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大人、小兒頭瘡及臁瘡。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續(xù)名家方選》
功能主治 : 水郁為疫,脾腎受傷,以致斑、黃,面赤體重,煩渴口燥,面腫,咽喉不利,大小便澀滯。
用法用量 : 童便1大盅,水2盅,煎1盅,冷研五瘟丹服。
摘錄 : 《松峰說疫》卷六
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的生活中中藥材是非常豐富的,而連翹是中國臨床常用傳統(tǒng)中藥之一,但平時人們所見到的連翹是植物連翹的干燥果實,那么,以下分享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1連翹的功效
成分:含有連翹酚;連翹甙、連翹甙元;齊墩果酸、白樺脂酸、熊果酸、松脂素、甾醇化合物、馬苔樹脂醇甙。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入心、肝、膽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連翹的作用
1、解熱和抗炎
能顯著拮抗內(nèi)毒素所致的家兔發(fā)熱,并能顯著抑制炎癥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所致的滲出和水腫。連翹煎劑或復方連翹注射液對人工發(fā)熱動物及正常動物的體溫有降溫作用。
2、抗菌、抗病毒、解毒
有顯著的廣譜抑菌作用,其抑菌成分為連翹酚、連翹脂苷A和揮發(fā)油。連翹脂苷B有抗真菌作用。其揮發(fā)油有顯著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還有抗內(nèi)毒素的作用。
3、保肝和鎮(zhèn)吐
有顯著的保肝作用,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明顯降低轉(zhuǎn)氨酶,并能促進肝糖原、核糖核酸含量恢復正常。連翹有顯著的鎮(zhèn)吐作用,其機制為抑制了延髓催吐感受區(qū)。
4、調(diào)節(jié)血壓
對高血壓動物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對低血壓動物又有顯著的升壓作用。能擴張血管,保持血管張力,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微循環(huán)和血流灌注,因而有穩(wěn)定血壓的功效。
5、抗過敏
連翹有抗過敏作用,可用于免疫病和過敏性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蕁麻疹、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肺炎等,可與生地、丹皮、郁金、地膚子等同用。
6、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連翹果殼中所含的齊墩果酸有輕微的強心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連翹有降壓作用、一般血壓可下降到原水平的40%~60%、其降壓特點為迅速、顯著、持續(xù)時間較短,多次注射無快速耐受性、血壓降低時呼吸無明顯變化、對因傷寒菌苗所致內(nèi)毒素休克低血壓成年貓,
靜脈注射300%的連翹注射液(10g/kg)可先有短暫降壓,繼而出現(xiàn)明顯升壓作用、其抗內(nèi)毒素休克作用可能與其擴張血管、增加心輸出量及改善微循環(huán)有關、其所含的蘆丁能增強毛細血管的致密度,故對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皮下溢血有止血作用。
7、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連翹對多種革蘭陽性及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濃縮煎劑在體外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連翹在體外的抑菌作用與金銀花大體相似;為銀翹散中抗菌的主要成分、金銀花對沙門菌屬,特別是傷寒桿菌以及溶血性鏈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過連翹,而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抑制則以連翹似較好。
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2 連翹葉茶的用途
1、抗病毒
提升人類身體抗病毒能力,預防人體被病毒感染,連翹葉茶主要的效果,由于連翹葉茶中含有豐富的醫(yī)用成分,能消滅人體內(nèi)的桿菌球菌和尖黃色鏈球菌,它能預防人體細胞被這些細菌感染,并能抑制人體內(nèi)多種病毒的,可預防人體出現(xiàn)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腸炎。
2、保護肝臟
大家多喝連翹葉茶還能保護肝臟,由于它含有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物質(zhì)能在人類肝臟表面形成保護層和降低藥物和刺激性物質(zhì)對人類肝臟的傷害,同時還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減少轉(zhuǎn)氨酶并能促進肝糖原合成,它能維持人類肝臟功能穩(wěn)定,能減少肝炎和肝癌的發(fā)病率。
3、穩(wěn)定血壓
連翹葉茶對人類的血壓有雙向調(diào)節(jié)功效,它既能讓過高的血壓降下來,也能讓大家的低血壓癥狀盡快好轉(zhuǎn),由于它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能增加心臟部位的血液輸出量,能讓人類血壓維持正常穩(wěn)定狀況。
4、預防上火
連翹葉茶是一種性質(zhì)寒涼的保養(yǎng)茶,大家用它泡水喝,能清理身體內(nèi)的熱毒,預防多種上火癥狀出現(xiàn),大家在出現(xiàn)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等不適癥狀時,準時用它泡水服用就能讓癥狀減輕,另外大家出現(xiàn)外感風熱時,準時用它泡水喝,還能緩解頭痛和發(fā)熱以及咳嗽等不好的癥狀。
大伙能對連翹葉茶有更全方位的認知,知道平常沖泡飲用連翹葉茶的具體好處,能在今后需要時準時沖泡飲用它。
中藥連翹的功效與作用3 孕婦可以吃連翹嗎
孕婦是可以吃連翹的,但是連翹屬于微寒的食物,因此孕婦也不能多吃。
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連翹性味苦,涼。入心、肝、膽經(jīng)。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連翹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急性腎炎
取連翹6錢,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兒酌減。視病情需要連服5-10日,忌辣物及鹽。8例患者治療前均有浮腫,血壓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間,尿檢有蛋白、顆粒管型及紅、白細胞等。治療后6例浮腫全部消退,2例顯著好轉(zhuǎn);血壓顯著下降;尿檢6例轉(zhuǎn)陰,2例好轉(zhuǎn)。
②治療紫癜病
取連翹6錢,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療血小板減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過敏性紫癜2例。經(jīng)2~7日治療,皮膚紫癱全部消退。連翹對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與其中含有多量蕓香甙,具有保持毛細血管正常抵抗力,減少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關;此外,連翹似乎尚有脫敏作用。
③治療肺膿腫
將連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連翹1克。采用氣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氣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癥狀好轉(zhuǎn)后隔日1次;趨向萎縮或閉合后則每周2次。治療25例,治愈14例,好轉(zhuǎn)10例,死亡1例;據(jù)18例統(tǒng)計,平均治療12天退熱,氣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④治療視網(wǎng)膜出血
取連翹6-7錢,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視網(wǎng)膜黃斑區(qū)出血,服藥20-27天后,均顯著吸收,視力有所增強。
藥用其葉,對治療高血壓、痢疾、咽喉痛等效果較好。
【中文名】連翹(《本經(jīng)》)
【類別】果實類連翹
【異名】旱連子(《藥性論》),大翹子(《唐本草》),空殼(《中藥志》)。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連翹,又名:連、異翹(《爾雅》),蘭華、軹、折根、三廉(《本經(jīng)》),連草(《爾雅》郭璞注),大翹(《唐本草》),黃花桿、黃壽丹、黃花瓣、落翹、黃花條。
落葉灌木,高2~4米。枝開展或伸長,稍帶蔓性,常著地生根,小枝稍呈四棱形,節(jié)間中空,僅在節(jié)部具有實髓。單葉對生,或成為3小葉;葉柄長8~20毫米;葉片卵形、長卵形、廣卵形以至圓形,長3~7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急尖或鈍?;块熜ㄐ位驁A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半革質(zhì)?;ㄏ热~開放,腋生,長約2.5厘米;花萼4深裂,橢圓形;花冠基部管狀,上部4裂,裂片卵圓形。金黃色,通常具橘紅色條紋;雄蕊2,著生于花冠基部;雌蕊1,子房卵圓形,花柱細長,柱頭2裂。蒴果狹卵形略扁,長約15厘米,先端有短喙,成熟時2瓣裂。種子多數(shù),棕色,狹橢圓形,扁平,一側(cè)有薄翅?;ㄆ?~5月。果期7~8月。
多叢生于山野荒坡間,各地亦有栽培。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江西、云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根(連翹根)、莖葉(連翹莖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果實初熟或熟透時采收。初熟的果實采下后,蒸熟,曬干,尚帶綠色,商品稱為"青翹";熟透的果實,采下后曬干,除去種子及雜質(zhì)。稱為"老翹";其種子稱"連翹心"。
【藥材】干燥的果實呈長卵形,長1.5~2厘米,直徑0.6~1厘米。頂端銳尖,基部有小柄,或已脫落。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多數(shù)凸起的小斑點,兩側(cè)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青翹多不開裂,綠褐色,表面凸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種子多數(shù),細長,一側(cè)有翅,黃綠色。老翹自尖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內(nèi)表面多為淺黃棕色,種子棕色,多已脫落。氣微香,味苦。青翹以色青綠、無枝梗者為佳;老翹以色黃、殼厚、無種子、純凈者為佳。
主產(chǎn)山西、河南、陜西、山東。此外,湖北、河北、四川、甘肅亦產(chǎn)。
【化學成分】果實含連翹酚、甾醇化合物、皂甙(無溶血性)及黃酮醇甙類、馬苔樹脂醇甙等。果皮含齊墩果酸。青連翹含皂甙4.89%,生物堿0.2%。
【藥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連翹在體外的抑菌作用與金銀花大體相似;為銀翹散中抗菌之主要成分。金銀花對沙門氏菌屬,特別是傷寒桿菌以及溶血性鏈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過連翹,而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抑制則以連翹似較好。二者聯(lián)合使用,在試管中并無協(xié)同作用,與黃連,黃芩組成的復方,體外抑菌作用比單用連翹時據(jù)云更強。連翹中抗菌的有效成分研究不多,連翹酚在試管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濃度為1:5120;對痢疾桿菌為1:1280;對白喉桿菌及副傷寒(甲)桿菌為1:640,可能為抗菌有效成分?;▽π∈髮嶒炐越Y(jié)核病有一定療效,對豚鼠則無效。此外,還報告過它在試管中及臨床上的抗結(jié)核桿菌的作用。連翹的醇提取物在體外有抗鉤端螺旋體作用,其強度不及黃連、荔枝草或金銀花、黃芩,而與黃柏、蚤休相似。連翹水浸劑(1:5)在試管內(nèi)對星形奴卡氏菌有些抑制作用。朝鮮連翹果實的乙醇、丙酮提取物以及從F.intermedia中提出的樹脂有抗真菌作用。
②其他作用
連翹能抑制洋地黃對鴿靜脈注射的催吐作用,減少嘔吐次數(shù),但不改變嘔吐的潛伏期,其鎮(zhèn)吐效果與注射氯丙嚓兩小時后的作用相仿。它又能抑制犬皮下注射阿樸嗎啡所引起的嘔吐,故推測其鎮(zhèn)吐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延腦的催吐化學感受區(qū)。連翹的果皮中含齊墩果酸(又名洋橄欖葉酸),故有強心、利尿作用。
【炮制】揀凈雜質(zhì),搓開,除去枝梗。
【性味】苦,涼。
①《本經(jīng)》:"味苦,平。"
②《別錄》:"無毒。"
③《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性涼,味苦。"
④《綱目》:"微苦辛。"
【歸經(jīng)】入心、肝、膽經(jīng)。
①《湯液本草》:"手足少陽、陽明經(jīng)。"
②《綱目》:"少陰心經(jīng)、厥陰包絡氣分。"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肝、膽、胃、三焦、大腸六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①《本經(jīng)》:"主寒熱,鼠痿,瘰疬,癰腫惡瘡,癭瘤,結(jié)熱。"
②《別錄》:"去白蟲。"
③《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④《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jīng)。"
⑤李杲:"散諸經(jīng)血結(jié)氣聚;消腫。"
⑥王好古:"治耳聾渾渾焞焞。"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宜忌】脾胃虛弱,氣虛發(fā)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疏》:"癰疽巳潰勿服,大熱由于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②《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選方】①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溫病條辨》銀翹散)
②治小兒一切熱: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梔子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類證活人書》連翹飲)
③治赤游癍毒:連翹一味,煎湯飲之。(《玉樵醫(yī)令》)
④治乳癰,乳核:連翹、雄鼠屎、蒲公英、川貝母各二錢。水煎服。(《玉樵醫(yī)令》)
⑤治瘰疬結(jié)核不消:連翹、鬼箭羽、瞿麥、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米泔水調(diào)下。(《楊氏家藏方》連翹散)
⑥治舌破生瘡:連翹五錢,黃柏三錢,甘草二錢。水煎含漱。(《玉樵醫(yī)令》)
【臨床應用】①治療急性腎炎
取連翹6錢,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兒酌減。視病情需要連服5~10日,忌辣物及鹽。8例患者治療前均有浮腫,血壓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間,尿檢有蛋白、顆粒管型及紅、白細胞等。治療后6例浮腫全部消退,2例顯著好轉(zhuǎn);血壓顯著下降;尿檢6例轉(zhuǎn)陰,2例好轉(zhuǎn)。
②治療紫癜病
取連翹6錢,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療血小板減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過敏性紫癜2例。經(jīng)2~7日治療,皮膚紫癱全部消退。連翹對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與其中含有多量蕓香甙,具有保持毛細血管正常抵抗力,減少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關;此外,連翹似乎尚有脫敏作用。
③治療肺膿腫
將連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連翹1克。采用氣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氣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癥狀好轉(zhuǎn)后隔日1次;趨向萎縮或閉合后則每周2次。治療25例,治愈14例,好轉(zhuǎn)10例,死亡1例;據(jù)18例統(tǒng)計,平均治療12天退熱,氣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
④治療視網(wǎng)膜出血
取連翹6~7錢,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視網(wǎng)膜黃斑區(qū)出血,服藥20~27天后,均顯著吸收,視力有所增強。
提醒您:連翹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58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連翹解毒湯
下一篇: 連翹敗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