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 : 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澀。
炮制 : 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5~5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 滋腎,養(yǎng)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fēng)流淚。
用法用量 :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 : 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 密封。
摘錄 : 《中國藥典》
制法 :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生精養(yǎng)血,補腎益肝,祛風(fēng)明目,治翳膜遮睛,羞澀多淚,及暴赤熱眼。
用法用量 : 每服80丸,夏月用淡鹽湯下,余月酒下。
摘錄 : 《萬病回春》卷五
制法 : 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治腎虛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空腹時用淡鹽湯送下。
注意 : 服藥期間忌食蘿卜。
摘錄 : 《審視瑤函》卷五
制法 : 上藥研末,用甘菊花180克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治內(nèi)障,隱澀羞明,細小沉陷。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開水下。
摘錄 : 《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制法 : 上藥為末,蜜丸。
功能主治 : 補腎滋陰,養(yǎng)肝明目。治肝腎不足,兩目昏暗,脈虛者。
用法用量 : 每次9克,用開水送下。
備注 : 方中熟地、萸肉補腎養(yǎng)肝;山藥補脾益真陰;丹皮涼血退陰火,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茯苓、澤瀉滲利濕熱;麥冬、石斛滋陰潤燥。配合成方,共奏補腎滋陰,養(yǎng)肝明目之功。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一
制法 : 共研細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治視物模糊,目澀羞明。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淡鹽湯送服。
摘錄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
首先是藥方上的區(qū)別:明目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的基礎(chǔ)上加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煅。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jīng)。功能補益肝腎、養(yǎng)陰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
菊花味甘微苦、性涼,入肺、肝、胃經(jīng)。功能疏風(fēng)散熱、清肝明目,解毒消腫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肝、心、脾經(jīng)。功能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jīng)。功能養(yǎng)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
蒺藜味苦辛、性平,入肺、肝經(jīng)。功能平肝解郁、祛風(fēng)明目
石決明煅味咸、性寒,入肝經(jīng)。功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煅用有收斂、止血作用
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引起的多種眼目疾病,如果患者并不沒有肝腎陰虛的癥狀,而是肝腎陽虛患者服用明目地黃丸就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暴發(fā)火眼者忌用,其表現(xiàn)為眼白充血發(fā)紅,怕光、流淚、眼屎多。
首先是成分不同,杞菊地黃丸主要是由枸杞,菊花,熟地黃,牡丹皮,山藥等中草藥研磨成細粉,經(jīng)過過濾混合的方法制作而成的一款產(chǎn)品,在我們服用之后能夠治療身體出現(xiàn)的疾病。而明目地黃丸主要采用的成分是熟地黃,山藥,茯苓,當歸,白芍,決明子等中草藥,通過特殊的工藝制作成黑褐色的丸。其次是功效不同,明目地黃丸最重要的功效是明目,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治療眼睛模糊,流淚,疲勞,干澀的問題。杞菊地黃丸中含有中草藥,可以改善頭暈,耳鳴,看不清以及改善腎虛的癥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8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摩腰膏
下一篇: 明目地黃丸加減方