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安息香、蘇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膽南星各等分。
制法 : 上為細(xì)末,姜汁調(diào)作小餅。
功能主治 : 小兒物忤逆觸。
用法用量 : 每用磨化,涂奶上及焚煙。
摘錄 : 《醫(yī)統(tǒng)》卷八十八
玳瑁 別名: 十三鱗、 瑁、文甲、瑇玳 拉丁學(xué)名: Eretmochelys imbricata英文名:Hawksbill Turtle。 玳瑁:龜鱉目海龜科的1種。又稱十三鱗。古名瑇瑁,文甲。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北起山東、南迄廣西沿海均有分布。頭部有前額鱗2對;吻側(cè)扁,上腭鉤曲如鷹嘴。背甲呈心形,盾片如覆瓦狀排列,老年個體趨于鑲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側(cè)4片;緣盾每側(cè)11片,在體后部呈鋸齒狀;臀盾2片,中間有1縫隙,不相切。四肢槳狀,前肢較長大,各具2爪;后肢較短小,各具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背甲紅棕色,有淡黃色云狀斑,具光澤;腹甲黃色。 生活于海洋,以魚、軟體動物和海藻為食。每年7~9月在熱帶、亞熱帶海的沙灘上掘坑產(chǎn)卵。卵白色,圓形,革質(zhì)軟殼,孵化期約3個月。背甲盾片入藥,具清熱解毒、滋陰潛陽等功效,亦可作工藝裝飾品。類屬: [編輯本段] 屬于龜鱉目Testudinata ,潛頸龜亞目Cryptodira, 海龜科Cheloniidae,玳瑁屬Eretmochelys 主要成分 [編輯本段] 含角蛋白及膠質(zhì)等 外形特征 [編輯本段] 已知其最大的龜殼長近1米, 重27公斤.通常所見的殼長僅60厘米左右,重9-14公斤。背甲共有13塊,作覆瓦狀排列,所以得名“十三鱗”。成體甲殼為鮮艷的黃褐色,平滑有光澤。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頭、尾和四肢均可縮入殼內(nèi)。背甲和頭頂鱗片為紅棕色和黑色相間。頸及四肢背面為灰黑色,腹面幾為白色。背及腹部均有堅硬的鱗甲。頭部具前顴鱗甲2對。鼻孔近于吻端。上須鉤曲,嘴形似鸚鵡,頜緣鋸齒狀。背面鱗甲,早期呈覆瓦狀排列,隨年齡增長而變成平置排列,表面光澤,有褐色與淺黃色相間而成的花紋。中央為脊鱗甲5枚,兩側(cè)有肋鱗甲4對;緣鱗甲25枚,邊緣呈鋸齒狀。腹面由13枚鱗甲組成,呈黃黑色。四肢均呈扁平葉狀。前肢較大,具2爪,后肢只有1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繁殖習(xí)性 [編輯本段] 產(chǎn)卵期3-4月,產(chǎn)卵時,白天爬上沙灘扒穴產(chǎn)卵,坑穴直徑約20厘米,深約30厘米,產(chǎn)卵雌龜甲長為60-80厘米。一個產(chǎn)卵期內(nèi)分三次產(chǎn)卵,每次產(chǎn)卵130-200個。卵球形,殼軟,有彈性。卵徑約3.5毫米.孵化時間長,約需2個月。初孵出的幼龜背甲未完全堅硬, 但已有覆瓦狀排列,龜甲長約40-46毫米。幼龜頸部可自由伸縮,但不能前后左右轉(zhuǎn)動。性兇猛, 屬掠食性龜類,捕食魚、蝦、蟹貝等,還兼食海藻。玳瑁強(qiáng)有力的上下頜能粉碎蟹殼,甚至雙殼類軟體動物的貝殼。幼貝則以海藻為食。 分布范圍 [編輯本段]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水域。中國產(chǎn)于西沙群島、海南島、廣東、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省沿海地區(qū)。 保護(hù)級別 [編輯本段] 屬于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廣東省已建立以保護(hù)玳瑁、綠海龜?shù)群}敒橹鞯臇|港自然保護(hù)區(qū)。而今玳瑁屬珍稀保護(hù)動物,禁止捕獵。工藝價值 [編輯本段] 玳瑁作飾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鱗甲,系有機(jī)物。成年玳瑁的甲殼是鮮艷的黃褐色。此類飾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難見到。 漢代的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真假玳瑁鑒別在寶石分類中,玳瑁被列入有機(jī)寶石類。其用途廣泛,長期以來為人們所喜愛。如何鑒別真?zhèn)危?.強(qiáng)光照射法:將玳瑁在強(qiáng)光或電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見通透的美麗花紋,透明的血絲狀深入甲片內(nèi),其色斑 呈無數(shù)圓點狀,如糜子小點聚集一起,形成邊界參差不齊的不規(guī)則狀。仿制品的血絲在表面成片狀,斑紋呆板或呈團(tuán)塊狀。2.拋光法:玳瑁片經(jīng)拋光后呈現(xiàn)一種獨特光彩和神韻。仿制品則不具備這一特征。3.燃燒法:刮削末點燃或以熱針觸之,真品火燒會有燒焦頭發(fā)的味道。仿制品則為異味,電木發(fā)石酸氣味;賽璐珞呈樟腦氣味;安全賽璐珞和酪素塑膠則呈醋味。4.手掂法:玳瑁密度為1.29g/cm3。塑料仿制品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5.切片觀察法:將玳瑁用溫水浸泡軟化后,切片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可見紅褐色球狀顆粒,色斑呈圓形色素小點,具備清晰的斑紋結(jié)構(gòu)。塑料制品具條狀,可見界限明顯的色帶。6.天然玳瑁與壓制玳瑁的區(qū)別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熱后顏色變深,且有空氣泡,呈拉長狀。天然玳瑁則相反。7.拼合玳瑁是為了看去很厚,但從側(cè)面觀察,就可見不同片間有色澤區(qū)別;用放大鏡觀之,有粘膠痕跡及氣泡殘存。8.市面上經(jīng)常有用牛角來冒充玳瑁欺騙消費(fèi)者,而牛角的色澤遠(yuǎn)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沒有玳瑁斑(也就是紅黑透明黃夾雜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澤好,花紋通透美麗;牛角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開裂,裂成一層一層的9.玳瑁從水中撈出瞬間,水會向四周散開,所以玳瑁能避霧水、風(fēng)邪。 藥用價值 [編輯本段] 藥材:本品為近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長10~20厘米,厚1.5~3毫米。邊緣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體。并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的花紋,平滑而有光澤;內(nèi)面密布白色的條紋或斑點,并有縱橫交錯的溝紋。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zhì)。氣無。以片厚、花紋明顯、半透明者為佳。 氣味: (甲)甘、寒、無毒。 主治: 1、預(yù)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勻,取半合溫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瘡流行時服此,病未發(fā)則內(nèi)消,病已發(fā)則減輕。2、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俁,加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3、鋟風(fēng)目淚(乃心腎虛熱所致)用生青玳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送下。一天服一次。 來源:龜科動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將玳瑁倒懸,用沸醋潑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剝下,去掉殘肉,洗凈即得。 用法用量: 1~3錢。多入丸、散劑用。 選方:①治急風(fēng)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xì)研),琥珀一兩(細(xì)研),麝香一兩(細(xì)研),龍腦一錢(細(xì)研)。上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 ②治中風(fēng)不語,精神冒悶及中惡不語:瑇瑁(鎊)、丹砂(研)、雄黃(研)、白芥子各半兩,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再同研勻,別以銀石器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童子小便下,不拘時候服。(《圣濟(jì)總錄》玳瑁丸) ③治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痘疹論》) ④預(yù)解痘毒,遇行時服此,未發(fā)內(nèi)消,已發(fā)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勻;溫服半臺,日三服。(《靈苑方》) ⑤治迎風(fēng)目淚,乃心腎虛熱也:生碡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日一服。(《飛鴻集》)
我們?nèi)粘I钪锌梢砸姷降乃幉氖欠浅6嗟?,但是有些藥材可能我們大家都沒有聽說過,比如玳瑁這種藥材就是人們都比較陌生的,其實玳瑁的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適當(dāng)?shù)姆苗殍R彩强梢灾委熀芏嗟募膊〉模旅嫖覀円黄饋砜纯寸殍5乃幱酶椒健?br>1、治急風(fēng)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xì)研),琥珀一兩(細(xì)研),麝香一兩(細(xì)研),龍腦一錢(細(xì)研)。上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所以如果我們大家在生活中不幸出現(xiàn)了風(fēng)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等等這些癥狀了,那么我們大家就是可以服用本方來進(jìn)行治療的,治療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2、另外,玳瑁還可以有效的緩解中風(fēng)不語,精神冒悶及中惡中語等等這些病癥的,那么如果服用玳??梢灾委熯@些疾病?其實我們大家可以將玳瑁(鎊)、丹砂(研)、雄黃(研)、白芥子各半兩,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再同研旬,別以銀石器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童子小便下,不拘時候服。(《圣濟(jì)總錄》玳瑁丸)。
上面我們了解了許多的關(guān)于玳瑁的藥用附方了,我們大家可以將玳瑁的這些藥用附方記住的,以后在生活中如果出現(xiàn)了上面介紹的一些病癥了,那么我們大家也不需要太過著急,只要適當(dāng)?shù)姆靡恍╃殍>褪强梢杂行У木徑獠∏榈摹?/p>
【別名】鬼督郵、石下長卿,別仙蹤,料刁竹,釣魚竿、逍遙竹、一枝箭,英雄草、料吊,土細(xì)辛、九頭獅子草,竹葉細(xì)辛,鈴柴胡,生竹,一枝香、牙蛀消、線香草,小對葉草、對月草,天竹、溪柳、蛇草,瑤山竹,黑薇、蜈蚣草、銅鑼草,山刁竹、蛇利草、藥王,對葉蓮,上天梯、老君須、香搖邊、搖竹消、搖邊竹、三百根,寮刁竹、千云竹.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或帶根全草。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肝,胃二經(jīng)。
【功效】祛風(fēng)止痛,祛風(fēng)止癢,活血解毒。
【功用主治】鎮(zhèn)痛,止咳,利水消腫,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風(fēng)濕疼痛,經(jīng)期腹痛,慢性氣管炎,腹水,水腫,痢疾,腸炎,跌打損傷,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
1、用于風(fēng)濕痹痛、腰痛、跌打損傷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種痛癥。徐長卿有較好的祛風(fēng)止痛作用,廣泛地用于風(fēng)濕、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痛癥。近年來也用于手術(shù)后疼痛及癌腫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蓡挝稇?yīng)用,或隨證配伍有關(guān)的藥物。
2、用濕疹、風(fēng)疹塊、頑癬等皮膚病。本品有祛風(fēng)止癢作用??蓡斡脙?nèi)服或煎湯外洗,亦可配伍苦參、地膚子、白鮮皮等清利濕熱的藥物。此外,本品還能解蛇毒,治毒蛇咬傷??膳c半邊蓮?fù)脙?nèi)服或外用。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入丸劑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體弱者慎服。
【選方】
①治惡莊心痛,悶絕欲死:鬼督郵一兩(末),安息香一兩(酒浸,細(xì)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藥,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圣惠方》)
②治腰痛,胃寒氣痛,肝硬化腹水:徐長卿二至四錢。水煎服。(《中草藥土方土法戰(zhàn)備專輯》)
③治腹脹:徐長卿三錢。酌加水煎成半碗,溫服。(《吉林中草藥》)
④治牙痛:徐長卿根(干)五錢。洗凈,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將其根制成粉劑。痛時服水劑90毫升,服時先用藥液漱口1~2分鐘再咽下;如服粉劑,每次五分至一錢,均每天二次。(《全晨選編·口腔疾病》)
⑤治風(fēng)濕痛:徐長卿根八錢至一兩,豬精肉四兩,老酒二兩。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經(jīng)期腹痛:對葉蓮根三錢,月月紅二錢,川芎一錢。切細(xì),泡酒四兩,內(nèi)服。(《貴陽民間藥草》)
⑦治痢疾,腸炎:痢止草一至二錢。水煎服,每天一劑。(《全展選編·傳染病》)
⑧治精神分裂癥(啼
【出處】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唐本草》:徐長卿,葉似柳,兩葉相當(dāng),有光潤,所在川澤有之。根如綱辛,微粗長而高服氣。今俗用代鬼督郵,非也。
2.《綱目》:《名醫(yī)別錄》于有名未用復(fù)出石下長卿條,云一名徐長卿。陶弘景注云,此是誤爾,方家無用,亦不復(fù)識。今考二條功療相似。按《吳普本草》云,徐長卿一名石下長卿,其為一物甚明,但石間生者為良,前人欠審,故爾差舛。 鬼督郵、及己之亂杜衡,其功不同,苗亦不同也。徐
【拼音名】Xu Zhǎnɡ Qīnɡ
【英文名】Paniculate Swallowwort Root
【別名】 鬼督郵、石下長卿、別仙蹤、料刁竹、釣魚竿、逍遙竹、一枝箭、英雄草、料吊、土細(xì)辛、九頭獅子草、竹葉細(xì)辛、鈴柴胡、生竹、一枝香、牙蛀消、線香草、小對葉草、對月草、天竹、溪柳、蛇草、瑤山竹、黑薇、蜈蚣草、銅鑼草、 山刁竹、蛇利草、藥王、對葉蓮、上天梯、老君須、香搖邊、搖竹消、搖邊竹、三百根、刁竹、千云竹、痢止草
【來源】
藥材基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或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 Kita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根莖及根,洗凈曬干;全草曬至半干,扎把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達(dá)1cm根細(xì)呈須狀,多至50余條,形如馬尾,具特殊香氣。莖細(xì)而剛直,不分枝,無毛或被微毛。葉對生,無柄;葉片披針形至線形,cm,寬3-15m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兩面無毛或上面具疏柔毛,葉緣稍反卷,有睫毛,上面深綠色,下淡綠色;主脈突起。圓錐聚傘花序,生近頂端葉腋,長達(dá)7cm,有花10余朵;花萼5深裂,卵狀披針形;花冠黃綠色,5深裂,廣卵形,平展或向外反卷;副花冠5,黃色,肉質(zhì),腎形,基部與雄蕊合生;雄蕊5,相連簡狀,花藥2室,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臂短、平伸;雌蕊1,子房上位,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2,柱頭五角形,先端略為突起。蓇葖果呈角狀,單生長約6cm,表面淡褐色。種子多數(shù),卵形而扁,暗褐色,先端有一簇白色細(xì)長毛?;ㄆ?-7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陽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并、華東、中南、西南及內(nèi)蒙古、河北、陜西、甘肅。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徐長卿對氣候的適應(yīng)性較強(qiáng),南北各地均可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較好。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春季4月中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播后覆土、澆水、5月上旬出苗,苗出齊后進(jìn)行間苗1次,株距10-14cm。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老株尚未芽前或晚秋枯苗后進(jìn)行,行株距為40cm×10cm,開溝栽種,覆土壓實后澆水。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注意除草、澆水。苗高3-6cm時,追服1次,以后再追肥3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以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每次中耕后,都要追肥1次。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要注意排水、松土預(yù)防;蟲害有蚜蟲、椿象,可用化學(xué)制劑加水噴殺。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不規(guī)則柱狀,有盤節(jié),長 0.5-3.5cm,直徑 2-4mm;有的頂端附圓柱形殘莖,長l-2cm,斷面中空。根簇生于根莖節(jié)處,圓柱形,細(xì)長而彎曲,長 10-16cm,直徑1-1.5mm;表面淡黃棕色至淡棕色,具微細(xì)縱皺紋,并有纖細(xì)須根;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皮部類白色或黃白色,形成層環(huán)淡棕色,木部細(xì)小。氣香,味微辛、涼。全草帶有根部,莖單一或少有分枝,長20一 60cm,直1-2mm;表面淡黃綠色,基部略帶淡紫色,具細(xì)縱紋,或被毛;質(zhì)稍脆,折斷面纖維性。葉對生,葉片扭曲,易破碎,完整者長被針形,表面淡黃綠色,具短柄或幾無柄。以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很橫切面:表皮細(xì)胞外側(cè)壁增厚。皮層寬闊,薄壁細(xì)胞含淀粉?;虿菟徕}簇晶。內(nèi)皮層凱氏點明顯。維管束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細(xì)胞均木化。
莖橫切面:表皮外被用質(zhì)層。皮層最外1列外皮層細(xì)胞壁切向增厚。中柱鞘纖維斷續(xù)成環(huán)。維管來雙韌型。髓都有大空腔。
葉橫切面:柵欄細(xì)胞1列。中脈維管束雙韌型。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簇晶。
【化學(xué)成份】
全草含牡丹酚(PaeonoI)約l%。又找出有與肉珊瑚甙元(Sarcostin)、去酚牛皮消甙元(Deacylcynanchogenin)、茸毛牛 奶籐甙元(Tomentogenin)和去酰蘿甙元(Deacylmetaplexigenin)極為相似的物質(zhì)以及醋酸 、桂皮酸等。根含黃酮甙、糖類、氨基酸、牡丹酚。含C21甾類化合物。水解產(chǎn)物中含肉珊瑚甙元(sarcostin)、去乙酰蘿藦甙元(deacyl-metaplexigenin)、去乙酰牛皮消甙元(deacylcynan-chogenin)及托曼甙元(tomentogenin), 尚含D-加拿大麻糖(D-cymarose)、D-洋地黃毒糖(D-digitox-ose)、L-夾竹桃糖(L-oleandrose)和D-沙門糖(D-sarmentose)。另有報道含C21變形甾甙類化合物,由芫花葉白前甙元D(glaucogenin D)和不同糖鏈成的徐長卿甙(cynapanoside)A,B,C及芫花葉白前甙元B(glaucogenin B)所形成的白薇甙B(cyna-tratside B)。
此外還含牡丹酚(paeonol)、異丹皮酚(isopaeonol)、硬脂酸癸酯、蜂花烷(triacontane)、十六烯(hexadecene)、β-谷甾醇和D-赤絲草醇(erythritol)。
【藥理作用】
1.鎮(zhèn)痛作用:熱板法證明,徐長卿對小鼠有鎮(zhèn)痛作用,腹腔注射 5或10g/kg后10分鐘出現(xiàn)鎮(zhèn)痛,l小時后仍未消失。牡丹酚也可使小鼠痛閾提高。但有人證明,應(yīng)用去牡丹酚的徐長卿藥液也能延長疼痛反應(yīng)時間,提高痛閾和鎮(zhèn)痛率。由此證明徐長卿的鎮(zhèn)痛作用除牡丹酚外尚有其它成分。
2.鎮(zhèn)靜作用:牡丹酚有鎮(zhèn)靜作用。光電管法與抖籠法試驗證明,去牡丹酚徐長卿注射液5g/kg小鼠 腹腔注射能顯著減少自發(fā)活動,但不能延長巴比妥類催眠藥的睡眠時間。兔靜脈注射,可出現(xiàn)驚厥,這是否與給藥方法,動物種屬差異有關(guān),尚待進(jìn)一步研究。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兔腹腔注射徐長卿3g/kg連續(xù)7天,不能消除該兔靜滴腦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心電圖T波抬高的變化。但徐長卿煎劑10-15g/kg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其心肌對86銣的攝取明顯增加,因而認(rèn)為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謝,從而緩解心肌缺血。牡丹酚具有降低動物血壓作用。去牡丹酚的徐長卿制劑,仍可降低犬,兔和大鼠的血壓、減慢心率,故認(rèn)為徐長卿的降低作用除所含牡丹酚外,可能還有其它降壓成分。
4.對實驗性高血脂癥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影響:對喂飼膽固醇的高血脂癥兔每日給徐長卿3g/kg,在第周5和第周9的血清總膽固醇和B-脂蛋白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比較有差異。給藥組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發(fā)生率也較低,僅3/10,而對照組是7/9,徐長卿組大塊密集斑塊條紋分散且少,小動脈脂質(zhì)沉積程度也較輕微。給藥組動物的腎上腺,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和肝損害程度也較輕。此外,從實驗性高血脂癥兔血中嗜堿性白細(xì)胞的百分?jǐn)?shù)變化,發(fā)現(xiàn)在給藥后第周9膽固醇下降時,嗜堿性的細(xì)胞上升,說明徐長卿有降血脂作用。
5.對平滑肌的作用:徐長卿注射液可使豚鼠離體回腸張力下降,并可對抗氯化鋇引起的回腸強(qiáng)烈收縮。但對乙酰膽堿、組胺所致的回腸收縮無對抗作用,同法證明,牡丹酚對乙酰膽堿、組胺、氯化鋇引起腸鼠離體回腸的強(qiáng)烈收縮,則均有顯著的對抗作用。
6.抗菌作用:平板打洞法證明,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徐長卿呈中度敏感,大腸桿菌、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不敏感,徐長卿對甲型鏈球菌也有抑制作用。試管稀釋法證明,徐長卿全植物煎劑1:4對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1:2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牡丹酚在體外,1:15000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1:20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徐長卿去牡丹酚制劑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32.9±1.0g/kg。兔靜脈注射 5g/kg 時,可出現(xiàn)驚厥,持續(xù)30-60秒,1-2分鐘后始可站立,逐漸恢復(fù)正常,48小時內(nèi)動物情況良好。
【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水2ml,管口蓋一塊用水濕潤的濾紙,濾紙上加氯亞胺基-2,6- 二氯醌1份與四硼酸鈉32份的混合試劑少量,混勻,將試管加熱至微沸,濾紙顯藍(lán)色。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搖10min,濾過。濾液揮十殘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供點樣。另以丹皮酚丙酮溶液(2mg/ml)為對照品溶液。分別點樣子硅膠 G薄層板上,用環(huán)己院一醋酸乙酯(3:1)展開。以鹽酸酸性5%的三氯化鐵乙醇溶液噴霧,熱風(fēng)吹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廠,顯相同藍(lán)褐色斑點。
品質(zhì)標(biāo)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guī)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丹皮酚(C9H10O3)不得少于1.3%。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切段,陰干或低溫干燥。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止痛;祛風(fēng)止癢;活血解毒;去痛止癢;消腫。主治胃??;牙痛;風(fēng)濕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聽候撲任痛;小便水利;泄瀉;痢疾;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l-3錢;不宜久煎;入丸劑或浸酒。
【附方】1治惡心痛,悶絕欲死:鬼督郵一兩(末),安息香一兩(酒浸,細(xì)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藥,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醋湯下十丸。(《圣惠方》)2治腰痛,胃寒氣痛,肝硬化腹水:徐長卿二至四錢。水煎服。(《中草藥土方土法戰(zhàn)備專輯》)3治腹脹,徐長卿三錢。酌加水煎成半碗,溫服。(《吉林中草藥》)4治牙痛:徐長卿根(干)五錢。洗凈功口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將其根制成粉劑。痛時服水劑30毫升,服時先用藥液漱口 l~2分鐘再咽下;如服粉劑,每次五分至一錢,均每天二次。(《全展選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安息香湯
下一篇: 安息香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