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爐甘石(煅)1兩,靈藥1錢(重者或2-3錢)。
制法 :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 外障癍瘡,扳睛胬肉,蜆肉蟹睛。
用法用量 : 調(diào)點患處少許,將目久閉,候痛止藥性散盡可撥去,用絹拭去令凈,以熱水洗之。
摘錄 : 《瘍醫(yī)大全》卷十一
愛 蓮 說
--------------------------------------------------------------------------------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2)。晉陶淵明獨愛菊(3)。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漣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遠益清(8),亭亭(9)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10)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11)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12);蓮,花之君子(13)者也。噫(14)!菊之愛(15),陶后鮮有聞(16);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17)眾矣!
[作者簡介]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宋朝道州營道(現(xiàn)在湖南省道縣)人。初為分寧(現(xiàn)在江西省修水縣)主簿,后知南康軍(現(xiàn)在江西省星子縣一帶)。他是宋朝理學(xué)的開山祖,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及《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學(xué)家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前人稱贊他“胸懷灑落,如光風(fēng)霽月”。他家?guī)状≡跔I道的濂溪。后來他住在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湓江,他也名之為“濂溪”。學(xué)者稱他濂溪先生。卒謚“元公”。
[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罢f”,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
(10)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嘆詞,相當于“唉”。
(15)菊之愛:對于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17)宜乎:宜,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
水上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單單愛菊花。從李氏的唐朝以來,社會上的人很愛牡丹。我卻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它的莖中間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氣味越遠越清香,它又端莊又潔凈地挺立在水中,可以遠遠地欣賞它,卻不能輕慢地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人”,蓮花是花中君子。唉!愛菊花的人,在陶淵明以后不大聽到了;愛蓮花的人,象我一樣的還有誰呢?愛牡丹的人,當然是很多的了!
“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xué)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fēng)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shù)文人都是驚嘆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nèi)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概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于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里外貫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zhì);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臺詞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fēng)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jié)構(gòu)謹嚴。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yōu)美簡煉,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余的無用之語
百歲經(jīng)有好幾句文字,寫給你參考下,
我吃長齋慢六親 親朋來到冷凈清
只有茶來沒有酒 只有素菜沒有葷
諸位親朋休怪我 只為天堂地獄分
全吃素飯同來往 同到靈山見釋迦
光陰急急快如梭 大眾頻頻念彌陀
了得這場生死事 歸家且唱太平歌
閻王世界光陰短 廻輪日月快如梭
不知不覺容顏改 男做公公女做婆
暫放陽間來一轉(zhuǎn) 恰似一夢在南柯
今日不知明日事 勸君急早念彌陀
好好一條明亮路 堂堂大路少人行
天堂有路爾不去 地獄牢門便向行
披毛帶角從心造 成佛作祖總隨心
早知六根修正果 休將真性永埋沈
吃齋吃葷一樣人 田中禾稗一樣青
有朝有日花結(jié)蕊 花開結(jié)子見分明
山崩不怕千年樹 船開那管岸頭人
肉字內(nèi)里兩個人 里面照見外面人
眾生還吃眾生肉 仔細思量人食人
一把尖刀白如霜 刺頭取血痛難當
去毛割肉身未冷 這等冤仇怎肯休
奉勸人家大小娘 早向佛前好燒香
不信但看王氏女 年登十六念金剛
男女修來前世修 種子盡是隔年留
世人只說天無眼 只恐來早與來遲
西方路上三座橋 金橋銀橋奈河橋
金橋上面天子座 銀橋下面地藏王
念佛之人橋上過 奈何橋下惡人多
西方路上一丘田 祖師耕種幾多年
不種紅花并紫草 廣種菩提結(jié)善緣
西方路上一只鵝 口銜青草念彌陀
畜生都曉修行路 人不修行怎奈何
勸人莫吃耕田牛 牛食青草度春秋
食他四兩還半斤 冤冤相報幾時休
奉勸世人莫殺牲 殺牲害命罪非輕
雖然不得多滋味 陰司有罪你承擔(dān)
小小孩童好修行 小心念佛有原因
龍女七歲方成道 至今南海拜觀音
莫道孩童不成道 善財童子是何人
二十修行正當時 六月蓮花第一枝
九月菊花怕霜雪 勸你修早莫修遲
三十年來好修行 不曾開口念彌陀
有朝一日無常到 事到頭來悔也難
四十時光有幾秋 終日奔波在心頭
不信但看天邊月 正好團圓又落西
五十歲上白了頭 勸你莫去結(jié)冤仇
陽間世上容易遇 陰司難免見閻君
六十時光心不明 不愁生死只愁貧
可憐世上癡迷漢 不到無常不了心
七十歲上古來稀 燈盞無油漸漸微
早知生死原有路 思量當初念佛遲
八十修行身子虧 要念彌陀力又微
半夜來時三更去 有錢難買到天明
九十歲上忙又忙 髻邊頭發(fā)白如霜
人生難有一百歲 十二時中怕無常
百歲修行終有期 不肯回頭等幾時
山中也有千年樹 世上難逢百歲人
水打沙子浪蕩轉(zhuǎn) 千個善人共一家
千山萬水來念佛 總是菩提一樹花
西方路上八千程 三藏原來共取經(jīng)
取得觀音經(jīng)一卷 傳與世間善人聽
借問西方路幾多 九重山嶺九條河
十萬八千來借問 且到此處念彌陀
男好修來女好修 修得觀音及泗洲
泗洲本是男人做 觀音菩薩女人修
觀音原是莊王女 不招駙馬可榮華
西方路上水滔滔 萬朵蓮花結(jié)做橋
念佛之人橋上遇 造惡之人水上漂
世人笑我念佛癡 人不修行等幾時
閻王鉤人無老少 泰山門外結(jié)冤仇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堅
鉤盡世間英雄漢 只怕修行悟道人
無常好似點法兵 火牌來到不容情
半夜來時三更去 有錢難買到天明
積得幾多積幾多 人生何為苦奔波
財堆北斗有何用 天邊日月快如梭
天大家業(yè)帶不去 一雙空手見閻君
二八佳人體似酥 腰間仗劍斬凡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 暗里催人骨肉枯
奉勸郎君色莫貪 此是閻王第一關(guān)
紅羅帳內(nèi)真地獄 鴛鴦?wù)砩匣畹渡?br>眉來眼去招魂鬼 八幅羅裙引路旛
一點靈光消散去 萬兩黃金買不還
色做船頭氣做梢 中間財酒兩相交
勸君莫下船頭去 四面分明兩把刀
酒色財氣四堵墻 多少賢人在中央
勸君跳出墻圍外 便是長生不老方
奉勸君子早修行 紅塵里面少游行
遇著一個迷魂鬼 意馬一去不回頭
倘若失去三般寶 六道輪回幾時休
分明一句古彌陀 神仙不識問達摩
少林傳得西來意 漕溪一脈透天河
漕溪清水不斷流 流到天涯海角洲
有人吃著漕溪水 不怕閻王出帖勾
說與知音君子聽 看經(jīng)須要看分明
看經(jīng)不識經(jīng)是路 終日看經(jīng)枉勞心
昔日唐僧去取經(jīng) 西天十萬八千程
一路許多諸妖怪 六年辛苦到雷音
西天東土是虛名 都在人身一念心
若說有時皆虛妄 做成功果化迷人
高高山上有黃金 只怕凡人心不堅
行盡世間天下路 惟有修行不悞人
修行不論貧與富 只要原人發(fā)善心
不信但看五六祖 當初也是賣柴人
勸人莫吃鵝雞鴨 一盆滾水去毛羽
雖然不得多滋味 泰山門外結(jié)冤仇
目蓮勸母不肯修 終日思想吃黃鰍
吃過口嚨三寸味 久后受苦自承當
勸人莫吃田中螺 繡針挑出肉無多
九十九個親生子 連娘并子下油鍋
勸人莫吃田中雞 先斬頭來后剝皮
遠看恰似人形樣 近看好似小孩兒
勸人莫吃滿天飛 一箭射來受孤凄
傷他母命由自可 子在巢中望母回
若還一日無食可 死在窠中怎樣休
勸人莫吃河邊鴨 一槍打來一百沙
打鳥之人得錢用 陰司有罪你承當
男女為人孝雙親 不敬父母敬何人
在生之時不恭敬 死后何勞哭鬼神
勸爾修來不肯修 莫學(xué)船身水上游
船如損壞易修整 人身損壞不堪修
為人莫學(xué)目蓮母 不信神佛不燒香
死后地獄身受苦 陰司受罪哭斷腸
早知生死原有路 惟有念佛上西天
紅塵世事都別了 一心佛前念彌陀
爾念彌陀無好處 我念彌陀度我們
我勸修心念佛人 念佛之人要認真
念來念去念得著 一句彌陀勝萬金
彌陀一句最真言 不費工夫不費錢
念得一句超生死 只是眾生少根源
一卷經(jīng)卷誦完成 宣揚寶卷眾人聽
聞?wù)邆€個心歡喜 聽者人人要修行
此卷行行說不盡 祖師句句開路經(jīng)
今世有緣今生度 無緣永劫不能聞
再勸大眾早修行 各人自己辦前程
三子九孫皆得度 九品蓮花定往生
勸人要報父母恩 父母恩如大海深
十月懷胎娘辛苦 三年乳哺母辛勤
長大成人須孝順 自然天地不虧人
孝順感動天和地 龍?zhí)觳粣捝菩娜?br>勸爾上船不上舡 莫等今年與來年
來了一個度一個 不度無緣度有緣
有朝一日法船開 一搞撐到天外天
請問法舡幾時回 又要十萬八千年
借問法舡多少大 頭似滄海尾似天
觀音菩薩為船主 把舵梢公是普賢
文殊菩薩來搖漿 十殿閻君把攬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41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靈光丸
下一篇: 靈光還睛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