止血。另外,生地的味甘、苦,性寒,所以,身體虛弱,寒性體質(zhì)者沈勇。
生地的功效與作用地肉桂的功效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guān)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兩地湯。
蒺藜的功效和作用
蒺藜,又名白蒺藜、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等,常生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點附近等地。青鮮時可做飼料。果入藥能平肝明目,散風行血。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
蒺藜湯
材料:蒺藜子、附子、山梔子仁各30克用法:上三味,哎咀如麻豆。
做法: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主治:陰疝,牽引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脅悶痛。
蒺藜兩地湯
材料: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綠豆衣12克,元參12克,黃芪30克,山藥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養(yǎng)血滋陰,生津降火,治血燥陰傷。
蟬衣蒺藜湯
材料:蟬衣6克,白蔟藜9克,苦參9克,浮萍9克,火炭母15克,鳳尾草12克,茜草根12克。
做法::清水三碗至一碗溫服。
功效:祛風清熱。主治因風熱之邪而發(fā)疹的患者(發(fā)疹性為傳染性皮膚?。?。
關(guān)于蒺藜的典故
相傳漢朝奸黨王莽等人篡奪政權(quán)后,漢室后裔劉秀,只身匹馬逃出京城,以圖復(fù)興漢室江山。王莽得知,親自帶兵追趕。
劉秀由于心情焦急,加之沿途缺食少水,以致肝火上擾,目赤多淚,頭暈?zāi)垦?,昏倒在尉氏縣的白鹿崗上。正在這緊急關(guān)頭,有一只白鹿,銜著一棵白蒺藜秧,并用嘴嚼,使蒺藜秧的汁液,滴進劉秀口中,劉秀因而得救,遂逃出生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2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兩地丹
下一篇: 兩寧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