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驚悸,脈弦細澀者。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加生姜1片,紅棗3枚,煎湯調(diào)下。
各家論述 : 心氣大虛,寒涎內(nèi)沃,而心血不足,不能榮心,故驚悸不已焉。人參大補心氣,當(dāng)歸營養(yǎng)心血以雄心,麥冬清心潤肺以寧心,細辛通心氣、搜滌痰涎,茯神滲濕氣、清徹神明,遠志交通心腎,龍齒定魄安魂,為散、姜、棗湯下,使心血內(nèi)充,則心氣雄壯,而寒涎自化,神志并寧,何驚悸之不瘳哉!此補養(yǎng)溫經(jīng)之劑,為心寒驚悸易驚之專方。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
處方 : 龍齒、遠志、官桂、人參、當(dāng)歸、茯苓、細辛、門冬、甘草、玄胡。
功能主治 : 婦人敗血沖心,或歌舞、談笑、怒罵,坐臥苦者,逾垣上屋,口咬打拳,神名佛號,無有不能,似禍祟之狀。
用法用量 : 龍牙清魂散(《一盤珠》卷七)。
摘錄 : 《女科萬金方》
目錄1拼音2處方3功能主治4遠志湯的用法用量5摘錄6《圣濟總錄》卷七十 6.1組成6.2主治6.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6.4制備方法 7《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7.1組成7.2主治7.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7.4制備方法 8《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8.1組成8.2主治8.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千金》卷三 9.1組成9.2主治9.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9.4加減 10《圣濟總錄》卷十三 10.1組成10.2功效10.3主治10.4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 11《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11.1組成11.2主治11.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1.4制備方法 12《古今醫(yī)徹》卷四 12.1組成12.2主治12.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 13《古今醫(yī)徹》卷三 13.1組成13.2主治13.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3.4加減13.5附注 14《鬼遺》卷三 14.1組成14.2主治14.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 15《赤水玄珠》卷十四 15.1組成15.2主治15.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5.4加減15.5附注 16《圣濟總錄》卷一六○ 16.1組成16.2主治16.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6.4制備方法 17《奇效良方》卷一 17.1組成17.2主治17.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7.4制備方法17.5附注 18《醫(yī)心方》卷三引則《小品方》 18.1遠志湯的別名18.2組成18.3主治18.4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8.5附注 19《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19.1組成19.2主治19.3遠志湯的用法用量19.4制備方法 20《千金》卷十四 20.1組成20.2功效20.3主治20.4遠志湯的用法用量20.5各家論述 附:1古籍中的遠志湯 1拼音 yuǎn zhì tāng
2處方遠志(去心.二錢半) 人參(去蘆.半兩) 石菖蒲(半兩) 羌活(去蘆.半兩) 細辛(洗.去苗.半兩) 麻黃(去根.半兩) 赤芍藥(一兩) 白術(shù)(一兩)
3功能主治治心經(jīng)受病,多汗惡風(fēng),善怒,口不能言,其狀但得偃臥,不可傾側(cè),悶亂冒絕汗出,風(fēng)中于心也,唇色正赤,尚猶可治,急灸心腧百壯;或青黃不定,面色(目亭)(目亭)戰(zhàn)栗動者,不可治。
4遠志湯的用法用量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diào)下,不拘時服。日服二次。
5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6《圣濟總錄》卷七十
7《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8《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9《千金》卷三
10《圣濟總錄》卷十三
11《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12《古今醫(yī)徹》卷四
13《古今醫(yī)徹》卷三
14《鬼遺》卷三
15《赤水玄珠》卷十四
16《圣濟總錄》卷一六○
17《奇效良方》卷一
18《醫(yī)心方》卷三引則《小品方》
19《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20《千金》卷十四
古籍中的遠志湯 《胎產(chǎn)心法》:[卷之下]血脫氣脫神脫三證論 腦一捻,服后得睡即安。心悸恍惚,語言錯亂,千金遠志湯。如內(nèi)虛,敗血攻心,狂言亂語者,龍齒清魂散主之...
《普濟方》:[卷三百五十三產(chǎn)后諸疾門]心虛驚悸 甘草人參芍藥酸棗仁白蘚皮(各三兩)大棗(七枚)遠志湯(出千金方)治產(chǎn)后忽苦心中沖悸不定。志意不安。...
《癥因脈治》:[卷三不得臥論]外感不得臥 脈散見腫脹三消。涼天地煎見后痿癥。棗仁遠志湯棗仁遠志當(dāng)歸白茯神白芍藥麥冬龍眼肉八味腎氣丸見前臟寒脹。...
《醫(yī)學(xué)摘粹》:[雜證要法虛證類]赤白濁 人參(三錢)白術(shù)(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遠志(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封髓丹黃柏(三兩鹽水炒...
《普濟方》:[卷三十四膽腑門]膽虛不得眠(附論)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注解4參考資料附:1治療心驚的穴位2治療心驚的方劑3治療心驚的中成藥4心驚相關(guān)藥物5古籍中的心驚 1拼音 xīn jīng
2英文參考 cardiac terror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3注解
心驚為病證名[1]。臟腑驚證之一[1]。出金·陳文中《小兒病源方論》。驚風(fēng),顏面紅赤。肝血虛不能養(yǎng)心所致的驚證。治宜養(yǎng)血安神之法?!妒颐劁洝け局畏ā罚骸靶捏@非心病也,乃肝血虛而不能養(yǎng)心也。方用白芍五錢、當(dāng)歸五錢、熟地五錢、生棗仁一兩、遠志一錢、茯神三錢、麥冬五錢、北五味一錢、人參二錢、水煎服?!?/p>
參見驚:驚為病證名[2]。遇事易驚或無故自驚的簡稱[2]。出《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大奇論》。亦稱喜驚、驚傷[2]?!稄埵厢t(yī)通·神志門》;“夫驚雖主于心,而肝膽脾胃皆有之。驚是火熱爍動其心,心動而神亂也。若因內(nèi)氣先虛,故觸事易驚,或卒然聞響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狀也……宜溫膽湯加熟棗仁。如遠志丸、妙香散、平補正心丹、龍齒清魂散皆可選用。”若因大驚而病者,宜黃連安神丸;由腎虛而驚者,宜人參、黃芪、當(dāng)歸、白術(shù)、玄參、陳皮、黃柏;由膽虛而驚者,宜人參、枳殼、肉桂、五味子、棗仁、熟地、枸杞子、柏子仁;由肝膽俱虛者,宜酒化鹿角膠,空服下五錢;或由心氣不足,神不定而驚者,宜妙香散;由肝虛受風(fēng),臥若驚狀者,宜珍珠母丸;由血虛而驚者,宜朱砂安神丸;由痰盛而驚者,宜加味定志丸;由思慮過度而驚者,宜清心補血湯;由氣血俱虛而驚者,宜養(yǎng)心湯(見《雜病源流犀燭·卷六》)[2]。
4
目錄1拼音2《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龍齒清魂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龍齒清魂散的用法用量2.5各家論述2.6摘錄 3《女科萬金方》 3.1龍齒清魂散的別名3.2組成3.3主治3.4龍齒清魂散的用法用量3.5附注 附:1古籍中的龍齒清魂散 1拼音 lóng chǐ qīng hún sǎn
2《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龍齒清魂散
3《女科萬金方》
古籍中的龍齒清魂散 《張氏醫(yī)通》:[卷十一婦人門下]產(chǎn)后 山腔野調(diào)。號佛名神。此敗血沖心。多死。方書用龍齒清魂散。然用之多不應(yīng)。不若花芯石散最捷。琥珀黑龍丹...
《邯鄲遺稿》:[卷之四]產(chǎn)后 號,無一不知,似有鬼祟之狀,此病五死五生,宜龍齒清魂散治之?!君堼X清魂散】龍齒遠志肉桂人參當(dāng)歸茯神...
《胎產(chǎn)心法》:[卷之下]血脫氣脫神脫三證論 ,千金遠志湯。如內(nèi)虛,敗血攻心,狂言亂語者,龍齒清魂散主之。心脾血少,八珍加炮姜。馮氏云∶產(chǎn)后陰血...
《類證治裁》:[卷之四癲狂論治]附方 )豬心(一個,研如泥)酒丸,棗湯下?!惭a魂〕龍齒清魂散龍齒遠志人參歸身(各兩半)茯神麥冬桂心甘草(...
《張氏醫(yī)通》:[卷六諸風(fēng)門]顫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7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齒湯
下一篇: 龍齒牛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