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各等分。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子氣。妊娠三月之后,兩足漸腫,行步艱難,飲食不美,狀似水氣。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加生姜3片,紫蘇3葉,木瓜3片,同煎,空心、食前服,日3次。腫消止藥。
摘錄 : 《馮氏錦囊·雜癥》卷十七
婦科要記憶的知識很多,記憶婦科的相關癥狀,治療方法等,學習婦科的同學一直抱怨記不住知識點。下面由我給你帶來關于有效記憶婦科知識的口訣,希望對你有幫助!
婦科方劑學記憶口訣 1.歸腎丸【三仙兔祈福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菟絲子、枸杞子、茯苓 、當歸、杜仲
2.清經(jīng)散【清經(jīng)散中苓熟地,丹青黃白地骨皮】丹皮、地骨皮、白芍、大熟地、 青蒿、白茯苓、黃柏
3.兩地湯【兩地湯內(nèi)用麥冬,玄參阿膠白芍共】大生地、地骨皮、 元參、白芍藥、麥冬、阿膠
4.丹梔逍遙散:丹皮、山梔、柴胡、生姜、薄荷、白術、茯苓、白芍、當歸、甘草
5.大補元煎【三仙人種草當枸杞】人參、 山藥、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6.《金匱》溫經(jīng)湯【(熊皮貴,無人要。冬將夏,草當澆)】當歸、吳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法半夏、麥冬,人參、阿膠、甘草。
7.《婦人大全良方》溫經(jīng)湯【丹桂四物去熟地,人參甘草來補氣,莪術牛膝活血脈,溫經(jīng)散寒效無比】當歸、川芎、芍藥、桂心、丹皮、莪術、人參、甘草、牛膝
8.舉元煎【舉元煎內(nèi)用參芪,白術升麻炙草宜】人參、炙黃芪、炙甘草、升麻、白術
9.失笑散:蒲黃、五靈脂
10.保陰煎【生熟地斷山芍藥,黃芩黃柏生甘草】生地 熟地 芍藥、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生甘草
11.蒼附導痰丸【二陳化痰清嗓,蒼附唱只南曲】茯苓 半夏 陳皮 甘草 蒼術、香附、膽南星、枳殼、神曲
12.固本止崩湯【固本止崩用熟地,參芪術姜當歸齊】大熟地,白術,黃耆,當歸,黑姜,人參
13.清熱固經(jīng)湯【清熱固經(jīng)用兩地,龜板牡芩藕節(jié)榆。棕碳焦梔同甘草,血熱崩漏此方奇】炙龜板,牡蠣粉,清阿膠,大生地,地骨皮,焦山梔,生黃芩,地榆片,陳棕炭,生藕節(jié),生甘草
14.清熱調(diào)血湯【桃紅四物用生地,黃連丹皮清熱氣,莪索香附能止痛,濕熱痛經(jīng)效真奇】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黃連、香附、桃仁、紅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術
15.少腹逐瘀湯【川姜回鄉(xiāng)索藥,當官少見失笑】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官桂、 赤芍、 蒲黃、 五靈脂
16.滋水清肝飲【滋水六味歸芍棗,山梔柴胡清肝妙】熟地 當歸身 白芍 棗仁 山萸肉 茯苓 山藥 柴胡 山梔 丹皮 澤瀉
17.二仙湯【二仙迎伯母歸天】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當歸、黃柏、知母
18完帶湯【蒼山狐皮少,白人借車草】人參、白術、白芍、山藥、蒼術、陳皮、柴胡、黑荊芥、車前子、甘草。
19止帶方【四妹白皮抹少許胭脂】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梔子、牛膝。
20壽胎丸【生子斷腳】菟絲子、桑寄生、續(xù)斷、阿膠。
21胎元飲【八珍皮腫少穿服】人參、白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杜仲、陳皮。
22.鯉魚湯【逍遙魚燉紅黃白,柴胡薄荷當柴燒】鯉魚、白術、白芍、當歸、茯苓、生姜、橘紅、黃芪、桑白皮
23.天仙藤散【說服陳天仙木要超生】天仙藤、香附、陳皮、甘草、烏藥、生姜、紫蘇葉、木瓜。
24. 大黃牡丹湯【丹東黃桃少】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25. 生化湯【蔣干逃歸川】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26. 毓麟珠【八珍引兔鹿川杜】人參、白術、茯苓、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炙甘草、菟絲子、杜仲、鹿角霜、川椒。
醫(yī)學婦產(chǎn)科速記口訣 1.妊娠子宮大小
三月聯(lián)合上二三、臍恥臍下臍上一、臍三臍突劍下二
從孕期3月末開始,每月測一次(12 16 20 24 28 32 36 40周)從恥骨聯(lián)合上2-3橫指開始,每次增加兩橫指。
三月聯(lián)合上二三(12周恥骨聯(lián)合上2-3橫指) 臍恥(16)臍下(20)臍上一(24) 臍三(28)臍突(32)劍下二(36)
臍恥——16周末 臍恥之間
臍下——20周末 臍下1橫指 18(15.3~21.4)cm
臍上1——24周末 臍上1橫指 24(22.0~25.1)cm
臍3——28周末 臍上3橫指 26(22.4~29.0)cm
臍突——32周末 臍與劍突之間39(25.3~32.)cm
劍下2——36周末 劍突下2橫指32(29.8~34.5)cm
2.妊娠期葡萄糖耐量試驗
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血糖值歌訣:56、103,86、670
其正常上限:空腹5.6mmol/L,1小時10.3mmol/L,2小時8.6mmol/L,3小時6.70mmol/L
3.宮頸癌的臨床分期
I期宮頸累
A1深度3,A2深度5,
B1直徑4
?、蚱谖催_盆,陰上來受累,B期旁侵潤
IIa期: 病變侵犯陰道上1/3
IIb期: 病變侵犯至宮旁
?、笃谀I盆累,III B達盆壁
IIIa期病灶累計下1/3陰道
IIIb期 病變擴展至盆壁或(和)腎積水,B期達盆壁
Ⅳ期腸受累,B期遠轉移
IVa期 病變擴展至膀胱,直腸黏膜或超出真骨盆外
IVb期 病變擴展至骨盆以外
如腹部,肝臟,腸道,肺,骨等
0期 原位癌 (不侵犯基底膜)
1期 癌灶局限于宮頸(包括累及宮體) I期宮頸累
I A 肉眼未見癌灶,僅在顯微鏡下可見侵潤癌
I A1 間質(zhì)侵潤深度<3mm,寬度<7mm A1深度3
I A2 間質(zhì)侵潤深度>3mm至<5mm,寬度<7mm A2深度5
I B 臨床可見癌灶局限于宮頸,或顯微鏡下可見病變>IA2
I B1 臨床可見癌灶最大直徑<100px B1直徑100px 4.子宮內(nèi)膜癌手術-病理
4.子宮內(nèi)膜癌手術-病理分期
I期宮體累小半是B期
II期宮頸累 IIA腺IIB質(zhì)累
III期局部轉漿膜附件A 擴散陰道B 腹腔腹主C
IV期遠處移
I 期 腫瘤局限于宮體 I期宮體累
I A 腫瘤局限于子宮內(nèi)膜
I B 腫瘤侵潤深度<1/2肌層 小半是B期
到了孕晚期,因為臨生產(chǎn)越來越近,孕婦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一是擔心生產(chǎn)疼痛,二是擔心會胎兒發(fā)育情況,三是擔心會出現(xiàn)異常。孕晚期,有的孕婦會有羊水過多現(xiàn)象,那么, 孕晚期羊水過多會早產(chǎn)嗎 。
孕晚期羊水過多會早產(chǎn)嗎 孕晚期的羊水增多,只要可以排除胎兒畸形及孕婦糖尿病,胎心率也是正常的,那么不用擔心,癥狀不嚴重,腹部壓迫癥狀不明顯,不過晚期發(fā)生羊水偏多,常容易發(fā)生胎位異常,子宮壓力增大,所以早產(chǎn)的幾率也大些,注意低鹽飲食、密切觀察胎心率羊水等情況直到足月分娩。定期復查。 回復人的回復 2012-12-01 14:42:33你現(xiàn)在還可以在觀察一周的,如果超過一周還是沒有臨產(chǎn)癥狀就需要剖腹產(chǎn)或者催產(chǎn)了。注意及時的了解胎心率羊水量及胎盤的成熟度是否正常。
羊水深度: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小于2cm表示羊水過少,大于8cm表示羊水過多。 它為醫(yī)學專業(yè)名詞,是判斷羊水多少的一個重要指標。羊水多,則胎兒可以健康成長;羊水少,就可以在胎兒臨產(chǎn)期造成胎糞淤積,甚至早產(chǎn)或窒息。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羊水深度3-8cm為正常羊水量。小于3cm提示羊水過少,大于8cm提示羊水過多。
一般來說,被臍帶纏繞一周或臍帶搭頸的胎兒,因臍帶纏繞及壓迫程度較輕,是不會發(fā)生臨床癥狀的,這種纏繞對母兒危險不大,母親仍可經(jīng)陰道將其順利分娩。
羊水過多的原因及對策有哪些 羊水超過2000毫升為過多,多在孕晚期出現(xiàn)。羊水過多極易發(fā)生早產(chǎn)、胎膜破裂、胎盤早剝和臍帶脫垂,危及母嬰。 病因:具體原因不明,很可能與1、胎兒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消化道畸形、食管或小腸閉鎖等。2、妊娠合并糖尿病、雙胎、母兒血型不合等有關。 癥狀:一般無明顯不適,隨著羊水的逐漸增多,孕婦會有明顯壓迫感、心悸、氣喘、無法平臥,甚至呼吸困難,此時應立即到醫(yī)院行彩色B超檢查。 對策:1、胎兒若無畸形,癥狀不嚴重者可繼續(xù)妊娠,只要注意休息,低鹽飲食即可??诜庺~湯及中藥天仙藤散等有一定效果。2、癥狀嚴重時,可在B超引導下做羊膜穿刺,緩慢放出部分羊水以緩解癥狀,但目前我國開展得比較少。因此一旦孕周超過37周,應及時行人工破膜引產(chǎn)。3、胎兒若有畸形,應立即中止妊娠。 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環(huán)繞胎兒身體,通常以繞頸最為常見,分娩時,看到臍繞頸一、二圈的寶寶并不稀奇。另外,軀干及肢體的纏繞也有可能發(fā)生。發(fā)生臍帶纏繞的胎兒,纏繞多為1-2圈,3圈以上較為少見。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 稱為臍帶搭頸。
精彩推薦:
宮外孕羊水穿刺四維彩超唐氏篩查靜脈曲張假性宮縮會引起呼吸困難嗎宮縮的時候寶寶會動嗎懷孕生男孩的癥狀B超檢查胎兒性別百分百準確嗎
1. 關于草藥的詩句
關于草藥的詩句 1.有關中藥的詩句
一首用中藥名稱寫成的“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不失為一首佳作
上聯(lián):獨有癡兒漸遠志。
下聯(lián):更無慈母望當歸。
清末湖北明醫(yī)何九香先生,母親病故后悲思萬千,遂自題一門聯(lián)。以獨特的構思,嵌入遠志、當歸兩味中藥名,來寄托自己對慈母的哀思和懷念,可謂情真意切。
上聯(lián):白頭翁持大戟,騎海馬,與木賊草寇戰(zhàn)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lián):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出閣,宛如云母天仙。
此聯(lián)上下聯(lián)共嵌入十八個藥名。
上聯(lián):白頭翁騎海馬赴常山揮大戟怒戰(zhàn)草蔻百合,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lián):何首烏駕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殺木賊千年,堪稱長卿仙人。
此聯(lián)為山西名醫(yī)傅山和其友所對。嵌十六味中藥。
上聯(lián):紅娘子身披石榴裙,頭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貫眾,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賓郎;
下聯(lián):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zhàn)百合,旋復回鄉(xiāng),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此聯(lián)上下聯(lián)共嵌入二十八個藥名。
2.關于藥材的詩句
《水調(diào)歌頭 湯頭拾趣》
竹葉柳蒡道,泰山磐石邊。龜鹿二仙興至,逍遙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龍共舞,玉女伴天仙。陽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飲,八珍餐。白頭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涼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參養(yǎng)榮,回春還少年。四海疏郁罷,常山浴涌泉。
注:詞內(nèi)含湯頭三十個,依次為:竹葉柳蒡湯、泰山磐石散、龜鹿二仙膠、逍遙散、桂枝湯、四君子湯、三子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玉女煎、天仙藤散、陽和湯、桃花湯、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飲、八珍湯、白頭翁湯、何人飲、醒消丸、涼膈散、葛花解酲湯、保元湯、人參養(yǎng)榮湯、回春丹、還少丹、四海疏郁湯、常山飲、涌泉散。
3.描寫草藥的詩句
1、藥圃無凡草 唐 朱慶馀 《贈陳逸人》
2、藥出山來為小草 宋 陸游 《澗松》
3、尋草燒茅烹藥柜 宋 白玉蟾 《萬法歸一歌》
4、寸草曾收藥籠功 宋 陳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燒金藥 宋 方回 《隱者》
6、燒藥爐存草亦靈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將瑤草充大藥 宋 胡寅 《和諸友春雪》
8、是草皆為藥 宋 釋文珦 《幽棲》
9、把手與藥兮誰尋本草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10、草侵藥種多難辨 宋 王之道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4.描寫中草藥的詩句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
端陽,菖蒲制酒樂半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糊窗一層層;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
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不失為一首佳作南宋愛國詞人用中藥名寫了一首,詞云:“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
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
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
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詞中巧借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
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藥名詩北宋進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志,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詩云:“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藥名謎明代戲曲作家寫過一首題為的謎語詩,詩云:“農(nóng)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于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歸、宿沙、防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關切之情。
5.關于“采藥”的詩句有哪些
1.點絳唇·采藥歸來 宋代:陸游 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
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
作個閑人樣。 2.尋隱者不遇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登鹿門山懷古 唐代:孟浩然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餌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4.南池 宋代:陶弼 五月紅蓮繁盛時,隼旆同賞郡南池。
額名舊載零陵志,碑字新鐫子厚詩。采藥銜杯愁滿滿,折花行令笑遲遲。
明年歲熟歌聲穩(wěn),伴醉清香宛是誰? 5.酬濬上人采藥見寄 唐代:劉商 玉英期共采,云嶺獨先過。應得靈芝也,詩情一倍多。
6.形容采藥的詩句
尋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懷廬岳書齋(杜荀鶴)長憶在廬岳,免低塵土顏。
煮茶窗底水,采藥屋頭山。是境皆游遍,誰人不羨閑?無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間。
贈廬岳隱者(杜荀鶴)自見來如此,未嘗離洞門。結茅遮雨雪,采藥給晨昏。
古樹藤纏殺,春泉鹿過渾。悠悠無一事,不似屬乾坤。
登鹿門山懷古(孟浩然)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沙禽近初識,浦樹遙莫辨。
漸到鹿門山,山明翠微淺。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金澗養(yǎng)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纜事攀踐。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海漫漫-戒求仙也(白居易)海漫漫,直下無底傍無邊。云濤煙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藥,服之羽化為天仙。秦皇漢武信此語,方士年年采藥去。
蓬萊今古但聞名,煙水茫茫無覓處。海漫漫,風浩浩,眼穿不見蓬萊島。
不見蓬萊不敢歸,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誑誕,上元太一虛祈禱。
君看驪山頂上茂陵頭,畢竟悲風吹蔓草。何況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藥,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和王丞詩(鮑照)限生歸有窮。長意無已年。
秋心日逈絕。春思坐連綿。
銜協(xié)曠古顏。斟酌高代賢。
遯跡俱浮海。采藥共還山。
夜聽橫石波。朝望宿巖煙。
明澗子{氵公}越。飛蘿予縈牽。
性好必齊遂。跡幽非妄傳。
滅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間。
題廬岳劉處士草堂(杜荀鶴)仙境閑尋采藥翁,草堂留話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
泉領藕花來洞口,月將松影過溪東。求名心在閑難遂,明日馬蹄塵土中。
7.描寫中草藥的詩句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
端陽
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
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
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不失為一首佳作南宋愛國詞人
用中藥名寫了一首
詞云:“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
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北宋進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志,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詩云:“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藥名謎
明代戲曲作家
寫過一首題為
的謎語詩,詩云:“農(nóng)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于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歸、宿沙、防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關切之情。
8.描寫中藥的詩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藥打團紅》宋代:洪咨夔
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
貧放麹生疏,閑到青奴熟。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huán)玉。
2、《定風波·用藥名招婺源馬荀仲游雨巖馬善醫(yī)》宋代:辛棄疾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遍章。
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凄涼。
3、《春日》宋代: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4、《藥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龔廷賢
蘇子味辛,驅痰降氣,止咳定喘,更潤心肺。
5、《藥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龔廷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diào)營養(yǎng)衛(wèi)。
脾虛型妊娠水腫主要證候:妊娠數(shù)月,面浮肢腫,甚則遍身俱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脘腹脹滿,氣短懶言,口中淡膩,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薄膩,脈緩滑無力。
證候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脾虛不運,水溼停聚,泛溢肌膚四肢,故面浮肢腫,甚則遍身俱腫,水溢皮下,故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脾虛中陽不振,故脘腹脹滿,氣短懶言;脾虛不運,水溼內(nèi)停,故口中淡膩,食欲不振;水溼流走腸間,故大便溏薄;脾虛肺氣不足,水道不利,則小便短少。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者薄膩,脈緩滑無力,為脾虛溼盛之征。
治療法則:健脾除溼,行水消腫。
方藥舉例:白術散(《全生指迷方》)。
藥方組成:白術、茯苓、大腹皮、生姜皮、橘皮
方中白術、茯苓健脾除溼行水;生姜皮溫中理氣化飲;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橘皮理氣和中。全方有健脾除溼,行水消腫之效。
加減:若腫勢明顯,小便短少者,酌加豬苓、澤瀉、防己以利水消腫;腫甚以致胸悶而喘者,酌加葶藶子、杏仁、厚樸以寬中行氣,降逆平喘;食少便溏者,酌加山藥、薏苡仁、扁豆、芡實以實脾利溼;脾虛氣弱,見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者,酌加參、芪以補脾益氣。
腎虛型妊娠水腫主要證候:妊娠數(shù)月,面浮肢腫,下肢尤甚,按之沒指,頭暈耳鳴,腰酸無力,下肢逆冷,心悸氣短,小便不利,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脈沉遲。
證候分析:腎氣不足,氣化失常,水溼內(nèi)停,泛溢于肌膚,故面浮肢腫,按之沒指;溼性就下,故下肢腫甚;腎虛髓海不足,外府失榮,故頭暈耳鳴,腰酸無力;腎陽不足,水道莫制,不能氣化使出,則小便不利;水氣上凌心肺,則心悸氣短;命火虛衰,不能溫煦下元,故下肢逆冷。其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脈沉遲,為腎陽不足之征。
治療法則:補腎溫陽,化氣行水。
方藥舉例:五苓散(《傷寒論》)加山藥、菟絲子。
藥方組成:桂枝、白術、茯苓、豬苓、澤瀉
方中豬苓、茯苓、澤瀉利水滲溼;白術健脾運化水溼;桂枝溫陽化氣以助膀胱氣化,使水溼自小便排出;山藥、菟絲子補益腎氣,以固沖安胎。全方共奏溫陽化氣,行水消腫之效。
加減:若腰痛甚者,酌加杜仲、續(xù)斷、桑寄生固腎強腰安胎。
氣滯型妊娠水腫主要證候:妊娠數(shù)月,肢體腫脹,始腫兩足,漸及于腿,皮色不變,壓痕不顯,頭暈脹痛,胸脅脹滿,飲食減少,苔薄膩·,脈弦滑。
證候分析:證因氣機郁滯,升降失司,清陽不升,濁陰下滯,故始腫兩足;漸及于腿,此因氣滯而溼氣內(nèi)停,故皮色不變,壓痕不顯;清陽不升,濁陰上擾,故頭暈脹痛;氣滯不宣,橫侮中土,故胸脅脹滿,飲食減少。苔薄膩,脈弦滑,為妊娠氣滯之征。
治療法則:理氣行滯,化溼消腫。
方藥舉例:天仙藤散(《婦人大全良方》)。
藥方組成:天仙藤、香附、陳皮、甘草、烏藥、生姜、木瓜、紫蘇葉
方中天仙藤、香附理氣行滯;陳皮、生姜溫中行氣;蘇葉宣上焦之滯氣;烏藥開下焦之郁滯;木瓜行氣除溼,舒筋活絡;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理氣行滯,化溼消腫之功效。
加減:若兼脾虛溼阻者,癥見頭暈頭重,胸悶腹脹,納少嘔惡,便溏尿少,苔白膩,脈弦滑,治宜解郁行氣,健脾利水,方用茯苓導水湯去檳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8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梅湯
下一篇: 李氏家傳快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