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八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 治血淋,小便出血,熱結澀痛。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十八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嘔血。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冷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產后腰痛,舉動不得。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處方 : 羚羊角屑1兩,前胡1兩(去蘆頭),人參1兩,桂1兩(去粗皮),芍藥1兩,大腹皮1兩(銼),蘆根1兩(洗,銼),甘草1兩(炙),當歸(切,炒)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產后傷寒壯熱,胸膈煩悶渴躁。
用法用量 : 羚羊角散(《普濟方》卷三五三)。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二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半產后心煩悶倦。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
處方 : 羚羊角(鎊)3兩,防風(去叉)2兩,車前子1兩,細辛1兩(去苗葉),人參1兩,知母1兩(焙),黃芩(去黑心)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圓翳內障。
用法用量 : 羚羊角飲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圓翳羚羊飲(《金鑒》卷七十七)。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眼不見物。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每日2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八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肺熱,胸背痛,時時干咳,不能食。
用法用量 : 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溫服,每服如人行8-9里久更服。
注意 : 禁生冷、蒜、面醋。
摘錄 : 《外臺》卷十引《延年秘錄》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大風癩。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取7分,去滓溫服,每日早食后及夜臥各1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十八
處方 : 羚羊角1兩(鎊),地骨皮1兩(洗),人參1兩,羌活1兩(去蘆頭),車前子1兩,玄參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青風內障。
用法用量 : 羚羊角湯(《科傳眼科龍木論》卷二)。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處方 : 羚羊角半兩(鎊),羌活半兩(去蘆頭),桂半兩(去粗皮),牛膝半兩(酒浸,切,焙),白茯苓半兩(去黑皮),杏仁半兩(去皮尖雙仁,研),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大腹皮半兩,大黃(煨)半兩,葶藶子1分(紙上炒),木香1分,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焙),白術1分,防風1分(去叉),枳殼1分(去瓤,麩炒),甘草(炙,銼)1分,檳榔半兩,白附子(炮)半兩。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分為八服,若高年或臟腑虛冷即分作十六服。
功能主治 : 干濕腳氣。
用法用量 : 犀角飲子(《雞峰》卷四)。腳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澀,加大黃、滑石末各2錢;筋脈拘急,加紫蘇、牛膝各1分;腳轉筋,加木瓜、牛膝各半兩;攻作浮熱,加麻黃、石膏各半兩,微得開立愈;氣攻心,加檳榔半兩,木香1分。
注意 : 忌濕面、炙煿、動風等毒物。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肝臟風毒上沖,眼赤腫痛難開,頭額偏疼。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三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腎氣不足,客熱內乘,小便難。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羚羊角豉湯
下一篇: 羚羊角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