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荔枝、橘核、桃仁、甘草、茯苓、白術(shù)、枳殼、山楂、延胡索。
功能主治 : (疒貴)疝。
用法用量 : 清水煎服。
摘錄 :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一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荔枝原產(chǎn)于中國南部,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肯多數(shù)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chǎn)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楊貴妃因喜食荔枝而聞名,使得杜牧寫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寫下了大量關(guān)于荔枝的詩詞。荔枝性熱,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實除食用外,核入藥為收斂止痛劑,治心氣痛和小腸氣痛。木材堅實,深紅褐色,紋理雅致、耐腐,歷來為上等名材?;ǘ?,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中文拼音:[lì zhī][1]
英文解釋:Litchi chinensis;leechee
“荔枝(學名 Litchi chinensis)是中國南部出產(chǎn)的一種亞熱帶果樹。荔枝是華南的重要水果農(nóng)作物,每年產(chǎn)量超過一百萬噸?!盵2]
又叫離枝。樹木高大,樹葉一年四季不落,果在五六月份成熟。詩人白居易曾描述:“此果若離開樹干,一日則色變,二日則香變,三日則味變,四五日后色、香、味都已沒有存,所以名離枝?!?br>果鮮時肉白,經(jīng)曬干后呈紅色。日曬火烘,鹵浸蜜煎,可以運到遠方。成朵荔果曬干稱為荔棉。
功效主治
止渴,益人顏色,提神健腦??芍晤^暈、心胸、煩躁不安,背膊不適,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膿腫和疔瘡,發(fā)小兒痘瘡,李時珍說:荔枝氣味純陽,新鮮荔枝食入過多,會出現(xiàn)牙齦腫痛、口痛或鼻出血。所以牙齒有病,及上火病人忌食。[4]
功效作用
1.補充能量,益智補腦。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yǎng)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br>2.增強免疫功能。一直被視為珍貴的滋補品。
3.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適宜。
4.消腫解毒,止血止痛。
5.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泄者的食療佳品。[2]
核
【性味】味甘,性溫、澀,無毒。
【功效主治】可治胃痛,小腸氣痛、婦女血氣刺痛。方法是將一枚核煨成性,研成末,以酒調(diào)服。
[4]
殼
【功效主治】主治小兒瘡痘出不快,煎湯飲服。又解荔枝熱,浸泡水飲服。[1]
花及皮、根
【功效主治】主治喉痹腫痛,用水煮汁,細細含咽。[2]
附方
治水痘發(fā)出不暢:荔枝肉浸酒飲,并吃肉。忌生冷。
治疔瘡惡腫:用荔枝三個或五個,不用雙數(shù),以淘凈為末,與糯米粥同研成膏,攤在紙上貼。留一孔出毒氣?;蛴美笾θ狻姿犯魅?,搗成餅子。貼于瘡上,消除病根。
治呃逆不止:用荔枝七個,連皮核燒灰存性,研成末,白湯調(diào)服,即止。
治疝氣:荔枝核、青橘皮、茴香各等分,炒灰存性研開。用酒調(diào)服二錢,每日三次。
治婦女血氣刺疼,胃痛,腰腹背痛:用荔枝核燒存性,取半兩;香附子炒一兩,研成末,每次服二二錢,用鹽湯,米湯調(diào)服均可。
治痢疾(赤白?。豪笾ぁ⑾鸲窔?,石榴皮、甘草各自炒后煎服。
鼻塞:用荔枝干七個,加50毫升醋煮熱服用。
荔枝蜜是中國南方地區(qū)生產(chǎn)的上等蜂蜜,顏色為琥珀色,芳香馥郁,帶有濃烈的荔枝花香味。主要分布于我國華南地區(qū),如廣東、福建、廣西等省。荔枝盛產(chǎn)南方,被譽為“果中之王”。荔枝蜜采用荔枝之花蜜,氣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帶荔枝果酸味,既有蜂蜜之清潤,卻因為蜜蜂釀蜜時添加了各種蜜蜂自己特有的成分,故無荔枝
荔枝蜜
之燥熱,但其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氣、之功效,是嶺南特有的蜜種。[5]
常綠喬木。樹冠廣闊,枝多拗曲。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小葉2或3對,較少4對,薄革質(zhì)或革質(zhì),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頂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粉綠色,兩面無毛;側(cè)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ㄐ蝽斏?,闊大,多分枝;花梗纖細,長2~4毫米,有時粗而短;萼被金黃色短絨毛;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厘米,成熟時通常顯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zhì)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野生樹高可達30m,胸徑1m。樹皮灰褐色,不裂。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2~4對,長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花小,無花瓣,成頂生圓錐花序。果球形或卵形,熟時紅色,果皮有顯著突起小瘤體,種子棕紅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及富含腐殖質(zhì)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凍。
荔枝[4]原產(chǎn)于中國,是中國嶺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馳名中外,有"果王"之稱。荔枝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shù)羽狀復葉,園錐花序,花小,無花瓣,綠白或淡黃色,有芳香。果園形,果皮肯多數(shù)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chǎn)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屬無患子科植物。
荔枝營養(yǎng)豐富,據(jù)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維生素丙13.20~71.72毫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為增進身體健康的營養(yǎng)品。據(jù)《本草綱目》載:荔枝可"止渴、益人顏色、通神、益智、健氣(補腦健身)、治瘰疬、瘤贅……"等病。
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壽命長的特點,經(jīng)營荔枝有耗工少、成本低、收入大的好處。其產(chǎn)值在果樹生產(chǎn)中占重要地位。鮮荔枝和荔枝干遠銷國內(nèi)外。荔枝除鮮食、干制外,果肉還可罐制、漬制、釀酒和制成其他加工品,是發(fā)展食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淀粉,也可釀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花芬香多蜜,為發(fā)展養(yǎng)蜂業(yè)提供了很好的蜜源。
果皮、樹皮、樹根含有大量單寧,是制藥的原料,種子亦可入藥。荔枝樹干細密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橋梁和制造家具的優(yōu)良木材。枝葉可作燃料。所以,荔枝全身是寶,可以綜合利用,是一種發(fā)展前途廣闊、實用價值很高的果樹。
荔枝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其中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十幾個。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紅、白臘、靈山香荔、南局紅、宋家香等。[2]
營養(yǎng)價值
荔枝食療
荔枝所含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神疲等癥狀;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zhì);荔枝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雀斑的發(fā)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每100克荔枝所含熱量70.00千卡,營養(yǎng)素如下:
膳食纖維
0.50克
維生素C
41.00毫克
鈉
1.70毫克
硒
0.14微克
蛋白質(zhì)
0.90克
維生素A
2.00微克
鎂
12.00毫克
銅
0.16毫克
脂肪
0.20克
胡蘿卜素
10.00微克
鐵
0.40毫克
錳
0.09毫克
碳水化合物
16.60克
硫胺素
0.10毫克
鋅
0.17毫克
鉀
151.00毫克
核黃素
0.04毫克
尼克酸
1.10毫克
磷
24.00毫克
鈣
2.00毫
◆黃金搭檔
>>;荔枝+紅棗
荔枝含有豐富維生素,可促進毛細血管的微循環(huán);紅棗有養(yǎng)血補血的作用。同食,可起到更好的補血及美容養(yǎng)顏功效。
>>;荔枝+綠豆湯(綠茶、涼茶、淡鹽水)
荔枝食多上火,而綠豆湯(綠茶、涼茶、淡鹽水)是敗火之物。同食,能減少上火的影響。
>>;荔枝+水產(chǎn)(禽類)
荔枝入菜,一般與水產(chǎn)或禽類等“白肉”搭配:一是因為色澤的考慮;二是因為這些“白肉”在口味上也容易和荔枝相互烘托。其中最適合的就是海鮮,因為海鮮的寒性恰好可以中和荔枝的熱性。
◆搭配誤區(qū)
>>;荔枝-黃瓜、南瓜、胡蘿卜、動物肝臟
黃瓜、南瓜、胡蘿卜中所含的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荔枝中的維生素C,動物肝臟中的銅、鐵離子也能破壞荔枝中的維生素C。荔枝與這些食物同食,會使原有的營養(yǎng)價值降低,所以不宜同食。
>>;荔枝-李子
二者均性溫,多食容易上火,同食,更易上火。[2]
荔枝入菜
【現(xiàn)代方法】:
現(xiàn)代保存方法是挑選易于保存的品種,以低溫高濕(2~4℃,濕度90~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diào),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藥物來
荔枝
殺菌防腐。
除了冷凍法外,還可以做成荔枝罐頭。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里。但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jīng)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
【古代方法】:
傳聞唐代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蔡襄的《荔枝譜》與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記》則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樂山),今人藺同在《涪州文史資料選輯》肯定楊貴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把整棵荔枝樹砍掉然后以快騎驛送。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盵2]
荔枝果脯
原料選擇→預曬→烘焙→發(fā)汗→烘干→散熱→包裝
制作方法
【原料選擇】:應選果形大而圓整、肉厚核小,干物質(zhì)含量高、香味濃、澀味淡的七至八成熟的原料,殼不宜太薄,以免干燥時裂殼或破碎凹陷。加工品種中以“糯米枝”和“元香枝”等為佳。
【干燥】:干制荔枝干100公斤,約需鮮荔枝360~380公斤。干燥方法:日曬法和火焙法兩種。
日曬法就是把帶穗剪下的鮮荔枝均勻的排列在竹匾內(nèi),放在烈日下曝曬,每天翻動一遍。當曬至七八成干度時,把竹匾里的荔枝堆攏,用麻袋蓋住,讓它回潮,使果肉內(nèi)外干潮均勻?;剀浐笤僭陉柟庀吕^續(xù)日曬,曬至八九成干時,果殼褪色,在烈日下用噴霧器噴射少量水分,果殼又會轉(zhuǎn)紅。此次曝曬時間需要20~25天。
火焙法是先將選出的果實鋪在竹匾內(nèi)放置烈日下預曬2~3天,使果實一部分水分蒸發(fā),再將荔枝攤放在烘焙的棚面上,焙灶以磚砌成,內(nèi)燃木炭。第一次烘焙24小時,每2~3小時翻動一次,然后將經(jīng)烘焙的荔枝放入竹籮或竹囤內(nèi),竹籮下部鋪谷糠,上面蓋麻袋、草席等?;剀?天,使果肉干濕均勻。最后再次放入焙灶,使果實干透。
【散熱】:待干燥后,散去余熱。
【包裝】:荔枝干易破碎,一般用大箱包裝。木箱四周襯焙干箬葉,中間最好用隔板隔開,以減少撞擦。裝箱時要裝實,裝足,以減少搬運損耗。
質(zhì)量標準
核小,殼面自然扁癟,龜裂均勻。顆粒大而均勻,用手指捏或牙齒咬脆而易碎,且發(fā)出聲響。殼色以紫紅、玫瑰紅的為好。果肉表面有皺紗似的皺紋,色黃亮帶微紅、口嘗嫩、糯、甜、香。
荔枝火氣很大,大量食用鮮荔枝,會導致人體血糖下降、口渴、出汗、頭暈、腹瀉、甚至出現(xiàn)昏迷和循環(huán)衰竭等癥,醫(yī)學上稱為“荔枝病”,即血糖癥。
荔枝不宜一次食用過多或連續(xù)多食,尤其是老人、小孩和糖尿病人,每天吃5顆就足夠了。如果吃完荔枝出現(xiàn)上火癥狀時,可吃些性寒的西瓜或喝一碗荷葉冬瓜水,可稍降過盛之火。
在吃荔枝前后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或者把新鮮荔枝去皮浸入淡鹽水中,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虛火,還具有醒脾消滯的功效。
另外,用荔枝殼煎水喝,能解荔枝熱。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過300克,兒童一次不要超過5枚。
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飯后半小時再食用。因進食荔枝而引起低血糖者,要適量補充糖水,癥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yī)院進行治療。
[7]楊貴妃最愛吃荔枝,有詩為證: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吃荔枝,服人參,保健美容邀君寵楊貴妃喜食荔枝,人人皆知。玄宗為投楊貴妃之好,下令各地驛站,快速轉(zhuǎn)運閩、廣荔枝進貢長安,耗去多少人力財力,僅為楊貴妃一人快樂。荔枝內(nèi)含豐富營養(yǎng),久吃荔枝,益心脾、養(yǎng)肝血,益人顏色。
注意事項
1、別在空腹的時候吃荔枝,每日進食量不超過300克。如果泡上1杯用荔枝葉(曬干)煎的荔枝茶,還可能解食荔枝過多而產(chǎn)生的胃滯和腹瀉。[8]
2、須知荔枝是補血、壯陽之物,熱癥的人惟有忍忍口。痛風、糖尿患者尤其不宜多吃。[2]
編輯本段
荔枝核
荔枝想必大家都吃過,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咱們吐出的荔枝核也是一味中藥哦。且聽響小編道來,荔枝核能夠理氣止痛;祛寒散滯。臨床常用于治療疝氣痛;睪丸腫痛;胃脘痛;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等等。下面響小編詳細說一下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核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夏季采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質(zhì)假種皮,洗凈,曬干。生用或鹽水炙用。用時打碎。
【藥性】辛、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
【功效】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br>【應用】
1.疝氣痛,睪丸腫痛。本品主入肝經(jīng),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溫祛寒,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之功。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或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氣內(nèi)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可配龍膽草、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2.胃脘久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jīng),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治肝氣郁結(jié)、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與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郁氣滯O瘀之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可與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當歸、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br>【用法用量】煎服,4.5~9g?;蛉胪琛⑸??!?br>【古籍摘要】
1.《本草衍義》:“治心痛及小腸氣?!薄?br>2.《本草綱目》:“行散滯氣,治頹疝氣痛,婦人血氣痛?!?br>【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fā)油,油中成分有3-羥基丁酮等,還有α-亞甲環(huán)丙基甘氨酸。
2.藥理作用:本品所含α-亞甲環(huán)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有降血糖作用;荔枝核水或醇提取物、荔枝核油具有調(diào)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動物血清總膽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能對抗ALX所致的自由基損傷,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有對抗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誘變作用;荔枝核水提取物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
【附方】
①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diào)服。(《景岳全書》荔香散)
②治心痛及小腸氣:荔枝核一枚。煅存性,酒調(diào)服,(《本草衍義》)
③治腎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等分。銼散,炒,出火毒,為末。酒下二錢,日三服。(《世醫(yī)得效方》荔核散)
④治疝氣TUI腫:荔枝核四十九個,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為末,鹽水打面湖丸綠豆大。遇痛時,空心酒服九丸,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坦仙皆效方》玉環(huán)來復丹)
中藥藥材
【出處】:《本草拾遺》
【別名】:離支《上林賦》,荔支《齊民要術(shù)》,丹荔《綱目》,火山荔《生草藥性備要》。麗枝《綱目拾遺》,勒荔《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實。6~7月果實成熟時采。
【性味】:甘酸,溫。
荔枝
①《食療本草》微溫。
②《本草拾遺》酸。
③《海藥本草》甘酸。
④《開寶本草》甘,平,無毒。
【歸經(jīng)】:《玉楸藥懈》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生津,益血,理氣,止痛。治煩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腫,牙痛,外傷出血。
①《食療本草》益智,健氣,
②《海藥本草》主煩渴,頭重,心躁,背膊勞悶。
③《日用本草》生津,散無形質(zhì)之滯氣。
④《本草衍義補遺》消瘤贅赤腫。
⑤《綱目》治瘰竊,療腫,發(fā)小瞳瘡。
⑥《玉楸藥解》暖補脾精,溫滋肝血。
⑦《本草從新》解煩渴,止呃逆。
⑧《醫(yī)林纂要》補肺,寧心,和脾。開胃。治胃脘寒痛,氣血滯痛。
⑨《泉州本草》壯陽益氣,補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產(chǎn)后水腫,脾虛下面,咽喉腫痛,嘔逆等證。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
①《醫(yī)方摘要》治呃逆不止:荔枝七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diào)下。
②《泉州本草》
治瘰疬潰爛:荔肉敷患處。
止外傷出血,并防止瘡口感染潰爛,得以迅速愈合:荔枝曬干研末(浸童便曬更佳)備用。每用取末摻患處。
治老人五更瀉,糞便溏軟: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連服三次;酌加山藥或蓮子同煮更佳。
③《濟生秘覽》治疔瘡惡腫:荔枝肉、白梅各三個。搗作餅子,貼于瘡上。
④《孫天仁集效方》治風火牙痛: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煅研,搽之。
⑤治孕婦墮胎后下血不止及產(chǎn)后出血:荔枝干七個(連殼和核一起打破),用兩碗水煎至一碗服下。
⑥治小兒遺尿:每天吃荔枝干十個。
⑦治婦女虛弱貧血:荔枝干、大棗各七個,水煎服,每日一劑。
⑧荔枝蓮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蓮子各10克(搗碎),水煮至軟爛時,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鹽或白糖調(diào)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瀉(五更瀉),大便溏稀等癥。
【適用人群】:
⒈尤其適合產(chǎn)婦、老人、體質(zhì)虛弱者、病后調(diào)養(yǎng)者食用;貧血、胃寒和口臭者也很適合;
⒉糖尿病人慎用荔枝,陰虛火旺、有上火癥狀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癥狀,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癥者忌用;荔枝含有單寧、甲醇等,多食容易生內(nèi)熱,患有陰虛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癥者忌用
【食用功效】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jīng);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jié)、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欲之功效[1]
由于腎主生殖,故不孕癥與腎的關(guān)系密切,其次如子宮功能失調(diào),臟腑氣血不和等有關(guān)?主要有腎虛,肝郁,痰濕,血淤等?
腎虛不孕
又有腎陽虛與腎陰虛的區(qū)別?
一是腎陽虛不孕癥:由于先天腎氣不充,陽虛不能溫煦子宮,子宮虛冷,以致不能攝精成孕?癥見:婚久不孕,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經(jīng)稀少,CC,閉經(jīng)?面色晦暗,腰酸腿軟,性欲淡漠,小便清長,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宜用溫腎補氣養(yǎng)血?調(diào)補沖任之藥膳治療?
青蝦炒韭菜
原料:青蝦250克,韭菜100克?
制作:將青蝦洗凈;韭萊洗凈,切段;先以素油煸炒蝦,烹黃油?醬油?醋?姜絲等調(diào)料,再加入韭菜煸炒,嫩熟即可?
功能:補虛壯陽,對于腎虛不孕有效?
生姜紅糖泥
原料:生姜500克,紅糖500克?
制作:將姜搗為姜泥,混入紅糖,蒸1小時,曬3日,共九蒸九曬?最好在夏季三伏,每伏各蒸曬2次即成;在月經(jīng)期開始時服用,每次1匙,每日3次,連服1個月,服藥期間忌房事?
功能:溫暖胞宮,對于婦女宮冷不孕有效?
靈脾地黃酒
原料:仙靈脾250克,熟地150克,醇酒1250毫升?
制作:將上藥共碎細,紗布包貯,用酒浸干凈器中,密封,勿通氣,春夏3日,秋冬5日方可開取飲用?每日適量溫飲之,常令有酒力相續(xù),但不得大醉?
功能:溫腎助陽,適用于婦女宮冷不孕?
腎陰虛不孕癥是由于精血不足,沖任脈虛,胞脈失養(yǎng),不能成孕,或陰虛火旺,血海蘊熱,亦不能成孕?癥見:婚久不孕,月經(jīng)先期,量少,色紅無血塊,或月經(jīng)尚正常,但形體消瘦,腰腿酸軟,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口干,五心煩熱,午后低熱,舌質(zhì)偏紅,苔少,脈細數(shù)?宜用滋陰養(yǎng)血?調(diào)沖益精之藥膳治療?
髓湯
原料:豬脊髓200克,鯉魚25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作:豬脊髓洗凈;鯉魚用開水燙死,去內(nèi)臟,放入鋁鍋內(nèi),加水?姜?蔥?胡椒面,用旺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煮至鯉魚肉熟,再放入豬脊髓,煮熟可加點味精?吃肉喝湯?
功能:滋陰補腎,填精補髓,適用于婦女由于腎陰虛所致不孕癥?
肝郁不孕
情志不暢,肝氣郁結(jié),疏泄失常,氣血不和,沖任不能相資,以致不孕?癥見:多年不孕,經(jīng)期先后不定,經(jīng)來腹痛,行而不暢,量少色黯,有小血塊,經(jīng)前乳房脹痛,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舌質(zhì)正?;虬导t,苔薄白,脈弦?宜用疏肝解郁?養(yǎng)血理脾之藥膳治療?
荔枝橘核茴香粥
原料:荔枝核15克,小茴香10克,橘核1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將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濾取藥液備用;用藥液同粳米煮粥?男方隨時可服;女方于月經(jīng)結(jié)束一天開始,早晚各服1劑,連服1周,又于下個月經(jīng)周期再服,連用3個月?
功能:行氣通經(jīng),適于肝郁婦女不孕?
痰濕不孕
體質(zhì)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脾虛不運,痰濕內(nèi)生,氣機不暢,胞脈受阻,不能攝精成孕?癥見:婚后久不受孕,形體肥胖,經(jīng)行延后,甚或閉經(jīng),帶下量多,質(zhì)黏稠,面色蒼白,頭暈心悸,胸悶泛惡,苔白膩,脈滑?宜用燥濕化痰?理氣調(diào)經(jīng)之治法?
石菖蒲粥
原料:陳皮10克,石菖蒲10克,北粳米200克,川芎6克,神曲9克,香附6克,蒼術(shù)6克,冰糖少許?
制作:將陳皮?石菖蒲?川芎?神曲?香附?蒼術(shù)研末;粳米?冰糖同入砂鍋內(nèi),加水直至湯未稠時,調(diào)入上述各藥研成的末?日2次,溫熱食?
功能:燥濕化痰,理氣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痰濕不孕?
血淤不孕
經(jīng)期?產(chǎn)后余血未凈,若感受寒邪,寒凝血淤,胞脈阻滯,兩精不能結(jié)合,以致不孕?癥見:婚久不孕,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塊或痛經(jīng),平時小腹作痛,痛時拒按?舌質(zhì)紫暗或舌邊有紫點?脈細弦?宜用活血化淤?調(diào)經(jīng)之藥膳冶療?
調(diào)經(jīng)糖漿
原料:當歸300克,黨參?益母草各200克,川芎?醋制香附?澤蘭各75克,大紅棗120克,苯甲酸1.5克,尼泊金?食用橙皮油各1克,蔗糖650克?
制作:當歸?川芎?香附研成粗粉?加水適量潤濕,靜止一小時,通蒸氣,收集餾液,把藥液濾過,藥渣與益母草?黨參?大紅棗?澤蘭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餾液,濃縮,加乙醇,靜置,過濾,回收乙醇,加苯甲酸?尼泊金?蔗糖溶解,過濾,加食用橙皮油,和勻,再加冷開水至1000毫升,分裝?每服10毫升,日3次?
功能:活血?調(diào)經(jīng)?化淤?止痛?適用于血淤不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3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荔枝散
下一篇: 荔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