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姜汁調(diào)神曲末功能主治 : 治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 : 每遇發(fā)時(shí)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制法 : 上為末,姜汁調(diào)神曲糊為丸
。功能主治 : 散寒化痰
,平喘止哮。主哮證遇冷即發(fā),屬中外皆寒者。用法用量 : 《張氏醫(yī)通》本方用量:麻黃
、川烏、細(xì)辛、蜀椒、白礬、牙皂、半夏曲、陳膽星、杏仁、甘草各1兩,紫菀茸、款冬花各2兩。注意 : 氣虛少食
,及痰中見血,營氣受傷者禁用;忌食五辛發(fā)物。摘錄 : 《證治寶鑒》卷五
目錄1拼音2處方3功能主治4射干麻黃湯的用法用量5備注6摘錄7《金匱》卷上 7.1方名7.2射干麻黃湯的別名7.3組成7.4主治7.5射干麻黃湯的用法用量7.6射干麻黃湯的臨床應(yīng)用7.7各家論述7.8附注 附:1古籍中的射干麻黃湯 1拼音 shè gàn má huáng tāng
2處方射干9克 麻黃12克 生姜12克 細(xì)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棗7枚 半夏9克
3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飲止咳
4射干麻黃湯的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
5備注方中麻黃宣肺散寒,射干開結(jié)消痰
,并為君藥,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飲,共為臣藥,紫菀、款冬花溫潤除痰,下氣止咳,五味子收斂耗散之肺氣,均為佐藥;大棗益脾養(yǎng)胃,為使藥。諸藥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飲止咳之功。
6摘錄《金匱要略》卷上
7《金匱》卷上
古籍中的射干麻黃湯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略注》:[卷二]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第七 五合
《高注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耶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六節(jié)·夾哮傷寒 數(shù)者
《金匱要略方論》:[卷上]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去滓
《金匱要略淺注》:[卷三]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目錄1拼音2《兒科證治簡要》 2.1方名2.2組成2.3功效2.4主治 附:1古籍中的溫肺定喘湯 1拼音 wēn fèi dìng chuǎn tāng
2《兒科證治簡要》
古籍中的溫肺定喘湯 《類證治裁》:[卷之二喘癥論治]附方 〔通治〕定喘湯麻杏芩夏草白果款冬蘇子桑皮〔補(bǔ)攝〕六味丸見一卷中風(fēng)
《張氏醫(yī)通》:[卷四諸氣門下]喘(短氣、少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指南總論卷下]論痰飲咳嗽 貼作二服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六節(jié)·夾哮傷寒 。日夜俯幾而坐
《類證治裁》:[卷之二]喘癥論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2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