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膽草12克,焦梔9克,黃芩9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車前子6克,澤瀉9克,木通9克,雙花15克,當(dāng)歸12克,甘草12克,赤芍12克,連翹9克。
功能主治 : 清肝膽濕熱。主肝膽濕熱,循經(jīng)上蒙清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 齊強(qiáng)方
你好;
陰囊濕疹是怎么回事,陰囊濕疹的治療?
陰囊濕疹是陰囊最常見的皮膚病,屬于過敏反應(yīng)。也有人認(rèn)為本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熱水燙洗、性情急躁等因素有關(guān)。
本病對稱發(fā)生、常波及整個陰囊、患處奇癢,病程持久,反復(fù)發(fā)作,屢治不愈。急性期可有丘疹、小皰、膿瘡、糜爛、滲出、結(jié)痂等多種變化。在慢性期則表現(xiàn)為皮溝加深、皮膚肥厚、陰囊皮膚粗糙如革,即民間所說的“繡球風(fēng)”,若遷延失治或治不得法,可出現(xiàn)急性期與慢性期互相轉(zhuǎn)變,遷延多年。
值得重視的是一旦出現(xiàn)陰囊的奇癢、滲出、結(jié)痂、肥厚等情況,且久治不愈,均應(yīng)想到是本病所致。
因為本病不是癬,故不能按癬來治。本病最忌搔抓、揉搓、摩擦、燙洗等,凡熱水、肥皂、鹽水、堿水等皆不宜應(yīng)用,也不宜外用碘酒、癬藥水、大蒜等刺激性物品,只要能保證做到不抓癢、不刺激皮膚,很多病人可迅速好轉(zhuǎn)。本病與情緒有關(guān),保持心情舒暢、充分的休息及對疾病的必勝的信心,亦是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飲食上要能做到忌食辛辣發(fā)物、如蔥、姜、蒜等。藥物治療,急性期以冷敷為主,每次可用約3000毫升凈水,不加任何藥物,或加明礬3克?;蛴?0%黃柏溶液或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煎湯待冷后濕敷。若合并感染,則加1克洗必泰或0.1克高錳酸鉀化開入3000毫升凈水,這些方法對陰囊奇癢和滲出效果很好。
慢性期傳統(tǒng)療法可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加熱烘療法更好,亦可用煙熏法或苦參湯藥浴。西藥治療以強(qiáng)的松類軟膏外用為主,堅持用藥至少1~2個月,早晚各一次涂于患處,不需包扎,越薄越好,下一次涂藥前不必清除前一次藥物,對有感染的濕疹用時可涂用抗菌性藥膏。對較肥厚的陰囊濕疹尚可涂用焦油類藥膏,如5%煤焦油軟膏、5%松餾油軟膏、5%豆餾油軟膏等。
急性期以冷敷為主,每次可用約3000毫升凈水,不加任何藥物,或加明礬3克?;蛴?0%黃柏溶液或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煎湯待冷后濕敷。若合并感染,則加1克洗必泰或0.1克高錳酸鉀化開入3000毫升凈水慢性期可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加熱烘療法更好,亦可用煙熏法或苦參湯藥浴。西藥治療以強(qiáng)的松類軟膏外用為主,堅持用藥至少1~2個月,早晚各一次涂于患處,不需包扎,越薄越好,下一次涂藥前不必清除前一次藥物,對有感染的濕疹用時可涂用抗菌性藥膏。對較肥厚的陰囊濕疹尚可涂用焦油類藥膏,如5%煤焦油軟膏、5%松餾油軟膏、5%豆餾油軟膏等。
目錄1拼音2處方3功能主治4龍膽瀉肝湯合四逆散方的用法用量5摘錄附:1古籍中的龍膽瀉肝湯合四逆散方 1拼音 lóng dǎn xiè gān tāng hé sì nì sàn fāng
2處方柴胡10克,黃芩10克,膽草12克,梔子10克,川軍(后下)15克,石決明18克,車前子10克,甘菊15克,谷精草10克,密蒙花18克,丹皮10克,棗仁(炒)30克,丹參25克,川楝子10克,枳實10克,甘草10克,羚羊角粉(沖)2克。
3功能主治瀉熱化濕,疏肝解郁。主肝經(jīng)郁熱,濕熱蘊(yùn)結(jié)。
4龍膽瀉肝湯合四逆散方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5摘錄趙波方
古籍中的龍膽瀉肝湯合四逆散方 《重訂廣溫?zé)嵴摗罚篬第二卷驗方妙用]和解法 控涎丹之分消痰水,加減小柴胡湯、增損小柴胡湯、四逆散合白薇湯之分消瘀熱,對癥酌用,歷驗不爽。他如沉...
《重訂廣溫?zé)嵴摗罚篬第二卷]驗方 二錢)粉丹皮(二錢)地骨皮(三錢)銀胡(錢半)四逆散合白薇湯鱉血柴胡(錢半)赤芍(二錢)小枳實(錢...
《血證論》:卷八 )地榆治下血。薤白治后重逼脹。余藥乃涼血常品。四逆散柴胡(三錢)枳殼(二錢)白芍(三錢)甘草(錢半...
《中西匯通醫(yī)經(jīng)精義》:[下卷]七方十劑 之劑。白虎湯。甘露飲之類。苦寒之劑。金花湯。龍膽瀉肝湯之類。大抵肺胃肌熱。宜銀翹石膏。心腹熱。宜苓...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七章·傷寒本證]第二節(jié)·大傷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膽瀉肝湯加減
下一篇: 龍膽瀉肝湯合四逆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