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茅蒼術(shù)(米泔水浸,陳土炒焦)3兩,杏仁霜(去油凈)2兩,生大黃(炒)1兩,炒大黃1兩,羌活(炒)2兩,川烏(去皮,面包煨透)1兩5錢,生甘草(炒)1兩5錢,一方有烏藥,無川烏。
制法 : 共研極細(xì)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痢疾。
用法用量 : 每服4分,赤痢用燈心3尺煎湯送下;白痢用生姜3片煎湯送下;赤白痢、噤口痢用燈心生姜同煎湯送下;水瀉用米湯送下。服丸后,含好烏梅。
摘錄 : 《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焦檳榔的炮制方法5焦檳榔的性狀6檳榔的性味歸經(jīng)7檳榔的功效與主治8焦檳榔的炮制作用9檳榔的炮制研究 9.1對化學(xué)成分的影響9.2工藝研究 10焦檳榔的貯存方法11焦檳榔的藥典標(biāo)準(zhǔn) 11.1品名11.2來源11.3制法11.4性狀11.5鑒別11.6檢查 11.6.1水分11.6.2總灰分 11.7含量測定11.8性味與歸經(jīng)11.9功能與主治11.10用法與用量11.11貯藏11.12出處 12參考資料附:1用到中藥焦檳榔的方劑2用到中藥焦檳榔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焦檳榔 1拼音 jiāo bīng láng
2英文參考 charred SEMEN ARECAE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ARECAE SEMEN TOSTUM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概述 焦檳榔為檳榔的炮制品。檳榔的炒法宋代已有,見《太平圣惠方》。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種子[1]。焦檳榔表面焦黃色[1]。檳榔炒后可緩和藥性,以免克伐太過而耗傷正氣,并能減少服后惡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1]。焦檳榔長于消食導(dǎo)滯[1]。用于食積不消,痢疾里急后重[1]。焦檳榔克伐正氣的作用略弱于炒檳榔,一般身體素質(zhì)較差者應(yīng)選用焦檳榔[1]。
4焦檳榔的炮制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凡使,先以刀刮去底,細(xì)切”(《雷公炮炙論》)[1]。
唐代有“搗末服”及煮熟蒸干后用(《新修本草》)[1]。
宋代炮制方法較多[1]。有炒(《太平圣惠方》)、炮(《博濟方》)、燒灰存性(《旅舍備要方》)、面裹煨、吳茱萸炒(《小兒衛(wèi)生總微方論》)、火煅(《類編朱氏集驗醫(yī)方》)等多種炮制方法[1]。
明代基本沿用宋代的炮制方法,并增加了麩炒法(《普濟方》)[1]。
清代有醋制(《本草述》)、童便洗曬(《幼幼集成》)、酒浸(《葉天士秘方大全》)等法[1]。
現(xiàn)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黃、炒焦等[1]。
凈檳榔的制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3~5天,撈出,置容器內(nèi),經(jīng)常淋水,潤透,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1]。
焦檳榔的炮制方法為:取檳榔片,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中火加熱,炒至焦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1]。
5焦檳榔的性狀 檳榔為類圓形薄片[1]。表面呈棕、白色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1]。周邊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1]。質(zhì)堅脆易碎[1]。氣微,味澀微苦[1]。
焦檳榔表面焦黃色[1]。
6檳榔的性味歸經(jīng) 檳榔味苦、辛,性溫[1]。歸胃、大腸經(jīng)[1]。
7檳榔的功效與主治 檳榔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的功效。用于絳蟲病、蛔蟲病、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后重,水腫腳氣,瘧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檳榔生品力峻,常用于治絳蟲、姜片蟲、蛔蟲及水腫、腳氣、瘧疾[1]。如治積腹痛,大便秘結(jié)的萬應(yīng)丸(《醫(yī)學(xué)正傳》);治水腫實證的疏鑿飲子(《嚴(yán)氏濟生方》);治腳氣腫痛的雞鳴散(《證治準(zhǔn)繩》);治瘧疾的截瘧七寶飲(《楊氏家藏方》)[1]。
炒檳榔與焦檳榔功用相似,長于消食導(dǎo)滯[1]。用于食積不消,痢疾里急后重[1]。但炒檳榔較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的作用也略強于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zhì)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zhì)較差者應(yīng)選用焦檳榔[1]。如治飲食停滯、腹中脹痛的開胸順氣丸(《中成藥制劑手冊》)[1]。
8焦檳榔的炮制作用 檳榔生品力峻,常用于治絳蟲、姜片蟲、蛔蟲及水腫、腳氣、瘧疾[1]。如治積腹痛,大便秘結(jié)的萬應(yīng)丸(《醫(yī)學(xué)正傳》);治水腫實證的疏鑿飲子(《嚴(yán)氏濟生方》);治腳氣腫痛的雞鳴散(《證治準(zhǔn)繩》);治瘧疾的截瘧七寶飲(《楊氏家藏方》)[1]。
檳榔炒后可緩和藥性,以免克伐太過而耗傷正氣,并能減少服后惡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1]。焦檳榔長于消食導(dǎo)滯[1]。用于食積不消,痢疾里急后重[1]。焦檳榔克伐正氣的作用略弱于炒檳榔,一般身體素質(zhì)較差者應(yīng)選用焦檳榔[1]。如治飲食停滯、腹中脹痛的開胸順氣丸(《中成藥制劑手冊》)[1]。
9檳榔的炮制研究 檳榔含生物堿、鞣質(zhì)、脂肪油及檳榔紅色素、氨基酸等[1]。生物堿主要為檳榔堿,其余有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堿、檳榔副堿、高檳榔堿等[1]。
(2)比較檳榔傳統(tǒng)浸潤法、減壓冷浸法、粉碎顆粒法、減壓蒸汽燜潤法[1]。結(jié)果表明,減壓蒸汽燜潤法,檳榔堿損失少,軟化時間短[1]。
(3)比較冷浸法、熱浸法、蒸制法、軋碎法制備的檳榔飲片,結(jié)果表明:蒸制法和軋碎法薄層層析比冷浸法和熱浸法多一個斑點;通過水溶性浸出物及醚溶性生物堿測定,證明蒸法切片較理想,煎出效果亦佳,且飲片平整光滑,外觀美觀,容易干燥[1]。
(4)正交設(shè)計法篩選最佳軟化切制工藝,最佳工藝為先減壓后加水,25℃~26℃水浸泡,切0.5mm以下極薄片,陰干[1]。
(5)對檳榔不同工藝炮制品(清炒、炒焦、微波炮制)中醚溶性生物堿、鞣質(zhì)、脂肪類成分進(jìn)行了測定,對小鼠急性毒性進(jìn)行了比較[1]。結(jié)果微波炮制的檳榔與炒品、焦品相比,檳榔堿的損失最少,其他各類成分含量最高,炮制過程中藥材無損失,收得率最高[1]。同時與生品比較,各炮制品毒性都有所降低,各炮制品之間無明顯差異[1]。微波法炮制檳榔是通過藥材本身水分子間的振動產(chǎn)生熱能而達(dá)到炮制目的,該法炮制時應(yīng)用的溫度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污染,藥材損失少,藥材炮制程度均勻一致,飲片完整美觀,有效地解決了加熱溫度高引起檳榔堿大量損失的問題[1]。
10焦檳榔的貯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1]。
11焦檳榔的藥典標(biāo)準(zhǔn)
Jiaobinglang
ARECAE SEMEN TOSTUM
(2)照檳榔項下的(鑒別)(2)顯相同的結(jié)果。
11.6.2總灰分 不得過2.5%(附錄Ⅸ K)。
痢疾是夏秋季常見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多由食入不潔食物引起。該病除藥物治療外,合理的飲食有助于疾病的康復(fù)。
①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腹痛、腹瀉明顯,常伴有發(fā)熱。此時應(yīng)進(jìn)食清淡而富于營養(yǎng)、易于消化且含脂肪少的流體飲食。如濃米湯、稀面湯、豆腐腦、藕粉、果汁等,可選配食用。每餐1小碗,約250~300毫升,每日可給6餐。但牛奶、豆?jié){及過甜的流汁不可飲用,因其可引起腹脹,加重病情。
②隨著病情逐漸好轉(zhuǎn),大便次數(shù)減少,可食用細(xì)軟、易消化、少渣、少油的半流體飲食,如粥、面條、面片、燒豆腐、蒸蛋羹、軟燒魚、餅干等。每日可進(jìn)食5~6餐,每餐主食不宜超過100克。同時進(jìn)食果汁、西紅柿湯等飲料,使尿量每日在1000毫升以上,以利毒素排泄。
③在大便次數(shù)恢復(fù)正常后,仍需進(jìn)半流體食物2~3日,如雞蛋面條、餛飩、汆小肉丸及魚丸等。待身體康復(fù)后,最好在1周內(nèi)仍吃少渣軟飯,如炒雞蛋、炒肉絲、紅燒魚、碎菜等。忌食多油食品及含粗纖維多的蔬菜。
④簡易食療。馬齒覓500克洗凈,搗爛后用紗布擠取汁,下粳米100克煮粥,空腹食用;大蒜1頭,去皮切細(xì)末,用白糖20克拌勻,每日早晚各服1次,飯前吞服,連用7~10天。另據(jù)報道,每日分次生吃大蒜6克,連吃10天,治療阿米巴痢疾有效。
他給你用的是健脾祛濕的藥物,但是看你的反應(yīng),有點像是脾胃虛寒,而這里寒性的有點多,加重了你寒氣,但是沒見到你本人,我也不能肯定
也有可能是健脾祛濕,腹瀉可能是個祛濕的過程。那你可以再觀察一天看看,還這樣,可能是加重寒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46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痢瀉丸
下一篇: 痢疾萬應(yīng)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