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細末,用生草烏頭汁拌和為鋌,麥子長大。
功能主治 : 攻毒祛腐。治疔瘡走暈不止。
用法用量 : 用時將瘡頂刺破,將藥1鋌放瘡口內(nèi),第二日瘡腫為效。
摘錄 : 《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五
制法 : 共為細末,用糊做成麥粒形小丸。
功能主治 : 攻毒破結,消腫止痛。治疔瘡初起,已用針刺后,或誤灸失治,以致瘡毒走散不住之險惡證候。
用法用量 : 凡遇疔瘡,針破患處,用此1粒,插入孔內(nèi),膏藥蓋之,次后追出膿血疔根為效。
摘錄 : 《外科正宗》卷二
制法 : 上為細末,用生草烏頭汁拌和為錠,如麥子長大。
功能主治 : 化毒消腫。主疔瘡走暈不止,一切疔瘡疔毒走黃險癥,疔毒初起,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 : 用時將瘡頂刺破,將藥1錠放瘡口內(nèi)。第2日瘡腫為效。
摘錄 : 《瑞竹堂方》卷五
用法 : 上為細末,糊成麥子大。凡遇疔瘡,針破,用此一粒插入孔內(nèi),膏蓋之,次后追出膿血疔根為效。
功效 : 攻毒破結,消腫止痛。
主治 : 主治療瘡走散不收。
臨床應用 :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化膿性癤腫,也有用于治療蜂窩織炎(有頭疽)等病癥。有頭疽(個案):患者,男,61歲,左側(cè)腰背部見10厘米×15厘米紅腫結塊,腫塊略高出皮膚,質(zhì)地堅硬,中央見白頭成片。診斷為有頭疽(下搭手)。用立馬回疔丹在瘡面8厘米×10厘米處均勻撒上一層,外敷黛軍軟膏。同時予清熱解毒、托毒透膿中藥。3日后復診,見10厘米×8厘米紅腫高突,按之波動(+),中央有蓮蓬狀膿頭,在周麻下作10厘米×8厘米十字形切口,用三青散棉嵌,外敷黛軍軟膏,每日1次換藥,繼服中藥。3日后再診,瘡面腐肉將盡,予生肌散撒粉,復方長皮膏外敷墊棉包扎,每日1次換藥。中藥改為養(yǎng)陰清熱,顧護胃氣。1周后再診,創(chuàng)面新肉將平,瘡周皮瓣生長良好,繼用藥20日,瘡面痊愈。(《河南中醫(yī)》2005年第6期)
方解 : 立馬回療丹中蟾酥、輕粉、蜈蚣攻毒消腫;硇砂、雄黃、金頂砒、麝香破結血,祛腐肉;朱砂、乳香、白丁香活血化瘀,通脈止痛。主要用于治療疔毒走黃。用本品外治同時,可配合內(nèi)服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等方。本方有劇毒,只可外用,切不可誤作內(nèi)服。
方歌 : 立馬回疔丹治瘡,蟾酥輕粉丁硇雄,蜈蚣乳香麝朱砒,瘡散不收用之良。
摘錄 : 明·《外科正宗》
胡雪巖智慧:商家總是盡可能追求最大利潤.商圣陶朱公有一個重要之理是"務完物",是指貸物在買進賣出過程中,嚴格把好商品的質(zhì)量關,務必讓經(jīng)營的貸物保持完好,嚴格把好商品的質(zhì)量關,務必讓經(jīng)營的貸物保持完好.胡雪巖對此有深刻地理解,他在胡慶余堂開辦之初,就立下了一塊"戒欺"匾. 一八七八年五月(即同治四年四月),胡雪巖一手創(chuàng)辦的藥店胡慶余堂開張了,在開張時他就立下了一塊"欺"匾,匾中寫著這樣一句話:"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取厚利.惟愿諸君心余之,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從中可以看出,胡雪巖對產(chǎn)品質(zhì)量與生產(chǎn)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 生意要紅火,關健在于商品質(zhì)量.而胡慶余堂要紅火,關健在于藥品質(zhì)量.藥品質(zhì)量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原料選購要地道,二是加工制作要精細,這完全符合"戒欺"匾中所講到的"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同時也是胡雪巖經(jīng)商中"戒欺"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胡雪巖創(chuàng)品牌的重要手段. 胡雪巖認為"采辦務真"是保證藥品質(zhì)量的首要前提.作為中成藥主要原料的天然動物,植物和礦物,品種多,分布廣,且屬性復雜,僅典籍中記載的就有三千多種.中藥特點是多味配方,每味藥材料的真?zhèn)瘟又苯雨P系到藥品質(zhì)量,也鄧藥的療效,一味摻假,藥效就大不一樣.正因為如此胡風刀雪巖不直接從藥材行進購原藥材,而是利用錢莊,銀號,當鋪構成的金融網(wǎng)做后盾的優(yōu)勢,隔年貸款給藥材產(chǎn)區(qū)的藥農(nóng),使他們資金周轉(zhuǎn)靈活,愿意獻出所采的上等藥品,并派熟悉藥材產(chǎn)地,生長季節(jié),質(zhì)量優(yōu)劣的專人到全國各地的藥材產(chǎn)區(qū)自設坐莊,收購地道的藥材,比如當歸,黨參,黃芪必須采自陜西,甘肅,懷山藥,生地,牛膝,金銀花必須采自淮河流域:香,貝母,川蓮必須采自四川,貴州;貝母,銀耳必須采自江西樟樹;人參,虎骨鹿茸必須采自東北三省;龜板必須采自湖北漢陽;驢皮必須收購于河北新集,山東濮縣;豆蔻,西洋參,犀角,木香必須從處國進口,即使冰糖,陳皮之類的鋪料,也絕不含糊,必須是來自廣東,福建的.本來陳皮在浙江本地產(chǎn)量很高,價格也便宜,但胡雪巖嫌浙江陳皮藥性不足,寧可千里迢迢到廣東去采購,還專揀陳三年的陳三年的陳皮.這種從產(chǎn)地直接進貨的做法,不但可以克服從藥材進行貨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弊端,還大大降低了成本,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確保藥材質(zhì)量. 例如胡慶余堂獨家生產(chǎn)的"胡氏癖溫丹".這種藥共需要七十四種藥材,每味都須用頂真的原料,其中有一"石龍子",俗稱"四腳蛇",本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小爬蟲,可是,用于胡氏辟瘟丹的"石龍子"指定必須是出沒于杭州靈隱,天竺,韜光一帶的金背白肚,背上縱一條黃線的"銅石龍子."銅石龍子".銅石龍子生性警覺,爬行快捷,不易捉到,但為了保證藥效,每年夏天,胡慶余堂都組織員工上山捕捉.第年如此,附近靈隱寺的和尚也見怪不怪了,還時常提供方便.采藥行醫(yī)是濟世善舉,和尚作為佛門弟子自會力相幫. "大補全鹿丸"需要鹿身上三十種珍貴藥材,而且必須選用梅花雄鹿.為了讓顧客知道本藥店選藥實在,決不欺騙顧客,胡雪巖在杭州涌金門外開辟了一處鹿園,養(yǎng)了一群東北梅花鹿,在西湖邊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胡慶余堂制作全鹿丸往往選"黃道吉日,抬著披紅戴綠的鹿,敲羅打鼓,游街一番,之后又回鹿園,在眾目睽睽之下,宰殺,剝皮,放血,除鹿毛,鹿糞外,其余都送進制藥廠.這樣,顧客也就會相信本藥店的藥品確實真材實料. 胡慶余堂創(chuàng)立之后,胡雪巖也就會要求員工必須做到"修制務精"的準則,就是在原料加工到成品制作的過程中要精工細作,絕不允許偷工養(yǎng)料. 其中修要一絲不茍,如多年生蓼料植物大黃性寒味苦,有開積人滯,清火解毒的功能,主治實熱便秘,胃脘脹痛,痢疾,黃疸,瘀血閉經(jīng),目赤口瘡,痛腫疔毒,腸癰腹痛等癥,外敷可治燙傷.大黃是一味常用藥,但人藥時公取其要狀莖,胡慶余堂藥工在除尖后才將它入藥;麥冬心性寒,他們必先去心;麻黃要去節(jié),蓮子要去芯,肉桂剝?nèi)テ?五倍子去掉毛````所有這些確保了胡慶余堂生產(chǎn)的中藥在色香味和療效上都有獨到之處. 而"制"要精益求精.以治療瘡的良藥"立馬回疔丹"為例,其中有原料叫"金頂砒",這是按東晉著名道士醫(yī)學家,彤術家葛洪(約281~341年,丹陽句容人)的煉丹法,用青銅,砒霜提煉,取其上面的結晶體入藥.又如:治療癲狂癥的"龍虎丸".內(nèi)含劇毒藥品砒霜,按古方炮制規(guī)定,用打白布把砒霜包起來再嵌入豆腐中,文火慢煮,待豆腐變黑(即砒霜中的部分毒汁被豆腐吸附)方可入藥.為了防止服藥者中毒,嚴格要求把已排出部分毒汁的砒霜與其他磨成細粉的藥味攪拌得非常均勻. 據(jù)記載,這里還有一則故事: 胡慶余堂開辦不久,就有一個因獲悉自己中舉而高興過度引發(fā)癲狂癥的新科舉修登門求醫(yī).此人家道貧寒,十年寒窗,磨穿硯臺,發(fā)不容易示得功名,父母本指望人支撐門戶,不料遇此厄運.聽罷原委,有個名醫(yī)說:用龍虎丸或許能治愈此病.只是胡慶余堂沒有這種藥,但胡雪巖還是表示:半月之內(nèi),一定制作出龍虎丸藥. 當時的藥物全用手工攪拌,龍虎丸中有劇毒砒霜,由于擔心拌不均關及人命,沒有一個藥工敢擔這個風險.可是十天后,胡雪巖宣稱藥王桐君老人于昨夜托夢教他制作工,并向他們面授機宣.三天以后,龍虎丸藥果然制成,那位舉人服用了沒幾天就根治了癲狂癥.胡雪巖有一次酒后吐真言,原來,他命藥工將藥粉均勻地攤在竹片上,再用木棒反反復復,顛來顛去地寫龍,虎二字,共寫九百九十九遍,這樣一來,藥粉自然拌透了,哪會不均勻?操作時關閉門窗,不準外人偷看,乍看之下神秘兮兮,實在是要求藥工專心一致罷了. 在確保藥材質(zhì)量上,胡雪巖主要做到以下兩件事情:一是嚴格選材.原料進來后,先要揀去雜質(zhì),胡慶余堂藥工寧精勿濫,即使像麝香之類的原料,他樣也仔細把混有雜在麝香粉里的細毛,血衣一一剔出,雖然這樣做原料損耗往往高于其他藥店,但確保了藥效.二是精心貯藏.為防止藥材霉爛變質(zhì),胡雪巖購地四畝,造起東南西四個藥材倉庫,另設一人設計獨特,陰涼透風,溫度適宜的膠庫,在此貯藏的驢皮膏歷時百年也不變質(zhì).中藥貴在純.把采辦來的地道藥材進行炮制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等"生藥材"進行必要的漂,剪,熬,煮,淬,泡,炸,煨,炒炙,煉等加工,使其藥能夠完全發(fā)揮出來;制劑就是將炮制過的藥材做成丸,散,膏,丹,酒等成藥. 可見,胡雪巖在做到戒欺過程中,真要謂是用心良苦.他知道:用料不實,分量不足,病人用過,不僅不能治病,有時可能還會壞事.這樣這不僅砸了藥店的招牌,還會有損自己的名聲. 胡雪巖人生啟示: 在胡雪巖的商業(yè)意識中,始終把商品質(zhì)量作為頭等大事.在胡雪巖的帶動下,胡慶余堂上下至,全力以赴地做到"戒欺",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產(chǎn)品,為藥店開辟了滾滾財源.這種通過抓商品質(zhì)量來做市面的方法,是胡雪巖那個時代的商人秘望塵莫及的.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治療蜈蚣疔的方劑2治療蜈蚣疔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蜈蚣疔 1拼音 wú gōng dīng
2注解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啟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頭足,發(fā)寒熱,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黃定子涂之。”
治療蜈蚣疔的方劑 蜈蚣散 ,白芷5分,僵蠶2個,元寸3厘,甘草3分。主治:疔瘡陽毒。用法用量:用小茄子1個煨半熟,將藥末填入...
蚤休散 (均收存陰干聽用)。功效:取汗解表。主治:一切惡疔。用法用量:水煎服。《藥奩啟秘》:方名:蚤休散組...
追疔飛龍奪命丹 疔飛龍奪命丹組成:辰砂1錢,雄黃1錢,蟾酥1錢,蜈蚣(炙)1錢,枯礬1錢,輕粉2分,麝香5分,冰片2...
守效散 1錢,輕粉1錢,川烏1錢,生礬1錢,蜈蚣1條(焙干)。主治:疔瘡惡肉。用法用量:鈚針刺破瘡口,令血...
走馬回疔丹 錢,硇砂1錢,輕粉1錢,白丁香1錢,金頂砒5分,蜈蚣1條(炙),雄黃2錢,朱砂2錢,乳香6分,麝香5...
更多治療蜈蚣疔的方劑
治療蜈蚣疔的中成藥 柳條膏 (附錄18頁)。功能與主治:拔毒生肌。用于癰疽,疔毒,瘡腫,凍瘡。用法與用量:將膏藥加溫軟化,攤于...
飛龍奪命丸 :活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血瘀化腐成毒引起;癰疽疔毒,腦疽對口,搭背惡瘡,乳癰乳癌,潰爛不愈。用法...
活血解毒丸 的癰毒初起,乳癰乳炎,紅腫高大,堅硬疼痛,結核,疔毒惡瘡,無名腫毒。用法與用量: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麝香回陽膏 搭背,偏口,對口,傷手,癰瘡,燙傷,黃水瘡,一切疔毒,惡瘡等癥。用法與用量:外用,溫熱軟化,貼于患...
點舌丸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各種瘡瘍初起,無名腫毒,疔瘡發(fā)背,乳癰腫痛等癥。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
更多治療蜈蚣疔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蜈蚣疔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二十二(總論痘要)]玄玄賦 閉兮,蜈蚣蹲。(凡牙關緊閉而不能開合者,此必有蜈蚣疔蹲于間耳,宜急治之。)耳孔疔兮名豢虎,豢虎一呈...
《外科啟玄》:[卷之二]明疔瘡三十四種形癥禁忌論 。須急去之。內(nèi)服托里追疔藥。外有本條。三十四曰蜈蚣疔。其形長如蜈蚣。亦有頭足。發(fā)寒熱。因食物被蜈蚣...
《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四諸瘡部(上)]疔瘡門主論 小腿肚上,乃手足陽明經(jīng)分毒瓦斯,治宜加引經(jīng)藥。蜈蚣疔形長如蜈蚣,亦有頭足,發(fā)寒熱,因飲食中被蜈蚣游...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門]疔瘡論第十七 效獨稱雄乳沒砂礬輕粉同銅綠蟾酥寒水麝蝸牛又有用蜈蚣治疔瘡、發(fā)背、腦疽、乳癰、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惡癥歹...
《奇效簡便良方》:[卷二四肢]手指天蛇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4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立馬烏
下一篇: 立馬回疔奪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