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柳蛀糞2升。
功能主治 : 柔風,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 甑上炊1飯頃;如無柳蛀糞,用大豆5斗蒸熟。攤于床上,著舊夾衣蓋村,令患人臥,蒸熨所患處。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七
柳樹學名:Salix babylonica
別名:水柳、垂楊柳、清明柳
科名:楊柳科
原產(chǎn)地:中國大陸南方
有無毒性:有微毒
葉 :形狀為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6~14cm,寬約5~11mm,邊緣有細鋸齒。
花 :每年的2~3月開花,花序是屬于葇荑花序,雄花序長2~4cm,雌花序長約2cm。
其它的特性:落葉大喬木,柳枝細長,柔軟下垂,性喜濕地,高可達20 -30 公尺,徑50 -60 公分,生長迅速;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枝條細長而低垂,褐綠色,無毛;冬芽線形,密著于枝條。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7 -15 公分,寬6 -12 毫米,兩端尖削,邊緣具有腺狀小鋸齒,表面濃綠色,背面為綠灰白色,兩面均平滑無毛,具有托葉?;ㄩ_于葉后,雄花序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彎曲,長1 -1.5公分。果實為蒴果,成熟后2 瓣裂,內(nèi)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插枝繁殖。臺灣,約于明朝末年時引進,迄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尤其于水池或溪流邊。
有毒部位:葉及皮。
中毒癥狀:誤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嘔吐、血管擴張、耳鳴、視覺模糊,嚴重時呼吸困難、昏睡終日、喪失知覺、呼吸深而慢、脈搏則變快等癥狀。
柳樹分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楊柳,為落葉喬木;旱柳又稱杞柳,亦為河柳,是落葉灌木。柳樹枝柔韌,葉狹長,春天開黃綠色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成熟后隨風飛散。柳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以須柳根生長為主。
旱柳
學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形狀: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樹皮深灰色。單葉互生,披針形,葉背灰白色。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蒴果,種子具種子毛。
分布:產(chǎn)于中國、朝鮮、日本等地。北京城鄉(xiāng)常見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防護林及綠化樹種,亦可作用材樹種。
垂柳
學名:Salix babylonica L.
形狀: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枝細長,下垂。單葉互生,披針形。雌雄異株,柔荑花序。蒴果,種子有種子毛。
分布:產(chǎn)于亞洲、歐洲、美洲。北京的公園、水旁常見栽培。耐寒,耐水濕。
用途:綠化及觀賞。
鏝頭柳
學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Var.umbraculifera Rehd
形狀:楊柳科柳屬旱柳變種。落葉喬木,分枝密集,樹冠闊卵形,呈鏝頭狀。單葉互生,披針形。雌雄異株,柔荑花序。
分布:北京公路旁、公園常見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觀賞樹種,綠化。
龍爪柳
學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Var.tortuosa(Vilm.) Rehd.
形狀:楊柳科柳屬旱柳變種。落葉喬木,枝條卷曲向上。單葉互生,披針形。單性異株,柔荑花序。蒴果。
分布:北京各公園常見栽培。
用途:觀賞樹種,綠化。
楊柳科柳屬植物的通稱。全屬有500多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qū)。中國有257種120個變種和33個變型,以西南高山地區(qū)和東北3省種類最多,其次是華北和西北,緯度越低種類越少。造林樹種主要有旱柳、垂柳和白柳等。
柳樹材質(zhì)輕,易切削,干燥后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可供建筑、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許多種柳條可編筐、箱、帽等;柳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蜜源植物;為優(yōu)美的觀賞樹種,如西湖的“柳浪聞鶯”等。柳樹為落葉喬木或灌木,稀匍伏小灌木。單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有鋸齒,葉柄短、具托葉?;▎涡?,雌雄異株。蒴果2裂,種子小,有毛。喜光。耐水能力強,在遭受水淹時能生出許多不定根漂浮水中,行使吸收和運輸養(yǎng)分的機能。旱柳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yīng)性均很強。柳樹生長快,萌芽力強,壽命長,10~20年即可成材。以插條繁殖為主,但也可采用種子繁殖。播種育苗可以克服長期無性育苗帶來的早衰現(xiàn)象,種子應(yīng)及時采集,隨采隨播。扦插育苗春、秋兩季均可。常見病害有柳銹病、葉干腐朽等。害蟲有楊扇舟蛾、柳九星葉甲、柳毒蛾、柳金花蟲等。
“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無與倫比的適應(yīng)性使之成為我國古往今來國土綠化最普遍的樹種 之一。許許多多的須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緊緊地擁抱大地,為主干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柳樹沒有松樹的偉岸挺拔,也不像楊樹那樣正直不屈。主干通常在二三米處就長出分枝,光滑柔軟的枝條狀若絲絳,紛披下垂。柳葉是單葉互生,葉片狹長但寬窄相宜,形如少女細長的眉毛,正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柳樹是我國的原生樹種,據(jù)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屬。山東青島地 區(qū)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绷鴺湟彩?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xiàn)“柳”字。
阿斯匹林是人類常用的具有解熱和鎮(zhèn)痛等作用的一種藥品,它的學名叫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的發(fā)明起源于隨處可見的柳樹。在中國和西方,人們自古以來就知道柳樹皮具有解熱鎮(zhèn)痛的神奇功效。
在中藥里,柳樹入藥亦多顯功效。
柳絮:別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將柳絮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jīng)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zhì),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明顯療效。
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熱祛風,水煎熏洗尚可治療疥癬頑疾。
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梧桐樹
名 稱: 梧桐
拉丁名: Firmiana simplex
別 名: 青桐、桐麻、法國梧桐
科: 梧桐科 屬: 梧桐屬
原產(chǎn)中國及日本,中國各省廣泛栽培。
梧桐,青桐,中國梧桐,葉子上面長豌豆粒的那種,樹皮青色,光滑。梧桐科,落葉喬木。幼樹樹皮綠化,平滑。葉掌狀裂。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果實分為五個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球形,生其邊緣。青桐是珍貴的闊葉用材樹種,材質(zhì)堅重,耐腐朽,為優(yōu)等用材,山區(qū)廣有分布。木材供制樂器和家具用;樹皮纖維可造紙;種子炒熟供食用,亦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潤滑油。又為綠化做出貢獻。
但是在長春氣候不適應(yīng),成活是個問題,青桐屬于南方樹種,在天津地區(qū)還可以成活,在東北夠嗆,不如買泡桐(3月開喇叭花,花成束,極多)或者法桐。
梧桐樹和法國梧桐不屬于同一樹種。法國梧桐,懸鈴木,先栽種于法租界,葉似梧桐,故名,樹上吊青色荔枝球的那種,非常常見。 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枝條開展,樹冠廣闊;樹皮灰綠色,不規(guī)則片狀剝落,剝落后呈粉綠色,光滑。葉片三角狀,長9—15厘米,寬9—17厘米,3—5掌狀分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尖齒和波狀齒,基部截形或近心臟形,嫩時有星狀毛,后近于無毛。球形花序直徑2.5—3.5厘米,通常2個一串,狀加懸掛著的鈴;花長約4毫米;萼片4;花瓣4;雄花;雄花有4—8個雄蕊;雌花有6個分離心皮?;ㄆ?月,果熟期9—10月。
本種樹干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梧桐樹生長速度快,木質(zhì)疏松,怕凍害 因為是肉質(zhì)根,怕水淹, 病害方面,怕病毒病, 蟲害方面,怕大袋蛾, 根系粗,淺,怕大風.
梧桐喜光。喜溫暖氣候,不耐寒。適生于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喜堿。根肉質(zhì),不耐水漬,深根性,植根粗壯;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長尚快,壽命較長,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長季節(jié)受澇3~5天即爛根致死。發(fā)葉較晚,而秋天落葉早。對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抗性。
梧桐,又名青桐,為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樹冠卵圓形,樹干端直,樹皮青綠平滑,側(cè)枝粗壯,翠綠色。
梧桐為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我國分布較廣,耐寒性不強,在酸性、中性及鈣質(zhì)土上均能生長。深根性,積水易爛根,在高溫季節(jié)受澇3至5天即可致死。生長尚快,壽命較長。發(fā)葉晚,落葉早。葉、花、根及種子均可入藥,種子還可炒食及榨油。
常用播種法繁殖,扦插、分根也可。秋季果熟時采收,曬干脫粒后當年秋播,也可沙藏至翌年春播。條播行距25厘米,覆土厚約1.5厘米。每畝播量約15公斤。沙藏種子發(fā)芽較整齊,播后4至5周發(fā)芽。干藏種子常發(fā)芽不齊,可在播前先用溫水浸種催芽。正常管理下,當年生苗高可達50厘米以上,翌年分栽培養(yǎng)。三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地點宜選地勢高燥處,穴內(nèi)施入基肥,定干后,用蠟封好鋸口。注意梧桐木虱、霜天蛾、刺蛾等蟲害,可用石油乳劑、敵敵畏、樂果、甲胺磷等防治。在北方,冬季對幼樹要包扎稻草繩防寒。入冬和早春各施肥一次。
梧桐栽培容易,管理簡單,又很省水。枝葉繁茂,綠陰濃濃,因有梧桐引鳳的傳說而具有傳奇色彩。它是我國重要的庭院綠化樹種,適于草坪、庭院、宅前、坡地孤植或叢植。因其對二氧化硫和氟化氫有較強的抗性,也可用于廠礦區(qū)綠化。
推薦一種灌根起樹移植大樹方法
梧桐樹和鳳凰的故事
由于梧桐高大挺拔,為樹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鳳凰聯(lián)系在一起。鳳凰是鳥中之王,而鳳凰最樂于棲在梧桐之上,可見梧桐是多么地高貴了。比如在我國的詩經(jīng)里,就有關(guān)于梧桐的記載。在詩經(jīng),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詩寫道: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br>這詩說的是梧桐生長的茂盛,引得鳳凰啼鳴。菶菶萋萋,是梧桐的豐茂;雍雍喈喈,是鳳鳴之聲。
在莊子的秋水篇里,也說到梧桐。在說到莊子見惠子時說:“南方有鳥,其名為宛(右鳥旁)雛,子知之乎?夫宛(右鳥旁)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在這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鳳凰聯(lián)系在一起,這里的“宛(右鳥旁)雛“就是鳳凰的一種。他說鳳凰從南海飛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梢娢嗤┑母哔F。
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里,有這樣的描述:“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鳳凰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現(xiàn)在的人們常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因此在以前的殷實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種梧桐,不但因為梧桐有氣勢,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桑樹目錄
我國桑樹栽培
產(chǎn)地分布
形態(tài)特征
生長習性
園林用途
染料用途
繁殖培育
桑樹養(yǎng)殖
桑樹的藥用價值
桑樹的藥用價值
桑樹屬??粕?,為落葉喬木。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
[編輯本段]我國桑樹栽培
我國勞動人民對桑樹作了改良,培育了許多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的品種。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采用了壓條繁殖法,為繁殖良種桑苗開辟了新途經(jīng)。在桑地間作綠豆、大豆作綠肥、以蠶糞肥桑、桑樹剪伐等栽培技術(shù),都對蠶桑的生產(chǎn)發(fā)展起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種桑養(yǎng)蠶最早的國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桑樹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xiàn)桑、蠶、絲、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養(yǎng)蠶已是常見農(nóng)活。春秋戰(zhàn)國時期,桑樹已成片栽植。
我國收集保存的桑樹種質(zhì)分屬15個桑種3個變種,是世界上桑種最多的國家。其中栽培種有魯桑、白桑、廣東桑、瑞穗桑;野生桑種有長穗桑、長果桑、黑桑、華桑、細齒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雞桑;變種有鬼桑(蒙桑的變種)、大葉桑(白桑的變種)、垂枝桑(白桑的變種)。
[編輯本段]產(chǎn)地分布
原產(chǎn)我國中部,有約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圍廣泛,東北自哈爾濱以南;西北從內(nèi)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南至廣東、廣西,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以長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
[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16m,胸徑1m。樹冠倒卵圓形。葉卵形或?qū)捖研危榷思饣驖u短尖,基部圓或心形,鋸齒粗鈍,幼樹之葉常有淺裂、深裂,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生毛,脈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紅或白色,多汁味甜?;ㄆ?月;果熟5~7月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光,對氣候、土壤適應(yīng)性都很強。耐寒,可耐-40℃的低溫,耐旱,不耐水濕。也可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生長。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輕度鹽堿(0.2%)??癸L,耐煙塵,抗有毒氣體。根系發(fā)達,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壽命長,一般可達數(shù)百年。個別是可達千年。
[編輯本段]園林用途
桑樹樹冠豐滿,枝葉茂密,秋葉金黃,適生性強,管理容易,為城市綠化的先鋒樹種。宜孤植作庭蔭樹,也要與喜陰花灌木配置樹壇、樹叢或與其它樹種混植風景林,,果能吸引鳥類,宜構(gòu)成鳥語花香的自然景觀。居民新村、廠礦綠地都可以用,是農(nóng)村“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
[編輯本段]染料用途
桑樹的枝葉和桑皮都是幾號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使用部位:枝葉、樹皮
桑葉染色,在絲布與棉布的呈色很接近,可染出卡其黃,其中鋁、錫媒染呈色稍鮮明些。黃褐色,呈帶黃味的灰色。
利用桑樹枝葉染色為桑樹產(chǎn)業(yè)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通道,也為天然植物染色提供了新的原材料。
[編輯本段]繁殖培育
播種、扦插、分根、嫁接繁殖皆可??筛鶕?jù)用途,培育成高干、中干、低干等多種形式,園林上一般采用高干廣卵形樹冠。
[編輯本段]桑樹養(yǎng)殖
(一)桑苗種植法
1、種植辦法
種前先用磷肥加黃泥水漿根,提高成活率。坡地及半旱水田平溝種,水田起畦種,按上述規(guī)格拉線種植,種后回土至青莖部,踏實后淋足定根水。
2、淋水及排水
種后干旱時要及時淋水,漬水則及時排水,發(fā)現(xiàn)缺苗及時補上。
3、施肥、除草
新梢長到3—4寸高施第一次肥,畝施糞水+尿素7—10斤;長到5—6寸高結(jié)合除草施第二次肥,畝施農(nóng)家肥500—1000斤+復合肥40斤+尿素20斤,肥料離桑苗3寸遠,以免燒死桑苗,要開溝深施回土。施第二次肥后可噴禾耐斯都爾等旱地除草劑一次,注意不能噴到桑苗;隔20天后施第三次肥,畝施生物有機肥100斤+尿素40斤。施這次肥后噴一次樂果+敵敵畏,濃度為背負式噴霧器一桶水加樂果2蓋,敵敵畏2蓋,不得噴其他農(nóng)藥,以免蠶中毒。
(二)桑枝繁殖法
除了種桑苗外,尚可用桑枝繁殖,辦法如下:
1、選地及整地:選土質(zhì)肥沃,不漬水的旱水田為好, 犁好耙平。
2、枝條選擇及種植方法
應(yīng)選擇近根1米左右的成熟枝條,種植時間最好是12月份冬伐時進行,隨剪隨種,提高成活率,種植辦法有垂直法和水平法。
①垂直法:把桑枝剪成5寸(3—4個芽)左右,開好溝后把枝條垂直擺好(芽向上)回土埋住枝條或露一個芽,壓實泥,淋足水,保持20天濕潤,用滿膜蓋,待出芽后去掉薄膜。
②水平埋條法:這是一項新技術(shù),對于無種子的良種最適宜,平整土地后,按規(guī)格開好約1.5寸深的溝,然后把剪成約2尺長的枝條平擺2條(擺2條是為了保證發(fā)芽數(shù))回土約0.8寸,輕壓后淋水,蓋薄膜出芽后去掉薄膜。
3、植后管理
待芽長高5寸后,結(jié)合除草,每畝薄施農(nóng)家肥300—400斤+尿素15斤。20天后再施一次,畝施復合肥60斤+尿素30斤,施肥后進行除蟲。
(三)直播套種成園法
這是一種快速成園,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新技術(shù),具體辦法如下:
1、播前準備:選擇土質(zhì)疏松,容易打碎的好地,犁翻打碎后,開好排水溝,按行寬2.1尺—2.4尺劃線,沿線施入腐熟有機肥,與泥土翻勻,撥平地面。
2、播種方法:2—3月份播種最適宜,先將播桑行線3寸寬的泥土充分打碎充分淋水,然后沿桑行線點播桑種,畝播種量2—3兩,(每3寸播3—6粒),用泥粉薄蓋種子,最后蓋草再淋水。行間套種黃豆、花生、蔬菜等經(jīng)濟作物,(不要離桑苗太近),套種作物可在播種的同時進行,也可適當提前,爭取5月份收獲完,以免影響桑樹生長。
3、管理、播種后小苗階段注意淋水,及時除草施肥除蟲,套種作物收獲后,及時施肥,不久就可養(yǎng)蠶。為了養(yǎng)樹,當年不夏伐,冬季離地面1.5尺左右剪伐,按每畝6000—7000株(行距2.1—2.4尺,株距4—5寸),留足壯株,多余苗木挖去出售或自種,重施冬肥。
[編輯本段]桑樹的藥用價值
桑樹為??坡淙~喬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帶居多,且歷史悠久。桑樹的葉、果、木材、枝條等可以用來飼蠶、食用、釀酒、編筐、造紙和制作各種器具,同時其葉、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還是防治疾病的良藥。
桑葉:桑樹的葉,以經(jīng)霜后采收的為佳,稱霜桑葉或冬桑葉。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經(jīng),有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肺熱咳嗽、肝陽頭痛眩暈、目赤昏花、血熱出血及盜汗等證?,F(xiàn)代還用于治療下肢象皮腫??蓛?nèi)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鮮桑葉摘破葉脈后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藥名叫桑葉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熱止血,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桑葉的蒸餾液還可用于治療目疾。
桑枝:桑樹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經(jīng),功擅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利關(guān)節(jié),行水氣。多用于治療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身癢等證,尤擅療上肢痹痛??杉鍦虬靖鄡?nèi)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樹的枝條燒灼后,可瀝出汁液,名桑瀝,《本草綱目》等書載其能治療“大風瘡疥”、破傷風、小兒身面爛瘡等證。
桑根: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藥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經(jīng),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之功。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證。多入煎劑、散劑,也搗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帶皮用亦可入藥,書載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療驚癇、筋骨痛、高血壓、目赤、鵝口瘡、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兒口瘡和外傷出血。
桑葚:為桑樹結(jié)的果穗,夏季采收。性味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有補肝益腎,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熄風之功。常用于治療陰虧血虛之眩暈、目暗、耳鳴、失眠、須發(fā)早白及津傷口渴、腸燥便秘等。煎湯、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
桑木:桑樹的木材入藥有三用,一是木材所燒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療水腫、金瘡出血、目赤腫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經(jīng)過濾、蒸發(fā)后所得的結(jié)晶狀物,名桑霜,可治療噎食積塊及癰疽疔毒。三是老桑樹木材上的結(jié)節(jié),名桑癭,古人認為能祛風除濕,療風濕痹痛、老年鶴膝風等。可惜現(xiàn)在臨床對桑木已鮮用。
桑樹寄生物: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古藥書稱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療腸風、痔瘡出血、衄血及婦人崩漏、帶下、心腹痛等。此外,目前臨床通用的桑寄生為桑寄生科多種植物的枝葉,但古人認為寄生于桑樹者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腎經(jīng),擅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養(yǎng)血安胎。用于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痛及婦人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等證。
目錄1拼音2拼音名3蠶砂的別名4來源5性味6功能主治7蠶砂的用法用量8摘錄附:1用到中藥蠶砂的方劑2用到中藥蠶砂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蠶砂 1拼音 cán shā
2拼音名Cán Shā
3蠶砂的別名蠶屎、晚蠶砂、原蠶砂、蠶糞
4來源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糞便。搜集家蠶糞便,曬干,篩凈雜質(zhì)即得。
5性味甘、辛,溫。
6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用于腰膝關(guān)節(jié)疼痛,月經(jīng)過多,腹痛,皮膚風疹。
7蠶砂的用法用量3~8錢,包煎;外用裝布袋蒸熱熨患處。
8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到中藥蠶砂的方劑 生發(fā)二號丸 60g,女貞子60g,桑椹子60g,神曲30g,蠶砂30g。功效:滋肝益腎,涼血消風。主治:斑禿。制...
三節(jié)湯 ,杉木節(jié)3兩,松木節(jié)3兩,茵芋3兩,蒴藿3兩,原蠶砂3兩,麻黃根3兩,蓖麻葉3兩,柳蛀糞3兩,煮絮桶...
蠶砂黃柏湯 音:cánshāhuángbǎitāng處方:生蠶砂30克,生黃柏30克。功能主治:清利下焦?jié)駸?。?..
蜚龍分師丸 :白僵蠶1兩,白花蛇1兩,穿山甲1兩,香蛇1兩,蠶砂1兩,全蝎1兩,鹿角(炒)1兩,蜈蚣5錢,蟬蛻2...
疏風清腦飲 蒿本1錢,蘇荷葉1錢半,丹皮1錢半,玄參2錢,晚蠶砂5錢,鉤藤5錢,鮮銀花藤7錢,蔥白(連須)7支。...
更多用到中藥蠶砂的方劑
用到中藥蠶砂的中成藥 清降片 ian標準編號:WS3B368098處方:蠶砂大黃青黛玄參皂角子赤芍板藍根麥冬連翹牡丹皮地黃甘...
胃福顆粒 準編號:WS3B346098處方:白及黃芪蠶砂延胡索(制)沉香威靈仙地榆沒藥陳皮馬兜鈴木香馬齒...
養(yǎng)血愈風酒 子12g秦艽6g當歸6g白術(shù)(炒)6g川牛膝6g蠶砂6g蒼耳子6g鱉甲(炙)?g綿草6g紅花3g茄根...
風濕寧藥酒 0g紅花25g烏梢蛇50g五加皮25g桂枝50g蠶砂25g白鮮皮50g石菖莆25g苦參50g細辛25...
清宮壽桃丸 腎鹿腎狗腎枸杞子人參天冬麥冬地黃當歸益智(鹽制)蠶砂酸棗仁(炒)分心木(炒焦)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小...
更多用到中藥蠶砂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蠶砂 《本草綱目》:[蟲部第三十九卷蟲之一]原蠶 )、石葦?shù)确?,為末。干貼取瘥。(《圣濟總錄》)原蠶砂頌曰∶蠶砂、蠶蛾,皆用晚出者良。時珍曰∶蠶砂用曬...
《吳鞠通醫(yī)案》:[卷四]痹 (三錢)飛滑石(六錢)苡仁(三錢)木通(二錢)晚蠶砂(三錢)服至小便暢為度。二十四日脈洪數(shù),小便反黃...
《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七]痹 茯苓朱(三二)肢痹痛頻發(fā)。羚羊角木防己川桂枝尖晚蠶砂川萆白通草生苡仁茯苓汪冬月溫暖。真氣未得潛藏。邪...
《王氏醫(yī)案繹注》:附錄 煩躁。黃芩(酒炒)焦梔子香豉(炒,各一錢五分)原蠶砂(三錢)制半夏橘紅(鹽水炒,各一錢)蒲公英(四錢...
《張聿青醫(yī)案》:[卷十五]目疾
柳屑
(《綱目拾遺》)
【異名】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糞(《圣濟總錄》)。
【來源】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功用主治】《唐本草》:"主風瘙腫癢癮軫。"
【用法與用量】外用:煎水洗浴或炒熱熨敷。
【選方】①治風癮疹:柳蚛屑一斤,蒴藋根一斤,黃櫨木一斤(銼),鹽二合。上藥,以水五斗,煎至三斗,去滓。暖室中看冷熱,洗浴后,宜避風。(《圣惠方》柳蚛屑浴湯方)
②治柔風筋骨疼痛,手腳拳攣:柳蛀糞二升。上一味,甑上炊一飯頃。攤于床上,著舊夾衣,蓋襯,令患人臥,時蒸熨所患處。(《圣濟總錄》)
③治濕氣腿腫:空心柳樹中屑,取出篩細,入鍋內(nèi)炒熱,以臭泔水灑濕,又炒,加面少許拌勻。趁熱取起,敷腿上,候水出再炒,敷數(shù)次。(《慈幼新書》)
提醒您:柳屑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38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柳蚛屑浴湯
下一篇: 柳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