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枯礬 龍骨(煅)黃丹各15克(炒)麝香(研)3克
制法 : 上同研細。
功能主治 : 治小兒聘耳,汁出不止。
用法用量 : 先以綿杖子捻卻耳中膿水,再用藥少許摻在耳內(nèi)。
摘錄 : 《嬰童百問》卷四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300克 款冬花(去蘆、枝、梗) 訶子皮(去核) 甘草(爁)各150克 肉桂180克(去皮,不見火) 杏仁(去皮、尖,麩炒)90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好茶3克,同煎至120毫升,食后及夜臥時服。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藥末入茶和勻,開水送下。
【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臥不安,心脅疼脹;兼治傷風(fēng)咳嗽,膈上不快。 【方劑別名】麻黃湯(《圣濟總錄》卷九)。
【藥物組成】麻黃3分,防風(fēng)3分,芎䓖半兩,防己半兩,附子(炮)半兩,人參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心半兩,石膏3兩,杏仁20粒,羚羊角屑1兩。
【處方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方劑主治】風(fēng)痱。
【用藥禁忌】忌生冷、酢滑、豬牛馬驢肉、蒜、麥、酒。
【用法用量】上為末。每服4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竹瀝1合半,生葛汁1合,同煎7分服之。 【藥物組成】麻黃1兩(去根節(jié)),芎䓖1兩,川升麻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漢防己1兩,桂心1兩,羚羊角屑1兩,酸棗仁1兩,秦艽半兩(去苗)。
【處方來源】《圣惠》卷十九。
【方劑主治】中風(fēng)。口面㖞斜,筋脈拘急。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1合,更煎1-2沸,溫服,不拘時候。 【藥物組成】麻黃1兩半(去根節(ji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秦艽1兩(去苗),葳蕤1兩,葛根1兩半,獨活1兩半,漢防己3分,芎䓖3分,白鮮皮3分,牡丹3分,石膏1兩,桑寄生1兩,甘草3分(多微赤,銼),黃芩1兩。
【處方來源】《圣惠》卷十。
【方劑主治】傷寒陰陽痙病,頭痛壯熱,百節(jié)酸疼,吐逆悶絕,口噤,腰背反張,手足強直,肉熱脈數(shù)。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加淡竹瀝1合,更煎2-3沸,分溫2服,每日3-4次。 【藥物組成】麻黃1兩(去根節(ji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䓖1兩,桂心1兩,犀角屑3分,前胡3分(去蘆頭),赤芍藥3分,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處方來源】《圣惠》卷二十一。
【方劑主治】偏風(fēng),手足不遂,失音不語,口眼㖞斜。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藥物組成】麻黃1兩(去根,銼),防風(fēng)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當(dāng)歸3分,川升麻3分,檳榔1兩,犀角屑3分,赤茯苓1兩。
【處方來源】《圣惠》卷四十五。
【方劑主治】風(fēng)毒腳氣,頑痹無力,言語謇澀。
【制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藥物組成】人參、茯苓、黃耆(蜜炙)、龍骨、牡蠣(煅)、麻黃根各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三九○。
【方劑主治】小兒盜汗日久,口干煩渴,消瘦少力。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半盞,加生姜、大棗,煎至3分服。 【藥物組成】麻黃1兩1分(去根節(jié)),羌活1兩(去蘆頭),黃芩3分(去皮),細辛(真華陰者,去葉)半兩,黃耆半兩(蜜炙)。
【處方來源】《本事》卷三
【方劑主治】歷節(jié)。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2盞,煎至8分,去滓溫服。持續(xù)3-4服。有汗慎風(fēng)。
天竺黃散2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組成】天竺黃15克牛黃7.5克(細研)雄黃7.5克(細研)朱砂7.5克(細研)蘆薈7.5克(細研)蟾頭7.5(炙令焦黃)龍腦7.5克(細研)麝香7,5克(細研)胡黃連7.5克犀角屑7.5克木香7.5克鉤藤7.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銼)
【用法】上藥搗細羅為散,均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diào)下1.5克,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主治】小兒干疳,心臟煩熱,眼目赤澀,皮膚干燥,夜多盜汗,羸瘦不能乳食。
提醒您:天竺黃散2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麝青金丸
下一篇: 龍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