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合研勻,用湯浸蒸餅和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治小兒疳氣羸瘦,皮色萎黃,揉鼻咬甲,好吃泥土,目澀口臭,齒齦爛黑。
用法用量 : 每三歲兒,服20丸,不計時候,溫米飲送下。更量大小加減。
摘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制法 : 為末,蒸餅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 : 清熱化濕,殺蟲解毒。治下疳潰爛或作痛,及小兒肝積發(fā)熱,口鼻生瘡或牙齠蝕爛?,F(xiàn)用于婦女滴蟲性陰道炎。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摘錄 : 《外科理例·附方》
制法 : 上為末,用豬膽5個,川巴豆20粒,用豬膽盞,盛于飯面上蒸3-5次取出,只用豬脂油,不用巴豆,將油拌前藥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疾。
用法用量 : 本方名“蘆薈丸”但方中無蘆薈,疑脫。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茅先生方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驚風(fēng)五疳。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薄荷湯送下,溫酒亦得,化下亦無妨。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左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末,獖豬膽汁煮糊為丸,如麻子大,朱砂、麝香細末為衣。
功能主治 : 小兒諸疳。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如頭面浮腫,木瓜湯送下;若瀉而發(fā)渴,陳米飲送下。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制法 : 上為細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五疳羸瘦,蟲咬腹痛,肚大青筋。一切疳疾。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制法 :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煩熱,煩躁,煩渴,泄瀉,腹急脹滿,面黃羸瘦,一切蟲痛。
用法用量 : 本方名蘆薈丸,但方中無蘆薈,疑脫。
摘錄 : 《百一》卷十九
制法 : 用水1碗,同于銀石器內(nèi)煮干為度,只取密陀僧碾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諸般蟲。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蘆薈散”。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鄭愈方
制法 : 上為末,研飯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飯湯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末,獖豬膽汁煮面糊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積疳,腹脹羸瘦,面黃煩渴。
用法用量 : 每服7-10粒,量歲數(shù)加減,溫服。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王氏手集》
制法 : 上為細末,入蘆薈于乳缽內(nèi)同研極細,以羊膽3個取汁,和蒸餅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十五種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趙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用豬膽數(shù)個拌,盛盡前藥末,麻系口了,放凈碟內(nèi)于蒸餅甑內(nèi)炊,候蒸餅熟取出研爛,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瘦萎黃,肌體壯熱,揉鼻吃土。
用法用量 : 每服1歲2丸,2歲7丸,3歲15丸,以溫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張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大粟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 兒10歲以下每服1-2丸亦不妨,自加減與之。
摘錄 : 《續(xù)本事》卷十
制法 : 上為末,用不蛀皂角三挺,以水2升挼汁,用生絹濾去滓,入銀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入前2味藥調(diào)和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順肝氣,進飲食。主小兒風(fēng)疳。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莊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用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肝氣不和,克侮脾胃而患諸證,或三焦肝膽經(jīng)風(fēng)熱,目生云翳,或疳熱瘰疬,耳內(nèi)生瘡,寒熱作痛,肌體消瘦,發(fā)熱作渴,飲食少思,肚腹不調(diào),或牙齦蝕落,頰腮腐爛,下部生瘡。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滾湯送下。
摘錄 : 《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制法 : 上為末,豬膽打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或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 : 疳。
用法用量 : 清米湯化下。
摘錄 : 《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末,糯米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驚熱疳,不思食。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空心用沙糖水送下。
摘錄 : 《準(zhǔn)繩·幼科》卷八
制法 :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 五疳,八痢,心臟熱。
用法用量 : 每服1-2丸,生地黃汁化下;薄荷湯亦得。
摘錄 : 方出《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四四
制法 : 上為細末,入麝香1錢,研勻,獖豬膽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及驚熱。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溫熟水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
制法 : 上藥先將前12味為末,1半入豬膽內(nèi),每枚膽內(nèi)入巴豆仁2枚,以粟米飲煮熟,去巴豆不用,次入前1半末,并龍腦等6味同研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驚疳。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 : 人中白、蘆薈、使君子肉、龍膽草、黃連、五靈脂各等分。
制法 : 上為細末,浸蒸餅為丸。
功能主治 : 疹毒入胃,久而不散,致成牙根黑爛出血,為走馬疳;傳與二頰,浮腫,久而穿頰破腮,缺唇崩鼻,為崩砂狐惑等危證。
用法用量 : 蘆薈黃連丸(《麻疹備要方論》)。
摘錄 : 《原瘄要論》
制法 : 上為末,豬膽汁煮糊為丸,如此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勞羸瘦,骨熱盜汗。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熟水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水浸炊餅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 殺蟲。主小兒疳。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處方 : 龍膽草1兩,黃連(去須)1兩,蕪荑1兩(去皮,先炒黃色,次入前藥,一處炒赤色)。
制法 : 上為末,別入蘆薈末1分,和勻,飯飲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脾胃積熱,遂成疳疾。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
用法用量 : 膽連丸(《普濟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
摘錄 : 《醫(yī)方大成》引湯氏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五)
制法 :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諸疳,頭面微腫,腹內(nèi)作痛,色黃肚脹,不思飲食,多嗽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加至30丸,米飲送下,日2-3次。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以丁香油30滴,調(diào)勻為丸。
功能主治 : 眼目昏暗無所睹,及瞳子散大。
用法用量 : 口服。
摘錄 : 《眼科錦囊》卷四
制法 : 上揉宿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五疳。
用法用量 : 空心米飲送下。隨小兒大小加減丸數(shù),若能只服濃藥汁尤妙。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莊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末,蒸餅心為丸,如芥菜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
用法用量 : 3歲服5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丁左藏方
制法 : 上為末,豬膽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3歲以上10丸,米飲送下。風(fēng)疳,加羌活。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
制法 : 面裹,慢火煨熟,入蘆薈1兩,使君子半兩,為末,稀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疳瀉,不食腹脹。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末,入麝香半錢,別研令細,與藥拌勻,蜜水打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 : 小兒諸疳,羸瘦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 : 《準(zhǔn)繩·幼科》卷八
制法 : 上為末,用醋酒化蘆薈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一切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飯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以水煎黃連汁至濃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痢久不愈,肚大有青脈,四肢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三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面黃發(fā)枯,頭熱盜汗,臥則合面,饑即食土,疳蟲蝕于口鼻,瀉痢日夜無恒,肌體羸瘦無力。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以奶汁研,點入鼻中后,以桃柳湯洗兒,以青衣蓋裹,侯有蟲子自出,即服3丸,以粥飲送下,日3次。3歲以上,加丸服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焙干為末,用醋膽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驚疳積滯,或渴,或瀉,或熱。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一切疳,頭發(fā)成穗,面目萎黃,鼻癢口干,愛食泥土,心腹虛脹,肚有青筋,四肢壯熱。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以冷水送下。2歲以上,加丸數(shù)服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除使君子肉薄切,于乳缽內(nèi),極細杵,仍將前南木香等4味,濕面裹,煨至香熟取出,地上候冷,去面銼,焙,同棗肉、蘆薈為細末,再入乳缽,同使君子肉杵勻,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養(yǎng)胃壯氣,止痢除蟲,長肌健力。主五瘠八痢,臟腑虛弱,身體瘦悴,頭發(fā)焦疏,腹脹青筋,小便白濁,喝水無度,洞泄不時,谷食難化,遍身瘡疥,神色干燥。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溫米湯空心送下;兒小米湯化下。
摘錄 : 《活幼心書》卷下
制法 : 上為末,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脾疳瘦弱,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水送下。
摘錄 : 《衛(wèi)生寶鑒》卷十九
制法 : 上為末,豬膽3枚,取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疳熱。食肉太早,生蟲發(fā)熱,脾泄。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幼科類萃》卷六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飲食,消積滯。主小兒五疳八痢,腹內(nèi)積滯,堅硬如石,肚大筋青,面黃羸瘦,寒熱往來,目澀口臭,牙齦爛黑出血。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米湯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九八
制法 : 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脾癖。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白湯送下,日2次。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九一
制法 : 上為末,以蒸餅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干疳,面色微黃,肌體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八二
制法 : 上為末,粥飲為丸。
功能主治 : 下疳,由涂搽春藥,精阻火郁,致癢痛堅硬,紫脹腐爛,不時舉發(fā)者。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白湯送下,虛者歸脾湯送下。與黃連解毒湯合用。
摘錄 : 《外科集腋》卷四
制法 : 上為末,加飛羅面,入阿魏,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積、食積,面黃,或青或白,小便如泔,大便溏泄,腹有青筋,肚大如鼓,足瘦如柴,不時發(fā)熱。
用法用量 : 每服32丸。
注意 : 百日內(nèi)忌腥葷豬肉。
摘錄 : 《魯府禁方》卷三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渴,肌膚消瘦,乳食不進。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薄荷湯化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制法 : 上為細末,胡黃連別搗羅,用水2茶腳許,煎成膏后,方入諸藥末,研勻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 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蔥白煎湯送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制法 : 上為末,豬膽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消疳殺蟲,和胃止瀉。主諸疳。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引作“十味蘆薈丸”。
摘錄 : 《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
制法 : 上為末,用蝸牛肉研和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脊疳,腹內(nèi)有蟲,上攻背膂,脊骨漸高,肌體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日3次。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制法 : 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疳積痹證。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飲送下,日2次。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引《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
處方 : 肥兒丸加蘆薈、胡黃連、銀柴胡。
制法 : 上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 : 疳積,夜間發(fā)熱,骨瘦如柴。
用法用量 : 空心清米湯化下。
摘錄 : 《醫(yī)宗說約》卷五
制法 : 上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黃米粒大。
功能主治 : 進奶食。主小兒疳瘦,滑泄吐逆,渴。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日3次。如入青黛少許不妨。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王氏手集》
制法 :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疳癖,肌肉消瘦,發(fā)熱潮熱,飲食少思,口干作渴,或肝疳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
用法用量 : 每服70-80丸,米湯送下。
摘錄 : 《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制法 : 上為細末,水為丸。
功能主治 : 消疳殺蟲。主五疳諸積,面黃肌瘦,肚大青筋,寒熱往來,口鼻生瘡,好食泥土。
用法用量 : 每服5分至1錢,溫開水送下。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制法 : 上為末,糊為丸。
功能主治 : 陰癢生蟲。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半,開水送下。外用桃葉、白果搗爛,綿裹,納陰中,日3換。
摘錄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制法 : 上為末,糊為丸。
功能主治 : 大麻風(fēng)。小兒疳積,蟲積,肚腹脹滿發(fā)熱,口鼻生瘡,牙齦蝕爛。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摘錄 : 《外科真詮》卷下
制法 : 上為末,爛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嬰孩諸疳。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飲湯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嬰方》
制法 : 上為末,獖豬膽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霍亂后干噦不常。小兒蛔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玉訣》
制法 : 上為末,用獖豬膽汁調(diào),于飯上蒸少時,入麝香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急疳。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熟水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丁時發(fā)方
制法 :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解風(fēng)熱,殺疳。主風(fēng)疳,小兒肝肺風(fēng)熱,心脾壅滯,體瘦壯熱。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空心及近晚以粥飲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為末,以棗肉研水銀星盡,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風(fēng)疳,肌體多熱,煩渴心躁,夜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以溫水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驚疳久不愈。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為末,軟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常服令兒悅澤無病。主小兒氣疳,毛發(fā)干豎,口無津液,或時下痢,多渴,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 每1歲服3丸,以暖水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六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黃米粒大。
功能主治 : 小兒內(nèi)疳,四肢羸瘦,腹脹鼻癢,皮膚干燥,下痢不恒。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日3次。別研1丸,吹入鼻中。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制法 : 上合研勻,用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乳食。主小兒疳氣羸瘦,面色萎黃,腹脅脹滿,頭發(fā)作穗,揉鼻咬甲,好吃泥土,利色無定,寒熱往來,目澀口臭,齒齦爛黑。肝疳,口舌生瘡,牙齦腐爛,遍體生瘡,及婦人熱結(jié)經(jīng)閉作塊,上沖梗痛。
用法用量 : 3歲兒,每服2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局方》卷十
制法 : 上為末,以粳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五疳,四肢干瘦,腹脹氣粗,頻揉鼻眼。
用法用量 : 每服2丸,以溫水送下。良久,煎桃柳水浴兒,后以青衣蓋遍身。當(dāng)有蟲出,白黃色者可治,青黑者難治。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七
制法 : 上為末,入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氣。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2歲以下2丸,空心、臨臥煎荊芥湯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制法 :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 : 殺蟲。主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米飲送下;疳熱,麥門冬湯送下。
摘錄 :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引《局方》
制法 : 上藥除膽外,為細末,后入膽汁同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眼熱赤痛,及生膚翳。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食后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一
制法 : 上為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傷中,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陳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制法 : 上為末,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八般疳疾。
用法用量 : 每服3歲以上3-5丸,5歲5-6丸,腦疳即鼻疳,黃連湯送下。肺疳即氣喘促,陳皮湯送下;食疳即吐瀉,生姜湯送下;脾疳即羸瘦,棗湯送下;氣疳即吐脹,青皮湯送下;筋疳即瀉血,鹽湯送下;肝疳即目澀,甘草湯送下;骨疳即愛臥冷地及吃泥土,茶清送下。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七九引《圣惠》
制法 : 同炒赤,去巴豆,為末,蒸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長肌。主疳積。
用法用量 : 量與,飲送下。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王氏方
制法 : 上為細末,以豬膽汁和飯研爛和劑,于甑上蒸2次,為丸如綠豆大,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 小兒諸疳。
用法用量 : 每服5-10丸,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制法 : 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牙齦出血,及腐爛黑臭者。
用法用量 : 每食后白湯送下。
摘錄 : 《醫(yī)部全錄》卷二七四引河間方
制法 : 上為細末,薄荷、豬膽汁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痞疾疳勞,肚大腹脹,面黃肌瘦,脾胃不和,驚積食積。
用法用量 : 方中干蝦蟆用量原缺。
摘錄 : 《傷寒標(biāo)本》卷下
制法 : 上為細末,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常服充肌,殺蟲,進食。主小兒五疳,黃瘦,發(fā)立皮干,飲食不消,臟腑滑泄。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制法 : 上為末,豬膽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疳氣,腹急,骨熱。
用法用量 : 主治中“骨熱”原脫,據(jù)《玉機微義》補。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七九引《全嬰方》
制法 : 上藥除膽外,為末,入研膽再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內(nèi)障,黑水凝結(jié)青白色成翳。
用法用量 : 針后,每服20丸,空心茶清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蘆薈的作用與功效:
1、抗細菌、真菌作用:蘆薈的抗細菌作用源于Aloin的細胞素功能,這種具有相對進攻性的生化性質(zhì),使得蘆薈可以直接殺死細菌。
2、免疫刺激劑作用:蘆薈免疫刺激劑的作用是蘆薈對人體的基礎(chǔ)作用。蘆薈對機體免疫力的提高,使得蘆薈在治療一些由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疾病時具有顯著的療效。
3、傷口愈合作用:蘆薈凝膠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傷口愈合。蘆薈在促進傷口和潰瘍的愈合方面具有顯著的功效。體表任何一個部位或組織受傷,傷口愈合都是其主要問題,蘆薈凝膠可參與這種愈合過程。
4、增強噬菌、解毒及清潔功能:蘆薈的另一個重要作用便是顯著的"噬菌"作用。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通過"噬菌"作用將體內(nèi)的細菌、感染物和細胞死亡后的殘骸清除出去。一方面,免疫刺激劑具有噬菌作用,另一方面體內(nèi)的解毒和清潔功能也具有噬菌作用。
5、消炎作用:無論是燒傷、物理性傷害、腐蝕性化學(xué)物質(zhì)傷害還是紫外線、熱輻射引起的發(fā)炎,蘆薈凝膠都具有鎮(zhèn)痛、消炎作用。實驗表明,用蘆薈凝膠做成的消炎藥,其藥效與現(xiàn)代化學(xué)合成的消炎藥相當(dāng),而蘆薈凝膠不含有害的成分,對人體無論任何副作用。
擴展資料:
蘆薈美容的效果:
1、美容護膚。蘆薈中含的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yǎng)、滋潤、增白作用。翠葉蘆薈是最適宜直接美容的蘆薈鮮葉,即庫拉索蘆薈,它具有使皮膚收斂、柔軟化、保濕、消炎、漂白的性能。
2、抗衰老。蘆薈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質(zhì)),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類為核心成分,粘液類物質(zhì)是防止細胞老化和治療慢性過敏的重要成分。
3、促進愈合。對人工創(chuàng)傷鼠背蘆薈有促進愈合功效,對人工結(jié)膜水腫的兔蘆薈可縮短治愈天數(shù)。蘆薈漿汁制劑對皮膚創(chuàng)傷、燒傷以及x線局部照射均有保護作用。
4、強心活血。蘆薈中的異檸檬酸鈣等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huán)、軟化硬化動脈、降低膽固醇含量、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環(huán)暢通,減少膽固醇值,減輕心臟負擔(dān),使血壓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5、提高免疫和再生。蘆薈素A、創(chuàng)傷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復(fù)原的作用,有消炎殺菌、吸熱消腫、軟化皮膚、保持細胞活力的功能,凝膠多糖與愈傷酸聯(lián)合還具有愈合創(chuàng)傷活性。
6、殺菌消炎。蘆薈酊(Aloetin)是抗菌性很強的物質(zhì),能殺滅真菌、霉菌、細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滅病原體的發(fā)育繁殖。
人民網(wǎng)-蘆薈的作用與功效 消炎抗菌消腫
人民網(wǎng)-蘆薈美容的效果和方法
一、蘆薈可以怎么吃
蘆薈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可食用,因而被許多人拿來當(dāng)作食材。不少人都在研究著蘆薈怎么吃才能既美味又保持其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小編認(rèn)為下面幾種做法可以嘗試一下。
一、蘆薈炒鮮蝦
食材準(zhǔn)備:鮮蝦、蘆薈、雞蛋、淀粉、胡椒粉、姜、調(diào)味品
制作步驟:
1、蘆薈除去外皮,洗凈切段。
2、把除去外皮的蘆薈切段沖水,使其沒有粘液。
3、鮮蝦去頭尾處理干凈,并用淀粉、雞蛋清、料酒和鹽上漿備用。
4、鍋里放油,放入幾片姜片爆香,把漿好的蝦肉放進鍋里劃散,然后倒入蘆薈段一起翻炒。
5、根據(jù)個人口味陸續(xù)加入鹽、胡椒粉調(diào)味,出鍋前點入少許香油,勾芡出鍋即可。
二、蘆薈酸奶
食材準(zhǔn)備:蘆薈、酸奶
制作步驟:
1、將蘆薈沖洗干凈,削去周邊的小刺備用。
2、蘆薈切塊后和酸奶一起倒入攪拌機攪拌均勻。
3、找出容器盛入拌勻的食材即可直接飲用,也可放在冰箱保存,當(dāng)天喝完。
三、蘆薈雞湯
食材準(zhǔn)備:土雞、蘆薈、淮山、鹽
制作步驟:
1、雞洗凈切好備用用。
2、蘆薈去皮,焯水2分鐘,去粘液。
3、將土雞、淮山、蘆薈一起入鍋,加水燒開,文火燉一個小時,根據(jù)個人口味加鹽調(diào)味即可。
二、蘆薈的功效和作用
蘆薈是一種藥理作用非常全面的植物,它具有殺菌、消炎、健胃下泄、強心活血、解毒、鎮(zhèn)痛等作用。具體而言,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如下:
一、藥理作用:
1、蘆薈中含有雨中蘆薈酊的物質(zhì),是抗菌性很強的物質(zhì),能夠殺滅一般的細菌、真菌。
2、蘆薈的蘆薈大黃素甙、蘆薈大黃素等物質(zhì)能夠促進飲食、增加食欲,幫助腸胃消化。
3、蘆薈的緩激肽酶能夠抵抗炎癥,對皮膚炎、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
4、蘆薈能夠促進肝臟分解體內(nèi)毒素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蘆筒散
下一篇: 蘆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