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羌活2錢,獨活2錢,蒼術(shù)2錢,防風1錢,防己1錢,木瓜1錢,牛膝1錢,肉桂1錢,甘草節(jié)8分,生黃耆1錢,虎脛骨(酥炙)1錢,松節(jié)1兩。
功能主治 : 去寒濕,壯血氣,舒筋活骨。主伏骨疽,生于兩腿上,當髀樞。
用法用量 : 水煎熟,加酒沖服。
摘錄 : 《醫(yī)林纂要》卷十
關(guān)于血府逐瘀湯一方的療效及從運氣學說「開闔樞」理論闡發(fā)其方解的論述已見諸報端。大量臨床實例證實,該方確為少陽、少陰「轉(zhuǎn)樞」良方。龍砂醫(y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基于運氣學說「開闔樞」理論運用該方,擴大了該方的適應(yīng)癥范疇,更能為立法遣方說理。
顧植山認為:「2014甲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實際氣候特點是夏季溫度偏低,司天少陰君火受郁,五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引動內(nèi)郁之少陰君火漸發(fā)」,故血府逐瘀湯在這一時段有較多運用機會。今再介紹兩例基于運氣角度運用血府逐瘀湯的驗案,以為佐證。
咳嗽胸悶案
林某,女,46歲,2014年11月1日初診?;颊?月前開始出現(xiàn)干咳少痰,咳痰不爽,遇冷風咳嗽加劇,胸悶,善嘆息,體倦、乏力,手足怕冷??淘\:干咳,痰少色黃質(zhì)黏,胸悶,自2014年2月開始,月經(jīng)2月一行,量少,兼夾少量血塊,經(jīng)色呈咖啡色,經(jīng)期3天即凈,面色晦暗不澤,伴有大量色斑,夜寐可,二便暢,納谷可。舌暗紅,脈細弦。五之氣少陽相火加臨,血府逐瘀湯主之。
處方:桃仁泥15克,杜紅花10克,全當歸10克,大川芎10克,赤芍藥15克,細生地12克,川牛膝12克,玉桔梗10克,炒枳殼15克,炙甘草10克。7劑水煎服,日一劑。
二診(2014年11月9日):服上藥后,咳嗽已愈,胸悶、乏力明顯改善,但手腳仍感發(fā)涼,舌脈同前。效不更方,守原續(xù)進,7劑水煎服,日一劑。
三診(2014年11月18日):服藥后胸膺得舒,手腳轉(zhuǎn)溫,月事來潮,量較前增多,無血塊,色轉(zhuǎn)紅,經(jīng)期5天凈,面部色斑部分剝落,甚高興,舌淡紅,苔薄,脈弦小滑。藥已中的,擂鼓再進,7劑水煎服,日一劑。
早醒體倦案
任某,男,33歲,2014年12月3日初診?;颊?月前開始出現(xiàn)夜寐早醒,胸悶,體倦,乏力,心慌,自感精力不夠用,健忘,情緒急躁。因患者系筆者同學,平素喜歡鍛煉,身體壯實,性格極好,電話告知筆者:「我快支撐不了了,最近感精力差,而且脾氣大,時常和合作伙伴爭吵,事后又懊惱,出虛汗,急需大補,有啥可補的推薦一下」。適逢筆者回老家辦事,見其精神憔悴,手足涼而身有汗出,夜寐多夢,時有驚醒,早晨4~5點即醒,醒后不能再睡,舌質(zhì)淡襯紫,左脈弦小數(shù),右脈沉細。診為少陽樞機不利,擬血府逐瘀湯主之。
處方:桃仁泥10克,杜紅花10克,全當歸10克,大川芎10克,赤芍藥15克,細生地10克,川牛膝12克,玉桔梗10克,炒枳殼15克,炙甘草10克。7劑水煎服,日一劑。
二診(2014年12月3日):患者來短信,說服藥3天后,睡眠明顯改善,出汗也減少,目前體倦、乏力也改善。效不更方,囑繼續(xù)原方再進。
三診(2014年12月25日):精神大好,繼續(xù)開始健身,汗出少,手足轉(zhuǎn)溫,夜寐酣香,納谷增進,舌淡偏暗,脈細小弦。疏膏方調(diào)理,以血府逐瘀湯結(jié)合右歸丸及乙未年運氣方「備化湯」增損擬定。
處方:東阿膠(黃酒燉,兌入)125克,龜板膠(黃酒燉,兌入)70克,龜板膠(黃酒燉,兌入)50克,別直參(另燉,兌入)80克,大紅棗(擘)150克,鹽菟絲子(包煎)150克,大熟地300克,砂仁泥(拌炒)60克,上肉桂(研極細粉,兌入)20克,(上藥單包,特殊處理),桃仁泥100克,杜紅花80克,全當歸100克,大川芎80克,赤芍藥100克,細生地100克,川懷牛膝(各)80克,玉桔梗100克,炒枳殼100克,炙甘草80克,懷山藥200克,凈萸肉200克,厚杜仲100克,西枸杞100克,抱茯神200克,熟附片80克,覆盆子100克,宣木瓜100克,上綿芪300克,炒白術(shù)100克,西防風80克,女貞子100克,旱蓮草100克,制首烏100克,制黃精100克,冰糖 400克收膏,取藥伏火1周后開始服用,早晚1調(diào)羹,溫水化服。
按:運氣學說是探索自然現(xiàn)象與生命現(xiàn)象的共有周期規(guī)律,從而尋求健康養(yǎng)生與疾病發(fā)病規(guī)律及相應(yīng)防治方法的理論,是探討人與自然內(nèi)在規(guī)律的科學,以時間端緒為綱,為醫(yī)之大道、醫(yī)之門徑,對領(lǐng)悟中醫(yī)精髓、提高臨證技能有巨大推動作用。
《內(nèi)經(jīng)》有「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之明訓。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自序》說:「不知運氣而求醫(yī)無失者鮮矣……觀夫醫(yī)者,唯以別陰陽虛實最為樞要,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于五運六氣之化,明可見矣?!姑鞔t(yī)學家王肯堂說:「運氣之說為審證之捷法,療病之秘鑰?!构湃松踔劣小覆幻魑暹\六氣,檢遍方書何濟」之諺。
從上兩則病案分析,患者所見癥各異,第1例為咳嗽病人,常規(guī)思路不會想到運用血府逐瘀湯,大多會按外感或內(nèi)傷分證論之,實際上該患者的運氣病機是少陽相火為病,火克金,致使肺金受損,少陽得舒達,則肺金自平,故咳嗽自愈。
第2例患者處方后另一同仁說,「怎么會用血府逐瘀湯,我不贊同,我覺得是心脾兩虛,應(yīng)該用歸脾湯?!构P者解釋,血府逐瘀湯所治癥目即有瞀悶、急躁、夜睡夢多、不眠等,且患者目前四診合參亦有瘀象。同時,從運氣角度分析,目前少陽相火客氣影響大。再者,患者平素注重保養(yǎng)、堅持鍛煉,身體素質(zhì)極好,不存在真正的「虛」,目前所反映的「虛」是因氣血壅滯失于暢達,樞機不轉(zhuǎn),氣化失利,故表象為「虛」。
縱觀兩則醫(yī)案,患者都有「情志改變、體倦、乏力,脈弦,舌暗紅或襯紫」等肝郁氣滯癥狀,運用活血化瘀法也是基于運氣思路辨證與臟腑辨證、八綱辨證,可互為印證,并不沖突。掌握好運氣病機臨證,更可執(zhí)簡馭繁。正如《四圣心源·六氣解》說:「內(nèi)外感傷,百變不窮,溯委窮源,不過六氣,六氣了徹,百病莫逃。」
臨床觀察運用血府逐瘀湯除常規(guī)運用瘀血證外,見「早醒,胸悶,急躁,夜寐多夢,不眠,脈見弦,舌暗紅或襯紫或黯」等或兼見少陽病證特點,皆可選用,屢試不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利驚滾痰丸
下一篇: 利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