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珍珠8分,牛糞1兩(12月生用,余月燒灰存性),鐵銹1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發(fā)背癰疽,破與不破二者之間。
用法用量 : 以豬腦加醋調(diào)敷瘡口3-5次,干再易之。
注意 : 凡發(fā)毒品味忌食。
摘錄 : 《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九
目錄1拼音2豬腦的別名3豬腦的營養(yǎng)價值4豬腦的選購5豬腦適合的人群6豬腦的食療功效7豬腦的食用建議8《*辭典》:豬腦 8.1出處8.2拼音名8.3來源8.4原形態(tài)8.5性味8.6功能主治8.7附方8.8摘錄 附:1用到中藥豬腦的方劑2用到中藥豬腦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豬腦 1拼音 zhū nǎo
豬腦不僅肉質(zhì)細膩,鮮嫩可口,而且含鈣、磷、鐵比豬肉多。
2豬腦的別名 豬腦髓
3豬腦的營養(yǎng)價值 民間有吃腦補腦之說,食用有很好的健腦功效。
4豬腦的選購 由于豬腦中含大量的膽固醇,為所有食物中膽固醇含量最高者,因此,患有高脂血癥,尤其是高膽固醇血癥以及冠心病人,切勿多食。
5豬腦適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少量食用
1. 適宜體虛之人神經(jīng)衰弱、頭暈、老人頭眩耳鳴者食用; 適宜腦震蕩后遺癥、健忘者食用;
2. 高膽固醇血癥及冠心病患者忌食。
6豬腦的食療功效 豬腦性寒,味甘;益虛勞.補骨髓,健腦。
7豬腦的食用建議 豬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食用后對人體大有裨益,一些人將豬腦棄之不用實在可惜,其實豬腦只要將其表面的血筋除去即可食用。方法是:將豬腦浸入冷水中浸泡,直至看到有明顯的血筋粘在豬腦表面時,只要手抓幾下,即可將血筋抓去。食用豬腦時,蒸、燉均可,也十分美味。
8《*辭典》:豬腦
②《四川中藥志》:"無毒。"
①《別錄》:"主風眩、腦鳴及凍瘡。"
②《綱目》:"治手足皸裂出血,以酒化洗,并涂之。"
③《四川中藥志》:"補骨髓,益虛勞,治神經(jīng)衰弱,偏正頭風及老人頭眩。"
②治老人頭眩耳鳴:豬腦髓、明天麻、響鈴草、枸杞,共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瘡瘍生肌長肉:公豬腦子一個,放鍋內(nèi),好陳醋泡透,文武火煎成膏藥樣,取出,細布攤,隨瘡大小貼之。先將小米泔水洗凈瘡上,貼膏二、三日,揭看,內(nèi)生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貼三、五日,肌肉長平。(《瘍醫(yī)大全》豬腦膏)
用到中藥豬腦的方劑 松脂煎 (細研),硫黃1兩(細研),狼毒半兩,白蘞1兩,豬腦1具。主治:風瘺。用法用量:每用以綿裹大豆大,納...
豬腦酒 hūnǎojiǔ《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六:方名:豬腦酒組成:豬腦子(研爛)。主治:冬日冒受烈風寒冰,...
驪龍散 能主治:發(fā)背癰疽,破與不破二者之間。用法用量:以豬腦加醋調(diào)敷瘡口35次,干再易之。注意:凡發(fā)毒品味...
豬腦膏 拼音:zhūnǎogāo《瘍醫(yī)大全》卷九:方名:豬腦膏組成:公豬腦子1個。功效:生肌長肉。主治:癰疽...
敗豬血散 殺豬流血盡時滴出者,貯陰自干)。制法:上為末,以豬腦調(diào)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風瘡腫斑黑頓消后...
更多用到中藥豬腦的方劑
用到中藥豬腦的中成藥 強身健腦片 川芎(炒)20g酸棗仁(炒)240g熟地黃80g豬腦提取物17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豬腦提取物外,人...
鎮(zhèn)腦寧膠囊 膠囊ZhennaoningJiaonang處方:豬腦粉、細辛、丹參、水牛角濃縮粉、川芎、天麻、葛根、...
玉金方片 :人參海馬制何首烏干浸膏黃精干浸膏獼猴桃原汁干粉豬腦粉鹽酸普魯卡因苯甲酸偏重亞硫酸鉀維生素B1維生素...
玉金方膠囊 :人參海馬制何首烏干浸膏黃精干浸膏獼猴桃原汁干粉豬腦粉鹽酸普魯卡因苯甲酸偏重亞硫酸鉀維生素B1維生素...
四虎散 搗成膏,敷瘡上留孔出氣。附注:《外科正宗》本方用豬腦同搗,遍敷瘡上,留正頂出氣。《證治準繩·瘍醫(yī)》卷...
更多用到中藥豬腦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豬腦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六]治風諸方 硫黃(一兩細研)野狼毒(半兩)白蘞〔一(二)兩〕豬腦(一具)上件藥。先用水二升。煮豬腦取汁半升。又以...
《本經(jīng)逢原》:[卷四獸部]豬 治五痔,伏熱在腹中,腸癰內(nèi)蝕,今目疾外障亦用之。豬腦治風眩,腦鳴,凍瘡,癰疽,涂紙上貼,干則易之?!?..
《本草綱目》:[獸部第五十卷獸之一]豕 時珍曰∶《禮記》云∶食豚去腦?!秾O真人食忌》云∶豬腦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后尤不可食?!堆訅蹠?..
《外科正宗》:[卷之一癰疽門]雜忌須知第十四 也。舊有用雞冠剪血滴于疽上者,有醋煮雄艾敷用者,豬腦熱藥敷圍者,神燈火氣灼照者。此數(shù)法皆陰疽之用,予...
《瘍醫(yī)大全》:[卷八]癰疽敷藥門主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0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驪珠散
下一篇: 驪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