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蘆薈丸
處方 : 蘆薈1兩,胡黃連(炒)1兩,龍膽草1兩,川芎6錢,蕪荑6錢,當(dāng)歸身1兩半,白芍藥1兩半,木香8錢,甘草(炙)5錢。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三焦及肝膽二經(jīng)積染風(fēng)熱,以致目生云翳,或結(jié)瘰疬,耳內(nèi)生瘡,發(fā)寒作痛,或虛火內(nèi)燒,肌體羸瘦,發(fā)熱作渴,飲食少進(jìn),肚腹不調(diào),皮干,腹膨脹,口內(nèi)有瘡,牙齦潰爛,或牙齒蝕落,腮頰腐爛,下部生瘡者。
用法用量 : 每服勻作10丸,用自滾湯化下。
各家論述 : 是方以白芍藥和血補(bǔ)脾胃,當(dāng)歸養(yǎng)血脈為君;蘆薈去疳清熱,胡黃連療骨蒸勞熱為臣;龍膽草治諸目疾,蕪荑殺疳蟲,逐五內(nèi)邪氣,川芎提清氣上升為佐;木香調(diào)氣,甘草和諸藥為使。
摘錄 : 《審視瑤函》卷四
藥師釋藥——如何選用治療失眠的中成藥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yī)院
失眠作為睡眠障礙之一,隨著 社會 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大、失眠的人越來越多,嚴(yán)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 健康 ,失眠的治療已成為醫(yī)學(xué)的一大課題。中藥治療失眠具有與西藥安眠藥相比不會成癮的優(yōu)勢。中醫(yī)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失眠的中成藥有多種,在選擇藥物時,只有辨證用藥,才能收到助眠效果。下面對常用于治療失眠的中成藥進(jìn)行辨析:
一、虛性失眠
1.歸脾丸、安神補(bǔ)心片、復(fù)方阿膠漿口服等,可用于心脾兩虛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zāi)垦?,面色少華等癥狀。
2.朱砂安神丸、天王補(bǔ)心丸、柏子養(yǎng)心丸等,可用于陰虛火旺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口干津少等癥狀。
3.健腦補(bǔ)腎丸,活力蘇口服液等,可用于腎虛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心煩不寐,心悸不安,眩暈,耳鳴,健忘,五心煩熱,咽干口燥,腰膝酸軟,遺精帶下,舌紅,脈細(xì)數(shù)等癥狀。
4.安神定志丸等,可用于心膽氣虛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噩夢驚擾,夜寐易醒,膽怯心悸,遇事易驚,舌淡脈細(xì)弦等癥狀。
二、實性失眠
5.龍膽瀉肝丸或當(dāng)歸蘆薈丸等,可用于肝郁化火擾心型失眠。主要現(xiàn)為失眠煩躁易怒,不思飲食,口渴喜飲,目赤口苦等癥狀。
6.鮮竹瀝口服液、牛黃蛇膽川貝散等。可用于痰熱(火)內(nèi)憂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失眠頭重,痰多胸悶,餓食暖氣,吞酸惡心等癥狀。
7.牛黃清心丸,用于治療風(fēng)痰熱上擾性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失眠,胸中郁熱,驚悸虛煩,頭目眩暈,中風(fēng)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等癥狀。
8.保和丸、江中健胃消食片等,可用于飲食積滯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失眠多夢,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癥狀。
9.加味逍遙丸、解郁安神顆粒等,可用于肝郁氣滯性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失眠,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善太息,或見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等癥狀。
10.復(fù)方五味子糖漿,可用于單純性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衰弱,頭暈,失眠等癥狀。
11.七葉安神片等,可用于血瘀型失眠。主要表現(xiàn)為:失眠,胸悶,有冠心病等癥狀。
青黛丸簡介
目錄1拼音2《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青黛丸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莊氏家傳》:青黛丸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萬氏家抄方》卷五 4.1方名4.2組成4.3主治4.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4.5制備方法 5《普濟(jì)方》卷三七○ 5.1方名5.2組成5.3主治5.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5.5制備方法 6《普濟(jì)方》卷三八二 6.1方名6.2組成6.3主治6.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6.5制備方法 7《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引丹溪方 7.1方名7.2組成7.3主治7.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7.5制備方法 8《慈幼新書》卷九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8.5制備方法 9《醫(yī)部全錄》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編》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9.5制備方法 10《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10.1方名10.2組成10.3主治10.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 11《幼幼新書》卷十引《譚氏殊圣》 11.1方名11.2組成11.3功效11.4主治11.5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1.6制備方法11.7附注 12《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12.1方名12.2組成12.3主治12.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2.5制備方法12.6附注 13《圣惠》卷八十七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3.5制備方法 14《圣惠》卷八十六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4.5制備方法 15《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 16《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九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6.5制備方法 17《傷寒總病論》卷三 17.1方名17.2組成17.3主治17.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7.5制備方法 18《博濟(jì)》卷四 18.1方名18.2組成18.3主治18.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8.5制備方法 19《圣惠》卷八十五 19.1方名19.2青黛丸的別名19.3組成19.4主治19.5青黛丸的用法用量19.6制備方法19.7用藥禁忌19.8附注 20《古今醫(yī)鑒》卷十三引郭師傅方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20.5制備方法 21《圣惠》卷九十三 21.1方名21.2組成21.3主治21.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21.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青黛丸*青黛丸藥品說明書 1拼音 qīng dài wán
2《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青黛丸
2.1處方
青黛15克(細(xì)研)干蝎5枚(微炒)白附子(炮裂)天竺黃(細(xì)研)胡黃連 蘆薈(細(xì)研)牛黃(細(xì)研)地龍(微炒)麝香(細(xì)研)各7.5克
2.2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用夜明砂15克,糯米中炒,米熟為度,去米入湯,細(xì)研夜明砂為糊,入諸藥末,同研令勻,丸如綠豆大。
2.3功能主治
治小兒熱過驚疳。
2.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三歲以下,以淡生姜湯下3丸,三歲以上,加5丸,不得多服。
2.5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3《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莊氏家傳》:青黛丸
3.1處方
青黛30克 胡黃連 天竺黃 宣連各15克 朱砂(飛)0.3克 麝香3克 肉豆蔻2個 牛黃1.5克 蟾1個(端午酥炙,酒浸,去腸肚)
3.2制法
上藥研末,綠豆粉煮糊為丸,如芥子大。
3.3功能主治
治小兒疳熱。
3.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次3丸,空腹時用溫湯送下。
3.5摘錄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莊氏家傳》
4《萬氏家抄方》卷五
4.1方名
青黛丸
4.2組成
膽星5錢,茯神5錢,天竺黃3錢,柴胡2錢,明天麻3錢,防風(fēng)2錢半,全蝎(洗,炙)2錢,青皮2錢,朱砂(水飛)2錢,金箔10片,麝香1錢。
4.3主治
小兒驚風(fēng)發(fā)熱。
4.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薄荷湯送下。
4.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青黛為衣,金箔裹之。
5《普濟(jì)方》卷三七○
5.1方名
青黛丸
5.2組成
青黛1分(細(xì)研),蛇頭1枚(涂酥,炙令黃),半夏半兩(湯洗7次去滑),白僵蠶1兩(微炒),巴豆3枚(去皮心,研,紙裹去油)。
5.3主治
小兒急驚風(fēng)。
5.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
5.5制備方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
6《普濟(jì)方》卷三八二
6.1方名
青黛丸
6.2組成
青黛1分,檳榔1枚,木香1分,麝香半分(細(xì)研),黃連1兩(去須),肉豆蔻1枚(去殼),巴豆半兩,大黃半兩(銼,微炒),鱉半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
6.3主治
小兒氣疳,腹內(nèi)有積惡滯結(jié)之物。
6.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3歲每服2丸,空心以粥送下;34歲每服3丸至4丸,每隔3日1次。取下惡物為效。次宜服訶黎勒補(bǔ)之。
6.5制備方法
上先取黃連、巴豆2味,以淡漿水3碗煮令水盡,候干取出巴豆,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去油,其黃連曬干,然后與諸藥都搗研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麻子大。
7《醫(yī)統(tǒng)》卷四十三引丹溪方
7.1方名
青黛丸
7.2組成
青黛1兩,瓜萎仁1兩,黃芩1兩,香附子1兩,貝母1兩,橘紅2兩。
7.3主治
熱痰咳咯不出。
7.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湯送下。
7.5制備方法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8《慈幼新書》卷九
8.1方名
青黛丸
8.2組成
橘紅2錢,杏仁2錢,枳實2錢,黃芩2錢,茯苓2錢,白附子2錢,栝樓霜3錢,半夏3錢,膽星3錢,大黃(蒸)1錢,礞石1錢,百部1錢,麻黃1錢,皂角1條。
8.3主治
小兒驚癇,寒熱痘疹。
8.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滾水化服。
8.5制備方法
姜汁為丸,如芡實大,青黛為衣。
9《醫(yī)部全錄》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編》
9.1方名
青黛丸
9.2組成
白附子5錢,南星1兩半,天麻1兩半,天竺黃1兩半,巴霜1錢半,青黛2兩。
9.3主治
小兒驚癇。
9.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
9.5制備方法
煉蜜為丸。
10《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10.1方名
青黛丸
10.2組成
千金子30枚,膩粉2錢,青黛(炒)1錢。
10.3主治
久患涎沫,遂成積塊。
10.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打破,以大棗1枚(蒸熟,去皮核)同嚼,冷茶送下。半夜后取下積聚惡物為效。
10.5制備方法
糯米板為丸,如芡子大。
11《幼幼新書》卷十引《譚氏殊圣》
11.1方名
青黛丸
11.2組成
青黛1錢,巴豆5粒(去皮心,紙內(nèi)去盡油),龍腦3錢,水銀1豆大,硫黃半錢(細(xì)研)。
11.3功效
化涎。
11.4主治
小兒驚風(fēng)。
11.5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3歲以上,每服5丸,3歲以下3丸,金銀、薄荷湯送下。
11.6制備方法
上為末,粟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11.7附注
《永樂大典》引《譚氏殊圣》有黑鉛少許,朱砂、膩粉各一分。
12《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12.1方名
青黛丸
12.2組成
青黛(研)1分,蘆薈(研)1分,干浮萍草1分,蛤蟆(燒灰)1分,蟬蛻(去土)1分,綠豆1分,故皮子巾(燒灰,研)1分,豉(炒)1分,白礬(洗,研)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
12.3主治
小兒諸疳。
12.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1歲兒每服1丸,用溫熟水送下,先以桃柳湯浴兒,后與藥服。
12.5制備方法
上為末,和勻,用粟米飯為丸,如麻子大。
12.6附注
方中故皮子巾,《普濟(jì)方》作故破手巾。
13《圣惠》卷八十七
13.1方名
青黛丸
13.2組成
青黛1分(細(xì)研),定粉1分,蟾酥半分(研入),夜明砂1分(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麝香1分(細(xì)研),熊膽半分(細(xì)研),羚羊角屑半分,朱砂1分(細(xì)研),犀角屑半分。
13.3主治
小兒脊疳,四肢瘦弱,腹脅壯熱,頭發(fā)干疏,時煩渴,脊骨如鋸。
13.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1歲服2丸,以粥飲送下。
13.5制備方法
上為末,用軟飯為丸,如綠豆大。
14《圣惠》卷八十六
14.1方名
青黛丸
14.2組成
青黛半兩,龍腦半分,膩粉半分,麝香半分,蟾酥半分,晚蠶蛾(微炒)半分,白僵蠶1分(末)。
14.3主治
小兒驚疳,遍身壯熱,痰涎不利。
14.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薄荷湯調(diào)膩粉半字,化破送下。得吐瀉出涎粘惡物為度。
14.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15《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二
15.1方名
青黛丸
15.2組成
青黛(研)、天竺黃(研)、干蛤蟆1枚(黃泥裹,燒赤,去泥,研),干蝸牛殼(洗,炒,研)1分,黃連(去須)1分,地龍(炒)1分,人參1分,鉤藤(炙)1分,龍膽1分,蘆薈(研)半兩,熊膽(研)半兩,牛黃(研)1錢,麝香(研)1錢,雄黃(研)1錢,丹砂(研)1錢,夜明砂3分,胡黃連3分。
15.3主治
小兒天釣客忤,五疳八痢,十二驚癇。
15.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1歲每服12丸,粥飲送下。1歲以上,以意加減。
15.5制備方法
上7味為末,與10味研者和勻,以燒飯為丸,如麻子大。
16《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九
16.1方名
青黛丸
16.2組成
青黛1錢(研),大戟(半兩,米泔水浸1宿,用栝樓根末一處炒黃色,不用栝樓末,取大戟末)1錢,石燕子(煅,醋淬7遍,取末)1錢,棘剛子(生,去殼)14枚,續(xù)隨子(去皮,研)1錢,天南星(炮)1錢,木香(搗末)1錢,麝香(研)1錢,乳香(研)1錢,粉霜(研)1錢。
16.3主治
小兒驚積,涎潮發(fā)搐。
16.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23歲兒,每服12丸,金銀薄荷湯送下。
16.5制備方法
上為末,水浸蒸餅心為丸,如梧桐子大。
17《傷寒總病論》卷三
17.1方名
青黛丸
17.2組成
青黛、丁香、黃連各等分。
17.3主治
(匿蟲)瘡。
17.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口中有瘡,含之咽汁。日含化5060丸愈;若下部有瘡,綿裹納下部。
17.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甘淀粉為丸,如棗核大。
18《博濟(jì)》卷四
18.1方名
青黛丸
18.2組成
青黛1分,木香1分,豆蔻1分,檳榔1分,麝香1錢,續(xù)隨子1兩(去皮),蛤蟆3個(燒存性)。
18.3主治
小兒驚食哽氣。
18.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薄荷湯送下。
18.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19《圣惠》卷八十五
19.1方名
青黛丸
19.2青黛丸的別名
疏膈丸
19.3組成
青黛1分(細(xì)研),蛤蟆1個(炙令黃色),木香1分,檳榔1顆(大者),麝香1分(細(xì)研),續(xù)隨子2分。
19.4主治
小兒驚熱,喘粗腹脹,有食壅滯不消。
19.5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溫水化破服之,其水于銀銚子內(nèi)煎。
19.6制備方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糯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19.7用藥禁忌
不得犯鐵器。
19.8附注
疏膈丸(《小兒病源》卷三)。
20《古今醫(yī)鑒》卷十三引郭師傅方
20.1方名
青黛丸
20.2組成
青黛(水飛)2錢,黃連(豬膽汁炒)2錢,石膏(火煅)2錢,連翹(去瓤)3錢,桔梗1錢半,升麻1錢半,黃芩(酒炒)2錢,薄荷2錢,防風(fēng)2錢半,半夏(姜制)2錢,牛膽南星2錢,貝母2錢,枳實(麩炒)1錢半,莪術(shù)(醋炒)1錢半,木香2錢,檳榔2錢,香附(童便浸)3錢,山楂肉2錢,砂仁1錢半,人參(去蘆)1錢半,白術(shù)(麩炒)3錢,茯苓(去皮)3錢,甘草(炙)1錢,紫蘇2錢,麻黃2錢。
20.3主治
小兒癖疾發(fā)熱,上攻牙齦,腮頷腫痛生瘡;諸熱痰嗽,傷風(fēng)身熱,并痘疹出不快,身極熱眼黃;大人傷酒、傷食、傷風(fēng)、傷氣、頭痛。
20.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7分或1錢,身熱,薄荷湯送下;咳嗽,五味子、桑白皮湯送下;頭痛身熱,川芎湯送下;痘疹,酒送下;傷風(fēng)身熱,麻黃、紫蘇湯送下。又治大人傷酒、傷食、傷氣、傷風(fēng)、頭痛,每服5丸,姜湯送下。
20.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稀糊為丸,如綠豆大。
21《圣惠》卷九十三
21.1方名
青黛丸
21.2組成
青黛1分,熊膽1錢,麝香1錢,定粉1錢(微炒黃),蟾酥半錢,寒食蒸餅(末)1錢。
21.3主治
小兒疳痢不止,體熱口干,心煩瘦弱。
21.4青黛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1日3次。
21.5制備方法
上為末,用豮豬膽汁為丸,如黃米大。
古籍中的青黛丸 《兒科要略》:[第三章·兒科特征]第六節(jié)·疳證 膂,治宜圣惠金蟾散、地骨皮丸、殺疳丸、蘆薈丸、青黛丸之屬。瀉血不止者,用定粉少許,大棗十枚,頭發(fā)少...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三]驚疳第六 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妒セ荨分涡簾徇^驚疳。青黛丸方青黛(半兩,細(xì)研)干蝎(五枚,微炒)白附子(...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三]五疳第四 增減?!妒セ荨分涡何屦幔瑹豳?,不欲乳食。青黛丸方青黛(細(xì)研)訶梨勒皮(各三分)麝香蘆薈熊膽朱...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六]治小兒驚疳諸方 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治小兒熱過驚疳。青黛丸方。青黛(半兩細(xì)研)干蝎(五枚微炒)白附子(炮...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五]脊疳第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5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膽膏
下一篇:
龍膽苦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